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徵文5篇

【篇一】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徵文5篇

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急戰,也是一場硬戰。急難險重面前,最能考驗我們基層工作者。自從開展疫情防控以來,身邊所有的疫情一線工作者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敢打硬戰、能打硬戰、善打硬戰,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生動寫照,這樣的“疫中人”值得得到肯定、得到認可、得到信賴。

疫情防控是一面鏡子,誰敷衍塞責、推諉扯皮,臨陣患上“軟骨症”,誰不皺眉、不低頭,挺著脊樑往前衝,看得一清二楚。這看那看,敢打敢拼最“耐看”;
這書那書,敢打敢上就是“請戰書”。敢打硬戰的“疫中人”,敢挑最重的擔子,敢拔最硬的釘子,體現的是一種骨氣、硬氣和大氣。敢打硬戰的“疫中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奔赴一線,敢上火線,是言行寫滿宗旨意識、心中裝滿家國情懷的人,是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大寫”的人。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中,是停留於“紙上談兵”,還是披掛上陣在一線“短兵相接”?是“散兵遊勇”的表現,還是展現“精兵強將”攻城拔寨的氣魄?這些都是體現黨員幹部的“作戰能力”。“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能打硬戰,需要黨員幹部再接再厲、英勇鬥爭,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上,哪裡有險情哪裡衝,越是艱苦越奮鬥,越是艱險越向前。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能打硬戰,還需要黨員幹部強化擔當、精準施策,對新困難新問題會用新辦法,敢用硬辦法,拿出實招硬招真刀真槍地幹,把每一項工作做細,把每一個環節抓實,採取更大的力度、更果斷的措施啃下一個個“硬骨頭”,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不辱使命、不負眾望。

英勇還要善戰,善作還要善成。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因此,疫情防控要有“一盤棋”的思想和“一張網”的思維,這是善打硬戰的表現。善打硬戰,就要善於引導群眾,善於整合各方力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絡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要善於溝通協調,科學排兵佈陣,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解決問題,對各種“攔路虎”“絆腳石”能及時一一有效予以處理,做到逢山開路,遇河搭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篇二】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剎住了中國人民春節出遊的步伐,十四億人民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大家不出門,不訪友,自覺在家進行隔離,對疫情的蔓延起到了關鍵性遏制作用。

疫情當前,白衣天使走在了最前面,他們放棄休息,與病魔戰鬥在了一線。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戰鬥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廣大工人放棄了春節舉家團聚的美好時刻,戰鬥在了生產第一線,為戰勝疫情提供了物資保障。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根據黨中央工作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要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建設,已經是國家當家工作的常態。為保障經濟建設平穩有序,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各級政府已經出臺各種措施政策保障各單位有序復工。

為同時保證工廠復工,又不增加疫情擴散的風險。需要將疫情防控舉措落到實處,落到細節。每日足量發放口罩,定時測量工人體溫,避免工人集中就餐,對發熱發燒工人進行有效隔離觀察等措施需要落到實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雖然沒有像白衣天使一樣衝鋒在疫情一線,但是做好手中的工作即是為防疫在做貢獻。把每天平凡的工作做好,提升工作效率即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即是愛國的實際表現。

除去正常的業務工作,園區防疫值班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這些工作為園區企業復工提供了保障,有了這些工作大家工作也才能更安心。

在這場疫情的阻擊戰、總體戰中我們每個人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只要我們人人都能做好本職工作,那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會很快結束。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多難興邦,中國必勝!

【篇三】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人與病毒較量的戰爭,更是一面“鏡子”,把人性照得原形畢露,是一場人性中善惡美醜的真實考驗。

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宅”在家裡不添亂,主動自我隔離防護,增強抗擊疫情意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速度震驚了世人,這就是“基建狂魔”創造的中國速度。河南某貧困縣300多個村民徒手挖了3天向武漢捐10萬斤大蔥。四川雅安一位69歲的老人確診被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是他卻刻意隱瞞途徑武漢的事實,並頻繁在外活動,密切接觸群眾100餘人,其中包含30多名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控的“鏡子”裡,我們看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築牢築實每一道防線,凝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也讓我們看清了極少數人的真面目,他們的傲慢、無知,比病毒本身更可怕,在災難降臨時,把人性的善惡美醜照了出來。

疫情發生以來,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令人動容的感人故事,我們看到了國家的強大,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看到了十四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戰的凝聚力,看到了無數普通人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我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篇四】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是蓄謀已久的戰爭,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的閃電戰!當大家還沉浸在迎接春節的喜悅中時,它已經開始大張聲勢地恐嚇著每一個人!一夜之間,各大新聞媒體滿屏的都是疫情進展的情況,周圍的人們不斷地尋找著抵抗疫情的各種辦法。藥店人滿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價難求的精貴物;
商場、馬路人可羅雀,人人戴著大口罩,用戒備的眼神互相掃視著對方,冠狀病毒給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陰影。

這時有人逆行,請命於危難之際,穩如泰山;
有人守護,捨身於非常時期,堅如長城。他們離開溫馨的家庭,離別家中的親人,奮不顧身地前往一線。他們寫下請戰書,按下鮮紅的手印,義無反顧,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們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膽英雄。戰鬥在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被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背,每天只睡2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連水也不敢喝;而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以及其他防疫醫院建設工地上的人們,同樣遠離家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夜以繼日地勞作。

1月25日習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從習總書記對疫情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到李克強總理親赴武漢對抗“疫”工作者的慰問,從城市之間的守望相助到民眾之間的相互鼓勵,從企業的物資捐助到個人的關心幫助,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抗擊肺炎使中華民族又一次彰顯出偉大的民族精神。不管是狂風驟雨還是大風大浪,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從“98”抗洪到“03”非典,從“08”抗震到如今的戰“疫”。萬眾一心,所有人都是手足兄弟!有困難,中國人都能一起扛。

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

【篇五】

新冠肺炎疫情對神州大地來說,不啻於一場災難。但在災難面前,中華兒女再次展現出了眾志成城、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立志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攻堅戰、總體戰、阻擊戰。

誠然,無論是國家發展還是個人成長,從苦難中汲取教訓和養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雖然人人都向往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但個人生活尚且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更何況對一個泱泱大國來說,治理任務千頭萬緒,矛盾糾紛錯綜複雜,攻堅克難更是常態。共和國70年的輝煌歷程,正是我們披荊斬棘的記錄。災難固然不是好事,但當災難不可避免地來到面前時,戰勝並跨越它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多難興邦”不意味著多難必定興邦。縱觀歷史,很多強大的王朝或民族,在災難面前或一蹶不振,或分崩離析。在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中,兵燹水旱此起彼伏,但中華文化綿延不絕,中華民族始終屹立於東方。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唐山大地震、1998年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國人民愈挫愈勇,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斷邁進。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離不開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這場疫情,加速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程序。在這次疫情應對過程中,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習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地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把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來抓。戰“疫”前線物資吃緊,全國人民的愛心援助如潮水般湧向湖北;
現有床位不足,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數日之內拔地而起;
基層聯防聯控人手不夠,黨員幹部衝鋒在先,群眾志願者被充分發動……疫情得到有效遏止。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但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在應對這次疫情的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比如,疫情在擴散早期並沒有得到認真重視,地方政府行動滯後,“早發現”“早報告”落實不夠;
某衛健委主任“一問三不知”,令人心驚;
某地悍然“截胡”發往其他地區的醫用物資,悖理悖法,等等。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為了避免類似災難對中國經濟社會再次發生衝擊,我們要進一步推動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比如,公共衛生事件如何更好做到公開透明,避免決策誤判;
市場的正常調節機制被破壞後,如何更好保障供給,提高分配效率;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一些新情況,也需要在相關法律中進行補充。我們既要將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好做法上升到制度層面,更要藉助這次疫情的經驗教訓,推動各項制度改革,補足短板,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變為治理效能。

這場疫情,激發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鬥志。在這場全民戰爭中,中華兒女的民族感情不斷鞏固。平日裡調侃式的“地域黑”完全被眾志成城的加油打氣替代。“湖北加油”“武漢加油”一次次衝上熱搜。疫情面前,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空間的距離阻礙不了心靈的相通。各省區市上萬名醫療隊伍馳援湖北,“一省包一市”對口支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一張張請戰書上、一抹抹“逆行”背影中越鑄越牢。

這場疫情,推動了國民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在疫情面前,我們多了一分對自然的敬畏。深刻的教訓加上全面的科普宣傳,讓長期以來存在的“野味”才能夠滋補的獵奇心理得以消解。野生動物攜帶的致命病毒,也有力擊破了種種玄之又玄的“偏方”。通過對健康生活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民眾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上海一些社群居民排隊自覺保持一米距離,被稱排出了“北歐風”,很多人也開始重視手機等個人物品的清潔。為了防止疫情蔓延,許多民眾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選擇在假日居家自我隔離,為了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讓渡”出一些自由,自覺承擔義務,體現了與大國地位相匹配的人文情懷。

可以說,與災難鬥爭的過程,是我們制度成長和民族進步的過程。通過對這次疫情的深刻反思,將形成的制度成果和精神資源轉化為前進力量,避免類似災難的重演,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對逝者最深沉的祭奠。

多難興邦,我們不懼怕任何困苦災難,永遠不向困難低頭。套用一句流行語:“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十四億同胞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底氣,也是讓“多難興邦”順理成章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