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8篇

實用的心得是會讓我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今後的生活的,對於寫心得體會這件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見解,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8篇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1

8月的華坪縣連續高溫,熱得像一個大蒸籠。

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和老師們聊著今年孩子們的大學聯考成績:“159人蔘加大學聯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線以上有70人。理科最高成績651分,文科最高成績619分……”她滿臉透著喜悅之情。

她叫張桂梅,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階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40多年來,她始終堅守雲嶺深處的貧困地區,拖著病體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貧主戰場,用大愛築起師德豐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先後榮獲“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雲嶺楷模”等40餘項榮譽。

“讓不幸的孩子都有媽媽”

今年63歲的張桂梅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她跟隨姐姐來到雲南參與“三線建設”。1995年,丈夫患上胃癌,她花光所有積蓄也未能留住丈夫的生命。第二年,張桂梅帶著喪夫之痛,從大理市調到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那幾年,張桂梅經常看到一些因家庭變故成為孤兒的孩子,這讓她感到一陣陣心痛。她心想:怎麼能幫幫他們?讓這些不幸的孩子都有媽媽。

1998年7月,張桂梅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旗下宣誓後,她更堅定了要幫助這些不幸孩子的信念。20xx年,有關部門派人找到張桂梅,希望她能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的院長。張桂梅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成了54個孩子的媽媽。

“每個孩子背後都有許多不幸的故事,每個孩子心裡都揣著一塊冰。”提起兒童福利院孩子們的身世,張桂梅一臉難過。她說:“我要加倍呵護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希望。”

“張老師雖然不是這些孩子的親媽,但卻比親媽還要親。”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趙建英說,多年來,張老師全身上下患有近20種疾病,她卻一點兒不在乎,只要不暈倒絕不去醫院。但若是孩子生病了,她便馬上送去醫院治療。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龍朗出水痘住院,張桂梅拖著病體每天去醫院探望。王龍朗康復出院後,她又忙著製作錦旗送到醫院。她說:“要讓孩子從小心存感恩之心。”

截至目前,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先後收養了136個孩子,其中50多人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今年25歲的張惠華,是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收養的孩子,現在華坪縣石龍壩鎮工作。他告訴記者,是張桂梅媽媽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要像張媽媽一樣去幫助更多的人。

“讓大山裡的女孩都有書讀”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著一個小女孩,身旁放著一把鐮刀和籮筐,望著遠方發呆……這畫面到現在我都無法忘記。”張桂梅哽咽著說,當我下車詢問小女孩怎麼了?她哭著告訴我,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她嫁人。

小女孩的話和渴望讀書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張桂梅的心,她覺得應該給山裡的窮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便萌發了創辦一所女子高階中學的想法,讓山裡的女孩子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子”的惡性迴圈中。

張桂梅開始四處募捐。大家都說她異想天開,可她仍舊咬牙堅持。20xx年,作為黨代表在出席黨的十七大期間,有位記者問張桂梅:“你的夢想是什麼?”她深情地說:“我的夢想是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山裡的女孩子都有書讀。”當時有人問她:“貧困山區那麼多女孩子讀不上書,你一所高中又能幫助多少人呢?”張桂梅堅定地說:“能幫一個是一個!”

在張桂梅的呼籲下,各級黨委、政府大力關心支援,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

20xx年,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階中學開學了。第一年招收了100名貧困家庭的女學生。12年來,先後有1700餘名女學生從華坪女子高階中學走進大學校門,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連續8年大學聯考升學率居麗江市第一名。

“只要黨員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萬事開頭難。辦學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建校初期,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沒有食堂、廁所,學生和女教師只能擠在教室裡睡覺,男教師則睡在樓梯間。沒多久,17名教師有9名辭職離去,6名學生提出轉學,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時,張桂梅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額頭、後腦、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長骨瘤,肺上有結節,呼吸困難。每天,她一邊與病魔作鬥爭,一邊想辦法把學校辦下去。整理檔案時,她無意中發現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張桂梅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當天,她便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入黨誓詞,誦讀《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經典文章,大家鄭重承諾: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一定要把大山裡的女孩送入大學!

後來,學校成立了黨支部,張桂梅任黨支部書記。經過深入思考,她提出了“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教學理念,依託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共黨史等學科改進課堂教學,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為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她還開創了“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每週組織一次理論學習”等“五個一”活動。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剛進校的第一課,校長並不直接談高中階段的學習,而是對我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華坪女子高中畢業生鄧婕說,經過高中三年紅色文化的薰陶,使我變得更加堅強獨立。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學習共產黨員吃苦耐勞、衝鋒在前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2

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路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

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為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3

“張桂梅老師建校育人、教育扶貧的全過程,我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華坪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李向天的宣講,帶著大家回顧了張桂梅老師走過的這一路。

她1975年來到雲南,並在這裡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家庭的不幸、疾病的困擾沒有摧毀她,反而給了她更多動力。

為了不耽誤學生會考,她把學生送進考場才去做手術,從體內切除了重達2公斤多的腫瘤。她的病情反覆發作,可為了不影響學生們學習,堅持邊上課邊吃藥治療,“我是老師,講臺就是我的生命,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

她沒有孩子,也沒帶過孩子,可為了照顧華坪縣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她住在福利院,把年僅1歲的孤兒背在身上哄他入睡。“媽媽!媽媽!”孩子總愛依偎在她身上這麼喊。

張桂梅不忍目睹貧困山區女孩因貧失學、因傳統觀念失學,她毅然決然開啟了創辦免費女子高中之路。為募集資金她承受著委屈,把所有的質疑拋之腦後,堅持四處奔走、不斷呼籲。

2008年9月1日,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正式開學,那是張老師最快樂的一天。“回顧華坪女高艱辛的創辦歷程,是她把絕望變成希望,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深深地打動了我。”李向天說,從張桂梅身上,他看到了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本色本真。“她是華坪的驕傲,也是我永遠的榜樣。”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4

張桂梅,1977年6月,河匯村村民。在丈夫慘遇車禍身亡後,面對年幼的孩子和年邁多病的公婆,她斷然拒絕“好心人”讓其改嫁的勸說。最後,簽訂以“為公婆養老送終”為提前的入贅協議,招夫上門共同孝敬公婆,擔當養老撫幼責任,樹立了尊老敬老的典範。

擺脫喪夫之痛,以單薄的雙肩毅然挑起生活重擔

張桂梅出生於木石鎮儉莊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雖然家裡經濟並不富裕,但卻是一個忠孝之家,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忠孝仁愛。

2002年,心地善良的張桂梅嫁到了河匯村,可就在2007年春,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不僅帶走了丈夫年輕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讓她痛不欲生,一度喪失生活信心,但是看著風燭殘年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頓時清醒過來——“絕不能讓喪失獨子的公婆整日以淚洗面,無依無靠,即使命運拋給我千斤重擔,我也要勇敢地肩負起身為兒媳和母親的責任。”。

於是,張桂梅掩蓋住心內的痛楚,每天早出晚歸外出工作,回家後悉心照料公婆和兒子,田間地頭更是經常看到她獨孤的身影。為了不讓公婆看出她的疼痛和艱辛,張桂梅總是面帶笑容,於是歡聲笑語再次回到這個不幸福的家庭。

簽訂“入贅協議”,堅決為老人養老送終膝下盡孝

女人能頂半天,可是整個頂下來,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氣,生活十分艱辛。張桂梅的公婆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自己卻又幫不上什麼忙,心裡十分著急,於是就勸她早日改嫁。可張桂梅死不同意。善良的她想到自己改嫁可以帶著孩子走,但誰願意接受兩個不沾親不帶故的老人呢?如今公婆膝下已沒有兒子,4個女兒又遠嫁外地,誰來照顧他們呢?兩老都已經高齡,身體均不好,婆婆王傳美有嚴重的氣管炎,公公張茂春腿腳不好,她實在是不忍心改嫁。

“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把這個擔子扛起來,這是我應該替丈夫承擔的責任。”張桂梅堅定地說。可婆婆王傳美看著不忍心,一再勸她:“梅子改嫁吧,你這麼年輕,不要因為我們拖累了你,我們不會埋怨你的。”婆婆的一席話讓張桂梅淚如雨下,“娘,不要再說了,就是改嫁我也要帶著你們。”

最後,在大家的勸說下張桂梅同意改嫁,但是她有個前提,就是必須招夫入贅前夫家中,一起伺候兩位老人,否則她終生不嫁。她的這一要求在整個村子傳開來,很多適婚男人聽說後打了退堂鼓,然而還是有人被她這份執著的孝心打動了。忠厚老實的劉信聽說她的故事後深為感動,他認為張桂梅提的要求恰恰說明她很孝順,有責任心,於是拍著胸脯答應了。就這樣,又一個家庭組成了,婚後,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在照公婆的同時,對新的公婆張桂梅同樣照顧得很周到。劉信父母深明大義,也非常理解兒媳婦和劉信,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又恢復了恬靜幸福。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盡心盡孝感動鄉鄰

在張桂梅家中,剛剛過世的婆婆王傳美生前,說起張桂梅和劉信,老人總是讚不絕口:“他們對我們真的很好,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比親生的還好。”婆婆去世前,每日早晨,張桂梅即便再忙,也會給婆婆梳頭,下午回來再晚,也會給老人捶捶肩膀揉揉腿。劉信每晚也會端著酒和菜到老人的房間,與老人邊喝酒邊聊天,排解他們心中的孤獨。

可前不久,又一場突來的災難再次考驗著這個歷經風雨的家庭。劉信唯一的兄弟也因車禍不幸遇難,留下父母和孩子。面對兩邊都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張桂梅和劉信誰都沒有撇下,為照顧兩邊的老人,他們經常奔波于山亭和滕州之間。目前,張桂梅和劉信的言傳身教,讓他們兩個幼小的孩子也有了遠遠超過自身年齡的責任和擔擋,不僅學會了料理家務,更學會了如何照顧老人,如何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做一個好人。

“她對婆婆非常孝順,我們村裡人都很佩服她。”熟悉張桂梅的河匯村村民於媜說,張桂梅逛街時看到好東西,首先想到給公婆買,每到過年,她都要給公婆買新衣,到了老人的生日,她還要做一大桌菜,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一聚。

在這個不是靠血緣關係維繫的家庭裡,他們勝似親人,其樂融融。如今,劉信到城區務工養家,張桂梅婚生了一個兒子後,重組的一家人在經歷風雨之後,又恢復到往日的幸福和甜密。“百善孝為先”張桂梅雖然簽訂的僅是一張明確責任義務的協議,但它卻有力表達了張桂梅孝敬公婆的決心,傳承和昇華了數千年中華孝道。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5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裡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裡,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08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援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於順利成立。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6

為了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保山市永昌國小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的號召,11月1日下午,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教職工在五樓報告廳集中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學習她愛崗敬業、履職盡責、為人師表、像紅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

初心不改、使命不棄。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續寫著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蹟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淨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支部書記、校長輝春梅同志要求,全校教職員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心繫群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學習她厲行節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於黨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著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

在當前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全體教職工廣泛深入學、聯絡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讓每個黨員清楚知道作為一名普通基層黨員,應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守初心、擔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在工作點滴中提升自我、服務人民、實現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蹟。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及時整改落實,真正心繫學生,努力成為一名新時代“四有”好教師。

家訪中,車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穩,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訪回來,張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對於62歲、身體長期有病的張桂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次的“長征”。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7

2020年金秋,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事蹟,溫暖了許多人、感動了許多人: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為山區孩子帶去光和熱,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堅守特殊教育領域24年,用支援、欣賞、包容的態度幫助、成全每一個孩子;貴州省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橋,在地震發生時率先衝進教室,和她的同事一起在17秒內幫助32個孩子安全撤離……

一位位教書育人楷模,用實際行動塑造了當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他們是全國教師的楷模,也是千千萬萬好老師的縮影。

師者,人之模範也。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教育綜合改革效果顯著,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各地在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加強教育學科建設、強化師範質量保障等方面出臺了系列務實舉措。“十三五”以來,6所部屬師範大學累計招收公費師範生3.7萬餘人。目前,有28個省份通過在學免費、到崗退費等多種方式,實行地方師範生公費教育。中央財政加大對師範教育的支援力度,中央高校師範生和公費師範生生均撥款標準分別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

同時,教師培訓體系日趨完善,“國培計劃”實施以來,堅持服務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強化分層分類施訓,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我參加過3次國培計劃,每一次對我而言都是成長、提升的機會。”從一名普通的國小英語教師成長為負責全市國小英語教研工作的教研員,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中心的張巨集麗是國培計劃的受益者,她感慨地說:“國培計劃助我成長。我願意踏踏實實做一輩子老師,教書育人。”

“十三五”以來,各地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髮展規律,教師素質能力不斷提升、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正逐漸形成。

優管理——

教師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2020年9月,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老師,您好!”“教師節快樂!”“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期間,北京王府井、上海外灘、青島五四廣場等地,閃耀的燈光為教師們點亮。學生們手舉燈牌,用一句句暖心的話為教師們送上祝福。

“十三五”以來,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科學挖潛調劑,廣大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近年來,從教育部到地方和學校,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立體式網格化的師德監管體系,各地切實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形成了樹德正風常態化長效化機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布和說。

幾年來,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印發中國小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有關檔案,深入推進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放管服”改革,研製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深入激發廣大教師創新創造活力。

幾年來,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科學挖潛調劑。研究出臺有關政策檔案,指導各地通過加大挖潛創新力度、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調劑等多種方式增加中國小編制,優先滿足教育發展需要。

促發展、優管理,在各項政策措施的推進下,廣大教師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我要繼續堅守教書育人一線陣地,和老師們一起,努力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貢獻!”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清華大學附屬國小校長竇桂梅說。

“在黨和國家的培養下,像我這樣的一大批思政課教師正逐步成長和發展起來。只有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全國最美教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王易說。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用愛心、智慧與奉獻,點亮孩子們的未來、託舉民族的復興。

補短板——

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新學期開學,我們學校又迎來了4名支教教師,都是城裡來的優秀教師!”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國小校長劉斌高興地說,近幾年,來學校支教的教師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家長們更滿意,老師們的幹勁也更足了。

從石柱縣渝中實驗國小來到中益鄉國小支教的黃敏談到支教初衷時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深知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我要儘自己所能,傳播知識、啟迪希望!”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落實鄉村教師支援計劃。5年來,各地多管齊下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35歲以下教師佔43.4%,本科以上學歷佔51.6%,中級以上職稱佔44.7%。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鄉村教師整體素質大幅提升,2015—2019年,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專案和幼師國培專案,培訓鄉村教師校長950萬餘人次。鄉村教師的待遇明顯改善,近5年來,中央財政安排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獎補資金207.74億元,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近130萬名教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通過“特崗計劃”、中國小銀齡講學計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援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援西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等,為貧困地區輸送了大量優質師資力量。其中,針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推出的“特崗計劃”實施15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710億元,累計招聘95萬名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省份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

國家下大力氣重點突破、補齊短板,老師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學校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好了,孩子們的變化也讓我驕傲。和孩子們在一起久了,感覺總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希望國小音樂教師王楊穎是一名“90後”特崗教師,她說:“我想給孩子們最好的陪伴,未來,我會繼續在教師崗位上砥礪前行!”

希望的田野上,廣大鄉村教師正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展現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

向張桂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篇8

有人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著、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著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裡,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麵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群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我們要知道“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