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3篇 語文教材培訓:教學新體驗

本人蔘加了某教材出版社的語文教材培訓,深受啟發。通過與專家學者的交流討論、實踐操作,對語文教學的理念、內容、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收穫了不少真知灼見,值得分享。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3篇 語文教材培訓:教學新體驗

第1篇

20___年3月17日,我在晉華國小參加了榆次區教研室組織的"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培訓".此次活動至今想起仍舊曆歷在目,溫麗君老師深入的課標解讀、精闢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對高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對具體實施有了一定的思考,下面就自己的所得談幾點體會:

在本次培訓中,教師根據不同型別的課文展示,為我們做了精彩解析,並通過幾位一線教師對高年段的語文教學建議中,使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新的詮釋,對蘇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正如王曉瑞老師在培訓中所說:"語文教學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開闊視野,發展水平,激發情感,樹立三觀".

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獲得了語文教學和備課時處理教材的有效建議,更加深刻地明確了語文教學的方向,而且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還要儘量收集與教材有關的資料;不但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還要積極轉換自身的思維方式,積極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使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能和學生產生共鳴。對於課堂教學而言,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的綜合要求,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既要教會學生知識,又要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這應該成為我們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語文教材培訓心得3篇 語文教材培訓:教學新體驗 第2張

第2篇

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20___年進行了重新改版和編排,有什麼樣的教材就有什麼樣的國民,因此,教材編寫實質就是一種國家行為。新教材更注重"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滲透。

有感一:本次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各縣市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國小語文教師。一線教師可以親自現場聆聽專家教授對於新課程的解讀,也不用出任何費用,這是一次多麼好的機會。主講老師從下午1:30分開始一直講到4:30分,中間沒有休息,而且是一直站著。可是幾百人的會場裡,時不時有手機鈴聲想起的音樂聲,甚至還可聽到個別大聲接聽電話的聲音。我坐在第一排,我身邊的一位老師毫無迴避的接聽了鈴聲響過後的電話,我扭頭狠狠的看了她一眼,心裡對這種行為和素質充滿了鄙夷。

因為沒有課間休息,不斷有老師出出進進去洗手間,這倒可以理解,在大約四點鐘的時候,出現了部分老師提包離開現場的現象,無疑是中途早走,接著,不斷地有老師提包提前退場。講課老師幽默的說,沒關係,如果有老師有事可以離開,我受得了。並不是老師講得不好,但講課畢竟有它枯燥的成分,可以說這位老師,講得惟妙惟肖,很有低年級的童趣,而且幽默感十足,我聽得似乎不願意錯過他的任何一句話。

有感二:在我中途去洗手間的時候,又發現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一個老師在學區上班,不用任課。我問,你們怎麼也來聽?原來,他是替身,一年級老師沒來,我問為什麼?他說,我們那裡老師緊缺,都走不開。我不禁發問,你們來聽有意義嗎?這麼好的機會浪費掉,該聽得不來,來的跑到外邊玩手機。臨近結束了,仍然有老師大搖大擺的結伴離開會場。我想或許是邊遠山區急著趕車吧!或者想盡快回家趕著家人的晚餐吧!但不管什麼理由,哪怕是出於禮貌都不應該這樣做的。

我不禁為我們的孩子堪憂,這等素質的教師,如何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我也為我們的教育堪憂,還有多少人去潛心研究教育的本質呢!講課老師並沒有因為會場的秩序而影響講座,他依然從容淡定,激情滿滿,我在心裡默默為老師點贊,更加專注的沉浸在他每一個悉心的講解。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不斷審視自己,管理好自己,把別人當做一面鏡子,恰好可以正自己的衣冠。

第3篇

這次參加部版新教材培訓,聽了張彬福教授的講析與指導,對這本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受。儘管學習時間短暫,我事先也沒對教材有太多的閱讀與思考,但在張教授的精心準備、多方引用和深入淺出的講解下,我對這套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

如何要梳理本次培訓學習的感受或收穫的話,以下三方面,當是最想提及的。

整套教材130篇古詩文,佔到教材課文的52%,這是很了不起的變化與迴歸。

語文學習應有語文特色。我們既在學習現代語文,也不能割裂古代語文。畢竟漢語言是一脈相承的。學習古詩文,掌握漢語的傳統與特色美。另外,語文學習更要從課程中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不僅是語文的責任,更是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與體現。

教材編者非常用心地思考語文學習過程應遵循的基本規律,如首先要學會朗讀,然後者學習默讀、快讀等;如語文要強化思維訓練,教材課後增設了層次多樣的思考探究和訓練題,課文分教讀、自讀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古詩學習更強調教會學生自讀感悟等;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要在實踐中落實,如教材“讀讀寫定”提供了硬筆書法家的示範,更有利於學生進行書寫模仿學習;課外古詩閱讀的安排,除了有機穿插在各單元間,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自讀自悟古詩的賞析文字示範。真正是想辦法做到手把手教學生學習語文,想方設法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從張彬福教授所談的教材新變化和教學要求,我深切感受到了要用好新教材,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是重要前提。

例如,新教材刪減了課文數量,那麼留下更多時間教師應該怎麼用?是否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的有時間去學習?總在趕課,學生的知識、能力及文化素養培養又如何落實?

新教材強調了教師、學生對一些具體名詞概念(如在註解、練習中出現的)的學習要求,只有教師自己弄明白,學生才有可能對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與把握。

總之,新教材有新氣象、新要求,要深入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教,還需要我們對教材下更多的研讀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