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品德培訓總結7篇 提升品德的正確方法——品德培訓總結

近日,某部門開展了一次品德培訓活動,旨在提升員工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通過專業的講座、小組討論、互動環節等形式,使員工深入瞭解職業道德和行業規範,進一步增強擔當意識和責任感。本文將對該次品德培訓進行總結和分享。

品德培訓總結7篇 提升品德的正確方法——品德培訓總結

第1篇

短短的10天培訓,各種場景歷歷在目,從火車站的接車,到xx老師細緻的安排,讓人感到倍感親切,通過不同專家的觀點和獨到視角,結合我自身工作實際及對教育的思考,我對於教育,對於教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學員們積極的交流,我發現在我和他們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成為我要不斷學習的動力!

給我思考最深的還是黃xx老師的一堂講座《用思想提升你的教育品味》,黃老師通過三個設問展開話題,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什麼?然後通過《大宅門》中的季先生引發我們的思考,通過短片讓大家討論季先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如何評價季先生的?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季先生的影子,只不過季先生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

然後黃老師又提出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強調的是要做一個有職業信仰的人,給我觸動最深的是黃老師指出作為一個教師,一生中能改變幾個孩子的命運,能儘可能多地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這是對國家和社會的巨大貢獻。這是一個教師的責任和擔當。我覺得這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做到的,也是能夠做到的。對於每個教師,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一個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著平凡的事業,但正是我們的平時的言行,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命運

,我們可能會讓孩子的一生充滿感激,可能會讓一個孩子的心靈得到慰藉,也有可能讓一個孩子對我們產生仇恨,因為我們是和他們的心在交流!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者屬於我們自己的不平凡!

所以我們要堅信我們的職業對學生、對自己的價值,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老師,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整個教育,甚至改變一所學校都難,但可以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一群孩子及家庭,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讓孩子在教育的美麗遇見中開啟人生的幸福。有一個網友在他的留言中寫道:最喜歡國中的物理老師!一個特別耐心的老太太。板書利落,講課生動清晰,循循善誘,而且喜歡鼓勵學生。她的備課本扉頁上寫著:“為人師表,切莫誤人子弟。”她寫字檯玻璃板下壓著一張字條:“微笑沒有副作用!”多少知識已成往事、煙消雲散,可教師的德性卻歷久彌香。

我們要做迷戀孩子成長的教師,把每一個孩子放在心上。每個孩子不可能都是第一,但一定是唯一。要寬容的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權。體驗、錯誤、改進都是孩子人生中必要的。

要對我們的孩子充滿敬畏,尊重和接受人的差異性,敬畏人的無限發展可能性。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出色,但可以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我們也要成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師,之所以能與其他老師區分開來,因為有“你”的風格。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教出自己、總可能有“一美”,突出而顯示不一樣。我們試想,十年後我們的學生對老師是如何評價的呢?他會不會記得你曾經給他們講過那個題目,肯定不會,他能記得的是你對他的愛!

接著黃老師又帶領大家對現在教師的職業狀態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現在很多教師都處在職業的高原期,但卻無法突破高原期。而要想突破高原期,必須要遇到關鍵的人和關鍵的書籍。最後,黃老師帶領我們討論了教育是什麼,學校是什麼的話題,教育是要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以靈魂喚醒靈魂。教師職業的特殊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黃老師指出:

教育是遵循規律的科學,教育是慢的藝術。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體驗,需經歷一些階段。要敬畏、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尊重規律,便是順應天性,激發智慧;違背規律,便是扼殺天性,毀掉智慧。黃老師和我們探討了學生為什麼越來越厭倦學習的問題,他提出一個觀點,教育質量有兩種:一種是以犧牲人的潛能和興趣為代價的質量,一種是不斷挖掘人的潛能,激發人學習興趣和慾望的質量。教師的作用是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後是學生完全的獨立,教師作用告終。教育是師生的相互成全、共同成長!黃老師還引用了王xx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只是一座橋,經過這座橋,你只是回到了你自己。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旅途當中,最後成就的其實是自己。真正的老師,沒有弟子,他們悟到整個宇宙只是一顆心的存在,弟子和老師並沒有什麼不同。最後黃老師以路遙的一句話結束了課題: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種事業。

是啊,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種事業。他會不顧一切的愛上教育這門藝術,並不顧一切的為他付出終生而無怨無悔!我們都是一個小小的人民教師,但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品德培訓總結7篇 提升品德的正確方法——品德培訓總結 第2張

第2篇

通過學習和聽專家講座等環節,我感到自己的確長了不少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一、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要能抓住學生的心,要講求實效性,不能為了形式而活動多卻沒有實質內容,整堂課熱鬧一場卻讓學生無所獲;教師的語言一定要有親和力,要充分尊重學生,讓他們有被重視的感覺,要做學生學習上的老師,生活中的朋友;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 “滿堂灌”,更不可以教師唱主角,學生作配角。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充實自己的頭腦,要有過硬的基本功。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組內互助合作,組間評比競爭,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責任分工明確,又相互依賴,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促進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新課改後,小組合作學習成了課堂上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小組合作學習只不過是一個花架子:我們光知道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操作起來卻不能落到實處,比如: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公開課上,老師出示了問題後學生就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討論、學習,在聽課老師看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甚是活躍,但是這些只不過是一些表面現象,學習討論後並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麼,所以說這是華而不實的,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杜絕的。 老師在講課中還指出:運用實踐性活動,提升課堂教學價值,這一點我覺得提的很好。因為我們現在的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來說較差,尤其是農村中學生的能力相對來說更差,利用好實踐活動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課不像語文、數學等其它學科那樣通過做練習、考試檢驗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成果,而是看他通過學習本課程的有關內容之後,在實踐中面對真實的境遇和衝突做出的自主選擇和自覺行為來體現價值。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感悟、去體會,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思品課的最大功效:“德育無痕”!

思想品德新課標提出:“本學科的教學應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避免單純傳教和死記硬背的傾向”,因此,我們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上應大膽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式等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創新,讓學生喜歡聽老師的課,樂於學習思想品德課,那麼它們的思想品德素質也就相應的提高了。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的收穫。新課改的道路是漫長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向老師們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努力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越來越成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老師們,讓我們帶著自信,憧憬著夢想,在課改的征途中各盡所能、各顯神通吧!

第3篇

隨著新學期腳步的日益臨近,xx國小品德學科各項準備工作也正緊鑼密鼓地展開。x月26日,風中夾雜著淡淡的春意,全區學科教師齊聚xx國小,參加一場不同尋常的集體培訓活動。

活動在熱烈的交流討論聲中開始——“由幾條熱點實事聯想到的”。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樣做?”問題一提出,現場老師們熱情高漲,各抒己見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是國小生遇到老人摔倒,他該怎麼辦?作為老師,你會怎樣去引導學生?”引起了在場老師們的思考。很多老師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在課堂上值得學生討論的問題,應該幫助學生更冷靜分析情況,尋求大人幫助,不能莽撞。

熱點二:“兒童井蓋上放鞭炮,引發爆炸”、“國小生冰上玩耍溺亡”等幾起假期學生傷亡事件。正是因為孩子對自身安全的忽視導致慘劇發生。《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內容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要教會學生健康、安全地生活。”因此,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熱點交流活動給老師帶來的`思考:品德學科的本質是將所學的內容迴歸生活,真正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品德課教學並不侷限於課本中,身邊的新聞,生活中的熱點話題,都可以在課堂上討論。

接下來,教研員圍繞上學期期末試卷,結合課標要求、教材中的要點進行了分析。通過例項的方式,讓老師們瞭解試卷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命題的基本方向,發現自己的不足。

通過培訓老師們瞭解到:品德與社會有別於語文、數學等學科,它的考題不僅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考察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往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所以試卷中記憶的題型較多一些。而今年的考題大多是在情境中分析,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考察學生處理事情的態度、方式和方法。讓學生通過考試進一步體會到“生活處處皆品德”。

整整一上午時間,活動現場氣氛輕鬆,老師們思維碰撞熱烈,交流意猶未盡。每一位老師也都留下了自己的收穫和思考。相信對老師們在今後的品德課教學中有所啟發。

第4篇

今年有幸成為思品工作室的一員,為了在教學中能不斷以課標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策略,呈現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我們全體工作室成員學習了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我對《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通過認真閱讀課程標準,我明白了本課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徵:1。生活性2。開放性 3。活動性。其中“活動性”提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

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踐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要知道國小生並不是一無所知的`,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經過幼兒園和國小低年級的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

?品德與社會》課正是在學生這樣的發展基礎上建構,並予以繼續教育與培養的。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就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一張閤家歡的照片,可以回憶起濃濃的親情;解讀自己的名字,可以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某一次班隊活動成功或失敗的經歷,有助於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師應十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善於發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能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應該積極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反對過去那種程式化、教條化的做法,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靈活變通,既講原則又不失靈活,既注重規範又體現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新教材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設計還是在呈現方式的設計上,均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拓展、延伸的平臺。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應生成一種開放的教學執行環境,在開放中搞活。

品德與社會課應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學生的發展,挖掘學生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價值。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到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課程。教育不應用僵化的形式作用於人,否則就會限制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學生應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地學習,主動地體驗和感受,這樣,教學與過程才能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把品德與社會課堂變成一個關注學生成長的樂園。

總之,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感覺自己心裡更有底氣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把新課標中學到的新知識,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上,讓學生樂於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第5篇

20xx年10月15日至17日,我參加了臨沂市舉行的思想品德優質課評選暨青年教師培訓會活動,通過兩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下面我結合培訓內容說說我的收穫與反思。

首先是思想上的鞭策與警醒。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我看到老師們在講臺上熟練的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特別是有幾位老師和我的年齡相仿時,內心的觸動很大,回想這三年的教學是自己思想上的懶惰,致使自己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次活動不僅充實和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更讓我在思想上有緊迫的.意識來抓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其次,以後要多觀摩,多反思,多實踐。“三人行必有我師”,像市級優質課評選確實能豐富講課經驗但是平時我可以利用網路進行學習,在觀摩觀看的過程中,還要及時的反思和總結。比如,精彩而簡潔的匯入。在本次講課比賽中,有位老師的匯入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奮鬥成就未來》這節開始,這位老師手拿摻水洗潔精,並描述洗潔精摻水的原因。這樣的匯入貼近生活實際,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再比如新穎而又讓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許光老師說要讓學生動起來,舞動自己的精彩,我想這主要通過內容化的活動來實現,讓學生們在活動中產生思維的靈動,從而舞動自己的精彩。比如在本次講課中有老師設定了“假如你是聯合國的代表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這樣的問題活動,雖然看似範圍有點廣,但這確實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參與熱情,並樹立全球的意識,達到了授課的目的。當然讓學生動起來,還要做好其他的方面,如精選材料,材料要有震撼力,能說明問題,而且材料的呈現也不能單一的一種方式要多樣化。可以採用純文字方式,視訊,音訊,及其它活動表演的形式等等。再就是設定恰當的問題加上老師的恰當引導便會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在實際中運用知識,達到德育無痕的目的。總之教無定法,讓學生有感有悟並能運用到實際中的教法就是好的教學方法。

最後,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做一個有心人。再好的教學技巧也來自於教學實踐,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多去發現和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及細節。比如,板書的書寫,對學生及時而又貼切的鼓勵,以及其他小組合作學習的好形式等,都可以通過平時的教學獲取實踐經驗。

總之,本次的學習對我內心的影響要比純粹的知識和經驗還要大,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樹立緊迫意識,督促自己,讓自己快快成長起來。

第6篇

隨著國培逐漸接近尾聲,學習的課程也已全部結束,回顧整個培訓過程,自己收穫頗豐。

首先,通過《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國小)和《師德情懷與教育責任》的學習,讓我對教師和教育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於一名教師來說,履行教育職責是自己的使命,而良好的師德師風是自己職業的靈魂,只有擁有良好師德師風的老師才會獲得學生的敬重和愛戴。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加強自己師德師風的素養,不斷學習像李文鳳、宋玉剛這樣的優秀教師的優秀品格。

其次,自己對國小思想品德教學的理念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通過《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與學》,讓我看到資訊科技在品德課堂運用的重要性和實效性,在今後,我一定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多媒體運用水平,與時俱進。而《應對教學情境的教學智慧》告訴我們,教學沒有固定模式,教師的智慧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只要肯勤于思考,勇於探索,就一定讓自己的課堂吸引學生,上好每一節課。

品德與生活(社會)中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內容的教學研究與案例評析、道德品質教育的教學研究與案例評析、社會生活常識內容的教學研究與案例評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研究與案例評析等課程,讓我具體的'認識到國小思想品德課責任和內涵,它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且還涉及學生的心理、道德品質、習慣、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可以這樣說品德教師是學生的“心理醫生”,所以,自己不能侷限於課本的內容,要不斷學習更多的與之相關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應對學生身上發生的問題。

當然,培訓中班級簡報、和同行的交流也讓我學習到很多優秀的教學經驗,從他們撰寫的教學故事中,我覺得我在平時教學中,對學生的一些現象和問題觀察的不夠仔細,缺少必要的教學反思,這都得要求自己改正。

對於國培的整個過程,我覺得應把理論結合實踐運用的相關內容加大比例,就是多展示一些優秀的課堂案例,既增加了培訓的趣味性,又直觀地展示出培訓內容,對於一線教師來說尤為珍貴。

最後,慶幸我能有這樣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一定要把這次培訓中自己的所得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枉此行。

第7篇

短短的10天培訓,各種場景歷歷在目,從火車站的接車,到xx老師細緻的安排,讓人感到倍感親切,通過不同專家的觀點和獨到視角,結合我自身工作實際及對教育的思考,我對於教育,對於教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學員們積極的交流,我發現在我和他們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成為我要不斷學習的動力!

給我思考最深的還是黃xx老師的一堂講座《用思想提升你的教育品味》,黃老師通過三個設問展開話題,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什麼?然後通過《大宅門》中的季先生引發我們的思考,通過短片讓大家討論季先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如何評價季先生的?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季先生的影子,只不過季先生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

然後黃老師又提出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強調的是要做一個有職業信仰的人,給我觸動最深的是黃老師指出作為一個教師,一生中能改變幾個孩子的命運,能儘可能多地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這是對國家和社會的巨大貢獻。這是一個教師的責任和擔當。我覺得這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做到的,也是能夠做到的。對於每個教師,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一個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著平凡的事業,但正是我們的平時的言行,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命運

,我們可能會讓孩子的一生充滿感激,可能會讓一個孩子的心靈得到慰藉,也有可能讓一個孩子對我們產生仇恨,因為我們是和他們的心在交流!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者屬於我們自己的不平凡!

所以我們要堅信我們的職業對學生、對自己的價值,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老師,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整個教育,甚至改變一所學校都難,但可以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一群孩子及家庭,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讓孩子在教育的美麗遇見中開啟人生的幸福。有一個網友在他的留言中寫道:最喜歡國中的物理老師!一個特別耐心的老太太。板書利落,講課生動清晰,循循善誘,而且喜歡鼓勵學生。她的備課本扉頁上寫著:“為人師表,切莫誤人子弟。”她寫字檯玻璃板下壓著一張字條:“微笑沒有副作用!”多少知識已成往事、煙消雲散,可教師的德性卻歷久彌香。

我們要做迷戀孩子成長的`教師,把每一個孩子放在心上。每個孩子不可能都是第一,但一定是唯一。要寬容的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權。體驗、錯誤、改進都是孩子人生中必要的。

要對我們的孩子充滿敬畏,尊重和接受人的差異性,敬畏人的無限發展可能性。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出色,但可以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我們也要成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師,之所以能與其他老師區分開來,因為有“你”的風格。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教出自己、總可能有“一美”,突出而顯示不一樣。我們試想,十年後我們的學生對老師是如何評價的呢?他會不會記得你曾經給他們講過那個題目,肯定不會,他能記得的是你對他的愛!

接著黃老師又帶領大家對現在教師的職業狀態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現在很多教師都處在職業的高原期,但卻無法突破高原期。而要想突破高原期,必須要遇到關鍵的人和關鍵的書籍。最後,黃老師帶領我們討論了教育是什麼,學校是什麼的話題,教育是要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以靈魂喚醒靈魂。教師職業的特殊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黃老師指出:

教育是遵循規律的科學,教育是慢的藝術。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體驗,需經歷一些階段。要敬畏、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尊重規律,便是順應天性,激發智慧;違背規律,便是扼殺天性,毀掉智慧。黃老師和我們探討了學生為什麼越來越厭倦學習的問題,他提出一個觀點,教育質量有兩種:一種是以犧牲人的潛能和興趣為代價的質量,一種是不斷挖掘人的潛能,激發人學習興趣和慾望的質量。教師的作用是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後是學生完全的獨立,教師作用告終。教育是師生的相互成全、共同成長!黃老師還引用了王xx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只是一座橋,經過這座橋,你只是回到了你自己。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旅途當中,最後成就的其實是自己。真正的老師,沒有弟子,他們悟到整個宇宙只是一顆心的存在,弟子和老師並沒有什麼不同。最後黃老師以路遙的一句話結束了課題: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種事業。

是啊,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種事業。他會不顧一切的愛上教育這門藝術,並不顧一切的為他付出終生而無怨無悔!我們都是一個小小的人民教師,但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