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昆蟲記的心得體會10篇 “昆蟲記:探祕小小世界的奇與美”

《昆蟲記》是法國作家馬爾格里特·蒙費爾的一部小說,書中講述了一隻從小蟲到成長為螞蟻的昆蟲的故事。通過講述昆蟲世界中的生存競爭和親情友情,展現了昆蟲們的智慧和團結力量。這部小說深入描繪了昆蟲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律,為我們認識昆蟲世界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昆蟲記的心得體會10篇 “昆蟲記:探祕小小世界的奇與美”

第1篇

有這樣一本創造了奇蹟的書,為什麼說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為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敢於衝破傳統思想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初看這本書的題目,還以為是一本科普讀物或是觀察記錄什麼的,所以並沒有在意,只是漫不經心的去閱讀它,可當我讀了才不到一半的時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於是,昆蟲的顏色是從哪裡得到的?蝗蟲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些問題久久縈繞在腦海裡,使我不得不如飢似渴的'讀完了它。這本書使我受到了無數的啟發。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了高昂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法布林拋開世人對蟬的看法,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極高榮譽的螞蟻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鑽研。

寄生蟲,這種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棄的昆蟲很快也成了法布林的研究物件。在人們看來,它們天生懶惰,靠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來維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林在妥協此看法的同時也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寄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行獵行為。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實質上寄生蟲付出了勞動。他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證明了這一觀點。為寄生蟲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林這種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動,他不論昆蟲們曾經作了什麼,只從自己的實驗裡去真正的瞭解他們。

法布林的這部書,咋看起來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法布林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兒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隻小小的昆蟲給收集起來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裡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正是出自法布林之手。因此,人們讚譽法布林“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部書給了我無數的樂趣與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體會和感想,一定會知道的更多。

昆蟲記的心得體會10篇 “昆蟲記:探祕小小世界的奇與美” 第2張

第2篇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請保留此標記物、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那麼出那麼準確的網;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是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法布林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法布林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林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

法布林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林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我多麼渴望像法布林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林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林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第3篇

這個夏天,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媽媽給我買的《昆蟲記》這套書,書裡的圖畫我喜歡,書裡描寫了好多種昆蟲,我最喜歡的是:地下王國統治者螞蟻。

如果了你發現了一個螞蟻洞,你也仔細觀察一下小小的螞蟻是怎麼把大大的食物搬回洞裡去吧。

開啟《昆蟲記》親子共讀之前,由於自己的忙碌及認為自己先前囫圇吞棗的淺嘗輒止,於是先讓孩子一人行進在神祕的昆蟲天地間。“媽媽,螢火蟲最喜歡吃什麼?”“蟬有幾隻眼睛?它靠什麼為生的?”“誰吃捲心菜長大的?”……孩子一連串的質疑問得我瞠目結舌,耳根發燙,這時我告誡自己該好好和孩子一起讀讀《昆蟲記》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戶農民家庭,雖然家境貧寒,他仍然抓緊一切時間自學。後來,他獲得了教師職位,在課堂教學之餘,他閱讀了一本昆蟲學著作,從此萌生了要畢生研究昆蟲的偉大志向。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吃著粗茶淡飯,不知疲倦地從事獨具特色的昆蟲學研究,終於撰寫出10本科學鉅著——《昆蟲記》。

“貝貝,你喜歡看這本書嗎?”“當然!我都看了兩遍了!”女兒手捧《昆蟲記》,眼不離書地乾脆回答。“那你與我說說你為什麼這麼喜歡這本書?”我緊接著問。此時女兒轉過身,慢條斯理地說開了:“首先,它不像其它的科學書,它的內容很趣味,像講故事一樣的;還有它裡面的插圖是彩色的,很形象,有時把圖畫和文字結合起來更吸引人;還有它能給我很多不知道但很感興趣的知識……”聽著女兒饒有趣味地講述,我也再次捧起《昆蟲記》細讀起來,讀著讀著就彷彿走進了昆蟲的世界裡,我甚至覺得觸控到了它們的身體,聞到了它們的氣味,成了它們中的一份子。和女兒一起讀完《昆蟲記》,我倆對昆蟲們的生活習慣就有了很多的瞭解,期間還進行了有趣地出題對答呢。我知道了夏日音樂家蟬是用一個抽水機般的長嘴來吸收樹汁的;我還知道了螢火蟲是一種食肉動物,最喜歡吃蝸牛;我還了解到菜粉蝶能以驚人的速度吃掉捲心菜,還會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它一次能產下200粒左右的卵,但是隻能有三四隻卵變成菜粉蝶。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哈哈,答案就在這本書裡了。

“媽媽,你喜歡《昆蟲記》嗎?”“當然,但我更欣賞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你猜為什麼?”我望著喜滋滋的女兒回答說。“嗯,法布林是一個愛昆蟲的人,也是一個善於觀察,愛動腦的人,對吧!”“是的,法布林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昆蟲,它們都是一些可愛的小生命,我們都應該愛護它們。法布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來研究昆蟲,從來都不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是充滿愛心地在田間研究。他對昆蟲們的熱愛才讓他寫成了這麼有名的著作。”我合上了這本書,頓時感覺有一種滿足感,內心湧動著一股強大的內力。感謝閱讀的魅力,讓我又有一次親歷共讀的愉悅和滿足。

如果說閱讀是一種信仰,那親子共讀就是一種幸福的追求。讓我們在孩子童年的美好時光中,多陪伴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吧,你會感到其樂無窮的!

第4篇

坐在窗邊,陽光從窗外灑進。在這暖洋洋的午後,懷著期待的心情,翻開一本書———《昆蟲記》。

他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昆蟲記》這部傳世佳作亦是他的作品。他,就是法布林。他用心血寫出成這本著作文字生動活潑,語言輕鬆詼諧,使你感覺不到一絲乏味,將你帶入一個充滿盎然情趣的昆蟲世界。在作者不下,酷似人類的蟲子翩然登場。楊柳天牛像一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服。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我又忍不住細細往下讀。

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幻想,潮溼泥土的氣味總在鼻尖縈繞,“嗡嗡”蟲子移動的聲音用在耳邊響起,讓我身臨其境。是法布林,讓我們看到了昆蟲在對待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的許多問題上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坐著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它不同於小說,他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為一天每一夜,它亦是孤獨的,寧靜的,是法布林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

我歎服大自然的神祕,可我卻更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它讓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神祕與奇妙,又讓我感受到了到了作者獨具匠心和細心觀察。

?昆蟲記》中所描述的昆蟲,有的是我們熟悉的,而有的卻是我們從未聽過和見過的。可有那麼幾隻是我不得不提的:

許多文人都寫了優美的詩文來讚歎螢火蟲不滅的光,但是法布林卻發現了螢火蟲短暫的一生,併為它感到惋惜。螢火蟲的一生只有短短的14天,在這14天中破蛹尋偶、找到伴侶、繁衍後代,然後終其一生,默默死去。對於許多的人來說,螢火蟲無疑是勇敢的,因為它在最後的14天內熄滅自己的光芒,二十一就忙碌著,快樂著,為迷失方向的旅人找尋回家的路,帶來勇氣和希望。

蜣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屎殼郎,也許你會認為它是汙穢的。可它在我眼裡卻是偉大的。它地農民還要任勞任怨;在田間工作時,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它的工作,可他從不抱怨,而是節約下那些發牢騷時間;來儘快開始重新工作。它的勤勞、認真、任勞任怨都是你所不知道的。

?昆蟲記》,讓我發現了昆蟲世界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影子,儘管他們不像人類用語言表達,但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有特定的深刻含義。《昆蟲記》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的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讀不盡的書。

這本書不僅蘊含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對真理的追求,對真相的探求給了我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像法布林那樣勇於探索世界,有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與毅力。無論做什麼,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理想而不斷奮鬥。

第5篇

大自然為鄉村創造了兩種清潔工,沒有什麼髒活苦活能讓這些清潔工們厭煩和氣餒。第一種包括蒼蠅、葬屍甲、皮蠹、負葬甲、閻蟲。它們的任務主要是解剖屍體。它們用嘴和爪子分割切碎死屍,把它們吃進胃裡細細研磨,再把能量還給生命。第二種是一群勇敢的小傢伙。它們的工作就是消滅、掩埋各種各樣的排洩物。一有緊急需要,它們就帶上尖頭棍,跑出營地,挖好一口井,把惡臭的贓物一股腦兒埋進去,不讓它們傳播細菌。這些掩埋工作,對田野的環境衛生意義重大。而我們這些受益者不但不尊重它們,還差不多投以輕蔑的一瞥,用俗語給它們起種種難聽的外號。它們呢,只是默默承受,從不計較。它就是——糞金龜。大家以後要尊重這些“清潔工”們,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勞動,鄉間的的土地才會得到淨化,公共衛生才會保持一個不錯的水平。正因為有了這些微不足道的生物,植物才會枝繁葉茂,生命才會生生不息。

這本書是法國作家法布林寫的。法布林一生最大的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在《昆蟲記》裡,所有的蟲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們和人類一樣,有著複雜的身體結構,有著微妙的喜怒哀樂,有著傑出的直覺和本能。它們雖然是渺小的生命,卻充滿了靈性。《昆蟲記》裡描述了很多昆蟲的愛好和習性。比如腐屍清潔工----綠蠅,自由的歌唱者----蟬,預見未來的幼蟲----天牛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昆蟲是腐屍清潔工---綠蠅。綠蠅,就是人們看到就討厭的綠頭蒼蠅。我們經常能看見這種綠蠅在窗戶外嗡嗡地飛來飛去。千萬不要讓它們停留在你要吃的東西上面,要不然的話,它們會使你的食物也沾滿細菌。不過你不必像對待蚊子一樣,毫不客氣地去拍死它們,只要把它們趕出去就行了。為什麼呢?因為在房間外面,綠蠅可是大自然的功臣。它會在動物屍體上產卵,幾天後屍體上就會出現綠蠅蛆蟲,蛆蟲是這個世界上的一種能量,它們為了最大限度地將死者的遺骸歸還給生命,將屍體進行蒸餾,分解成一種提取液,它們嘴裡吐出來的一種酵母素,就好像人類的胃液,能將食物消化。它們以最快的速度,使死屍產生新的能量,變成一種無機物質並被土壤吸收,使我們的土壤變得肥沃,從而形成新一輪的生態迴圈。因此,即使是渺小的、令人討厭的昆蟲,它也有它存在的價值。

以前我一直以為蟬在昆蟲界裡最缺乏遠見了,因為他只知道沒完沒了的“唱歌”,卻不知道像螞蟻那樣儲存糧食。但是當我看了《昆蟲記》這本書後,我改變了對它的看法。蟬是經過了四年黑暗的地下苦工生活,才換來了一個月在陽光中的歡樂,所以它要盡情的“歌頌”它現在難得而又短暫的幸福生活。它其實是一邊歌唱,一邊在吸取樹上的汁液。蟬從來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施捨生活,相反的倒是螞蟻經常會去騷擾蟬,剝削蟬,掠奪蟬,簡直就像個強盜。螞蟻經常會把正在吸樹汁的蟬趕走,然後坐享其成,享受蟬鑽出的“井水”。當歌唱的蟬耗盡了生命,從樹枝上落了下來,它的屍體被太陽晒乾,被行人踐踏,最後被每時每刻都在四處尋找食物的螞蟻碰上了。螞蟻們將蟬的身體撕開、肢解、咬碎、化作細渣,用來充實它們的儲藏室。人們還能經常看到垂死的蟬,它的翅膀還在塵土和清風中微微顫動,一對螞蟻就已經在一下一下的拉拽,一點一點地移動它了。這時的蟬真是悲慘無比。你們看,真正的事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螞蟻才是頑強且霸道的乞丐,而勤苦的生產者卻是蟬!所以當蟬在樹枝上“拼命唱歌”時,我們還是給它自由吧。

第6篇

每次,翻開手中的這本《昆蟲記》,閱讀到書中作者潛心研究昆蟲、觀察昆蟲的一幕幕時,我總是會被他所折服,《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昆蟲學名作,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昆蟲記》中把我折服的,是作者法布林觀察、研究昆蟲時孜孜不倦的精神。為什麼,小孔雀蝶紛紛飛來法布林的實驗室時,法布林專心觀察,以至於忘記了午飯?又為什麼,法布林研究小孔雀蝶時,屢遭失敗卻沒有氣餒,沒有停止實驗,三年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是什麼,讓法布林不畏艱辛,如此仔細,如此醉心地觀察“蟲子”們的習性生活,並用生花妙筆寫下一卷卷《昆蟲記》?又是什麼,讓法布林犧牲一切,甘於貧窮,為人類做出獨特的貢獻?

就是理想!因為理想,法布林不辭辛勞,把日夜觀察昆蟲的結果寫成了不朽的名著《昆蟲記》。正是理想,促使著法布林設計出一個個有趣的實驗,描寫下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圖畫。

理想是什麼?理想是對未來的想望。理想,讓我們找到奮鬥的方向,並驅使著我們為這個方向而努力。法布林以外,還有許多為理想而奮鬥的人。在周恩來就讀的班級,魏校長問:“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周恩來清晰響亮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正是因為有了遠大的理想,併為理想而前行,周恩來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任總理,為世人所敬仰,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曾經立志:“我要和外國人比高低!”他朝著這個志向不斷研究,最終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為中國增光添彩,更把世界對數論的認識推進了一大步。還有毛澤東、宋慶齡、乃至於成龍、楊利偉……古往今來許多人,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幅樹立理想、為理想而永恆的畫面。

對,就是理想,讓世人找到方向,為事業、為成就而戰鬥;讓世人不枉一生,為祖國、為世界做貢獻!

我們已經成熟,再也不能安於現實的生活。人生苦短,輕輕地來,空空地走,難道不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嗎?實現理想的路也許會坎坷不平,風雨交加,但是在這樣的路上行走,一步一步,走得腳踏實地,這樣的又何嘗不是有意義的人生呢?

在做作業、完成任務的時候,時刻牢記著,你是在為理想努力。在必要時刻,以理想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你可以做到嗎?

輕抿一口茶,翻開這本《昆蟲記》,再次品讀到作者生活與昆蟲世界的點點滴滴時,我禁不住被法布林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動。理想,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能超越困境、超越自我。當你終於走完崎嶇的理想之程,到達終點時,你會發現,世界原來這麼美好!

第7篇

今年暑假,媽媽買了一本《昆蟲記》送給我。剛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得看了起來。不一會兒就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昆蟲記》是法國文學家法布林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來觀察昆蟲,《昆蟲記》不僅是一篇文學鉅作,還是一部昆蟲科學百科呢!法布林用他一生大量的時間觀察千奇百怪的昆蟲,收穫非同小可,他利用智慧觀察到了昆蟲們的所有習性,並且不斷思考,必要時總會將昆蟲帶到家裡養,以便觀察。他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真是讓我佩服。

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它們可稱得上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其中,我對《狼蛛》這一篇最感興趣,它外形威武,而且還有“殺手鐗”——兩顆毒牙,它捕食時十分凶猛,可以立刻致它的獵物於死地。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長著四隻可怕的眼睛,最喜歡住在長著百里香的乾燥沙地上,每天都會吃新鮮的食物,它殺敵的方法就是撲在敵人身上,將毒牙刺入敵人致命的地方才能將它徹底殺死,成為自己豐盛的晚餐。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以前,我總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頻頻殺傷小昆蟲們,根本不顧它們的感受,直到現在,我才後悔到了自己的錯誤,動物的生命同樣也應當得到尊重,不應該做無謂的殺害,如果站在它們的角度上去考慮,它們是多麼得痛苦,它們得多麼憎恨我呀!今後,我一定不會如此做了,要保護它們,使它們不受到無謂的傷害。

法布林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著的昆蟲來觀察。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我一定要向法布林那樣,努力、堅持不懈,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更好的!

?昆蟲記》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值得每位同學閱讀的好書,只要你認真地閱讀它,就可以像我一樣,從中獲益很多。

第8篇

昆蟲,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而《昆蟲記》是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題記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頗深。原本我對昆蟲十分討厭,總覺得它們太噁心,而如今卻是一反常態、興趣盎然。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在你回味無窮的同時,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螢常常要利用一種爬行器——為了彌補它自己腿部,以及足部力量的不足——爬到瓶子的頂部去,先仔細的觀察一下蝸牛的動靜,然後,做一下判斷和選擇,尋找可以下鉤的地方。然後,就這麼迅速地輕輕一咬,就足以使對手失去知覺了。這一切就發生在一瞬間。於是,一點兒也不拖延,螢開始抓緊時間來製造它的美味佳餚——肉粥,以準備作為數日內的食品。”

這是作者描寫螢火蟲捕食時的動作,原來,螢火蟲在食用獵物時,就像人類的外科手術一樣,先給它的獵物打一針麻醉的藥,使它失去知覺,再美餐一頓。媽媽曾告訴我她小時候在夏夜的草叢中有許多螢火蟲在飛來飛去,有時候會捉幾隻來放在小瓶子裡玩,但從來也沒有仔細觀察過它們的模樣,更不知道螢火蟲那麼微不足道,卻可以悄無聲息地,用隨身攜帶的、小得看不見的、細得象根髮絲的、十分鋒利的兩片鉤狀的顎,對準蝸牛這樣的方式來獵食。遺憾的是現在我們這裡很少能見到螢火蟲,除了那盞明亮的燈,我也很想一睹它複雜的身體結構和身上細膩的黏性物質,據說有點像我們畫畫所用的白色塗料。

昆蟲世界裡還有很多奧祕:凌晨,蟬是怎樣脫殼;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這次閱讀,法布林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讓我彷彿身臨其境,也讓我看到了一個整天拿著放大鏡、專心致志、用盡畢生精力的法布林。

據資料顯示:法布林的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他沒有向“偏見”和“貧窮”屈服,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備,精心把握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如今,這部鉅著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連我這樣的人也愛不釋手,不僅因為它的字裡行間包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悟,而且處處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昆蟲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一角,其實你只要用心感受,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裡,在城市田野中飛行走路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還沒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他們的身影,也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昆蟲記》讓我開闊了眼界,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第9篇

今年暑假,媽媽買了一本《昆蟲記》送給我。剛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得看了起來。不一會兒就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昆蟲記》是法國文學家法布林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來觀察昆蟲,《昆蟲記》不僅是一篇文學鉅作,還是一部昆蟲科學百科呢!法布林用他一生大量的時間觀察千奇百怪的昆蟲,收穫非同小可,他利用智慧觀察到了昆蟲們的所有習性,並且不斷思考,必要時總會將昆蟲帶到家裡養,以便觀察。他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真是讓我佩服。

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它們可稱得上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其中,我對《狼蛛》這一篇最感興趣,它外形威武,而且還有“殺手鐗”——兩顆毒牙,它捕食時十分凶猛,可以立刻致它的獵物於死地。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長著四隻可怕的眼睛,最喜歡住在長著百里香的乾燥沙地上,每天都會吃新鮮的食物,它殺敵的方法就是撲在敵人身上,將毒牙刺入敵人致命的地方才能將它徹底殺死,成為自己豐盛的晚餐。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以前,我總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頻頻殺傷小昆蟲們,根本不顧它們的感受,直到現在,我才後悔到了自己的錯誤,動物的生命同樣也應當得到尊重,不應該做無謂的殺害,如果站在它們的角度上去考慮,它們是多麼得痛苦,它們得多麼憎恨我呀!今後,我一定不會如此做了,要保護它們,使它們不受到無謂的傷害。

法布林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著的昆蟲來觀察。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我一定要向法布林那樣,努力、堅持不懈,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更好的!

?昆蟲記》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值得每位同學閱讀的好書,只要你認真地閱讀它,就可以像我一樣,從中獲益很多。

第10篇

有這樣一本創造了奇蹟的書,為什麼說它創造了奇蹟呢?因為它記載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生育和死亡,而且它創造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在那個時期,昆蟲學家的“田野實驗”是不被認可的,昆蟲學家們只是將昆蟲做成標本,睜大眼睛觀察,卻不考慮真正的昆蟲的習性與本能,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敢於衝破傳統思想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初看這本書的題目,還以為是一本科普讀物或是觀察記錄什麼的,所以並沒有在意,只是漫不經心的去閱讀它,可當我讀了才不到一半的時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於是,昆蟲的顏色是從哪裡得到的?蝗蟲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些問題久久縈繞在腦海裡,使我不得不如飢似渴的'讀完了它。這本書使我受到了無數的啟發。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了高昂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法布林拋開世人對蟬的看法,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極高榮譽的螞蟻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鑽研。

寄生蟲,這種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棄的昆蟲很快也成了法布林的研究物件。在人們看來,它們天生懶惰,靠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來維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林在妥協此看法的同時也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寄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行獵行為。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實質上寄生蟲付出了勞動。他還舉了幾個例子來證明了這一觀點。為寄生蟲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林這種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動,他不論昆蟲們曾經作了什麼,只從自己的實驗裡去真正的瞭解他們。

法布林的這部書,咋看起來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可當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會發現,法布林不僅是一位昆蟲學家,還是一位作家!“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兒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隻小小的昆蟲給收集起來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本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裡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正是出自法布林之手。因此,人們讚譽法布林“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部書給了我無數的樂趣與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體會和感想,一定會知道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