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關於抗擊疫情的英雄先進事蹟

  當前,疫情處於較為嚴重複雜時期,疫情防控更是處於關鍵階段,需要有人能站出來真正擔當作為,這個時候鍾南山院士站了出來。那麼關於英雄事蹟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給你帶來的關於抗擊疫情的英雄先進事蹟,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抗擊疫情的英雄先進事蹟

抗擊疫情感人事蹟1

  20___年的庚子春節,街道上看不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水馬龍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們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備與疏離……每天增長的確診數字,不斷擴大的疫情地圖,時刻牽動著14億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在這場看不見“敵人”、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卻有這樣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眾志成城,扛起了“愛的橋樑”。

  那一天,白衣著身,是英雄出征戰場的鎧甲。近日,網路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最美的背影”,點贊最多的一張照片就是幾位醫護人員,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站成一排,趕赴病房。我們在過年,他們在幫所有人過關,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因為你們的堅守,讓我們不再恐慌,因為一襲白衣,讓我們看見最美麗的鎧甲。曾經將名字寫在校服上的90後們,變成如今將名字寫在防護服上的一線戰士,防護服下的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是子女、是父母、是摯友,是鮮活燦爛的普通人。他們怕嗎?當然。但正是他們,在危急時刻,克服恐懼、義無反顧地“頂上去”,是他們,面對肆虐的疫情,始終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是他們,用逆行的單薄身軀,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正如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長唐莎所形容那樣:“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這群90後,是擁有著隱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絲斬斷,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則“光頭護士”的新聞一度引起關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身為90後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在醫院被確定為定點救治醫院後,她果斷將兩個孩子送離了身邊,並且因為毛髮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齊腰長髮“光頭明志”。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同樣擁有長髮的我,更能理解這一決定的深重意義。女孩兒愛美,剪掉長髮尚可,但是剪成光頭,哪怕男士,又有幾人有此勇氣?當大家感動地說“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單霞卻覺得剪個光頭真心沒什麼,“只是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護服,好上戰場,好保護自己和同事”。因為穿上了這身白衣,戴著護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後退,為了切斷傳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們做的事情,比剪髮還多得多。“如有不幸,請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關鍵時刻我不會逃避,我也不會做逃兵”,這些話,都出自一名95後的小女孩之口,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疫情爆發到現在,從除夕夜開始,她堅守在工作崗位,從未離開。因為有這樣一群年輕巾幗英雄無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捨身為民為國,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為之戰鬥的決心,堅定了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信心。

  那一句,義無反顧,是赤子心懷感恩的大愛。24歲,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紀,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佘沙,卻有遠超這個年紀的擔當和感恩。在20__年汶川地震中倖存的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援助。醫院釋出召集第二批援漢醫療隊成員的通知後,她就主動報名請戰,在她和護士長的申請理由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那句“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與此相似的,還有一名95後男護士許漢兵所說的,生在中國是件幸運的事情,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奮戰抗肺炎一線的他,在防護服上鄭重寫著“精忠報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看似簡單,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得到。為了家國大義,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價,他們,為我們詮釋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澎湃愛國情。年輕的90後,曾經被人們稱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質疑,我們是否能夠擔負起建設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否能扛起中國走向未來的堅定脊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數90後在嚴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線,不顧個人安危,深入一線探訪疫情真相的青年記者;除夕夜整裝待發,支援前線的解放軍醫療隊;各地醫院,在請戰書上堅定地按下紅手印的醫護工作者;還有心繫武漢,捐助物資善款的海內外愛心人士。無數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後用實際表現告訴社會:我們,一定行!滴水匯成江河,有14億同胞站在我們背後,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請相信每一個人的付出,相信陰霾過後終有燦爛彩虹。

抗擊疫情感人事蹟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來勢洶洶,黨員幹部更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當好群眾的“主心骨”,成為戰“疫”的“先鋒軍”。為此各級黨員幹部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吹響“衝鋒號”,投身到戰“疫”之中來。

  吹響“衝鋒號”,黨員幹部要衝鋒在前當好標杆。 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鬥爭,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應對突發事件、駕馭複雜局面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對各級黨員幹部思想覺悟、工作作風、領導水平的一次綜合檢驗。黨員幹部在這個關鍵時刻更運用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果,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不畏風險,迎難而上。黨員幹部要帶頭站在防控疫情鬥爭的第一線,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才能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帶領群眾。“將不畏死,卒不惜命”。黨員幹部唯有帶頭顧全大局,堅守崗位,才能以用實際行動當好標杆,發揮引領作用。

  吹響“衝鋒號”,各級黨員要以高度責任感開展總動員。 疫情來勢凶猛,各級各部門黨員必須積極行動起來才能發揮聯動作用。醫療衛生戰線的基層黨組織要團結帶領廣大共產黨員和醫務工作者,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臨危不懼、迎難而上,恪盡職守、救死扶傷。各級黨組織要大力支援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切實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實際困難,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街道社群和鄉鎮、村黨組織要帶領群眾發揮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只有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積極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定地站在鬥爭的第一線,才能發揮出群眾的力量,堅決打贏同新型冠狀病毒鬥爭這場硬仗。

  吹響“衝鋒號”,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員站在第一線。 作為一名黨員,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面對疫情,黨員幹部就更要積極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醫療救治、通訊、電力、建設、交通運輸等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的各條戰線上,都有黨員幹部作為先鋒隊、突擊手努力奮戰的身影。打贏戰“疫”需要一場人民戰爭,這就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作用,在抗擊疫情一線守初心、擔使命,才能帶領群眾築牢戰“疫”的長城,切實保衛好人民群眾健康,最終贏得勝利。

抗擊疫情感人事蹟3

  金銀潭醫院裡的白玉蘭開花了,張言說,她有點想念上海的風景了。“昨天我們病區有7個人出院了,期待3月底可以回家。”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外科主管護師張言是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成員之一,在武漢的一個多月,感到過無力和恐懼,卻在一個又一個治癒出院的病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說,只要繼續努力,“春暖花開就在不遠的明天等候著”。

  回憶起這件事,張言用了“悲傷”兩個字。2月9日、10日,在她負責護理的病區,三位重症病人相繼離世。“這邊還在搶救,那邊血氧一下就不好了,根本來不及反應,兩條生命就沒了。”金銀潭醫院南二病區20床、22床兩位老爺爺是張言接手前就已入住的病人,看著他們的病情一點點加重,最後同一天不治身亡;沒想到的是,20床消毒完新收進的病患第二天也“走”了,這讓她感到深深的無力和恐懼。

  恐懼,是因為剛到病區,對新冠肺炎不瞭解,沒想到病情發展如此凶險;無力,是因為在與病患的接觸過程中,強烈地感受了到他們的“求生欲”,卻最終無能為力。

  “我還記得幫老爺爺用微信和他們熟識的外界醫生朋友聯絡的畫面,一點點打字告知他們目前的情況,拍下目前的治療用藥和使用的儀器。”雖然心裡知道,金銀潭醫院已經是新冠肺炎治癒率比較高的醫療機構了,但張言說,她非常理解他們希望向外界伸出的橄欖枝能得到回饋的渴求。

  有時候,生命的流逝就在一瞬間,甚至來不及好好道別。“我們接手的時候,兩位老爺爺基本已經不能自理,平日個人護理、開啟水、餵飯都是我們在負責,相處的時間也比較長。你知道,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治的病患遺體會直接聯絡送往殯儀館,家人無法好好送別。”張言的聲音裡透著沉重,這樣的離別,讓悲傷逆流成河。

  另一種離別,卻讓張言振奮且期待,她說這是“浴火重生”。

  張言會留意到沈俊毅,是因為在眾多病患中,他非常年輕卻明顯消沉。“他是我們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他老婆送他進來的時候,情況不是很好,一直高熱39.5度以上,只能強行藥物降溫。每次看到他皺著眉頭鬱鬱寡歡的樣子,我們都暗暗著急。”

  接下去的幾周時間裡,張言和同事們一有空就會跑到沈俊毅身邊,陪他聊聊天,一起給他加油鼓勁,叮囑他認真吃藥治療,鼓勵他一步步脫氧、學會自己調節呼吸頻率……“看著他一天天好轉,臉上重新浮現笑容,慢慢地開始和我們聊他的生活,聊他的工作,聊武漢的美景和美食,希望的種子一點點發芽並茁壯著。”那段時間,希望是病房裡的奢侈品,無比珍貴。

  2月14日,情人節,沈俊毅出院了。這天張言不在崗位上,但她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他出院的時候,我正好下夜班不在醫院,他特地聯絡了同事,加了我的微信,向我傳達這個喜訊,看著他微信裡一字一句報平安的話語,我情不自禁地流淚了。”張言說,沈俊毅是她在武漢第一個全程護理治癒出院的病患,雖然沒有親自送他出院有點遺憾,但收到他發來的資訊時,自己心裡非常振奮,“我們一起聊武大的櫻花,戶部巷的小吃,他說明年歡迎我們再到武漢,他給我們當導遊,帶我們去看武漢的美景,吃正宗的武漢小吃。”

  一個多月,張言已經習慣了在武漢的工作節奏,在這裡除了“防護服重點兒”沒什麼不同。“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連日來,病死率的下降,治癒率、出院率的提升,讓張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做好防護,沒什麼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