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5篇

教案的編寫通常需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適應性,教案的編寫需要不斷更新和改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園大班《雨》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5篇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篇1

《我最喜歡的動物朋友》

活動目標:

收集和分享關於動物的相關資訊萌發初步的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動物書記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師;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和身邊的小朋友說說為什麼喜歡他吧聊聊動物趨勢

二.給動物朋友分類師,出示圖片加入讓你給這些動物朋友分類,你覺得可以怎麼分呢?

師,讓我們看看各組的分類法發吧師,出了這些分類方法,你覺得還可以怎樣分

三.猜猜是什麼動物

師,老師選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來編一個謎語小朋友們猜一猜師,你有喜歡的動物米也可以推薦一個和小朋友們分想戶外活動;

(9.50-10.15)《袋鼠三級跳》

活動目標:

1、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及協調能力

2、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隻布袋。

2、皮球若干、障礙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活動過程:

1、跟音樂活動身體教師扮演袋鼠媽媽,幼兒扮演小袋鼠,邊聽音樂邊活動身體2、幼兒學習雙腳行進跳幼兒練習,教師觀察個別幼兒示範雙腳行進跳"怎樣才能跳的又快又穩呢?"(幼兒交流討論)個別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雙腳跳,並進行簡單的追族遊戲。

3、幼兒遊戲"孩子們,你們的本領練的真棒,媽媽現在請你們到河對岸收糧食。"交代玩法: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遊戲。遊戲時袋鼠運球必須先跳過障礙物,到前方拿一個皮球裝進布袋,然後跳到"家"裡將皮球放在塑料筐裡。

4、結束遊戲,放鬆身體集體活動二(10.25-10.55)音樂;《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目標:

1.積累一定的`語彙,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動作、打擊樂伴奏,感受樂曲的結構、性質及樂曲所蘊藏的內涵。

2.發展幼兒感受的能力,激發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欣賞的興趣。

3.培養幼兒熱愛、尊重媽媽的情感。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幾盒、畫有"小鳥愛媽媽"幻燈片若干幅、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反思:

動物是小朋友們最為熟悉的朋友,一提起小動物,小朋友們便滔滔不絕地講起與動物相關的故事,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那麼,怎樣讓幼兒瞭解動物,進而能根據它們的特徵、生活習性進行分類,並簡單的掌握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概念呢?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新課程裡設計關於動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加貼近動物、愛護動物。

在本次主題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讓幼兒觀察獅子、牛、燕子、雞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給孩子們一個主動學習與發展的機會,讓幼兒自己總結出動物的分類,使他們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不同特徵有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掌握野獸、家畜、飛禽、家禽的概念,進行一個概念上的提升。

孩子們對於動物的喜愛程度是根據小動物的可愛程度來決定的,我們班的孩子喜歡兔子、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通過遊戲的形式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教師以遊戲的身份介入遊戲中,既便於觀察幼兒又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在《動物找家》遊戲中幼兒又進一步鞏固了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認識,另外在第二遍遊戲中,教師可以增加幼兒難以歸類的動物,再一次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膽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能直接在遊戲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在遊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三個家的佈置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場所的特徵應更加的明顯些,這樣“小動物”們就不會進錯“家”了。教師應該真正的參加遊戲,以獵人的身份去抓捕動物,這樣孩子們才會對遊戲更感興趣,才能起到預設的效果。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孩子們應該保護它們,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觀看視訊,通過觀看視訊,孩子們瞭解了動物為什麼會越來越少的原因,通過觀看視訊,孩子們真正瞭解到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在教學中,我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嘗試用這種形式來開展以後的教學中,充分拓展孩子的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自己不斷地進步、成長。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地描畫出、創作出自己心中的幼兒園形象。

2、體驗創作的快樂,獲得心情的愉悅。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園舍、佈局、日常活動等,加深幼兒對幼兒園的印象。

2、錄象片段:外地幼兒園的介紹,園舍建築、一日活動等;幼兒園的資料圖片、照片等。

3、彩筆、油畫棒、毛筆、顏料、彩紙等創作工具。

重點及難點:

幼兒大膽想象,從不同角度畫出不同風格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回憶與交流

1、引導幼兒回憶兩年來,在幼兒園的生活中,記憶最深的事情,並與同伴交流。

2、鼓勵幼兒大膽講出自己最喜歡的幼兒園、最喜歡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的。

3、師生共同觀看錄象、圖片等,獲得直觀的印象。

4、交代活動的課題,講清簡單的.要求:運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大膽地創作,可以畫喜歡的幼兒園、老師、最喜歡玩的遊戲等,還可以自己設計幼兒園;小朋友比一比,看誰做的最好,而且和別人的不一樣。

(二)創作與輔導

1、幼兒自選創作工具,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2、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三)欣賞與交流

1、作品展示

幼兒走上講臺,大膽地講述自己的作品的內容,並貼在展示欄中。

2、教師給予幼兒正面的評價與鼓勵。

反思:

?我們的幼兒園》是大班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自己對幼兒園的印象。通過回憶和討論,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觀看錄象、圖片,創設與主題有關的情景,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聯想,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積累。通過創作活動的過程,讓幼兒獲得了一種愉快的體驗。通過作品的展示與評價,幼兒感受到自我的被認可,在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樹立了自信心,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由於幼兒剛上大班,在繪畫技法上,運色技巧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和侷限性。幼兒畫出的幼兒園想象不夠豐富,互相模仿。畫面不夠大氣。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篇3

一、主題的產生

3月12日是植樹節,報紙、新聞、社會掀起了一股植樹熱潮,這股熱潮也吹進了幼兒園,瞧,一大早,劉楊就快步跑到我面前,對我說:“於老師,我媽媽今天去植樹。”他還說:“今天是植樹節,許多人都要去植樹。”其他小朋友聽到劉楊的話後,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徐靜:“為什麼要植樹、樹有什麼用?”

劉正正:“樹可以造紙。我們用的本子、看的書、用的桌子、椅子都是用樹做成的。”

趙鴻儒:“樹還可以使空氣新鮮。劉楊,你媽媽會植樹嗎?”

劉楊:“我媽媽肯定會,植樹很容易。”

任憑:“那我們也到院子裡植樹吧,可是,我們不會植樹怎麼辦?”

正正:“很簡單,把樹枝埋到土裡,澆點水就可以了。”

劉靖:“樹不用澆水,馬路上的樹沒人澆水一樣長得那麼高。”

玫玫:“不行,樹離開水就死了。”

劉楊:“我聽媽媽說,植樹要先挖個大坑,我們用什麼來挖坑?”……

參與議論的孩子漸漸增多,談論的話題越來越豐富。“樹”已引起孩子的興趣。

教師作為孩子活動的觀察者、時機捕捉者,首先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的興趣所在---植樹,分析出孩子的實際需求---渴望瞭解樹的祕密,同時,迅速判斷出生成樹這一主題探索活動的價值及可能性:

1、樹和幼兒生活非常接近,幼兒對樹的作用有粗淺的瞭解,此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寬幼兒有關樹的認知經驗和視野。

2、地球只有一個,愛護樹木,保護家園的環保教育是永恆的主題。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讓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係,激發愛護樹木的情感,樹立環保意識。

3、幼兒園、周圍社群種植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樹木,並由專人負責修剪,打藥,幼兒園又靠近植物園;許多幼兒的家長都喜歡養花,家長、社群資源豐富,幼兒易獲取相關的研究資料。

4、正值植樹節,社會植樹風氣濃厚,各大媒體都有相關報道,幼兒易蒐集有關資訊。

鑑於此,有關“樹”的主題產生了。

二、主題網

麵包樹

食蟲樹

流淚樹

樹根

樹的年齡

與人類的關係

生存條件

特殊功能的樹

樹的結構

樹幹

樹冠

不同地域的樹

用途

保護方法

陽光

空氣

常綠樹和落葉樹

主題網說明:

主題 第一分支 第二分支

教師預設,兒童研究內容 教師預設,兒童未選擇

兒童自發生成內容

三、主題總目標

1、通過多種感知形式,豐富幼兒樹的認知經驗,拓寬幼兒的視野。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蒐集資訊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主題實施

活動一 蒐集資料,佈置“展室”。

1、活動目標:瞭解幼兒已有經驗,發現幼兒興趣,幫助幼兒確定研究方案。

2、活動過程:

蒐集相關“樹”的圖片、資料,佈置展室確立主題以後,孩子們首先向家長髮出了邀請書,通過選舉,大家一致推薦正正、子陽和騰騰共同商量“擬稿”,由“小畫家”玲玲設計邀請書,邀請書上要有樹和小朋友,由教師執筆寫字,將邀請書貼於家長協作欄上,文章如下: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也想植樹,我們想了解樹的許多祕密,您能幫助我們嗎?請您和我們一起蒐集資料,好嗎?謝謝,大一班小朋友。

邀請到發出後,孩子們和家長、教師一起投入到蒐集“樹”相關資料的活動中,孩子們蒐集的資料之多,內容之豐富是我所沒有料到的。任憑帶來了常綠樹、落葉樹的掛曆;吳昊帶來了十萬個為什麼(植物版)中特殊功能樹的有關資料,如:流淚樹、食蟲樹、麵包樹;張子陽從書城查閱和影印了不同地域樹的資料;棒棒則帶來了有關樹的vcd;還有許多孩子帶來了發財樹、吊蘭、仙人掌等實物…活動室裡已堆滿了老師、小朋友、家長一起收集的有關樹的資料。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樹的圖片、掛曆、圖書,你們認為把它們怎樣擺放才能方便小朋友查詢,欣賞?

東東:把圖書、圖片、掛曆放在圖書區。

子陽:不行,太多了,擺不開,壓在一起就看不見下面的了。我看不如像媽媽晒衣服那樣,把它們掛在繩上,掛在活動室裡。

謝世文:圖片和掛曆可以,書有的太重了,掛起來不好翻,我看不如把圖書就放在文化區的書架上,把其它書撤下去,全擺上樹的書;

棒棒:把這些發財樹擺成小樹林,寫出它的名字,掛在樹枝上,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它的名字。

在佈置樹展時,寧昊瑋、王博康拽住繩子,江江把圖片後面塗上膠水,再貼在繩子上,可好幾次圖片都沒貼緊,掉在地上,江江猶豫了,不知如何應付,看到孩子需要幫助,於是,我輕輕走過去,和他探討圖片掛不住的原因,鼓勵他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圖片粘牢。在教師的引導下,江江的思維開闊了,他又找來了雙面膠、透明膠、曲別針等,又在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興致勃勃的大幹起來,在多次嘗試下,他們決定用透明膠和曲別針把圖片一一掛起來,樹展很快佈置完畢,望著自己的傑作,他們得意地笑了。

3、、活動反思。

看著孩子滿意的笑容,我想他們現在才是真正的活動主體,現在的學習才是融認知經驗、情感於一體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教師適時、適度給予幫助,使幼兒獲得滿足和成功,激發孩子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活動二 小組探索活動

1、 活動目標:

幼兒根據對“樹”的不同興趣,分小組自由結合開展探索活動獲取相關經驗,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蒐集資訊的能力。

2、活動過程:

幼兒根據對“樹”的不同興趣,分小組自由結合開展了探索活動

(1)、種樹

張子陽、戴磊、仇君鑫等七、八個男孩子從保衛室爺爺那裡借來了鐵杴,從玩沙玩水處找來了小鏟子、小耙子,拿來一根小樹枝,挖土坑埋好。幾天後他們失望地發現小樹並沒有長出來,孩子們一商量,覺得應該給樹枝喝點水,可是土裡的樹枝喝飽了水,一連幾天還是沒有動靜。我鼓勵他們挖開土坑看看樹枝變成什麼樣了?孩子們驚奇的發現埋在土裡的樹枝已經變黃腐爛了。幼兒互相議論著:樹枝埋在土裡是長不出樹來的,那小樹是怎樣長出來的?望著小朋友好奇的目光,教師適時的參與到活動當中,怎麼辦呢?別人為什麼能種好樹呢?藉著教師的“疑惑”,孩子的思維受到啟迪,佳佳說,我爸爸在園林局工作,他肯定知道,我去問他。亮亮說,我爺爺會養花,我讓爺爺和我一起種。於是,佳佳詢問了爸爸關於植樹的方法,亮亮請來了爺爺一起幫忙,在爺爺的指導下,孩子們學會了辨認種子,學會了刨坑,學會了培土,學會了澆水,看著大家一起經過努力種下的小樹苗,孩子們興奮極了,亮亮的爺爺也受到感染,老大爺也樂得哈哈大笑,對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給予了肯定。

(2)樹幹是圓的

探索樹幹是圓的一組,正在熱烈的討論者,尚薇大聲地說:“我知道,圓形樹幹易吸收水分,不易被風吹倒,還能防止野獸咬傷。”我非常驚訝:“你是怎麼知道的.?”“在電視《東方兒童》機靈寶寶中看到的。”任憑說,我媽媽從書中查到樹幹是圓的相關資料:樹很久以前樹幹也不是圓的,只因為樹的不斷進化演變成圓的。圓的樹幹可以防止野獸攀爬、咬傷,圓的樹幹還不易被大風颳倒,吸水性很強,並通過圓形樹幹很快傳向樹的頂端。為使幼兒形象感知其作用,在探索區中,教師和孩子們找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積木,孩子們把這些形體放在同一個位置,用墊板扇,一樣的用力,長、正方體的積木倒了,而圓柱體的積木只微微有點動;用圓吸管、扁吸管吸瓶裡的水,圓吸管吸得多,扁吸管吸得少┄┄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反證書本上的結論,可見,幼兒也有逆向思維的能力。

(3) 樹要長大

探索樹是怎樣長大的一組小朋友,把小樹苗分別種在三個大花盆裡進行實驗。第一盆:給它陽光、空氣、水;第二盆:用黑色塑料袋蓋住,定時給它澆水;第三盆:,給它陽光、空氣,不澆水。經過幾天的觀察,有陽光、空氣、水的樹長的很健壯;放在塑料袋的樹腐爛了,不澆水的樹幹了、枯萎了┄┄幼兒通過繪畫記錄,語言講述進行表徵自己的實驗過程,瞭解樹要長大的條件——陽光、空氣、溫度、水。這件事讓幼兒更加註重管理自然角的植物了。

(4) 落葉樹、常綠樹

教師: “你們發現幼兒園的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劉靖:“有的樹葉永遠是綠的,有的樹冬天就光禿禿的,春天才長出新樹葉。”

倩倩:“我喜歡春天的幼兒園,花開了、樹綠了、還有蜜蜂、蝴蝶,我不喜歡冬天的幼兒園,沒有花,只有幾棵樹是綠的。”

教師:“你們知道為什麼一到冬天樹葉就從樹上飄落下來嗎?”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倩倩:“我們找兩片樹葉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吧?”

在她的建議下,五六個小朋友跑到院子裡,採來落葉樹、常綠樹的葉子進行比較。他們看呀、摸呀,似乎沒看出它們的區別。他們來請教我,我並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鼓勵他們仔細去觀察,多用手試,……一會兒,劉靖大聲告訴小朋友:“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冬天不落葉的樹葉厚,樹葉上面有一層油,風吹來時可以保護它;冬天落葉的樹葉薄、沒有油,秋風一吹就容易飄落下來。”我及時肯定他的發現,在探索中,孩子們豐富了相應的知識經驗,瞭解了落葉樹、常綠樹樹葉的不同。藉著孩子的發現,教師又適時的引導孩子尋找哪些是落葉樹,哪些是常綠樹,孩子們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到實踐中,可興奮了。

(5)樹的年齡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在走木墩,我發現常遠蹲在木墩前在聚精會神地說著什麼,走近一看,原來她在數樹木的年輪,並和其他幼兒交流說:“數一數就能知道樹木今年幾歲了。”聽她這麼一說,孩子們將活動轉向數年輪。突然,陳爍說:“為什麼年輪有的地方密而有的地方疏呢?”我鼓勵幼兒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找答案,看誰先找到答案。第二天,李曉雯一早帶來一本百科全書,並自豪地說:“我找到了,陽光照射充足的一面年輪較密,而缺少陽光照射的一面年輪顯得疏。”孩子們主動將自己獲得的新知識用表徵形式進行記錄,而且探索興趣越來越濃。

(6) 洪水是“紅色”的?

幼兒對樹木的用途進行表徵,表徵後我發現,張男在表徵樹木能防洪水時,將洪水用紅顏色表示,我有些納悶,不解地問:“為什麼把洪水畫成紅色的?”“洪水就是紅色的,”張男一本正經地說。“你見過紅色的水嗎?”我反問。我倆的談話吸引了旁邊的幾個孩子,於是,孩子們對洪水是不是紅色的展開辯論。為了證實自己的答案,孩子們紛紛從網上、新聞、報紙找來圖片資料,或向家長請教,用他們獨特的方法獲取新的知識,有的孩子知道了洪水是說鬧水災了,能淹死很多人,電視上演過解放軍叔叔抗洪的故事;有的孩子說洪水可能是被人和動物的血染紅的……孩子們用自己思維去理解著事物。

(7)奇特的樹

在活動區活動時,王澤涵翻開一本書後,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大叫起來:“你們看,這是麵包樹,象真麵包一樣可以吃;這是流淚樹,這棵樹還能防蚊蟲叮咬……”劉緒斐半信半疑地說:“真的,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奇特的樹?”王澤涵說:“真的,你來看,書上還介紹了更多奇特的樹。”孩子們紛紛圍過去爭看奇特的樹。我非常高興,又給孩子們講了食蟲樹……觀看有關樹的vcd,孩子們瞪著好奇的眼睛,認真地看著聽著,許多樹的名稱和特點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他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世界上還有更多奇特的樹,等待他們去探索發現。

(此外,還有手工組、語言講述組、戲劇表演組等,小朋友從不同研究角度,利用不同的材料,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對“樹”進行了探索研究。)

3、 活動反思:

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於觀察幼兒的言行,對幼兒產生的問題,要給予幫助、支援。在製作樹時,江江用手印了許多小樹葉,掛在樹枝上,小朋友都說,他的樹葉一面好看,一面不好看。教師鼓勵李豐江想辦法。讓樹葉兩面都印上好看的手印。在重新制作中,又出現二面手印不一致的現象,一面大拇指在左邊,另一面大拇指在右邊,剪出來的葉子不美觀。教

師鼓勵江江想想怎樣才能使二面的手印一致,經過反覆的實驗,失敗,江江總算找到好辦法,反正面都有手印的葉子比單面是手印的樹葉美麗了許多。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行為是自主的、投入的,當遇到困難時,會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活動三 成果展示和經驗分享

1、 活動目標:幼兒把自己的收穫展示出來和大家共享,使孩子們獲得更多的認知經驗,提高其語言表達和交往等能力。

2、活動過程:

每個小組活動結束前,都要進行成果展示或經驗交流。

種樹組的小朋友講述他們剛開始種樹的過程和結果。小朋友都掙大眼睛仔細聽,聽完後,又

被逗樂了。當他們把從園林局叔叔和爺爺那裡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種樹、澆水時的體會說給小朋友聽時,小朋友都明白地點點頭。當小朋友把自己和同伴討論後樹的用途表徵二、三十種後,我都吃驚了,樹的用處太大了。孩子們表示,今後要愛護樹木,樹木對我們太重要了,沒有樹木的世界太可怕了,並設計製作各種愛護樹木的標誌,掛到幼兒園、社群的樹上,提醒人們愛護樹木,不要損壞樹木。

五、主題反思

幼兒在方案活動中,有自由探索的寬鬆氛圍和空間,有盡興表達和交流的機會。孩子們通過蒐集資料、佈置展室,不斷和老師、同伴、環境發生互動,學會了和同伴友好相處,合作分工;學會了克服困難完成一件事,同時,幼兒通過實驗探索、實踐感知,學會主動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學會了學習的方法,獲得了愉快的情緒體驗。

作為教師應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索氛圍和空間,過度的束縛、干預,過度的主導就剝奪了孩子發展的機會。,我們必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每一個離奇的念頭。當他們大膽的想法與我交流時,我不會對其先進行肯定與否,而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仔細傾聽他們的心聲,仔細觀察他們的活動,進行正確、適時、適度的指導;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會幫助他們克服,使其獲得滿足和成功;當孩子發生激烈的爭執時,我是他們的指導者、協助者;對於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其進一步學習、探索的興趣,促進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藉助圖譜,學習歌曲好朋友。

2、根據故事情節仿編歌曲,嘗試創編說唱部分,感受改編歌曲的快樂。

3、知道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有了好東西能一起分享。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熟悉歌曲《自由飛翔》。

2、物質準備:白板課件(含故事和歌曲)、伴奏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嘗試編創歌曲rap。

1、教師自我介紹,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2、結合幼兒回答編創兒歌。

3、出示rap節奏譜,嘗試有節奏說唱:一起遊戲笑哈哈,一起歌唱樂悠悠,團結友愛手兒拉著手,我們大家都是朋友。

(二)欣賞故事,學唱歌曲第一段。

1、熟悉故事內容。

(1)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故事第一部分。

(2)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故事第二部分。

(3)完整學唱歌曲第一段。

(三)根據故事情節,仿編歌曲。

1、藉助圖譜,瞭解故事情節,仿編歌曲。

2、演唱歌曲仿編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改編歌曲的快樂教師:好朋友會互幫互助,好朋友有了好東西會一起分享,這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把這首好朋友歌一起來唱一唱吧!

(五)拓展經驗,瞭解生活中的其它好習慣。

教師:好朋友之間會互幫互助,有了好東西會一起分享,好朋友之間會想念著對方,有了好朋友,我們的心情會變得更快樂!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提供關於好朋友的圖書和圖片等,供幼兒理解學習。

2、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在遊戲活動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互相謙讓。

3、家園共育:引導幼兒與同伴做好朋友,並知道好朋友之間應該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活動反思:

通過對一年級課程《好朋友》的授課來看,我的反思大致有一下幾點:

一、活動準備

首先,從備課上,這節課的備課準備比較倉促,無論是從匯入環節的設計還是從新授課的設計上都沒有特別大的亮點,在教案的編寫上調理略顯清晰,但還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銜接不是特別的自然,原本想借鑑一些網上優秀教案整合起來的,最後卻弄得支離破碎,在上課的過程中也顯得很是吃力。

二、教學過程

1、匯入環節:這節課的匯入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教授童謠《找朋友》讓孩子們拍手讀童謠,並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會選擇表現好的孩子,大家一起說出他的名字,併成為大家的好朋友。這樣設計不僅引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激勵上課過程中表現好的孩子們,並對他們做出及時的鼓勵,讓學生們心中樹立起榜樣意識。這一環節在授課的時候沒有很好地把握時間,在找朋友的時候浪費的時間有點多,所以導致後面的授課過程很倉促。

2、新授課環節:在這一環節,我還是採用了原始的三聽三唱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又在此環節上進行了一些創新。在初聽部分首先讓孩子們初步感知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在心中形成歌曲的整體印象,為進一步欣賞歌曲做好準備。復聽環節緊接著提出問題,讓孩子們在歌曲中尋找答案,提高孩子們欣賞音樂的能力,並能夠學會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一環節中的不足是,應該讓孩子們在欣賞歌曲的時候,運用身體語言感受歌曲,比如加上拍手跺腳的動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解決歌曲中的難點部分。在學生的學唱環節上,不再採用以往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試著跟著錄音一起演唱,進而提高學生的學唱能力,然而這樣的授課方式學生們還是普遍不能接受,因為一年級的孩子還達不到跟唱的能力,所以在以後的教唱環節中,還是需要慢慢的一點點的滲入到孩子們的學習當中,因為採用了這種跳躍式的教唱方法,所以很多孩子在最後合唱的時候還是隻能模仿演唱,不能獨立演唱。從而導致這節課在學唱的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略顯得吃力。

三、拓展部分

在這一部分我採用了孩子們用肢體表演的方式進行的,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加入自己的動作大膽的表演。目的是讓孩子們在律動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雖然這節課是一節唱歌課,但是在一年級的音樂課中還是要求孩子們做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在這堂課中有太多的不足與失誤,自己在以後還應該多加努力,多聽別的老師上課,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讓自己變得優秀。有了第一的失敗,就會有更多的成功,讓我在失敗中更快的成長起來,更何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幼兒園大班《雨》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瞭解幾種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2、嘗試簡單的分類,萌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小狗過生日"課件、常見小動物胸飾、動物喜歡吃的食物(自制)

活動流程:

匯入討論--情景遊戲--整理歸類

(一)匯入討論

1.播放課件"小狗過生日"師:今天小狗可高興了,因為今天是它的生日,它要請小動物們和它一起過生日。篤篤篤,有人在敲小狗家的門,我們看看有哪些小動物來了?

師:小兔、小雞、老虎給小狗帶來了生日禮物,還對小狗說了一句話,你們知道它們對小狗說什麼?(祝你生日快樂)

2.猜食物活動。

師:小狗聽了很開心,它請小動物們進來,還拿出準備好的食物招待它們。你們猜猜小狗給小兔、小雞、老虎準備了什麼好吃的?(幼兒自由回答)

3.繼續播放課件師: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猜的和小狗準備的食物是不是一樣?猜對了沒有?小兔、小雞、老虎它們吃著自己最喜歡的食物可開心了。

(二)情景遊戲:教師和幼兒扮演小動物去給小狗慶祝生日。

1.出示小動物胸飾: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小狗家過生日?這裡有許多動物的圖片,我們也來扮演動物去給小狗慶祝生日,好嗎?我喜歡小鳥,我就戴上小鳥圖片當小鳥。你們喜歡什麼動物,就戴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圖片,就扮演什麼動物。

2.小動物們準備好了出發。看,小狗家到了,我們要有禮貌地敲門,見到小狗我們對它怎麼說?(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對小狗說"生日快樂"。)這是我們送給你的禮物。(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對話)

3.小狗也給小動物們準備好喜歡吃的食物,我們看看都有哪些食物?(引導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4.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什麼小動物?喜歡吃什麼?(師:我是小鳥,我喜歡吃小蟲子,小動物們看看你是什麼小動物,你喜歡吃什麼?)引導幼兒相互說說。

5.小動物們去找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並引導小動物們說"我是**我喜歡吃**"。

(三)整理歸類

1.師:小鳥吃得好飽啊!要休息一下了,小動物們,你們吃飽了嗎?那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2.師:小狗給你們準備的東西好吃嗎?誰來告訴我,你剛才吃了什麼東西?誰和它吃一樣的食物?吃同樣食物的小動物請你們坐在一起。

3.小鳥喜歡吃蟲子,還有哪些動物喜歡吃蟲子,請站起來。請喜歡吃蟲子的動物都坐在一起吧。

4.剛才,有小動物喜歡吃小草的,也有喜歡吃蟲子的,那有沒有喜歡吃肉的?喜歡吃肉的動物請上來,我給你們拍一張照片。(把喜歡吃草的、吃肉的、吃蟲子的小動物分開坐,並看看說說這些動物的名稱)

5.師:我們來看一看,還有哪些小動物?現在剩下的動物不是吃小草、不是吃小蟲,也不是吃肉的,那它們喜歡吃什麼食物?(啟發幼兒想想熊貓、貓頭鷹、蚯蚓這些動物喜歡吃什麼)(播放課間,引導幼兒瞭解特殊動物的食物)

6.師:小動物們,今天在小狗家過生日開不開心?我們再帶小狗去外面做遊戲,好嗎?(幼兒出教室,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遊戲貫穿活動的始終,孩子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的被激發出來。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創沒了有趣的遊戲情境,從捉迷藏到給小動物送食物再到給小動物餵食,整個遊戲情境非常流暢、有趣。孩子在遊戲化的活動中,自然而然的學習了4以內手口一致的點數並正確地說出總數。此外,活動中游戲的使用,動物角色的選擇,都有效的激發了孩子更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使活動一步步推向**。我認為在教學活動中,達到了教學活動的目標。

當然,在活動中的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語言不夠簡潔,聲音有些大聲了顯得不夠親切。

2.表揚不夠具體。如:幼兒貼對圓點數或食物後應問幼兒,他貼對了沒有?而不應該總說太好了。

3.由於緊張,語速稍快了點。對幼兒的照顧也不是那麼周全。

4.活動的設計如果能在後面加一個吃的環節,效果會更加好。

回顧準備這一次公開課的經歷,我感覺收穫很大。對幼兒教學有了一些更深的體會,對課堂的駕馭有了更多的體驗,對一些看似傳統的教法也有了新的認識。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