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篇

教學設計是教師為了掌握課堂節奏預先起草的文字材料,作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寫教學設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篇,供大家參考。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篇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一、分析藝術特色

生動傳神的形象刻畫:語言動作神態

強烈鮮明的對比手法:人物言行神態情感的前後變化,菲父母與女婿;若瑟夫與父母

寓意深刻的景物描寫:不同的畫面和色彩

緊湊巧妙的情節結構:插敘,船

平中見奇的小說題目:《菲利普夫婦》《我的爸爸媽媽》平淡;

《親情薄如紙》《錢啊錢》直白

(題目探討可放在第一教時)

二、與小說中的人物或作者對話

通過穿越時空的對話表達自己的認識、理解、感悟、評價、收穫等。

三、質疑

四、表演課本劇

1、表演;觀看並思考。

2、課本劇中人物與課文中人物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兩者根本沒變的是什麼?(對金錢的追求)

五、結束語:

錢啊錢!家裡出了一個一生大起大落的于勒,於是一份關於“金錢與親情”的考卷嚴峻地擺在了菲利普一家的面前,他們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故事讓我們哭不出來,卻笑得沉重,留給了我們關於金錢與親情與愛情與人性的思考。這是一份能穿越時空的考卷,它或者已經而且必將讓我們面對。該寫下怎樣的答案呢?同學們,讓我們的答案折射更多親情的珍貴,愛情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輝!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一、說教材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說: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七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從整個國中語文教材小說完成的本課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為學生更好的鑑賞小說打下一個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指出,國中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與提高,熟練地掌握字音,字詞。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小說線索,理解主題思想,體會重點語句對錶現小說主題的作用和意義。

1、知識目標

認識字音字詞

理解全文的結構脈絡,理解主題思想

學習研討文章的主人公是誰

2、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培養學生鑑賞小說的能力

3、德育目標

認真體會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說教學重點

把握小說情節構思,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新課程標準指出,國中主要培養學生興趣,把握整體的思想內容。

2、說教學難點

七年級學生的閱讀量小,對掌握小說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所以只定義為:研究本文的主人公是誰,抓住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等描繪。

二、說教學方法

1、我採用的教法是

誦讀法

講授法

練習法

2、採用的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因此正當的學法是至關重要的,我採用的學法是

自主合作探究法

拓展想像法

三、說教學程式

(一)說導語

語言恰到好處的開場白,是講好一篇文章的開始,我採用的是引用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話作為引導語,這樣更能夠有說服力,為學生體會這篇文章邁出了成功的一步(展示課題作者,板書)

(二)介紹作者及相關背景

大螢幕顯示:莫泊桑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篇小說《項鍊》等

生字生詞正確注音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更深刻體會小說的思想感情和積累生字詞。

(三)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嘗試複述故事梗概

(培養學生掌握課文大意和口語表達能力)

把握結構脈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屢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為下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

(四)課文賞析

1、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人物?最重要的是‘我’嗎?那麼文章的主人公是誰呢?

(這樣設計主要是要學生把握文章的文眼,抓住關鍵的人物,可以更好地體會中心意思)

2、為什麼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歸來,于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在菲利普夫婦眼中,于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這個問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歸納能力,培養學生把握文章重點語句的能力)

3、課文第20段,‘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此句烘托了菲利普夫婦怎樣的心情?從哪裡看出來的?

4、插寫菲利普夫婦故作高雅,主動邀請女兒,女婿吃牡蠣的情節,有什麼作用?

(這兩個問題設計主要讓學生體會環境,背景以及動作神情語句的作用)

5、和菲利普一樣,美夢破滅,菲利普之妻哆嗦著說:‘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這一句簡單的話,道出了她怎樣的心裡?

(這個問題設計可以看出她心目中的于勒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是否有錢!正是人物自己的語言,使學生看出了她唯利是圖、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徵,培養學生鑑賞語言的能力)

6、“我心裡默唸道:‘這是我的親叔叔,父親的親弟弟,我的親叔叔。’”這表現出我什麼樣的心理?

(與菲利普夫婦認出于勒後的恐怖,憤怒相比,我的同情,體現出青年人的善良,純真。這樣設計是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人間冷暖以及看待金錢的態度)

(五)小結

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弟弟于勒前後的不同態度,藝術的揭示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的主題思想。

(用此作為小結,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小說的中心思想,為以後鑑賞小說打下基礎。)

(六)課堂練習

選出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為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c)

a、這個標題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婦醜惡靈魂

b、這個標題重點在“我的叔叔”四個字上

c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

d寫明家裡人的吝嗇,為後文作埋伏

(這樣練習可以讓學生更深的理解作者以這個命題的巧妙)

(七)課後作業

為文章續寫一個結局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為八冊講讀課文,體裁為小說。本文通過敘述“我”的一家人對於勒叔叔大起大落的態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這一深刻的社會主題。

二、學情分析:

學生以前學過幾單元小說,對小說的學習有一定的方法和基礎。

三、學習目標:

1、學習通過人物語言、行動、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的性格。

2、把握曲折的情節,體會深刻的主題。

四、學習重點

人物是小說的靈魂。小說往往通過對人物的刻畫來表現主旨。因此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的寫法是本課的關鍵。

五、學習難點

概述曲折故事情節,是本文的一大難點。概述課文,是對小說的整體把握。因為小說一般篇幅較長,故事情節曲折,因此概述有一定難度,被列為本課的難點。

六、課時安排教具。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多媒體課件

七、教法、學法的選擇運用:

激疑引導、點撥深化、設境辯論、簡列提綱、講述故事、補充糾正、去偽存真。

八、教學設想思路:

1、以讀為本,以讀議為課堂主體結構。組織自讀、教師範讀,學生角色朗讀,重點段落品讀。議人物形象,議主題思想。

2、加入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縮短與作品的距離。(如果你是文中的菲利普,你會怎樣對待弟弟于勒?)

九、教學流程及課堂實錄:

1、匯入新課:

師:(展示百元大鈔)同學們,看一下,我手中拿的是什麼?

生:一百元錢。

師:我們生活中能離開錢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生活中雖然離不開錢,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錢更重要的東西,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生:友情、親情、食物、理想、知識……

師:今天,我們就再學習一個與“金錢”有關的故事。(板書:我的叔叔于勒)

2、展示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多媒體展示,師讀析)。

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通過分析人物語言、行為、表情、心理等來分析人物性格。

(2)把我曲折情節,體會深刻的主題。(環節分析:目標展示,如果一閃而過,達不到展示目標的目的,因此,師讀點撥,有利於目標的明確。)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國中語文課本所錄選的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雖然篇幅短小,但在藝術上卻頗多成。、他的手法,寓主題於平淡自然之中。他的人物,在語言動作之中有內心世界的表露;他的情節,在平鋪直敘之中有波瀾起伏;他的描寫,在平實樸素之中有鋒芒;他的幽默,在輕淺素淡之中有辛辣。本單元教學為默讀的綜合訓練,在培養感知能力的基礎上側重於培養理解能力。學習本課應完成的任務主要是:細細品咂這篇佳作,學到短篇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從中得到對社會與人的感悟理解,獲得藝術的享受。

2、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加深對我的叔叔于勒小說有關人物描寫的知識的瞭解。

能力訓練點:提高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多角度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難點:我的叔叔于勒小說人物個性的認識並不是唯一的,應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深入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對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後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這有利於調動廣大同學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而對於刻畫人物的語言的解讀相對薄弱,需要重點指導。

三、學法指導

理解——品味——感悟

說明:學生學習本文,首先應該熟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逐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掌握。主要是品味課文,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在分析人物性格時,要求學生圈劃出直接表現人物性格特徵的詞語或句子,進行一定的分析;並且抓住一個“變”字,通過變化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的能力,鼓勵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最後感悟課文,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學藝術的美。

四、教學方法

1、這是一節智慧技能訓練課,重在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設計情境促進知識的遷移,因而採用啟發式教學法、練習法、討論法,另外製作課件輔助教學

2、採用自主討論式的方法,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並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課件(顯示天平畫面)――作者介紹――提示回憶小說的有關知識――提示思考問題――提供知識遷移的情境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5

一、匯入新課

1、匯入:(播放課件,顯示課題及天平畫面)心就象是一個天平,可以用它來衡量事物的輕重,同樣的東西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分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錢,一端放上親情,天平會向哪一邊傾斜?

2、莫泊桑是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擷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描寫人情世態,構思佈局巧妙,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善於用精練筆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今天讓我們走進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感受一下小說的藝術魅力。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題一:試根據下邊提示的線索,從不同角度概括這篇小說的情節結構。(設計思路:培養學生快速掌握課文大意和口語表達能力。)

第一種:原因(懸念)→結果

于勒揮霍家產,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

第二種: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船上發現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

2、檢查預習二、通讀課文,解讀“變”。(設題思路:讀過課文的同學,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菲利普夫婦真會變呀,那麼,他們是怎樣變的,“變”與“不變”的根本是什麼呢?閱讀全文後填寫下面空格:

身世變化:窮富窮

不變的本質:虛偽冷酷自私(人類需要克服)

態度變化:攆盼躲

三、品味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設計如下問題供學生討論,之後筆答,以此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用幻燈片展示以下內容)

①閱讀完本文,你對哪一個人物最感興趣?(設題目的:初步感受人物特點)

②解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設題目的:完成教學目標,圈畫詞語,體會作用,班級交流,師生互相評點,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

3研讀重點,剖析“心”

語言、動作、神態往往是人物內心的外在表現,透過語言、動作和神態我們往往能瞭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內心想法。重點分析文章高潮部分描寫菲利普夫婦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詞句,並分析人物的性格嗎?

①雖然母親聽到了那個窮水手就是於勤的訊息,但發財夢使她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於是“吞吞吐吐”的責怪丈夫“胡說八道”。

②等她親自看清楚那賣牡蠣的果真是于勒以後,也驚恐的“哆嗦”起來,但仍存一些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長打聽。

③當最終證實那窮水手就是于勒時,看到丈夫“神色很狼狽”,想起于勒從前佔有過他們應得的一部分遺產,而以後又給過他們發財的“希望”,現在這種希望竟成了泡影,於是舊怨新仇一齊發作,“突然暴怒起來”,破口大罵。她那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的性格特徵,隨著她的語言和心理變化,一層層的發展,至此畢露無遺。

菲利普是個典型的小市民。他虛榮、勢利、自私、貪婪,處處在模仿上層人物,時時想爬到上流社會。這就決定了他待人、接物、處世的基本態度:一切以金錢為轉移。給人留下更深印象的,是菲利普太太克拉麗絲。小說除了表現她和丈夫一樣的小市民階層的共性外,還通過她的言行神態著意描繪她精細、刻薄、潑辣的個性。心理變化過程:(父親)猜測——否定——不放心——與船長搭話——真相大白。(母親)莫名其妙——伯——哆嗦——馬上回答——暴怒。

小結:小說人物寥寥,卻分別採取了多種不同的手法,有明有暗,有虛有實,有詳有略,寫出了層次,突出了重點,從而有效地節省了筆墨,有力地表現了主題。這篇小說通過人物語言、行動、表情揭示人物豐富的心理活動,細膩地刻畫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對於他所寫的事件和人物,莫泊桑不是無動於衷,而是有所喜愛,有所憎惡的。這些,他也不用自己的申述來表白。沒有用任何一句話來挖苦菲利普,沒有用任何一句話來貶斥菲利普太太,也沒有用任何特殊的顏色給他們抹上花臉,或者讓他們變成畸形,只是疏疏落落的幾處寫他們看來彷彿好笑的言談舉止,可是菲利普夫婦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已經出現了一副既可鄙又可憐的形象

4總結

作者塑造這些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是為了表達他對社會和人的認識。他們的結局怎樣?這一切都在文章中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了作者的解答。

四、課堂遷移訓練

假如菲利普夫婦的女婿知道了這件事,他們的言行會是怎樣的?請設想一下。用150個左右的字完成。

五、推薦作業

1、寫一篇作文,反映和發掘身邊的社會人際關係(提示:類似我的叔叔于勒小說中的人際關係),題目自擬。

2、閱讀莫泊桑的其它作品,並體會其作品的特點。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

《我的叔叔于勒》選取的不是我們成人的視點,而是一個與我們的學生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的視點。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與少年人有所不同的。

小說中的我是怎樣看待于勒的呢?首先這個題目就會給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感覺。在這個題目中,我們感到的是親切、親近,一點也沒有疏遠的感覺。在這裡,于勒是作為一個人,一個與我有著密切關係的人而被稱謂的,而不是作為一個值得尊重還是不值得尊重的人而被稱謂的。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這是一個人,一個以當下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呈現在我面前的人。

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三個同義反復的判斷句,強調了這種自然的聯絡,這種聯絡存在的確實性。我們成年人經常提出一個人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但是,這只是我們成年人世界裡的語言,而不是小說中我的語言,不是童稚心靈世界裡的語言。在童稚的心靈裡,不存在一個人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也不存在同情這樣一個人對自己有好處還是沒有好處的問題,而只有發生還是沒有發生同情心的問題。面對落到了這樣一種悲慘境地的人,並且這個人就是他的叔叔,我是感到由衷的同情的,在他代父親付給於勒牡蠣錢時,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在這時,他想到的根本不是自己,不是這樣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而是感到應當這樣做,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心裡就感到不安寧、不舒服。前因和後果這種離開當下情景的回憶和推論,值得還是不值得這種以利益為基礎的理性考慮,在這種自然發生、自然流露的同情心中,是沒有任何的地位和作用的。

于勒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只發生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對於勒的任何同情和理解,對於勒的任何微不足道的幫助,都可能是不值得的。首先,于勒現在的悲劇命運,完全是由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是我的父母剝奪了他的遺產,而是他把自己應得的部分遺產吃得一乾二淨之後,還大大佔用了我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用句我們成人世界裡常常說的話,那就是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任何人對他的這種悲劇性的後果也沒有、更不必擔負道義上的責任;其二,在一般的情況下,對於勒這樣的人的同情,對自己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它要求自己的付出,而無法從對方身上獲得應有的回報。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不能不說,我的母親的擔心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其三,不論是從我的父母的眼中,還是從我的眼中,都沒有看出現在的于勒有任何悔過自新的表現。在我們的觀念裡,假若通過我們的同情和理解,通過我們的感化和教育,一個不好的人變得好了,一個墮落的人不墮落了,對這個人的同情也是值得的,但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在於勒身上。所以,從利益的關係出發,于勒是不值得同情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感受和評價小說中我的父親和母親呢?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視個人道德的國家,我們常常把道德問題僅僅視為個人修養的問題,因而我們習慣於追究個人的道德責任,嘲笑那些公開表現出了狹隘自私傾向的個人。但莫泊桑不是一箇中國作家,他是一個法國的現實主義作家,一個人道主義者,一個從現實社會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發展狀況的知識分子。在這篇小說裡,他是以我的眼光環視周圍的人物的,他同情、理解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不可能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上嘲笑自己的父母。與此相反,小說中的大量描寫都集中在對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的父母不是不想成為一個體面的人,一個有道德修養、有高雅趣味的人,甚至他們也不是不愛自己的親人,他們對自己子女的前途是十分關心的,只不過這種關心也不能不首先落實到對家庭經濟狀況的關心上。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十五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貧窮使他們不能不斤斤計較每一個小錢,不能不把自己生活的目標放在經濟狀況的好轉上。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不能不生活在這樣一個經濟的世界裡,生活在經濟世界的金錢關係中,我們也不能不時刻關注著自己的經濟利益,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作用。所以,我們對他們的經濟處境和在這種經濟處境中所形成的生活習俗、思維習慣沒有理由採取嘲笑的態度,沒有理由把他們身上的弱點僅僅視為他們自己道德上的弱點。

我們與我的父母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能沒有像于勒這樣一個敗家子的弟弟。而沒有這樣一個人,是無法挖掘出經濟世界裡的金錢關係對我們人性的扭曲的,是無法顯示出我們成年人心靈的本真狀態的。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小說藝術的作用。于勒這個人物的設定,是這篇小說之所以能夠揭示出我們成年人內心世界的祕密的關鍵所在,也是莫泊桑的藝術匠心之所在。藉助於勒,揭開了覆蓋在我們心靈表面的東西,使我們看到了我們在這個物質的、金錢的世界裡內在心靈發生的自覺的或不自覺的變化,使我們看到了物質和金錢對我們心靈的扭曲和腐蝕。與此同時,我這個少年人的視角的選取也是具有關鍵的意義的。我還不是一個成年人,還沒有我們成年人所不能沒有的強烈的經濟意識和金錢意識。他對人的感情還是樸素的、自然的,是從人與人的自然聯絡中產生的,既不像我的父母那樣僅僅從金錢關係中看待于勒,看待于勒在現實世界的失敗,也不像我們成年人中一些假道學者一樣用嚴酷的道德眼光看待我的父母,看待他們在這個物質的、經濟的世界上所極難避免的人性的弱點。這樣,就把小說的主題完全集中在現實社會的金錢關係對人、對人性的扭曲與破壞上,強化了小說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力量。在這裡,也顯示著小說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毀滅了像于勒這樣一些沒有金錢意識的人的生活,把他們推入了人生悲劇的深淵,使他們不但失去了生活的經濟的基礎,也失去了親人的愛和社會的關心;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扭曲了像我的父母這樣一些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人的精神,使他們淡漠了對人的愛和同情,使他們變得庸俗、狹隘和自私。

這一切,都通過一個少年我的眼光和心靈折射出來。這個我既同情于勒的悲劇命運,也同情父母的悲劇處境,但對金錢關係對成人社會人與人情感關係的破壞卻有著較之我們成年人更加敏銳的感受。

我們無法嘲笑于勒,也無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說讓我們反思我們的生活,反思我們的人生,反思金錢關係對我們人性的扭曲和破壞,並且在這種反思中把我們的靈魂從現實的物質的、金錢的關係中昇華出來,提醒我們不要失去對人的真誠的愛心和同情。

小說可以讓一代代的少年都不要忘記、更不能輕視自己少年時期的人生觀察和人生體驗,並把自己對人的自然、樸素、真誠的愛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現實的金錢關係所異化,因為只有這樣的心靈,才是人類最健全、最美好的心靈。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

一、說教材

第一點、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它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學期第2單元感悟品味欣賞中的第2篇課文。這一單元收錄的五篇文章都是小說。高爾基說過“文學即人學”。學生通過對小說的閱讀,在享受審美愉悅中,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同時引發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其親兄弟于勒態度的前後變化,尖銳地指出金錢左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是親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人物、情節,表現一個普通的主題,通過這樣能表達深刻,能給讀者啟發,耐人尋味

第二點、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設計

小說通過人物描寫來傳遞作者的思想以及寫作意圖。教學過程中,應以人物中心,在情節發展的動態中分析人物。由點及面,先分析人物性格,再通過解題來揭示小說主題。結合本單元的要求,以及本文的特點,確定這一堂課的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如下:

能力目標:煅煉學生口述能力

情感目標: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性格。這是本節課的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題,啟發與鼓勵學生髮現獨特的見解。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及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授課的班級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底子薄,基礎差,本文文字淺顯,通俗易懂,情節引人入勝,課堂上通過激趣引導是可以保持住這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據此,我讓學生用的學法是

1、撰寫人物小傳。通過撰寫人物小傳,學生可以進行人物形象的再造,同時梳理故事情,感知全文。

2、朗讀想象法。本堂課可以指導學生朗讀“船上巧遇于勒”部分,邊讀邊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在頭腦中再現菲利普夫婦的形象,使他們活起來。

三、說教法:

1、圍繞解題來把握主題,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小說題目叫我的叔叔于勒,可是小說中並非對於勒作正面描寫,那麼描寫重點是誰?學生讀課文後再討論。

2、對話教學: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認為,教育即對話,對話是一種創造活動。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過程。”這種對話並非師生間一問一答,而是師生間各自向對方和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這篇小說行文波瀾起伏,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它表現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處於商品經濟社會的今天的學生所熟悉的,貼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可以從多方面設計學生樂於討論的話題。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讓學生各自口述撰寫的于勒這個人物的小傳。文章題為《我的叔叔于勒》,可於勒卻是暗線。于勒身世浮沉,際遇坎坷,少年浪蕩,中年得意,老年淪落,小說對它的著墨不多。讓學生撰寫他的小傳,結合自己的認知經驗,可以發揮學生的想像能力,彌補這一空白。這一步可看成是複習舊課匯入。

第二步:勾畫圈點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1、分角色朗讀“船上巧遇于勒”

2、勾畫人物描寫的句段

3、分組討論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分析人物的性格。並由學生用“從這一句看出了”或“這一句表現這樣的句式發言。例如,從“父親是被這種高貴的吃法打動了”看出父親的虛榮心,他想打腫臉充胖子。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接受美學的理論中,讀者是“接受的主體”,文字經不同人的解讀之後,成為了“第二文字”,“第三文字”。同樣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不可越俎代皰,讓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課堂中如果讓學生獨自地思考,一部分學生可能會罔然而無所得,因此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促進學生對話,讓思想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有一個萍果,我有一個萍果,我們交換之後,各自還是隻有一個萍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則有兩個思想。這是我設計這樣的一個環節的理論基礎。

第三步:走進人物內心,增強情感體驗。小說中的“我”是故事情節的敘述者,其它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進出“我”的我的眼中。這一步驟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就母親要射開于勒時,你會對母親說什麼?借這一問,指導學生在閱中應讀出自己,融入作品,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在情感的體驗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滲透。

第四步:探討小說主題,提倡不同聲音。

問題設計一:小說題目叫我的叔叔于勒,可是小說中並非對於勒作正面描寫,那麼描寫重點是誰?(質疑法,能過提問,為學生的思維程序鋪路搭橋。

學生討論明確了小說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寫作目的就不難理解。

問題設計二:過去的教參對本文的主題思想是這樣概括的,“小說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赤裸的金錢關係。”菲利普夫婦對金錢的貪婪與對親兄弟的冷酷無情,顯然與社會體制毫無關係,它是人性中無法迴避的一個弱點。要突破這難點,其實也不難,教師可以這樣提示:我們的生活中會存在這樣的人嗎?一言中的,便可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這一環節意在利用閱讀批判環節,發展思維能力,教會學生會思考,勇於發表不同的觀點。只有會思考,才會有創新。

第五步:課外材料鍵接,聯絡實際生活。

第六步:教學效果鞏固,也就是課外作業佈置。假如菲利普一家在旅行中遇到的是有錢的于勒,會有什麼的故事發生,請編寫小劇本。

五、說板書:

本著直觀簡潔原則,板書設計如下: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課時)

虛偽的外衣

自私冷酷的內心人性弱點

渾身銅臭味

認識自己

提升自己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方面對本課課堂教學設想進行了說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滿意接受。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專家給我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