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昆蟲卡教案7篇

教案說白了就是我們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後寫出的書面文體,教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昆蟲卡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昆蟲卡教案7篇

昆蟲卡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昆蟲。

2.瞭解昆蟲的基本特徵。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玩具卡:《獨角仙大賽》

2.掛圖:《昆蟲大集合》。

3.獨角仙相關參考資料。

4.觀察記錄表。

5.有關描述昆蟲的圖畫書。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掛圖,說一說:

--哪些昆蟲是曾經見過的?

--它們叫什麼名字?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昆蟲的外形特徵,並將幼兒所說的內容記錄在觀察記錄表格上。

3.和幼兒一起討論剛才記錄的內容。

--我們來比較這些昆蟲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體分成頭、胸、觸角、有殼等。)

猜謎遊戲:

--把幼兒分組。

--教師根據昆蟲的外形和特徵出謎面,請幼兒說出謎底。

--進行搶答,大隊一次得一顆星,得星最多得小組獲勝。

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觀察昆蟲的特點,瞭解昆蟲的基本形、色彩、結構,體會其美感,能夠大膽的想象並進行創作,在課堂中我的教學設想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昆蟲卡教案篇2

活動意圖:

喜愛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是世界的語言。為人類所共同理解,能產生共鳴。音樂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功效。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更好的發展了幼兒的音樂能力。

活動目標:

1、用樂器進行合奏表演,體驗樂趣。

2、引發對昆蟲鳴叫聲的興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蜜蜂、知了、螳螂等昆蟲圖片;音樂cd。

2、部分節奏卡片,木魚、碰鈴、串鈴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誰會來。

1、森林裡要開昆蟲音樂。誰來了?

2、逐一出示昆蟲圖片,如蜜蜂、螳螂、知了,分別學一學它們的叫聲?

(二)昆蟲唱歌。

1、你們想先看誰的表演?

2、蜜蜂是怎麼唱歌的?教師範唱第一段,出示最後兩小節的節奏卡片,引導幼兒拍打節奏。

3、出示螳螂,有幾隻?它是怎麼來的?歌聲是怎樣的?學一學螳螂表演。

4、出示知了,有幾隻?它在什麼地方?聲音是怎麼樣的?學一學。

5、跟老師邊唱邊拍節奏。

(三)昆蟲音樂會。

1、分三組,分別扮演蜜蜂、螳螂、知了,看節奏卡片拍打節奏(蜜蜂—木魚;螳螂—碰鈴;知了—串鈴)。

2、教師彈奏歌曲,幼兒齊聲合唱,每段最後兩小節根據歌詞分角色演奏相應樂器。

3、好朋友在一起表演,昆蟲音樂會肯定會更精彩。

4、用兩種樂器合奏。

5、嘗試多聲部合奏。

(四)好聽的音樂會

跟著音樂cd,配上樂器將歌曲完整表演。

活動反思:

雖然有三個聲部,但每一個聲部都是固定的節奏,只是在最後兩小節有些變化,這樣的合奏並不難。教師可以用語言節奏幫助幼兒控制好自己聲部的節奏。從單聲部敲奏過渡到多聲部合奏會給幼兒的聽覺器官帶來一種新的刺激。學習合奏,也是學習合作的開始,不僅動作要協調,還需學會傾聽,以便能和諧地演奏。在“昆蟲音樂會”的情景中可鼓勵幼兒表演其他昆蟲的鳴叫聲,進一步激發喜愛昆蟲、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昆蟲卡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枯葉蝶、竹節蟲、螳螂等昆蟲保護自己的方法,理解“保護色”“擬態”的含義。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興趣,感受動物生存的奇妙。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動物自我保護調查表》,對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有一定的經驗儲備。

2、材料準備:課件、昆蟲圖片、昆蟲操作卡、模擬昆蟲、遊戲場景(大樹、草地、花園)。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昆蟲利用“保護色”“擬態”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難點:能細緻觀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1、激趣:聆聽音樂《森林狂想曲》,幼兒在音樂的情境中飾演小昆蟲進入活動場地。

2、幼兒交流、分享已有經驗,瞭解多種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1)小組自由交流、討論。(對前期經驗的回顧)

昨天,我們一起討論了動物的話題,小朋友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關於動物怎樣自我保護的書和圖片,請向好朋友介紹一下吧。

(2)教師引導幼兒集體交流、觀看視訊資料。(將幼兒的經驗進行梳理與提升)

誰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發現?(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調查表,同步觀看視訊驗證)

3、觀察枯葉蝶、竹節蟲,尺蠖,金花蟲的圖片,瞭解昆蟲的保護方法,理解保護色和擬態的作用。

(1)幼兒自由觀察圖片,尋找其中隱藏的昆蟲。(對昆蟲保護色、擬態產生初步的瞭解)

圖片上的小昆蟲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請你找找看它藏在哪裡?用筆來圈一圈。

(2)集中討論、幼兒分享自己的發現。(分析發現昆蟲的體表顏色及體型特徵與其生活環境的聯絡)

原來每幅圖裡都藏著一隻小昆蟲啊,你覺得誰藏的最好?誰有什麼新發現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觀看視訊,進一步瞭解昆蟲的保護色。

小結:昆蟲們為了保護自己,有的會把身體的顏色變的和周圍環境很像,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保護色”。有的不僅顏色像,連樣子也像,這種方法更高明,我們叫它“擬態。”

4、遊戲“比眼力”:幼兒細緻觀察、快速尋找圖片中隱藏的昆蟲。(幼兒新經驗的遷移和運用)

是小昆蟲藏得好,還是小朋友眼睛亮?我們和它玩個比眼力的遊戲吧!

5、遊戲“昆蟲小偵探”,在躲藏和尋找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昆蟲的“偽裝術”,產生探究的興趣。(遊戲中感知、體驗)

昆蟲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認識它們嗎?藏在哪裡不容易被發現呢?

這裡有大樹、花園和草叢,請一組小朋友幫昆蟲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來。另一組小朋友來做“昆蟲小偵探”去找一找,然後說說你找到了什麼?是在哪裡發現的?

6、活動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車、飛機等內容的圖片,供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探究“保護色”在生活中的運用。

我們人類也向昆蟲學習了“保護色”這種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嗎?我這兒還有一些圖片,送給你們帶回去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發現其中的祕密吧!

昆蟲卡教案篇4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一篇記敘文,主要敘述了昆蟲學家法布林小時候的兩件事。兒時的法布林對昆蟲充滿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八九歲的時去放鴨子,他卻花了大量時間觀察昆蟲並把捉到的蟲子裝在了衣袋裡,父母的責罵也沒有改變他對昆蟲的迷戀。課文並沒有寫法布林是怎麼成為一句昆蟲學家的,而是記敘了他小時候對蟲子非常著迷的兩件事,這是課文的重點。

我上的是第一教時,教學目標主要是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知道法布林是一個“昆蟲迷”。教學中我立求做到以下兩點:其一在整體上,教學中為提高實效,改變按常規“平推”的教學流程,從突破教學重難點出發,科學剪裁,合理地實施教法,落實評議基本功訓練,體現語文學科“文”、“情”、“趣”合一的特色。其二朗讀時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啟用學生的讀書需求,使師、生、文字之間進行和諧的對話。

教學過程:

一開始就示課題,讀題。請學生說說誰的衣袋裡裝滿昆蟲,引出法布林,並用自己的話介紹法布林。再用“課文就給我們介紹了法布林小時候觀察昆蟲的趣事”,讓學生開啟課本,初讀課文。這樣的設計緊緊圍繞重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接著讓學生按要求讀課文,然後檢查自學情況。在檢查時,我從一組詞語入手“小溪縱橫”、“花草叢生”、“鳥棲蟲蟲居”讓學生找到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讀句子,並說說這幾個詞語的意思,並用圖出示這優美的環境,在此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因為這段說到有許多小動物跑來跑去,所以順利成章地引出“文中寫到了哪些小動物”,為下面理清課文條理埋下伏筆。接著用課文主要寫了法布林抓哪些小動物的經過呢?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出相關的段落。,學生在歸納這兩件事的時候,可能說不完整,可能段落找不全,我也不急於求成。例如第一件事,法布林為了捉紡織娘,結果忘記了回家。先讓學生用聽老師讀,想象畫面等方式調動學生朗讀的舉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走入文字,正確流利地朗讀。然後我作適當的指引“紡織娘是捉到了,可法布林卻忘記了?”讓學生填空,全面地瞭解第一件事情。再請學生遷移讀法,用“再現情境法”朗讀第二自然段。整個這件事的教學我採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讓學生找、讀、思、說,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

朗讀:

“法布林為了抓小甲蟲,遭父母的責罵,但絲毫沒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這件事時,要求略有提高,要學生完整地敘述這件事。此外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如先讓學生理解“責備“、“責罵”的意思,接著提示學生這是一般的批評嗎?學生立刻從“怒氣衝衝”、“厲聲”感知父母的批評是嚴厲的。最後請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七、八自然段,水到渠成。

總之,我認為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更要靈活多變,要讓學生更自由、更生動、更主動、更活潑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更要注重啟發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的提高素質,增強能力。

昆蟲卡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學習積累本課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昆蟲的特點。

2.品味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來將這些特點表達出來的,學習作者活潑生動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自然萬物的好奇心與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昆蟲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來將這些特點表達出來的,學習作者活潑生動的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一定都很熟悉昆蟲吧!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碰見它們。誰能說說你最瞭解或最喜歡的一種昆蟲嗎?(學生交流)

看來同學們都對昆蟲有所瞭解,不過,昆蟲世界博大精彩,還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昆蟲的文章——《昆蟲備忘錄》,相信我們會有新的收穫。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範讀課文中的生字。重點指導翹舌音“綢”的讀音。

2.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藉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巨—距(距離)—拒(拒絕)—矩(規矩)

周—綢(絲綢)—調(調整)—稠(黏稠)

莫—膜(隔膜)—模(模糊)—摸(摸黑)—饃(饃饃)

(2)多音字。

mǎ:螞蟻螞蟥

mà:螞蚱

mā:螞螂

辨析:“螞”在組成“螞蟻”“螞蟥”時讀mǎ;在組成“螞蚱”(蝗蟲的俗稱)時讀mà;在組成“螞螂”(蜻蜓的俗稱)時讀mā。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課文用生動有趣的筆調向我們介紹了蜻蜓、瓢蟲、獨角仙、螞蚱等昆蟲,表達了對大自然和自然萬物的好奇與熱愛。

2.課文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麼?

明確:課文可以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小標題就是它的主要內容,即作者在每個部分分別介紹了複眼、花大姐(瓢蟲)、獨角仙和螞蚱。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複眼”部分。

(1)這部分小標題叫“複眼”,根據課文內容,說說複眼是什麼意思。

明確: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

(2)補充介紹關於複眼的知識。

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複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複眼是相對於單眼而言的,是昆蟲的主要視覺器官,通常在昆蟲的頭部佔有突出的位置。多數昆蟲的複眼呈圓形、卵圓形或腎形。

(3)根據課文內容,說說複眼對昆蟲有什麼作用。

明確:複眼能讓昆蟲的視覺更靈敏。

(4)文中提到了哪些有複眼的昆蟲?

明確:蜻蜓、蒼蠅。

2.學習“花大姐”部分。

(1)在北京方言中為什麼會把瓢蟲叫作“花大姐”?

明確:因為多數瓢蟲外殼的顏色豔麗,而且鞘翅上面有美麗的斑點,形成一種別有情趣的美麗圖案,所以被俗稱為“花大姐”。

(2)“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摺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運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辭手法,把瓢蟲的膜翅比作“黑綢襯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膜翅的顏色和質地,以及薄而透明的特點。

教師點撥:

暗喻的特徵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係,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有時不用比喻詞。

(3)補充介紹關於膜翅的知識。

膜翅為昆蟲中最常見的一類翅,膜質翅,其薄而透明,翅脈明顯可見。如蜂類、草蛉、蟬和蜻蜓的前後翅,蠅類的前翅,甲蟲、蝗蟲和蝽的後翅等。

(4)這部分還有一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嗎?

明確:“瓢蟲,硃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顏色鮮豔的小圓點,特別漂亮”,把瓢蟲的硬翅比作“瓷漆”。

(5)瓢蟲是害蟲還是益蟲?

明確:根據圓點數不同,瓢蟲的益害屬性是不同的。有的瓢蟲吃蚜蟲,是益蟲,如七星瓢蟲、十四星瓢蟲;有的瓢蟲吃馬鈴薯嫩葉,是害蟲,如十一星瓢蟲、二十八星瓢蟲。

3.學習“獨角仙”部分。

(1)這部分第1自然段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它摔得很重,摔暈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幽默地寫出了獨角仙的動作。

(2)獨角仙為什麼被稱作“昆蟲中的霸王”?

明確:因為它在甲蟲裡可能算是最大的,從頭到腳,約有兩寸。

(3)“獨角仙,在甲蟲裡可能算是最大的”一句中,“可能”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明確:不能刪掉。 “可能”表示獨角仙是甲蟲中最大的是作者的推測,不一定是事實;如果去掉,就表示獨角仙在甲蟲中一定是最大的,不符合作者的原意和客觀事實。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據說給它套上一輛泥制的小車,它拉著就走”中“據說”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明確:不能刪掉。“據說”表示甲蟲會拉泥制的小車只是作者聽來的,不一定是事實;如果去掉,就表示甲蟲一定會拉車,不符合原意。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學習“螞蚱”部分。

(1)文中提到了螞蚱的哪些種類?分別找出描寫這些種類的段落。

明確:

①尖頭螞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1、2自然段。

②“土螞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4自然段。

(2)第3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呢?

明確:寫螞蚱飛行時的聲音和膜翅的顏色。

(3)“土螞蚱”有哪些特點?

明確: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一被抓住就會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定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1)課文第一部分介紹“複眼”,提到了________和________這兩種昆蟲;第二、三、四部分分別介紹了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這幾種昆蟲。

明確:蜻蜓、蒼蠅、花大姐、獨角仙、螞蚱

(2)課後,用你喜歡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說明的圖片,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

2.總結。

這篇課文以有趣的方式、生動活潑的語言介紹了多種昆蟲的相關知識,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一定也有其他自己喜歡的昆蟲,可以學習這種方式寫一寫。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昆蟲卡教案篇6

設計教師---旬陽紅軍鄉豐積村幼兒園周曉麗

活動名稱:昆蟲音樂會

年齡段:大班

活動重點及難點:幼兒能夠掌握五個片語,認識昆蟲名稱,對昆蟲知識有充分的瞭解。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輕鬆、活潑、師幼互動的`氛圍中學習有關昆蟲的五個詞語:蜜蜂、螞蟻、蝴蝶、螳螂及蜻蜓,並瞭解五個詞語的共同特徵——都有蟲字旁。

2、擴散幼兒思維,幼兒瞭解各種昆蟲的習性和特徵。

3、在交流的基礎上,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活動過程:

一、 教師與幼兒律動——《去郊遊》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大森林裡有一件高興的事情發生,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我們出發吧。

二、 幼兒瞭解參加音樂會的昆蟲,學習詞語。

1、 幼兒聽聲音樂,猜昆蟲。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聽聽這是什麼聲音?(蜜蜂)蜜蜂為什麼這麼熱鬧?原來大森林裡要開昆蟲音樂會,昆蟲們都想參加,我們看看這麼熱鬧的音樂會都有誰來報名了?

2、 在觀看課件基礎上,教師與幼兒互動,進行識字活動。

(看課件認識蜜蜂兩個字)教師提問:第一個來報名的是誰呀?(幼兒看後回答蜜蜂)教師配著旋律提問:誰來了?(教師引導幼兒說:蜜蜂)哦,勤勞的小蜜蜂來報名參加音樂會,我們在看看還有誰來了?

(看課件認識螞蟻)教師提問:第二個來報名的是誰呀?(幼兒看後回答:螞蟻)教師配著旋律提問:是誰呀?(幼兒說:螞蟻)

教師:小螞蟻也來報名參加音樂會了,大森林裡太熱鬧了,有一隻昆蟲都等不及了,急忙忙的趕來報名,它是誰呢?

(看課件認識蜻蜓兩個字)教師提問:第三個來報名的誰呀?(蜻蜓)教師配合著旋律重複提問,讓幼兒認識片語。

(看課件認識螳螂兩個字)教師:這麼熱鬧呀,有一隻昆蟲從這裡經過,也來湊熱鬧,這回誰來報名了?(螳螂)。螳螂是第四個來報名的,這時,有一隻昆蟲正在遠處傳花粉,它聽到大家的議論,也跑過來報名,誰來報名了?(幼兒回答:昆蟲)

(看課件認識蝴蝶兩個字)教師:第五個來報名的是誰呀?﹙蝴蝶﹚,教師配合著音律問:是誰呀?﹙蝴蝶﹚教師:有這麼多的昆蟲報名參加音樂會,我們一起數一數共有幾隻昆蟲來報名?點數1、2、3、4、5,有五隻昆蟲來報名了。

教師:大森林裡要求昆蟲們用2天的時間練習節目,2天之後在音樂會上表演。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小昆蟲們都排練了節目。兩天過後,音樂會要開始了,你們還記得誰來報過名?

三、 師幼互動,鞏固認識的昆蟲名稱。

教師:誰是第一個來報名的?﹙蜜蜂﹚哪隻昆蟲是最後一個來報名的?﹙蝴蝶﹚誰是第3、4個來報名的?﹙蜻蜓和螳螂﹚第二個來報名的誰?﹙螞蟻﹚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記憶力真好!小昆蟲們都精心準備了節目來參加音樂會,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四、在遊戲中,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進行領域間的整合。

1、蜻蜓將登上紫色的舞臺為大家表演節目,誰願意送蜻蜓登上舞臺?誰知道蜻蜓有什麼本領?

2、下面小蜜蜂將登上藍色的舞臺,誰願意送蜜蜂登上舞臺?蜜蜂每天為什麼在花叢中忙碌?蜜蜂怎樣採花蜜,誰能學一學?

教師:蜜蜂真勤勞,每天採蜜忙,我們一起學一學蜜蜂採蜜的動作。蜻蜓和蜜蜂是益蟲還是害蟲?對了,它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

3、螳螂將登上粉色的舞臺,誰願意送螳螂登上舞臺?誰知道螳螂的故事?

4、這麼多昆蟲都登上了漂亮的舞臺,美麗的蝴蝶著急了,誰願意送蝴蝶登上舞臺?如果你是蝴蝶你會表演什麼節目?﹙請幼兒表演﹚

5、還有誰沒有登上舞臺?誰願意送螞蟻登上舞臺?

教師:小螞蟻是怎樣來參加音樂會的?﹙全體幼兒學一學﹚

教師小結:昆蟲們都登上了星光閃閃的舞臺,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字寶寶都有一樣的地方,哪些地方一樣?

尋找規律:這些詞語都帶有“蟲”字旁。對了,所有的名字都帶“蟲”字旁,這麼多昆蟲都來參加音樂會,你還知道哪些昆蟲嗎?今天,也有一些昆蟲來參加音樂會,它們是來做觀眾的,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誰?

五、瞭解帶“蟲”字旁的其他昆蟲。

1、我們先看看蚊子的名字,蚊子的名字中有沒有“蟲”字旁?

2、我們再看看蟬的名字?“蟬”的名字中有沒有“蟲”字旁?

3、前兩隻昆蟲我們看到了,下面再看看蚱蜢的名字長得什麼樣?“蚱蜢”的名字中有“蟲”字旁嗎?有幾個蟲字旁?

4、再看看蟋蟀的名字?蟑螂的名字呢?

教師:這些觀眾都是昆蟲,它們的名字中都有“蟲”字旁,有的是一個蟲字旁,有的是兩個蟲字旁。下次活動時,我們來學習它們的知識。

六、幼兒猜謎語戴詞卡,音樂會開始,一同跳舞。

教師:昆蟲音樂要開始了,昆蟲們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參加,小朋友們願不願意?可是小朋友們必須回答問題,回答正確了才能帶上詞卡,我們看誰會得到詞卡?

幼兒聽錄音,猜謎語。

小朋友們都戴好了詞卡,你們有,我也有,我把它們貼在身上,它的名字叫什麼? 音樂會開始吧。讓我們隨著音樂盡情跳舞了。

昆蟲卡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感應歌曲的固定拍。

2、通過打擊樂活動引發對節拍及節奏演奏的興趣。

3、能看著圖譜和夥伴一起演奏拍子

活動準備:

1、螞蟻、螳螂等昆蟲圖片。

2、樂器:沙蛋、銅鈴。

3、ppt課件,圖譜。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通過ppt引出故事,昆蟲音樂會

教師:看一看這裡啊哪裡呀?哦,我們美麗的花草地上要召開昆蟲音樂會咯,大家猜猜看誰會來啊?

基本部分:

一、認識小螞蟻的節奏型

教師:你們剛剛說了那麼多的小昆蟲,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誰來了?

看ppt出示小螞蟻圖片相應的音樂及圖譜。

教師:小螞蟻是怎麼一拍一拍的演奏自己的旋律的?你們能把他的節奏打出來嗎?

看節奏譜,教師哼唱慢的旋律,逐一打出來。

教師:我們用手來演奏一下他的旋律吧。用頭試試吧。

二、認識螳螂的節奏型

1、教師:除了小螞蟻還有一個小昆蟲也等不及的要出來了,他會是誰呢?

看ppt出示小螳螂圖片相應的音樂及圖譜。

2、教師:小螳螂是怎麼演奏自己的旋律的呢?

老師哼唱旋律,幼兒看圖譜打節奏。

3、教師:誰已經能模仿小螳螂演奏的節拍。

請個別小朋友上來帶著大家用剛才的辦法演奏

三、分辨小螞蟻和小螳螂的節奏型

1、播放音樂,大家一起說一說哪一段是小螞蟻在演奏,哪一段是小螳螂在演奏。

教師: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咯,我放音樂,你們來告示我是誰在演奏哦。

2、找一找小螞蟻和小螳螂他們的演奏拍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我們剛剛聽了小螞蟻打的節拍是·····小螳螂呢?

小結:那我們發現小螞蟻是快快的拍還是慢慢的拍?小螳螂呢?

標籤:教案 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