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

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整天嘻鬧的浪娃娃,啊,童年,你是多麼令人神往,那麼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1

《童年的發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一、教學效果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感悟人物精神。

在初讀課文,理清了課文脈絡後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麼一步步探究的?“我”對人體起源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怎麼變化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感悟,讓學生在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語句旁寫上批註,讓學生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對話,接下來集體探討交流重點詞句。對於這些句子,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結合語境去體會其中的關鍵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理解,使學生從“我”大膽提問、不斷追問、絞盡腦汁的一步步探究中感悟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

在學習重點段落第11自然段時,讓學生反覆朗讀有關“我”的發現的句子,並帶著自己的理解轉述“我”的推算,學生自然能感受到“我”驚人的想象力。

如果說在學習“我”如何一步步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還是支離破碎的,那麼最後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評價一下童年的費奧多羅夫,應該是水到渠成的,學生應能感受到這個人物富於幻想、求知慾強的特點以及執著探究的精神,也能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

二、成功之處

充分利用課前蒐集的資料,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課文涉及有關人的起源的知識,如人的細胞是否只是在晚上繁殖?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母親為什麼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母腹中的胎兒是否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對於國小生來說,他們會和文中的“我”一樣,對“胚胎髮育規律、進化論”等問題充滿了疑惑與好奇,他們也希望像文中的“我”一樣弄個明白。

但課文畢竟是文學作品,與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所以這些問題不宜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去探究,於是課前的功課可讓學生做足,學生在預習時查詢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初步瞭解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是由最初的單細胞逐步進化成多細胞,接著由兩棲動物逐步進化到低階的哺乳動物,再演變成高階的哺乳動物,那麼在課堂上學習“我”的發現時,讀到“我”的推算,就知道了作者列舉的幾種動物恰好反映了生物進化的幾個階段。這樣通過課外知識的補充閱讀,滿足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初步瞭解進化論的相關知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就輕鬆了。

三、不足之處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

四、改進措施

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這裡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於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髮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這個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2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行為習慣。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教師同樣會決定他的教學風格。我就是這樣的教師。在學生眼裡,我是整天板著臉孔,對學生處處嚴格要求的“嚴厲”老師。以往上課,我很嚴肅,微笑算是對學生最好的獎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我們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我也在努力改變自己,改進教學方法。一次“換臉”的經歷,使我喜歡上了我的“新臉孔”。

那是前幾天的一節語文課,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當學生預習了課文之後,我提出問題:“小作者發現了什麼?”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了問題。我又提問:“小作者是如何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學生回答:“作者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我剛準備按照思路繼續發問。幾個調皮的學生就迫不及待地說自己經常做夢也會飛。他們的話引起了鬨堂大笑。我壓住了火氣,問大家:“你們在夢中也會飛嗎?”同學們興奮地討論開了,教室裡成了一窩蜂。一場關於“夢”的辯論開始了。怎樣把學生引入課堂,繼續課文的學習呢?我只要嚴肅地說一聲:“好了,請大家安靜!”學生就會停止無休止的討論。但如果這樣,學生雖然安靜了下來,但他們的心還在關於“夢”的回想中。往日的課堂,學生都是被動地思考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興奮、積極主動。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我微笑著問學生:“誰做過關於飛行的夢,請舉手!”結果,全班學生幾乎同時舉起了手,而且有的學生將手舉得很高。再看看學生,個個流露出興奮、驚奇的神情。我因勢利導,接著問:“人做夢為什麼會飛呢?”有的學生說:“我很想飛,如果能飛該多好呀!這個願望只有在夢裡才會實現!”有些對課文比較熟悉的學生說:“是因為人在長個。”這樣,學生又以“為什麼人長個時就夢見會飛”為題進行思考,自己回到了課堂教學。之後,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積極、主動,課堂氣氛也相當活躍。

教學任務完成時,我又將關於“夢”的問題引入課堂。“小作者夢見自己會飛,通過詢問老師,知道了在夢中飛行的原因,這與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有什麼關係?”學生說:“因為他善於思考,追根問底,又善於分析推理,所以有了驚人的發現。”我又問:“你們做夢也會飛,為什麼沒有發現胚胎髮育規律呢?”學生經過片刻思考後,說:“因為我們不善於思考。”我藉此為題,對課堂作了總結:“如果同學們也和小作者一樣,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勤于思考,那麼每一位同學都可能有像小作者一樣的重大發現!”下課鈴響了,學生還意猶未盡,一再懇求我為他們講一講“人是怎樣進化而來的”。

學生對教學內容之外的問題爭論不休時,如果教師嚴厲地呵斥,強行將學生往課堂上引,那麼也就不會出現學生這樣積極的興頭。看來,多給學生一些微笑,多一份寬容,換一個臉孔對待學生,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使學生更加喜歡老師,相信老師。

有的教師往往將自己的情緒帶到課堂上。高興時,課堂氣氛還比較活躍;而過於嚴肅往往會使學生想說的話不敢說,學生的思想難以充分表達出來。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對老師的情緒反應很敏感。過於嚴肅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疲勞,喪失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天長日久,學生就會對這門課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營造一個寬鬆、自由、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教師角色轉變的一個重要要求。

經過這一次的體驗,我相信,今後無論我心情如何,都會微笑著面對學生。以微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營造一個嚴而不死、活而不亂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成為充滿歡樂的、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樂土。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3

《童年的發現》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終寫這個發此刻幾年後教師講課時得到證實。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絡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教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教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樣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作者語言幽默,對自我童年的發現頗引以自豪,對因童年的發現而被教師誤解有一絲的憤懣。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這篇課文中,我首先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尤其是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作者講到“我的發現始於夢中飛行。”我先讓學生交流自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有關飛行的夢,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此時,為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我適時給學生講了有關我自我的夢,“其實,教師也經常做飛行的夢。”我認真地給學生講了我的夢境,之後我引導學生,文中的“我”,由做過的夢引起了一連串的問題並不斷地進行思考。結果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我又引導學生,你們有什麼奇怪的夢,能夠和大家交流嗎?學生頓時爭先恐後說到自我的或奇怪或美妙的夢。這樣也很好地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本事。

對於課文最終一段的學習比較重要,這也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尤其是對於“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收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讀起來感到有些突兀,在那裡,我讓學生說一說自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並適時給學生補充世界上有關的科學家為了堅持自我的真理甚至被絞死的事例,學生對於這句話有了充分的理解,也巧妙地突破了文中的難點。

不足之處,這篇課文需要學生課前瞭解的知識比較多,可是,在課前佈置預習時,我對學生提的要求有些籠統,文中有些科學術語學生不是很明白,而經過課上的補充又有些生硬,影響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這也是今後需要我改善的地方,針對不一樣的課文,在提問題時,要有必須的針對性,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