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排行榜

九江10種最著名的特產

排行榜1.62W

10、易家河柑橘

九江10種最著名的特產

柘林鎮易家河新村地處柘林湖畔,全村共有農戶87戶、人口325人,柑桔種植面積1000餘畝,年產量600餘萬斤。該村為進一步擴大柑桔種植規模,實行內部挖潛和外部拓展,即對已老化的桔樹進行了低改,在周邊鄉鎮租賃荒山或帶動周邊地區農戶種植柑桔,柑桔規模日益擴張。

為進一步打造高標準的產業化桔園,該村理事會把柑桔科技種植、科學管理作為今年發展新產業的工作重心,按照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標準對桔農進行科技培訓,努力推廣良種良法;為進一步提升柑桔生產水平,該村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大了桔園道路和灌排設施的建設投入,在積極爭取國家專案資金的基礎上,積極籌措資金,新修了村組主幹道和桔園水泥便道,較好地解決了柑桔種植和運輸難題。

為進一步拓寬柑桔銷售渠道,該村柑桔營銷大戶今年和馬來西亞客商聯合組建了柑桔銷售公司,以“公司+農戶”的形式運作全村及周邊地區的柑桔生產銷售,“易家河”牌柑桔在成功銷往北京、大連、青島、南京等全國大中城市的基礎上,今年還有望銷往香港、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

9、西港化紅

修水西港化紅,歷史悠久,明嘉靖16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特賜朝廷貢品“化紅”給當時的兵、刑部尚書週期雍將化紅帶回家鄉(西港鎮灣臺村)種植,現已有470年的歷史,明萬曆年間即盛產,是贛西北甜橙類唯一品種。因西港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周水體環繞,多年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尤其是夏季高溫和冬季的冰凍,均因水體的調節作用,高溫日和冰凍日都減少。經過四百多年的種植及品種改良,現在的西港化紅味道鮮美、甜而略酸,香氣濃郁,每100克果汁含維生素C59.6毫克,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氣、健胃、消食、燥溼、醒酒、消油膩、寬中、觸蟹毒等,皮可入藥。1984年九江市甜橙評比鑑定會在修水召開,修水化紅獲一等獎,1985年全縣產化紅1641擔。西港化紅專業戶周梅九一棵樹產13.5擔,12棵收入4000元,出席1985年全國勞動致富座談會。西港化紅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更是種植化紅的最佳地,修水冠之以“西港化紅”之鄉是當之無愧的。

8、修水杭豬

江西省有八個地方豬品種,九江的修水杭豬、濱湖黑豬佔了兩種,其中修水杭豬為我市獨有的地方品種豬資源。最近從農業部傳來好訊息,由修水縣杭豬原種場申報的“修水杭豬”,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原產地保護),劃定的區域保護範圍為修水縣西港鎮、上杭鄉、馬坳鎮、杭口鎮等4個鄉鎮。九江市畜禽品種資源比較豐富,如都昌小型豬、濱湖水牛、修水烏黑雞、武寧黃羊、永修水鴨等,近年來,全市農業部門在狠抓畜禽清潔生產行動、大力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建立活動、現代畜牧業快速提升發展的同時,高度關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登記工作,特別是市農產品監測中心成立以後,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廣泛開展培訓和宣傳工作。下一步,我市畜牧、植保、市場資訊等部門將更加緊密地協作,形成合力,充分挖掘利用優良地方動植物品種資源,造福九江人民,促進經濟發展。

7、瑞昌山藥

瑞昌山藥歷史悠久,據明代隆慶年間的《瑞昌縣誌》就有記載。據民間流傳,瑞昌山藥早在唐朝就成為了朝廷的貢品。相傳,唐明皇為給楊貴妃美容,健身豐乳,搜覓天下靈丹妙藥、山珍海味。時潯陽赤烏場的地方官速選送數箱,寫明烹調之法,報呈進貢。食之,膚色白裡透紅,容光青春煥發,精力充沛旺盛,龍心大悅,對瑞昌山藥讚不絕口,賜其雅號“南參”。從此瑞昌山藥便列為皇家貢品,享譽皇家,名揚天下,成為當地的傳統名優特產。

瑞昌山藥塊莖長棒形,表皮淡黃或淺棕黃色,長25-60┩,粗3-7┩,上部毛孔多,鬚根密,一般長5-7┩,多呈水平方向生長,中下部表皮光滑,毛孔較稀,鬚根少而短,毛孔下陷。頸部灰棕色,長約8.5-12.8┩,粗0.8-1.5┩,密生棕褐色細根。肉質潔白,組織細密,粘液多,烹調時久煮不糊。無明顯缺陷、機械損傷、斑痕、萎縮、腐爛、異味和病蟲害等。

瑞昌山藥其塊莖含澱粉16%、蛋白質2.7%、脂肪0.2%、碳水化合物14%、Vc5┦/100g、皁甙50ug/100g,以及消化酶、膽鹼、碘質、鈣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瑞昌山藥產於瑞昌市轄區內21個鄉鎮場,位於海拔60-600米之間,緊靠北迴歸線,產地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5.38度,北緯29.4度。生產地域主要分佈在瑞昌市行政區域內,全市各鄉鎮場均有種植,其中主要集中在南陽、高豐、桂林、橫立山、白楊、洪下、夏畈等鄉鎮。保護面積20000畝。年產量2萬噸。

6、修水赭硯

“赭硯”,因石質以赭色為主而得名。清代道光皇帝侍讀、修水籍萬承鳳曾將該硯呈道光皇帝,帝欣喜,視為珍品。後被列為貢品,所以又稱“貢硯”。 修水赭硯以赭色為主體,翠綠為鑲嵌,並不少量的雞血紋理。而且發墨易液,貯水不涸,歷寒不冰,墨書解久,不損筆毫。甚為書畫家所讚賞的赭硯,分素硯、雕硯兩大類。素硯有二十多個品種規格,雕硯有高、中、低三個檔次,三百餘個圖案品種。1984年,赭硯參加全國文房四寶展覽會,博得專家好評,外商爭相訂購。1985年,“立體壽龜硯”獲九江市新產品證書。1987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黃倚教授為修水赭硯題詞為“觸筆細而不滑,發墨速而不粗”。

5、修水寧紅茶

地處贛西北邊陲的修水縣,舊屬“義寧州”治,所產寧州工夫紅茶,簡稱“寧紅茶”,它是我國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之一。 “寧紅茶”素以條索秀麗,金毫顯露,鋒苗挺拔,色澤紅豔,香味持久而聞名中外。據舊方誌及清代瑞延《純浦隨筆》等-載,寧紅茶創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至光緒年間曾一度被列為貢品茶。二十世紀初是寧紅茶盛產、銷售全盛時期,國內外茶商、專家譽其為“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當時還流傳著一句行業謠諺:“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 修水縣作為“寧紅茶”出口生產基地,1958年生產的“寧紅茶”新品種,經中外專家鑑定,品質已達到國際高階茶標準。1980年獲江西省人民政府嘉獎令。198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榮譽證書。1984年獲江西省優質產品獎,1985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金盃獎和國家銀質獎。

4、九江陳年封缸酒

是以優質糯米為原料,採用先進工藝釀製而成。酒呈琥珀色,晶瑩透亮,香氣濃郁,柔和爽口,獨具風格,多次獲獎

3、雙井綠

雙井綠是江西九江修水的特產。

2、彭澤鯽

彭澤鯽,因其常棲於湖中的蘆葦從中,體側有5-7條灰黑色的蘆葦似的斑紋(池塘中飼養一段時間後,斑紋會逐漸消失)而被稱為蘆花鯽;它以個體大(已知一尾最大個體體重6.5千克)著稱,所以稱它為彭澤大鯽。彭澤鯽原產於江西省彭澤縣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產研究所和九江市水產研究所從野生彭澤鯽中,自1983年起經7年多6代的精心選育而篩選出的優良品種。

經選育後的彭澤鯽.生產效能發生明顯改觀,生長速度比選育前快50%,比普通鯽的生長速度快249.8%,併成為我國第一個直接從二倍體野生鯽魚中選育出的優良養殖品種。由於彭澤鯽具有繁殖簡易、生長快、個體大、抗逆性強、營養價值高等優良性狀,現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推廣養殖,並形成了完整配套的魚苗繁殖、苗種培育及成魚養殖技術,獲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 彭澤鯽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色,各鰭條呈青黑色,為紡錘形。頭短小,吻鈍,口端位呈弧形、脣較厚,無須,下頜稍向上斜。從下頜底部至胸鰭基部呈平緩的弧形, 彭澤鯽.尾柄高大於眼後頭長。背鰭外緣平直,尾鰭分叉淺。雄性個體胸鰭較尖長,末端可達腹鰭基部。雌性個體胸鰭較圓鈍,不達腹鰭基部。 彭澤鯽為廣溫、雜食性的湖泊定居性魚類,行底棲生活,喜在底質較肥活且水草繁茂的淺水區棲息和攝食。它對水溫的適應範圍廣,能終年正常攝食和生長,最佳生長水溫為25-30℃。其對水質變化及低溶氧等理化因子有很強的忍耐能力。它在魚苗階段以浮游動植物為食,在魚種和成魚階段可攝食有機碎屑、人工飼料、水生植物碎片、水生昆蟲等。在自然水域中,彭澤鯽以當年生長最快,體重可達128克左右,第二年體重增長為上年增長速度的50%左右。在人工養殖下,北方地區當年可達150克左右,南方地區可達200克左右。 彭澤鯽1冬齡可達到性成熟,能在河溪、湖泊、池塘中自然繁殖,其卵為單精蟲受精,是正常的二倍體有性生殖,卵具粘性。屬多次產卵型別,每年3·7月繁殖,4月為繁殖盛期。在南方,一般3月中旬以後,水溫上升到17℃左右時,彭澤鯽即開始繁殖,20·24℃時繁殖活動最盛。降雨、微流水和悶熱的氣候對繁殖期的彭澤鯽有誘發產卵作用。

1、廬山雲霧茶

類別:茶葉 產品:廬山雲霧茶 登記證書編號:AG10686 農業部公告號/時間:第2277號(2015.07.22) 人文歷史簡介 廬山雲霧茶,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是有著悠久歷史具有獨特內在品質和內在濃郁文化氛圍的地方特色產品,以原產地終年雲霧瀰漫而得碧綠明亮、葉底嫩綠勻齊的品質特點,在歷屆茶葉評比中獲得多次殊榮,195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1971年被列為中國綠茶之“特種名茶”,廬山雲霧茶以10.99億元的品牌評估價值位居2010年釋出的全國83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13位。廬山種茶,歷史悠久,遠在漢代,這裡已有茶樹種植。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我國,當時廬山梵宮寺多至300餘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危崖,冒飛泉,競採野茶;在白雲深處,劈崖填峪,栽種茶樹,採製茶葉。東晉時廬山已成為佛教中心之一,據載,當時名僧慧遠,在山上居住三十餘年,聚集僧徒,講授佛學,在山中發展種茶。唐朝時廬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曾在廬山香爐峰結廬而居,挖藥種茶,並寫下了詩篇:“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廬山到宋代已有洪州鶴嶺茶、洪州雙井茶、白露、鷹爪等名茶。到了明代,廬山雲霧茶名稱已出現在明《廬山志》中,距今已有300餘年。

廬山雲霧茶,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嚐,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它的味道,類似“龍井”,卻比龍井更加醇厚,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標籤:九江 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