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6篇

我們在進入到社會工作後,一定或多或少接觸過事蹟材料,編制事蹟材料時,要以事實為依據,不得隨意誇大或美化事實,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6篇,供大家參考。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6篇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1

“感動中國”的力量是風的力量,輕輕盪滌著人的心靈,溫暖而雋永。儘管獲選的十大感動人物和群體有著不同的社會和職業背景,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感動著別人,但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共同的特質——震撼人心的真、善、美。正是這種令人震撼的力量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會的美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我們的社會注入了清新正能量。

他,日夜潛心於科學研究,廢寢忘食;他,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書寫量子通訊的科學新篇章;他,悉心於自己的學生後輩,培養可造之才;他,為國鍛造通訊領域的超級科技。他就是東陽人——潘建偉。潘建偉,46歲,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訊。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訊網路。這個專案的首席科學家正是潘建偉。潘建偉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資訊和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檢驗等方面的研究,對量子通訊等研究有創新性貢獻,是該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潘建偉有關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並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新聞”、5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4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

還有奮不顧身,衝入火海的王峰,扎身山區的教師支月英等等,讓我深受感動。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要向這些模範學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深入紮實開展課改,努力探討三代導學案的使用方法,做一名合格的人們教師。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2

1996年,劉伯明在北戴河療養時,聽說要招航天員,當時對航天員也不太瞭解,但參加體檢心裡很激動,因為“能當上飛行員就很神聖了,當宇航員,那是什麼感覺”!

“當時只知道加加林和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一直激勵著我,我讀高中的時候,當時寫作文我就用過那句話:“對個人來說,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首先我對阿姆斯特朗這種精神特別佩服,他把這件事定位在全人類的事業上,當時這句話給我啟發很大。後來對載人航天陸陸續續瞭解了一些,尤其是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的失事給我的印象很深。通過這幾次事件,我對載人航天比較瞭解了,而且認為這件事特別適合一個非常勇敢的人去執行。”

神六任務 地面陪同

神六任務中,劉伯明入選了梯隊。雖然最終沒能上天,但他和戰友們一直在地面值班,陪同在天上飛行的費俊龍和聶海勝。

2005年10月12日深夜,太空中的聶海勝即將迎來自己41歲生日時,劉伯明從攝像機畫面裡看到聶海勝的面部有些紅——“感覺如何?”

聶海勝回答:“很好。這麼晚了,還不睡啊?”

劉伯明說:“你都不睡,我能睡嗎?”

回憶起這一幕時,劉伯明開心地笑了。在他看來,從神五到神七的每一次飛行任務,都是14名航天員共同完成的。

劉伯明是航天員中英語最好的一個,但他當年會考時的英語成績卻是零分。

他九年級時的語文老師張述和說,劉伯明就讀的農村國中,英語課只開半年,也沒有正規的英語老師。但,即使在一門課零分的情況下,劉伯明還是考入了縣裡的重點高中,並從此在英語學習上格外下功夫。

“他連走路、幹活時,都在背單詞。”父親說。

劉伯明和妻子張瑤都愛好體育,是鐵桿球迷,喜歡多種體育專案。凡是有世界級比賽,不管是晚上什麼時間,兩人都會爬起來觀戰。劉伯明經常沒有時間,張瑤就代飽眼福,回來再將精彩片斷講給劉伯明聽,而劉伯明也像聽評書似的陶醉在一旁。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3

1980年,殲8Ⅱ飛機立項研製,其作戰效能要求遠超殲8飛機。顧誦芬任該型號總設計師,是航空工業第一位由國家任命的型號總設計師。他制訂了兩側進氣的氣動佈局方案,解決了二元超音速可調進氣道設計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他作為型號總設計師,組織和領導軍地多個部門、上百個單位高效協同工作,僅用四年就實現了飛機首飛。

殲8系列飛機共衍生16種型號和技術驗證機,裝備部隊350餘架,一直是我軍20世紀的主戰裝備。殲8系列飛機的研製,牽引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促進了冶金、化工、電子等工業的發展。顧誦芬被譽為新中國傑出的飛機設計大師、飛機氣動力設計第一人。

大飛機是國之重器,是國家意志的體現。顧誦芬先後擔任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論證組副組長和大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主任委員。20__年,他牽頭論證並提交了《關於把發展大型飛機列為國家標誌性重大專項工程的建議》。他基於對軍用、民用航空技術相通的規律性認識,提出“軍民統籌、大客大運並舉”的大飛機發展思路,並得到採納。20__年,國家批准設立大飛機重大科技專項。20__年,運20列裝部隊。20__年,c919成功首飛。

顧誦芬在航空事業耕耘70載,由於國防與航空工業的特殊性,直至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以後,因國家、軍方、航空工業系統、地方政府多次的獎勵、表彰,顧誦芬的名字才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顧誦芬還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帶領的團隊走出了一位科學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兩位型號總指揮。他主持編纂了70餘部航空科技書籍,主編的《飛機總體設計》一書,已經成為我國航空院校飛行器設計專業的必修課教材,主編的《現代武器裝備知識叢書——空軍武器裝備卷》《大飛機出版工程》等多個系列、數十種航空專著與圖書也都產生了巨大而廣泛的影響。

如今,年過九旬的顧誦芬仍不斷思考著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4

1971年,朱彥夫開始為張家泉架電而奔波。沒想到,這場“仗”整整打了7年。架電器材短缺,供電部門愛莫能助。他利用一切外出機會,到處聯絡架電器材,原本要兩個小時卸一次的假肢,經常一捆就是十幾個小時。

7年間,朱彥夫拖著殘疾的身體,先後乘火車跑上海、南京、勝利油田、陝西聯絡材料來解決村裡的用電問題。有太多這樣的酸甜苦辣,但終究,兩萬多公里的奔波,換回了15公里的架電材料。1978年張家泉村結束了點油燈的歷史,成了全鄉第一個用上了電燈的村。

清廉公正,用撫卹金接貧濟困

六七十年代的張家泉村,家家日子過得都很苦,有的吃不飽、穿不暖,有的無錢看病。只要朱彥夫知道的,他必會想方設法盡力去幫助鄉親渡過難關。

村民褚秀才兄弟五個,家裡人多地少,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1971年,家裡實在是吃不上飯了,四弟餓得乾瘦如柴。朱彥夫瞭解到情況後,回到家立即讓妻子送去五六十斤地瓜幹,成了褚秀才一家人的救命糧。

朱彥夫當村書記期間,出出進進為村子裡辦事,從來沒有在村子裡報銷過一分錢,幫村子看水利的、架電的上級來人,沒有地方吃飯,都是他掏錢在自己家招待。25年來,他不僅沒有在生活待遇上向組織伸過手,而且多次謝絕組織的照顧,主動用自己微薄的撫卹金為集體辦事情、接濟困難群眾。

朱彥夫同志14歲參軍,18歲失去雙手雙腳和左眼,昏迷93天,動過47次手術,卻以驚人的毅力,實現了生活自理。面對群眾的期望和家鄉的落後面貌,他挺身而出,勇挑支部書記的重擔,與群眾同甘共苦,在張家泉村山山水水間,都深深地印下了他立行、跪行、爬行、滾行的“痕跡”。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換來了張家泉村“山上松樹帶帽、山下林果纏腰”的景象。這都源於朱彥夫同志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源於他對祖國滿腔熱血、對鄉親們一片真情。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5

於xx,生於1948年,現年66歲,高中學歷,從事農村基層工作四十餘年,任支部書記四十餘年。於xx擔任南腰村村幹部以來,努力學習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貫徹執行黨委、政府的決定,勤政為民,恪盡職守,認真履行村黨支部書記職責,團結和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勤奮努力、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村風民風有了較大改觀。特別是近幾年來,他戰勝病魔帶領支部成員奮發拼搏、埋頭苦幹,多次贏得上級政府和村民的好評,他被省、市、縣授予“十佳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員”等稱號,是支部的好班長,是全村幹群的領路人。

南腰村位於新安縣西北部深石山區,距縣城50公里,屬於革命老區村,全村270戶,9個居民組,920口人,80年代時,全村不通電,無公路,百姓無水源吃水難,群眾溫飽問題解決不了,支部雙委無辦公室,沒有學校等貧困落後面貌。面對如此困境,於xx胸有成竹繪藍圖,帶領村兩委幹部,通過多方籌措,利用有限的資金,竭力改變村容村貌。一是通過向上級部門單位爭取“村村通”專案和發動本村外出打工老闆捐資,順利實現村內進村道路及環村道路硬化,改變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現狀。二是利用村集體有限資金辦實事,在環村道路安裝路燈,實現村內道路亮化,方便群眾夜晚出行。

一、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

於xx認識到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中有沒有威信,黨員隊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是搞好農村各項工作的關鍵。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他緊抓黨建不放鬆,首先從村級班子建設入手,在大力推進四議兩公開工作新機制的基礎上建立和健全了村幹部管理、民主議事、民主生活會,村務、財務、黨務公開等制度,堅持做到用制度規範幹部行為,要求每個班子成員講團結,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講公道,一切按程式辦事,一切按制度辦事;講奉獻,以個人利益服從群眾利益。在日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決策和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都能夠廣泛徵求每個班子成員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從不搞一言堂、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消除了班子成員之間的隔閡和疑慮,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援,營造出了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

其次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在黨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上,他在嚴格落實黨員教育培訓,“三會一課”等制度,在全面提升黨員素質的基礎上,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參與“雙培雙帶”、“三幫三聯三增”、“創先爭優”等黨性實踐活動,大力推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雙承諾、雙公開、雙評議”等黨員管理新機制,使全村黨員在農村三個文明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

再次是建好陣地,為了進一步改善辦公環境,建好黨員活動陣地,他上任後多方籌集資金,對原先的村辦公樓進行了重新裝修,全面改善了辦公環境。群眾說,來到村委會就像看見了黨,黨在群眾中就有了主心骨。

作為村黨支部的“領頭雁”,於xx還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拎在手上、抓住不放。通過召開支委會、支部大會、民主生活會、集體黨課等形式強化組織建設,並確立了黨員聯絡戶,成立了黨員議事會,開展了無職黨員設崗負責活動,基層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黨員素質進一步提高,全村黨員從無出現違紀違規現象。

二、搞好民主制度監督,推進民主制度建設

完善村務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強村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村兩委會缺少會議紀錄,許多會議決定得不到落實的情況,他首先理順會議制度,明確專人做好會議記錄並要求重要的村務工作必須經村兩委會討論,實行民主決策。接著,根據上級下發的村務工作規則,他又結合該村實際,認真細化、完善村務工作規章制度。

自擔任村書記以來,他認為:取得成績的關鍵是搞好班子團結,班子團結得好就好像內燃機有了內在的動力,群眾看到班子團結有戰鬥力,幹什麼事情都有信心,用群眾的話講“就有了奔頭”,全村有了凝聚力,再大的困難也不怕,再難的事情也能做。相反的話那就成了一盤散沙,什麼問題都會冒出來,要發展社會事業奔小康就成了一句空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於xx做的一系列實事,得到了鎮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稱頌。

三、盡職責改面貌

任職以來,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無私地貢獻著,為改變貧窮面貌帶領雙委成員用辛勤的汗水,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敬業之歌。投資35萬元,打深井一眼,解決全村歷史以來吃水難問題,並戶戶安裝了自來水,建校投資25萬元,校舍面積430平方米,建文化大院投資8萬元,四室齊全,長期開放。村級衛生室建設投資10萬元,萬村千鄉農村超市一個,投資5萬元,村組通公路鋪修6公里,投資120餘萬元,農戶沼氣建設180處,農戶改廁150處,村室建設兩期共投資50萬元,現有建築面積470平方米,退耕還林和村莊綠化960畝,荒山造林面積500畝。農村電網改造達到電氣化村,又投資10萬元對公路沿線房屋牆體粉刷皁白,如今村容村貌整潔乾淨,煥然一新。

四、加快經濟發展,關注民生

在鎮農綜站等部門的大力扶持下,組織百餘人蔘加了農業技術培訓班;為積極做好地質災害點移民工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認真做好了全村地質災害移民建房,地基、用水、用電通訊等協調工作;順利完成了本村的安全飲用水專案;組織群眾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發動群眾投工投勞,修復村民組村莊水泥道路,保持村莊清潔;認真落實惠農政策,做好涉農資金髮放對接工作,完成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做好五保戶資金髮放,生活保障,農村低保戶生活保障,評定工作;做好村級公路養護、除草工作等。

五、抓民心樹新風揚和諧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他十分注重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素質,在精神文明建設上,首先是投資150萬建成了農民文化休閒廣場一處,建起了村級圖書館、閱覽室,購買了體育健身器材,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立活動,通過評選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媳婦、好公婆活動,引導村民自覺抵制封建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培養村民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三是堅持依法治村,創造良好社會秩序。通過增強普法教育,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建立防控體系,有效維護全村治安穩定。四是查民情解民憂。做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把群眾冷暖掛在心頭,經常深入本村五保戶、低保戶及三無戶等弱勢群體家中,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春節期間慰問老黨員、老幹部和困難家庭,對村內發生的各類重大矛盾糾紛及時排查、調解,化解各類矛盾和糾紛,堅持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使全村呈現出一派祥和文明、誠信明禮、產業發達的蓬勃景象。

六、抓自身提素質樹形象

打鐵必先自身硬,他意識到要想帶領群眾奔小康,就必須從自身做起,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因此他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的同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範,要求其它成員幹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他成員幹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堅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從不以權謀私,優親厚友,在南腰村這個充滿利益誘惑的崗位上,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優良本色,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這就是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工作的所有,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悅耳的篇章,有的只是黨支部書記樸實無華,平淡無奇的四十餘年的樸素工作,於支書是用他那樸素無奇的人生目標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勤政為民的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光榮典範,鎮黨委政府信任他、廣大村民尊敬他,在他的帶領下,南腰村的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家園整潔美麗,人民群眾團結、平安、和諧奮進。

2024感動人物事蹟材料篇6

張紀清,74歲,江蘇江陰市市民。

月,在郵局突然暈倒的老人張紀清被送到醫院。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祕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

1987年,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1000元的`捐款用於敬老院的建設,捐款人署名是“炎黃”。當時這筆捐款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工資。從此以後的27年間,無論是希望國小還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27年間,江陰人一直在尋找“炎黃”這位好心人,當地甚至還建設了一個“炎黃陳列館”。

年11月,這位好心人“炎黃”終於現身了,他就是張紀清。張紀清出生貧苦,改革開放後成了鎮上首個萬元戶。手裡有了些錢他就開始捐款。之後,他又幹回了老本行會計,拿的是死工資,可是捐款卻沒有中斷。張紀清在家裡明確表態,錢會用到別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錢自己去掙。現在張紀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樸,現在還住著過去的老房子,但是依舊捐款。

張紀清坦言署名“炎黃”是不想讓被幫助的人有負擔,他說“我們做一點點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張紀清就是“炎黃”,這個祕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並一直支援著他。這份堅持27年的凡人善舉成就了大愛,在這個冬天帶給很多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