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收穫教師口語課期末總結8篇 "卓越口語課程,我在教師眼中的收穫"

本文以“收穫教師口語課期末總結”為主題,主要總結教師在教授口語課程過程中的收穫和經驗。通過該總結,教師們可以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併為今後的教學探索提供指導和借鑑。同時,本文也旨在激勵教師們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交流能力。

收穫教師口語課期末總結8篇

第1篇

雖然大一第一學期的教師口語課總共才七次,但通過學習,我們真的收穫了很多!

第一節課我們大致瞭解了什麼是教師口語課,我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練好普通話,站上講臺,得科學發聲,注意語音調控,還有,要在在課堂上使用教學用語、教育用語。

第二節課,氣息控制訓練,我們進行了"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的訓練,明白了胸腹聯合呼吸是一種對教師比較適合的'呼吸方法,它能適應各種長時間發聲運動,發出的聲音也圓潤飽滿。

第三節課,我們學習了共鳴訓練和吐字歸音,我們認真地練習了"提、開、挺、鬆"四個動作,把握了出字、立字、歸音三個步驟。

第四節課,主要內容是普通話的正音,原來我們的普通話這麼不標準,尖音、不分先後鼻音、翹舌音不到位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糾正。

第五節課,主要是練習前後鼻音,這應該是我們普通話練習中最困擾我們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礎,分清哪些是前鼻音字,哪些是後鼻音字,其次多加練習如何發後鼻音,正所謂熟能生巧嘛!

收穫教師口語課期末總結8篇

第2篇

口語交際是指以口頭語言為載體而進行的交際雙方互動的資訊交流活動。構成這一活動的主要是以下的三個要素:一是交際主體,指參與口語交際實踐的人,包括聽、說雙方,而聽、說雙方也是不斷變換的;二是交際載體,即人們說的話,簡稱話語;三是交際的環境,它包括說話的前言後語、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以及參與說話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環境等,簡稱為語境。從課例展評活動中可以看出,各課題組成員都能較好地把握口語交際的三要素,並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口語交際必須通過大量實踐鍛鍊,才能內化為能力。它要求教師運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等多種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在動態的交際中反覆訓練、體會、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從課例展評中我們不難看出,所有的展評課例都形成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將實際生活中各自所遇到的情況展示出來,議一議、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交際主體的互動性。

?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生動、逼真的情境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慾望。本次課例展評正突現了這一特點。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聯絡實際生活,拓展時空,再現多彩生活,激發學生興趣,觸發他們的靈感,使他們有話可說,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正體驗自己口語交際等各方面的能力。

口語交際應著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而應對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應對實踐。再者,口語交際活動如果沒有了“應對”,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際活動”,充其量只能算是“說話訓練”。在幾個課例中,老師對培養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是比較重視的,但對學生“應對”能力的培養卻疏忽了,至少可以說,在操作上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很多情況下,老師沒能適時引導學生建立交際關係,這樣,自然就造成了“應對”的缺席。關於這個問題,希望老師們能進行深刻反思,課題組擬另行安排時間作專門探討。

口語交際就是憑藉聽、說進行交流、溝通,傳遞資訊、聯絡感情、處理問題的。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應體現一個提升的過程,即由簡單地說,到說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條理。反思本次的課例展評活動,教師在豐富與提升學生的交際語言這一方面有所忽略,學生表達中用詞不當、出現病句、語句顛倒重複、語意不夠順暢等不夠規範、不夠準確、不夠清楚、不夠條理的地方,教師沒能及時地、恰倒好處地給予點撥,未能較好地體現學生語言提升的層次性。

因此,在今後的實驗中,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確,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水平,培養良好語言習慣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要防止只管說得熱鬧,不管語言質量、語言習慣的傾向。

第3篇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強調指出——口語交際要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鍊口語交際能力。”那麼,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呢?如何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校就此開展了語文課題研究,深入提高我校口語交際的課程教學。近期,我校已進入此課研的第二階段,通過兩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意圖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互動中不斷創新,發現問題,產生新思想,從而使課堂更活躍,使口語交際這個大課堂不斷延伸。在此,圍繞這兩節課做了以下總結:

口語交際課是立足於國小語文教學聽話、說話訓練基礎上的一種新課型,是根據社會對人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而設定的。

探索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規律,探索口語交際訓練的語文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是我們研究的最終目的。基此,我們提出如下指導思想:

1、科學有序,遵循規律。根據現代言語交際學理論,遵循口語交際能力形成的規律,設計科學的口語交際訓練全程式列。

2、訓練為主,規範操作。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重在根據一定的教學模式進行規範化的“歷練”,在“歷練”中養成口語交際的良好習慣,形成口語交際能力。

3、立足教材,聯絡生活。以教材為例子,聯絡生活,即把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因為生活決定了我們“訓練什麼”,同時也決定了我們“怎麼訓練”,因此必須面向生活,走進生活。

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設計這個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的讀、寫能力並行,變為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有效的整合;也可以更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它可以為我們展現一個活躍的,開放而新穎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激起興趣——創設情境——雙向互動——求異創新——評價激勵。

“激起興趣——創設情境——雙向互動——求異創新——評價激勵”這個模式指在一定的範圍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有“想開口說”的慾望,並把話匣打開了。教師要設好“說話的情境”,重視學生的參與,發揮學生自主性,關注師生互動,關注表演者的互動,學生在整個活動中要有自己不同的表現,想法。在交際的過程中,不斷肯定學生的進步,激勵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對口語交際產生更大的興趣,有追求的慾望。

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尤為重要。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勸說》,老師激情引趣,設問引思“同學們,老師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誰能幫幫我?幫我想想辦法,我該怎麼做?“接著給學生出示校園裡拍到的一些不良行為,請同學們認真看,幫忙出主意。這樣就快速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激發學生去思考,暢所欲言。

如四年級《口語交際·文字交響樂》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電腦課件播放視訊資料,體會視訊中出現的各種聲音,而每一種聲音都來自我們身邊那些細微的瞬間,卻譜出了??

首我們喜愛的歌曲,讓學生由此感悟生活中的交響樂。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各種感覺器官,激起學生的好奇興趣,在課堂逐漸推進白熱化時再給出情境“窗外,烏雲密佈,快下雨了??”隨即播放雷電交加的雨聲音訊,讓學生邊聽邊想象。這樣,變抽象為形象,使學生自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情緒高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表述就不是件難事了。

國小生具有很強的表演願望,讓學生參與故事的表演,既能創設一個大的語言環境又便於學生直接進行換位思考,揣摩在具體事件中該怎麼做、怎麼說。如教學《勸說》,讓學生分別飾演勸說者和被勸說者,學生就會將自己的所思所感融會到情境中,學生可以創造性地進行人物間的口語交流,發散思維,豐富語言。學生通過有感情的表演,體會做錯事被勸說的尷尬和對別人勸說時該注意的禮貌、態度、語氣等技巧。

案例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辦法。案例就是一個交際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確的做法讓學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問題讓學生髮現,並探索、討論正確的口語交際方法、途徑。比如我們校園內亂丟垃圾的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交頭接耳的同學;大同學欺負小同學的行為;在水龍頭邊任

意讓水狂流不止,戲水的情況等等,通過案例出示和不同的勸說效果的比較,學生能領悟在勸說不文明行為時不但要說清理由,還要講文明,態度要和藹,語氣要合適等。

評價是口語交際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一節成功的口語交際課絕對不是一個班級中幾個優秀學生的表演課而應是集體參與共同發展的實踐課。因此在一堂課中要充分利用課堂環境,結合學生的語言及心理特點,進行多種形式評價,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練習。

我們對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點滴進步,都能給予充分肯定,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在肯定成績和進步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堅定信心,不怕困難,改正不足,從而讓學生敢說。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常用“回答的真準確,文明用語真到位”這樣的話來激勵了學生,使其有敢於創新、勇於競爭的意識和勇氣。應避免簡單的使用“你真棒”“表現得好”等抽象模糊的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要作出具體明確的評價,不是似是而非、模稜兩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如學生在說話過程中遇到支支吾吾或“卡殼”現象,我們應不急於求成,而是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地進行引

第4篇

這次我年級進行口語測試考評,測試地點就為本班班級。學生到位後,考評老師按考核名單點名考核,並且根據情況記錄、評價。首先由學生四人為一組抽籤背誦作品,4人按照抽籤內容背誦完畢後,進入口語考核,同樣抽籤決定考核內容,5分鐘時間準備,前一名學生進行口語考核時,再由後一名學生做好準備。

考評完畢後,由本班語文教師做好登記、統計全班考評成績,並將考核結果交由教導處存檔。

這次口語測試,學生參與率高。測試中,所有學生能用普通話對話,少數學生口試發音準確、說話流利、連貫,通過測試,大部分學生能重視口語對話。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1、部分學生對口語測試重視不夠。試題下發後兩天內,要求學生積極準備,但在以後的測試中,讀音不準、讀錯字、別字的人很多,甚至有個別學生在複試時仍將字讀錯。說話測試時,有少數學生三言兩語就結束,有的根本就沒有圍繞話題,有應付口試跡象。

2、學生的朗讀水平普遍很差。測試中發現學生對朗讀普遍停留在識字階段,缺乏對內容的理解和朗讀感情的投入,一字一板,平鋪直敘的識字式朗讀者甚多;讀音的輕重緩急、停頓、語調變換等朗讀技巧能體現者較少;有少數學生已出現斷句錯誤,將詞分開來讀。

3、說話測試問題最多。首先是很多學生缺乏認真審題,其次是學生在說話時語句組織不當。方言詞過多、大量重複、說話不連貫、前言不搭後語想象較多。

4、交往常識、社會禮儀不重視。雖然我們沒有要求使用禮貌用語,但仍有很多同學上臺自報姓名,測試完畢後都能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但效仿者不多;很多學生在測試時低著頭,身體搖來晃去,舉止不大方;儘管我們沒有扣分,但給人留下了一個不好的'測試印象。

通過這次測試,我們語文教師感覺我校學生口語交際水平還很低,還需要我們在以後工作中給予重視,另外,個別筆試成績優異的學生卻口試成績不理想,也告誡我們,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讓其更好地走入社會,適應社會。

第5篇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語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是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聽說能力。

一、聽得懂與說得好口頭語言不同於書面語言,是面對面直接交際產生的,有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物件,針對性強。

在交際的過程中含著聽、說這兩個要素,有話可聽,有話可說。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聽的能力,要把聽得懂與說得好緊密聯絡起來。要從內容入手,開拓思路。首先,選擇的話題要利於激發學生說的情趣。

①有趣味,迎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受學生歡迎,如童話、寓言、小故事等,特別受中低年級的學生喜愛;

②有現實意義,力求反映國小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具體事實,既切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又能產生一種親切感;

③有教育意義,結合進行思想品德和其他知識的教育,讓他們得到教益和啟示,增長知識,開拓眼界,陶冶情操。其次,要憑藉一定的.材料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先要有具體內容,然後引導學生根據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表達形式。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想說、要說的話,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因勢利導,指導他們把話說好,並能聽懂別人說的話。下面是二年級語文口語訓練的一個案例:

師:爸爸笑了這句話主要說誰?誰怎麼樣?師:想辦法在這句話前補上一句話,告訴大家,爸爸為什麼笑了。生:老師表揚了我,爸爸笑了。生:我的作業寫得特別認真,爸爸笑了。師:除了學校的事和自己的事外,還有什麼事也會使爸爸笑?生:我會洗襪子了,爸爸笑了。生:我會洗碗,爸爸笑了生:媽媽在工廠拿獎金了,爸爸笑了分析:學生對自己熟悉的話題感興趣,就會爭著告訴別人,爸爸為什麼笑了。口語訓練中,他們感悟了事物變化的前因後果,提高了認識事物的能力,這樣就能順利地掌握因果關係的句子。進一步說明,語言的生動豐富是建立在對所表達的內容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發展語言和發展思維是辨證統一的。

對5~6年級提出能根據交流的物件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這是一種事先沒有準備的發言,帶有突然性,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根據交際物件和所處環境,迅速蒐集有關資料,想好要說的話,並較為流暢地講出來。這種即席發言雖有難度,但這種能力在現代社會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從教學實踐中感覺得到,許多同學怕與人交談,害怕參加口語交際訓練。有的同學想說,可又表達不清,不斷需要別人提醒和幫助。進一步瞭解,你會發現這些同學讀書很少,且特別害怕朗讀,因此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這部分同學來說是多麼重要呀。口語交流的隨機性特徵決定了參與交流的物件必須有良好的說話習慣、豐富的語言積澱等,用來口語交際的語言材料要有招之即來之神奇功效,而這一切與大量閱讀積累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②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擴大積累。心理學研究表明:朗讀和背誦有利於感受語言所描繪的情境,有利於體會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有利於規範語言、培養語感,更有利於積累語言材料,提高讀、說、寫的能力。蘇教版教材把朗讀和背誦作為學習語文的主要任務,對於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語文水平大有裨益。胸藏萬江憑吞吐,口語交際不可無米之炊,需吞納百川,方口若懸河呀,而這一切是離不開讀的。

三、創設情境與說得好口語交際離不開一定的情境,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是開啟語言閘門的一把金鑰匙。

1、通過教師語言創設情境。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尤為重要。如:蘇教版第八冊子口語交際《兩隻小花狗》,在看圖之前,教師先用語言描繪出圖中的一個場景,可以說是兩隻一模一樣的小花狗,怎麼會出現如此情景呢?這樣既能快速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激發學生去探索漫畫大意,創編有趣的故事。

2、通過教學媒體創設情境。如《學配音》一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電腦課件或錄影播放《小蘿蔔頭》,體會演員的配音,讓學生感悟。然後再播放無配音的《寶蓮燈》讓學生觀看,讓學生揣摩人物心理,並根據自己的理解試著給動畫片配音。這樣,變抽象為形象,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各種感覺器官,使學生自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情緒高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配音就不是件難事了。

3、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情境。四年級學生具有很強的表演願望,讓學生參與故事的表演,既能創設一個大的語言環境又便於學生直接進行換位思考,揣摩在具體事件中該怎麼做、怎麼說。如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讓學生演演林沖和洪教頭,學生就會將自己的所思所感融會到故事中,學生可以創造性地進行人物間的口語交流,發散思維,豐富語言。再如教學口語交際《學會安慰》,讓學生根據口語交際練習所提供的語境,分角色表演,這樣學生入情入境,容易產生說的慾望和說的激情,進而讓學生懂得安慰別人必須有同情心,說話要委婉動聽及多說鼓勵的話的道理,真正學會安慰別人。

4、通過活動創設情境。在活動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有:作實驗、遊戲、手工後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或者參加各類活動時進行訓練等。訓練的方法為:首先以活動為先導,精心設計、嚴密組織活動,再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如果是即興說話,則按事先設計的活動內容和程式,指導學生邊活動邊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第6篇

本學期我擔任中一年級四個班和高一年級一個班的政治教學工作。本學期已結束,現將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

由於中專的政治課從本學期開始採用新的教材,我是第一次接觸到教材,因此要認真研究教材,備好課,儘量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裡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對高一年級的教材我也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我也是認真鑽研教材,並閱讀了大量與教材有關的資料,還與同事們積極討論。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準備,課後總結得失。

要上好一堂課,除了認真鑽研教材和備課外,還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一年級的學生基礎差,很多人都認為讀中專就是學技能,其他課可以不用認真上。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課堂上,引用鮮活的材料,身邊的新聞,學生關心的生活熱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的要求,有創造性的設計作業。對中一年級的學生,佈置一些簡單的作業,或是回答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或是寫小論文,考查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運用。對高一年級的學生,除了要求他們完成練習外,還佈置作業,有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每次都及時批改和講解練習和作業,考查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課餘時間找他們談話,瞭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及成績落後的原因,幫助他們改正學習態度,提高後進生的成績,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通過努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並認真向其他同事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第7篇

語文學習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訓練的基本內容,“說”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口語方面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能根據不同需要正確運用規範語言進行口頭表達,具有一定的口頭語言交際能力;能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發表自己的見解;具有一定的演講能力和論辯能力。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如何在拓展性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呢?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和加強口頭語言訓練,落實“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下面結合個人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做法及體會: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我們要激發學生獨立的、探索的思想,而這種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緒有機地聯絡著的。好的情緒使學生精神振奮,反之則會抑制他們的智力活動。”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激趣質疑法、角色扮演法、問題創設法、激情渲染法等方法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通過說話練習,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草原的美,紛紛爭相發言,表達對草原的熱愛之情。用多媒體將聲、像、動畫等多種手段融合起來,以強烈的氣氛渲染,撥動學生的心絃,使學生有情感的湧動。在閱讀教學中成功地

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讓學生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自覺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從中受到薰陶和啟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上故意激發疑問,挑起矛盾,常常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其注意力迅速集中於對有關內容的思索,形成濃烈的教學氣氛。設定懸念,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回紛紛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學習情景,給學生提供口語交流的平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抓住關鍵詞句,設計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

課文裡常有“總起分述”或“先具體後概括”的寫作方法,如果我們充分利用課文所提供的這些有利條件,學會抓住總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關鍵詞語,就有助於概括能力的提高。

三、發揮獨特體驗,提高學生口頭表達的生動性

語文教學應促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文字的魅力,體會文學的美妙,領悟智者的思想,並結合自身的性格氣質,生活經歷,情感體驗產生自我呼應與感悟。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或被文中描繪的情景所吸引而沉醉其中,或對文中所闡述的“理”有所領悟是閱讀教學的歸宿。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新的閱讀文字,他們的閱讀個性是客觀存在的。法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盧梭說:“兒童有他獨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簡直是最愚蠢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抓住和突破閱讀教學的中心——重點和難點,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生的個性體驗,提高口頭表達的生動性和精彩度。尊重是課堂教學中最美的一朵“浪花”,沒有尊重的課堂是看不見生命的律動的,肯定也是沉悶的。尊重,於細節中流出;尊重,綻放課堂教學的精彩!

首先,看到課題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要用這個題目?讀完每個自然段可以想一想,這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內容呢?

圍繞著題目,邊讀邊想,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再概括全文,總結中心思想,就會覺得容易了。

語文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堅持訓練。“厚積”方能“薄發”。總之,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該創設學習情景、因地制宜,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語言實踐活動,並進行有效地訓練。從說正確、完整入手,逐步提高說話的要求,循序漸進,達到有條理地說,生動地說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口頭表達的水平,形成良好的語感,最終為學生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8篇

口語部分在本次綜合技能實習中打的是頭陣,可見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對中國數以千計學英語的同學來說最困難,也最恐懼的就是口語部分。不知道講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講,害怕發音錯誤和語法錯誤,這就直接影響了實際溝通水平。感覺口語進入了“瓶頸”狀態,而且是很被動地用英語進行交流,沒有主動用英語與人交流的想法。

通過本次口語練習,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我們原有的思維和“瓶頸”,對英語有了一種新的看法。口語部分一共有:演講,小品和劇本三個部分。首先是演講。看似瞬間即逝的三分鐘演講,準備起來卻一點都不輕鬆,既要在規定時間講述完自己的.話題,保證其完整性。還要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同時,發音、語音語調、語速、流利程度都要引起注意。這個選材就著實讓我苦惱了一番,千奇百怪的各色話題讓人眼花繚亂。令我高興的是,當站上講臺的時候我沒有了緊張感,讓自己的三分鐘演講順利通過。還要小品和劇本,這兩個貌似比演講要困難點,因為這比演講更強調團隊的合作性。一個組內10個人齊心協力工作就會容易的多,而且結果還會更令人滿意。我很高興我們組的同學都很懂得團隊精神,從開始選材到排練,到現場表演,到最後的文字材料撰寫,大家始終以大局為重。這也是我們組的小品和劇本取得成功的保證。

通過本次的口語練習我也發現了自己其中的缺點和不足。首先是發音問題,發音一直的我的一個大病,總是有幾個音發的不是很標準,通過自己的演講進一步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了。如果發音不準確就無法讓人聽懂,聽不懂也就不能使交流進行下去。還有就是流利程度問題。有些硬性記憶的文字表達會在臺上想不起來,使表達不夠流利,這就需要平時多練習,培養英語思維的連貫性,即使某一部分忘記了,也要換種說法表達出來,把話題進行下去。最後就是詞彙量的問題。有時候想表達自己的意思,總是找不到合適的詞說出來,要不然就是說出的詞都是一些簡單的詞彙和短語,使表達略顯幼稚,單調。所以以後也要增加詞彙量,尤其是英國人和美國人的日常溝通用語。

雖然口語部分已經結束,但不代表我們的口語學習也到此為止。口語練習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要總結這次口語練習中的錯誤和不足。力爭使口語能講的更流利,更標準,更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