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6篇

小夥伴們在撰寫事蹟材料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條理清楚,進入職場以來,相信大家一定都使用過事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6篇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1

記龍王國小教職工任安玲

盡孝是善心的體現、愛心的寫照;

盡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準則。

任安玲,女,現年48歲,是巫溪縣龍王國小一名極其普通的幼兒教師,在工作時間裡,她和別人一樣,忠實地履行一名教師的職責。除工作之外,她默默無聞地恪守著“君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長的十八載歲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無怨無悔地侍奉於父母雙親身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她以實際行動為家庭及其同事做出了表率,贏得了單位同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稱讚,同時也塑造了一個“現代孝廉”的典範形象。

一、父親患病22載,孝女常懷孝順之心

1990年,我的父親被檢查出右側腦梗塞,隨後,病情不斷加重,語言不清、行動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狀越來越明顯。父親原本退休在家是家裡的開心果,平日裡性格爽朗,和藹可親,他在家時,家裡總是歡聲笑語。而突如其來的疾病改變了這一切,所有的家庭重擔落在母親和兄妹二人身上。俗話說:“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那時的醫療條件,治療腦梗塞尚無良方,只能靠吃吃當參,充充血管,來延緩腦梗塞病情的蔓延。母親也年老體病,我和大哥訪遍了我市當時比較知名的內科專家,請教了許多老中醫,查閱了許多有關腦梗塞方面的.資料,希望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使父親的病情得以好轉。

經過大夫的積極治療和家人的精心護理,父親的病情逐步好轉,尤其是肢體活動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們又可以在庭院內的樹蔭下看到我和父母一起散步的身影,有時他們還抱著年幼的小孫子和鄰家孩子嬉戲。我和哥哥總算鬆了一口氣,疲憊的臉上顯出了久已不見的笑容。

誰知好景不長,10年後,父親的病情又嚴重起來。2000年8月份的一天深夜,父親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歪眼斜,還拼命地咀嚼自己的舌頭,弄得滿口淌血。我見狀,連忙用毛巾塞進父親嘴裡,以免他繼續咀嚼舌頭,造成更大的傷害。但是,又害怕引起窒息,只好抽出毛巾,用手指摳開父親牙齒,讓呼吸系統保持通暢。父親不自主的咀嚼還在繼續,我的手指很快就被咬破了,手指上的血和父親的血混在一起,染紅了枕巾。十指連心,痛徹心扉,可是再痛也抵不過對父親的孝心愛意,我堅持著,支撐著,直到“120”救護車呼嘯著趕來。

父親住進了醫院,以後的兩個多星期,他一直處於昏迷之中。通過腦部ct掃描顯示,他的右腦血管大面積梗塞。如不及時救治,將會留下不可逆轉的腦損傷,甚至可能發展成為植物人。當時,父親全身插滿了輸管,吃飯、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我和哥哥輪流陪護,時刻守候在父母身邊,與他們共度難關。兩個星期裡,我從未脫下過衣服睡覺,臉來不及洗,頭髮來不及梳,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可是,每次回家做飯,雙手都洗得乾乾淨淨,米淘過多次,菜反覆擇洗才能下鍋,生怕父親吃得不衛生、不可口。也許我的真情感動了上天,病魔再一次退卻了。兩個星期後,父親轉危為安,恢復了神智。

體力和肢體的恢復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經過兩週臥床,父親體內的大便已乾結成塊,依靠他自己怎麼也拉不下來。我怕父親由於排便用力造成腦血管壁破裂,便清潔雙手,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將硬塊的大便從父親肝門內摳出。父親通暢地排完一次大便,成為我和家人們最快意的事情。此後的兩個多月裡,我和哥哥輪流地架著父親,在醫院內科病房樓道里一步一挪地做著肢體恢復活動,開始20分鐘一次,後來增加到40分鐘。回到病房,我還要給父親用開水燙腳,做腿部按摩,請理療科大夫為父親做理療。天道酬勤,這話一點不假。三個月後,父親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醫院的大門。雖然不像以前那麼穩健,但和其他腦血栓病人相比,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

二、百善孝為先,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我的家庭並不富裕。那時,哥哥已經結婚成家,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父親的退休工資。我當時在巫溪縣塘坊鄉梓樹國小教民校,工資待遇每月32。5元。父親出院後,除單位報銷一部分費用外,家裡還要承擔很大一部分醫療費。為了讓父親增強體力,需買一些營養品滋補身體,一個月下來,家裡的收入所剩無幾。為了照顧父親,我把工資全部拿出來給父親買藥和營養品,幾年時間沒有添臵衣服和傢俱。就是到現在,家裡還看著10年前家裡買的17寸海信彩電,傢俱還是10年前的簡易木質沙發和床鋪。直到2004年搬家時,才添臵了一張餐桌和一臺冰箱,那是為父親吃飯方便、衛生才買的。除了這些,家裡沒有更多的擺設了。這些東西,擺在20平方的房間裡,整個屋子顯得很擁擠。可是,這裡面有和諧的家庭,有慈祥的父母,有和自己一樣孝敬父親的哥哥,我覺得很充實,很幸福。

從1996年到2008年,十幾年光景又過去了。在這十幾年間,父親幾乎每年都住進醫院治療一段時間,每次多則半年,少則一個月。住院期間,我在兼顧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全身心陪護在父親身邊,夜晚住在醫院,白天做飯、送飯,風塵僕僕地奔波在醫院和家庭之間。2008年4月份的那次住院是父親犯病比較厲害的一次,一直到12月份出院,父親也沒有能恢復右側肢體的功能,只有依靠別人支撐才能站立。為了更好地照料父親,我毅然擔當起照料父親的責任,把父親接到自己學校的寢室裡,和父親住在一起。每天,我和母親幫父親起床、穿衣、刷牙、吃飯、按摩、吸氧、燙腳、通便,每天重複這些細緻、繁瑣卻又非常重要的護理步驟,這幾乎成了我那些年來固定的生活模式。在母親看來,我對父親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現在我的細心上,父親體溫的高低、床墊的乾溼、臥室的冷暖,我都時刻掛在心上,甚至是父親的每一種表情、每一個反映、每一個生活細節,我都毫不放過。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對父母的情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彌久彌真,最終化作傳承美德、敦化民風的人間佳話,流傳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從父親患病到病故,整整22年。22年,8030多個日日夜夜,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能不算作人生中的一段漫長經歷。對於我,這段歲

月承載了我從22歲到44歲的青春時光。在踏上不惑之年的門檻之後,我回首過去,仰無愧於生育自己的父母雙親,俯不悔於自己為孝敬父母付出的22載光陰。抬望前路,我又覺得身上的擔子依然很重,因為母親還需要自己更多的關懷和照顧。聖人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為喜,一則為懼。”我的母親已經是年逾八旬的老人了,光陰難留,歲月易老,怎能不倍加珍惜?殫精竭慮,安守孝道,盡己所能,回報親恩,讓母親度過祥和的晚年——這,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三、辛勤耕耘27載,常懷一顆進取之心

在工作中,我也是積極進取、要求進步。2012年我擔負幼兒班班主任及教學工作,那時的母親已有80歲了,但是為了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一切為了孩子,我只好請親戚來照顧母親,刻苦鑽研,認真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由於不斷地學習和提高,我獲得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自1988年年參加工作以來,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稱號,2013年、2014年在學校年度考核中獲得優秀。平時,作為孩子們的班主任老師,我每天早上7點上班,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的到來,下午放學後,在校門口親自將孩子們交予家長手中,有時需要加班備課到晚上10點。“常懷感恩”之心讓我面對繁忙瑣碎的工作,盡職盡責,仔細認真,對待孩子們更是極盡熱忱。記得去年寒冬臘月,有個孩子不想吃中午飯,並親自將孩子送到醫院檢查,然後把孩子抱回他家交予家長。

為了既不應影響自己的工作,又能更好照顧80高年的母親,2013年春節剛過,我和哥哥商量我們倆輪流照看母親,有一天,我一大早收拾好家務,像往常一樣7點準時到校門口迎接孩子們,而母親在家不小心摔倒了,我趕忙抱回家緊緊抱著母親一起痛哭起來,穩住情緒後,我還惦記著班上的孩子們,把母親安頓好以後,請沒有課的同事幫到照看,就回到了教室。

我對待老人以孝為先、對待鄰里以善為本、對待晚輩關懷備至、對待同事真誠熱情,對待學生親如兒女,我的行為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贏得了周圍人的讚美,我的事蹟也深深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一個忠厚善良的女人挑起生活的重擔,面對生活的艱辛和工作的壓力,我從不喊累、從不抱怨、從不氣餒,我樂觀的面對生活的挑戰,從容的應對家庭的艱辛。我用心呵護著家庭和學生,並用愛滋養著他們,我憑一顆赤誠的愛心和無限的孝心,贏得了大家的讚譽和好評,也因為我的孝心和愛心,得到周圍人的敬佩。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2

李雲寬,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於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樸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雲寬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樸實少年背後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雲寬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樸,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裡失去了頂樑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雲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裡的生活重擔。

由於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雲寬還必須承擔起家裡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幹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雲寬總是白天干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國中以後,李雲寬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後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後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後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裡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週末放假後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裡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週甚至兩週家裡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裡烹製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後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裡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裡的農活只能落在小云寬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裡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云寬的手,觸控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後,小云寬卻先後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蠍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云寬卻是為家裡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藥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藥”。捉蠍子難免被蠍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云寬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蠍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並沒有阻擋雲寬為父親買藥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云寬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於是村裡人把小云寬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

幸福也許是心裡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蠍子這件事時,小云寬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雲寬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云寬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云寬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週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云寬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云寬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云寬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藥。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雲寬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雲寬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云寬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雲寬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雲寬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雲寬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雲寬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麼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3

呂李同學是達茂旗石寶鎮國小五年級2班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失去爸爸,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但是貧苦的家庭環境並沒有讓他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反而激勵他長成了性格開朗,樂觀向上的心態,這讓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

他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靈。在家裡,他尊敬長輩,孝順爺爺奶奶。在每天的日程計劃裡,他都會列上幫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動不便,他會幫著倒水端飯還和奶奶聊天。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他週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他家庭裡充滿歡笑、和諧。在學校,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鑑、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他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他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他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他會特別珍惜。對於困難同學,他總是樂於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對於學習上的後進生,他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在老師心目中他是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他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

他總是執著的追求著。他追求思想向上。“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學生”。他遵守校規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國小生行為規範和社會公德,深得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好評。他追求學習向上。對待學習,他一絲不苟,並有一股可貴的鑽勁兒和韌勁兒;他遇事好問個為什麼,喜歡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善於表現自己,展示自我。他追求全面發展,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唱歌。

他有一腔勇於負責的精神。在學校裡他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好服務員。他是我班的衛生委員,從擔任這項工作那一天起,他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份責任。勞動時總是搶著幹最髒最重的活兒,從不偷懶,也不會拿出班幹部的架子只指揮別人幹,下課後同學們休息他卻還在忙著收發作業本。有同學不守紀律了,他會及時給同學們指出來。他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他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他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4

xxx,7歲,是xx市西郊實驗學校一年級一班的一名學生。她生活在一個普通而又特別幸福的三口之家!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薰陶,在她幼小的心靈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國小生。

在家裡,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她知道“孝”是為人之本!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每天協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幫媽媽一起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拖地,樣樣都行;媽媽做飯時她總會在一旁幫忙,擇菜、洗菜、淘米,是一個合格的小幫手;給爸爸拿倒水、拿拖鞋。每當看到天氣預報有雨的時候,總是會打電話通知爺爺奶奶出門記得帶雨具。晚上沒事的時候她總是會給媽媽捏捏肩、給爸爸捶捶背。在父母眼裡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是父母的乖乖女。她很小的時候就懂得“孔融讓梨”故事裡面的意義,有好吃的都是讓爸爸媽媽先吃。她做事非常謹慎、認真,做每一件事情都會善始善終。每天的家庭作業都是自己獨立認真完成,今日事,今日畢,決不留到明天,這是她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她,家庭裡充滿了更多的快樂和歡笑。

生活中她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小標兵。她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爺爺奶奶的口中他得知了老一輩人是怎樣過苦日子的。她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她勤儉節約,不挑吃穿、不亂花錢,能體諒父母工作的艱辛。不盲目攀比,從不與同學們比吃比穿比用,不浪費糧食,節約水電和紙張。到農村姥姥家,看到農民種糧食的辛苦場面,真正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一日三餐,從不浪費糧食。有一次吃完飯,發現爸爸碗裡還剩了些米粒,她趕忙走過去,勸爸爸都吃完。她督促全家人自覺養成垃圾分類存放的習慣。一段時間就去賣一次,雖然每次只賣一兩元錢,時間長了也攢足了不少零花錢,她不捨得花,存在自己的儲蓄罐裡。她從不隨便向爸爸媽媽要錢,能節約的錢一定要節約,是一位合格的“勤儉節約小標兵”。

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好學、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好學生。她對老師是發自內心地尊重與敬愛,她懂得是老師給予了她知識,幫助她成長,沒有老師的辛勤付出,就沒有她的健康成長和進步。是一個知道感恩的好孩子。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穫。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著豐滿的自我。在知識的海洋裡,她是一個快樂的暢遊者,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在一年的國小生活中得到多個獎狀和證書抱回家!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漫長的,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善良為歌,孝心和愛心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皮xx同學的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她深刻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做為新時期的國小生,要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成為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孝老愛親美德少年。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5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為新時期的國小生,要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我是聽爸爸媽媽講“孔融讓梨”、“臥冰求鯉”的故事長大的。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我從心底就種上了孝老愛親的“種子”,隨著我的成長這顆“種子”逐漸的發芽生根。人類的愛首先是愛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裡,我盡最大的努力幫爸爸媽媽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好吃的,我會像孔融一樣先讓爸爸媽媽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時候,我會給他端上一杯熱茶,在媽媽忙完一天的家務活後,我會給她端來一盆洗腳水。有一次媽媽生病了,爸爸又出差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顧媽媽的任務,給媽媽端水喂藥,第一次用電飯鍋給媽媽熬粥。當媽媽端著我煮的粥時,眼淚流了下來。我看到媽媽喝著我為她煮的粥,非常開心,心裡很自豪。

在小區裡,我見到認識的叔叔阿姨我都會主動向她們問好。主動幫老爺爺、老奶奶拎東西或攙扶行動不便的人,與鄰里和睦相處。在外出的時候我會主動給老爺爺老奶奶和比我小的小朋友讓座。他們都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會以此為鼓勵繼續努力,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團結鄰里的優秀小公民。

在學校,老師教育我們做人要講道德,懂禮儀,教育我們以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做為日常行為的準則。我謹記學校老師的教導,尊敬師長,和同學們團結友愛,熱心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去年軍訓的時候,我上鋪的一位同學的手不小心劃破了,我們趕緊帶她去醫務室包紮,安慰她不要害怕,在晚上洗漱時,怕她的手沾水幫她打洗臉水洗臉,看她露出了笑容,我也很開心,並體會到了幫助同學後無比快樂的心情。類似的是事情很多,這讓我和同學間的友情更加深厚了。在假期裡,我積極的參加學校組織的社群活動、慰問退休老教師,給他們送去溫暖、帶去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樑。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

教師個人幫扶學生事蹟材料6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體現。這就好比樹木有根才能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基本品質,無論擁有多少才華和學識,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

長輩在我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期望,總是給我創造最好的條件,但不是寵溺,媽媽言傳身教,在人生起步的路上賦予我正能量和美好情感。從呱呱落地到現在的小小少年,我也一直學習著母親的孝順,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

我平時非常喜歡看書,最喜歡看的是一些感人的孝老愛親的小故事,像“黃香溫席”、“孔融讓梨”這些小故事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熟知。在學校開始背《弟子規》時,我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會去理解句子的含義。《弟子規》就是教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成為一個聽話懂事知禮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也以書中學到的孝老愛親的故事主人公為榜樣,努力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記得有一次,奶奶身體不舒服,晚飯沒吃就早早上床睡覺,我心裡很著急,就和媽媽一起去買藥。到家後,我一會兒給你奶奶遞水,一會兒給奶奶遞藥,希望奶奶吃了藥能快點好起來。晚上,我想:奶奶身體不好,如果我打掃好屋子,奶奶就可以多休息一下,病也會好得快點。於是,我自己用IPAD開了鬧鐘,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在客廳裡忙著掃地、擦桌。,媽媽聽了,高興地說:“你長大了,可以用內心去發現需要幫助的人,懂得關心家人和設身處地為長輩著想了!”

今年的“三八”節,媽媽單位組織活動,所以晚飯沒在家裡吃。我一吃好飯就打電話給媽媽,說:“媽媽,我愛您!”我又做了一張小卡片放在媽媽床頭,上面整齊地寫著:“按摩卡,終身享用,隨叫隨到。”等媽媽回到家裡,看到這份禮物時,激動得眼裡閃著幸福的淚花。其實在我們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常常可以享受到他的捶背和按肩。如今我又承擔了一份工作,每天晚飯後廚房就是我的領地,你可以經常看到一個圍著圍兜的小男生在洗刷刷!

我是誰呢,我是媽媽心中的美德少年——楊XX,我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楊XX,我是XX國小204班愛學習愛同學的班長——楊XX,我正在用品德為筆,進取為墨,書寫人生燦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