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英語教學心得體會8篇 "從國中英語教學實踐到心得總結:啟迪學生思維,創造輕鬆愉悅的教學氛圍"

教學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需要教師用心去完成。英語教學在國中階段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國中英語教學心得體會,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果。

國中英語教學心得體會8篇

第1篇

口語訓練中,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我們的教師很多沒出國學習,口語不是很標準,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的有效手段。背誦課文能幫助學生在腦子裡儲存詞彙和習慣用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後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

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首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抽查部分學生的背書情況,並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佈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時間2—3分鐘,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值日生說完之後,必須給下面的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要給該生一個口語分數,並且記錄在冊。這是鞏固知識和形成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得到鍛鍊,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了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每個學習小組4—6人,注意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口語實踐的機會,同時優等生可以在小組內起到帶動作用,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後,還要挑選幾組當堂表演或對話,並且讓學生自己評出優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學生在上新課之前會自覺預習,這樣一來學生的預習習慣得以養成,真是一舉多得!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對話課,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見的時間和空間。當學生急於說出內心想法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學生抬頭說英語,目視對話者,以示真誠和專注,然後說出自己要說的內容。學生在不經意的抬頭之間,暗合了口語習得的規律。在閱讀和模仿之後,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然後抬頭,重新理順結構,排列片語,以期表達自己。學生可能借用課文或對話中的原句,還可能犯一些語法錯誤,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已經把書上的語言融為自己的語言。這個內化的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考驗了學生的記憶,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嘗試著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組織句子,而非簡單地朗讀或背誦。抬頭說英語,使消極的語言接受轉為主動的輸出,完成了一個巧妙的過渡。

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寬鬆的語言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大膽、主動發表意見,這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同的口語訓練形式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實現知識從不會—學會—會用的轉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成功的樂趣。課堂上的口語訓練形式是多樣的:按人數可以分為單人的、雙人的、小組的,按形式可以分為對話、表演、說唱、討論、辯論、口頭作文、演講、看錄影等等。豐富多變的課堂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的願望,從而達到從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操練口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倡導學生課後多聽多說多唱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晚會的形式不拘一格,多種多樣。

這些表演形式活潑,內容廣泛,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充學生的詞彙量,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語言的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加強實踐,培養豐富的語感。

國中英語教學心得體會8篇

第2篇

20xx年10月12日,在我校教研室及國中英語備課組的組織帶領下來到海口市第一中學國中部,參加了20xx年由海口市教育培訓院安排,海口市第一中學組織舉辦的區域組長學校基地培訓課程學習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海口市一中的名師——林玉燕老師,在林老師的指引下,我們一起學習了李華教授的---《基於核心素養的國中英語教學》。

(一)什麼是核心素養?包含兩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具體闡述了,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精闢深入論述了核心素養四要素的關係,即語言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徵;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

(二)“雙基”,三維目標,核心素養的關係,即知識--教書--育人;“雙基”,三維目標,核心素養的內容,即雙基--三維目標--核心素養。

(三)英語教學的目的,指出英語教學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

(四)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呼喚改革,包含了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教學設計等方面的改革。具體闡述了首先是教學觀,指出從學生已知出發,以提出解決問題為目的,主題引領,語篇依託,學科育人,知行合一。其次是如何改變教學方式,指出認真研讀文字梳理主題意義,挖掘文化價值,表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

(五)教師的三大核心任務,從以下的價值引領,思維啟迪,品格塑造,為素養而教方面論述,從而提出“what to teach?”---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實現。引領學生“學什麼?”----文化---思維---語言---策略。

通過本次專題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我對核心素養有了新的認識,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它指向過程,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導向;同時,核心素養兼具穩定性與開放性、發展性,是一個伴隨終生可持續發展、與時俱進的動態優化過程,是個體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生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

國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英語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與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建構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學會學習,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英語教學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也應以此為目標。因此,基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活動設計便至關重要。只有通過恰當的教學活動設計,以語言為載體,達到思想上的交流,從而達成教育、教學目標。

英語教學應有三個目標,即語言交流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社會文化目標,這三個目標在真正的教學中可以融合在一個教學活動中。 核心素養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對文字符號進行意義的解碼和建構,即學生蒐集、理解基礎資訊。這一階段是基礎,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語言知識。二是通過推理來理解語言背後的真實意義。學生需要做出思維判斷。這一階段是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思維技能。思維技能具體表現為歸類能力、序列感培養、邏輯關係和因果關係分析等。三是通過思維判斷文字閱讀中真正有效的資訊。學生需要將資訊與自身認知結構相關聯,進行思維理解。這一階段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社會常識。教師在不同素養培養過程中應該予以生不同的引導途徑。一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正規化,包括語言應用的生活場景。二是深入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三是具備核心素養的認知框架,即培養教師對文字中所包含的思維技能的敏銳度。 這個過程便是教授學生語言知識和社會常識。

教師只有建立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框架的認知基礎,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價值,從而為學生提供語言和思維正規化,才能真正幫助學生髮展語言和思維的核心能力。

我們教師在未來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如何將語言交流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社會文化目標有機地融合在一個教學活動中將是我們落實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所在。總之,在國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體現,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品德,並懂得對自己的言行進行約束,成為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

第3篇

作為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來說,剛剛才熟悉了課堂教學的各項內容,就要開始嘗試一個新的改變,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這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攀登。對於學生本身英語功底薄弱,如何正確使用新教材、真正體現課改精神、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關鍵先要教師領悟什麼是新課改,怎樣才能做好新課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迅速適應新的教學形式,才能較快領悟到新教材的基本思路,創造性地運用新教材,因此這就須英語教師具備雄厚英語功底,否則就無法駕駛新教材的教學,上好新教材。

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最終達到的目的不僅是寫,還要會說,所以聽力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1.興趣的培養,人家說興趣就是成功的關鍵,確實如此,所以教師可先讓學生聽英文歌。這點可克服學生聽力的睏乏感,從而提高他們聽的積極性。

2.養成良好“聽”的習慣,學生聽力的障礙,多數在於他們想聽懂每個單詞,聽懂每個句子,這樣影響他們聽的語速,當然平時得多訓練語音,克服障礙,得讓學生堅持一點,即使聽到不理解的詞也要堅持聽下去。

閱讀能力一直都是學生們的一大難點,能閱讀好文章,並且能準確的理解文章,都是學生們的一大障礙。所以在每天的教學環節上我會加上一個快速閱讀小環節,在每節課的後五分鐘給同學們選讀一篇較簡短的文章進行來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能力。

1.須培養學生先瀏覽全文的習慣,接著再讓學生來選擇填空,一定要使學生掘棄邊看邊填的不良的習慣,學生邊看邊填這不僅影響閱讀的速度,也嚴重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2.注重上下句,上下文的聯絡,上下文的前後呼應,教會學生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從文中獲得語篇資訊詞,提高答題準確率。

3.以運用,這樣做將會大大簡化複雜分析與判斷過程,很快得到正確答案。

4.通讀全文,檢查前後是否連貫,內容是否清楚,主題是否突出,儘量從意義語法上仔細權衡,並加以改正。

(1)首先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但是學生往往對此無頭緒,這就要求老師在備好課的前提下,設定些簡單化的問題,學生也就能有目的地進行閱讀。

(2)設定一些細節題,讓學生進行精讀,這樣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細雨節題來了解全文。

因材施教,教師應做到選材廣泛,內容豐富,趣味性強,難易適中,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4篇

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利用“畫”、“唱”、“演”、“玩”等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畫”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是一種最直觀、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因為它有著特有的資訊溝通作用,能提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絡。且可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濃厚興趣,教學效果也十分好。具體方法是:(1)首先教師舉著自己的畫邊問邊答,倒如:要教學“小汽車”這個單詞,教師就可以指著畫提問“what‘s this”?“it‘s car”反覆指著畫多說幾遍“car”,這時學生一看就會明白,然後教師又可要學生們拿出自己先畫好的“小汽車”卡片來進行兩人間的問答練習。(2)邊畫邊操練。就是讓學生根據老師的畫一步步進行口頭操練。例如: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某樣物品,讓學生猜教師畫的是什麼,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答案,老師給予否定,最後完成畫,並告訴他們正確答案,雖然學生第一次沒猜到,但在他們的發言中不知不覺地操練了一船疑問句:is this a??

二、“唱”的運用。英語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增添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如:知道有學生過生日時,教師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給他(她)唱生日歌,這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熱愛集體的思想。再如:“the spelling song”這首歌,教師可叫學生改唱自己同學的名字;當學生們唱“the number song”這首歌,教師還可告訴學生配上動作,師生邊唱邊演,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不知不覺就記住了0-10這幾個數字的讀音。新教材中的“come and see my family”和“fly”等優美的曲調,既可使學生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又可鞏固學生所學的詞彙和句型,還有利於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

三、“演”。表演是一種讓學生熟練掌握句型和課文,增強運用學過詞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水平的有效活動。在介紹課文時,教師進行示範表演,是一種匯入新課常見的教學方法,學生喜歡看教師表演,教一些動詞時,教師可邊做動作邊板書新單詞。如“i am swimming,i‘m running,i‘m watching tv,i‘m clcaning.”等。

培養和鼓勵學生上臺表演。每次表演的內容是根據所學課文的句型靈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運用英語的能力。表演前,讓學生自由結組,準備幾分鐘,然後讓他們上臺表演,每課句型進行這樣反覆操練。這樣,教學內容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與此同時,還鍛鍊了學生們的膽量,提高了聽說的能力。

第5篇

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的作用主要來自三方面:家庭、學校、學生自身的因素。

認識提高了,學習一門語言才有越來越濃厚的興趣,進而逐步提高主動性、自覺性。在教學過程中就是按照這一要求、這一認識去組織教學、去教育學生、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

任何人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受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而形成的,如:父母的言傳身教,電視、網路、身邊的廣告等對英語的宣傳作用、課堂英語教學、老師平時的綜合影響等。學習一門或多門外語是每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在北京,懂英語已不算是什麼外語。這是國家的號召。世界交流的頻繁,資訊交流的加快就促成了語言交流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幫助學生逐步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懂外語是我們每個公民必備的素質,是整個世界發展要求我們必備的素質。具備了這樣的認識,學習就會增強自覺性主動性。

1、家長的陪伴作用,也就是說,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不見得非要學會一門外語不可,最重要的是通過營造一種學習型家庭的氛圍,對孩子產生一種積極正面的教育作用。 開家長會時,我也要求我教的學生的家長這樣做,整個家庭創造一種學習性的氛圍,這點對經商的家庭尤為重要。

2、我們是把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來學習。我們採用的辦法是:1)增加對學生語言的輸入量(聽、讀);有了量的積累,才會有語言輸出(說、寫)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生課堂學習時,要能大量的聽到英語,可以是老師說的,可以是學生說的,更可以是光碟、磁帶、課件等媒體上的英語。2)不滿足於教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重點進行運用性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有實際意義的會話、練習中形成語??

先講清楚它包含的新知識點,再集體做小幅度的替換練習,再後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際的會話練習,並且要加入一些舊的知識,這樣學生會很自然地在熟悉的環境中很好地運用這種新的知識。這樣掌握的效果會更好一些。語言是一種工具,不存在懂不懂的問題,只有沒有運用到熟練程度。

1)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上課一定要開口朗讀英語、說英語;我們想象我們課堂上上課大聲讀英語,開口、清晰、標準、說英語的人有多少?認真聽課的習慣;積極思考的習慣;積極發言的習慣;提出問題的習慣,等等)。

2)持久的英語興趣的培養的問題。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信心,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過英語課程,增強祖國意識,拓展國際視野。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的參與,學生逐漸地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並且使其不斷強化,進一步增強持久的興趣。

3)面對挫折,堅持學習英語的耐力的培養。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每天接觸英語。人人都會遇到挫折,這時老師的作用尤為重要,做學生堅強的後盾,永遠做學生的支持者。

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我們相信:在學生的一生中總有一天他會成功的。

第6篇

在國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由於基礎語言知識記憶不牢,基本的句子結構和句型、句式的不理解,加之有些句子使用和漢語有一定的差別,從而導致了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僅不能用準確得體的標準英語進行口頭表達,更寫不出幾句完整的英語句子。原因何在?大多學生都認為英語語法實在是枯燥、乏味、難記、易忘。這就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更制約著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

在過去的英語語法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般做法是先仔細講解語法知識的概念、定義、結構與特點,接著再呈現例句並加以說明,最後設計許多練習,讓學生進行練習與鞏固,這樣的教學過程和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通過被動的聽、記、練來接受知識。似乎“一學就會”,在實際語言情境中學生還是不能正確使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只重視語法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的主動性,導致學生只會簡單模仿,死記規則,缺乏在語境中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新課標新倡導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就是從根本上彌補傳統語法教學的不適。

1、注重實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為突出教學目標,教師可設計對話互動,做遊戲等不同的語言實踐活動,設計安排一些任務讓同學們通過聽、說、讀、寫不同的訓練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參與,在實踐中,在真實的語境中掌握語法知識。通過親身體驗,由學生來總結語法規律,這樣就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增強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積極互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運用多媒體創設語境,讓語法教學自然有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語法教學,利用課件提供大量的圖片和動畫進行練習,形象直觀,使學生身臨其境,也可以利用課件講解歸納現在進行進的用法,使學生形成清晰的語法概論。還可以利用課件提供針對性的練習,多媒體課件的在教學上的使用,可以使語法教學變得興趣盎然。

3、講練結合。讓學生在練習實踐中,對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吸收。這樣才能及時鞏固,強化記憶。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語法教學與閱讀,聽力,口語和寫作等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將語法內容自然地滲透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第7篇

在國中上課還有一個關鍵點便是如何把握課堂的紀律問題。如同前面提到的,國中的課堂不能過分沉悶,國中學生還未脫離兒童的特性,枯燥單調的講解一定會使他們對這門學科失去興趣,這樣必然導致學習成績的不理想。但是45分鐘的課堂時間也不能完全用於遊戲活動,過多的活動也會使他們過度興奮,從而使課堂紀律產生混亂。所以,我們應當把握好尺度,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多年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研究工作、輔導英語。能夠認真制定教學計劃,研究教學理論,新課程標準、理念。有針對性地應用於教學活動當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績,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資訊、即時鞏固。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學生的主觀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分析,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教學的目標是要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錶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語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絡實際,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

以上只是本人任教至今一點淺薄的體會,有不當和不足之處,希望與更多的老師一起探討,以便把國中教學進行的更好!

第8篇

口語訓練中,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我們的教師很多沒出國學習,口語不是很標準,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的有效手段。背誦課文能幫助學生在腦子裡儲存詞彙和習慣用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後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

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首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抽查部分學生的背書情況,並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佈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時間2—3分鐘,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值日生說完之後,必須給下面的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要給該生一個口語分數,並且記錄在冊。這是鞏固知識和形成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得到鍛鍊,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了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每個學習小組4—6人,注意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口語實踐的機會,同時優等生可以在小組內起到帶動作用,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後,還要挑選幾組當堂表演或對話,並且讓學生自己評出優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學生在上新課之前會自覺預習,這樣一來學生的預習習慣得以養成,真是一舉多得!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對話課,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見的時間和空間。當學生急於說出內心想法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學生抬頭說英語,目視對話者,以示真誠和專注,然後說出自己要說的內容。學生在不經意的抬頭之間,暗合了口語習得的規律。在閱讀和模仿之後,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然後抬頭,重新理順結構,排列片語,以期表達自己。學生可能借用課文或對話中的原句,還可能犯一些語法錯誤,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已經把書上的語言融為自己的語言。這個內化的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考驗了學生的記憶,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嘗試著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組織句子,而非簡單地朗讀或背誦。抬頭說英語,使消極的語言接受轉為主動的輸出,完成了一個巧妙的過渡。

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寬鬆的語言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大膽、主動發表意見,這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同的口語訓練形式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實現知識從不會—學會—會用的轉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成功的樂趣。課堂上的.口語訓練形式是多樣的:按人數可以分為單人的、雙人的、小組的,按形式可以分為對話、表演、說唱、討論、辯論、口頭作文、演講、看錄影等等。豐富多變的課堂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的願望,從而達到從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上操練口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倡導學生課後多聽多說多唱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晚會的形式不拘一格,多種多樣。

這些表演形式活潑,內容廣泛,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充學生的詞彙量,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語言的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加強實踐,培養豐富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