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工作經歷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5篇

你一定要知道事蹟材料應該是要給人帶去生活的動力的,我們在準備事蹟材料的過程中肯定要強調內容完整,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師家訪事蹟材料5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5篇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篇1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他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個年發頭。十六年中,一批一批學生成為合格人才,進入高校,走向社會,令他激動,讓他欣慰。十六年的風風雨雨,讓他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六年的不斷探索,更讓他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的經驗,讓他認識到,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絡,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今年,一個表現一直很好的學生,卻出現了成績滑坡,他多次做工作,也不見效。於是,他就到她家去了解情況:她家去年失火,爺爺有患病多年去世,家庭非常拮据,父母雖然沒讓她輟學,但家庭生活十分貧困,給她造成了太大的壓力。面對這件事,他耐心做家長的工作,並且委婉地指出他們對女兒造成的副面影響。長達兩個小時的交談,終於說服了家長。瞭解情況後,他從生活上、精神上關心這個女生,她深受鼓舞,又繼續努力!家訪讓他走進學生心裡,溝通了師生感情,家訪為班主任工作揚起了風帆。

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讓學生難堪,而是要與家長、學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真心交流和溝通。家訪工作長"報喜,可以為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他家訪的物件主要是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有一個學生是中途轉學來的,學習很差,可是性格卻較粗野,不服老師,願意和學生動拳頭。他多次和家長反映這一情況,但"棍棒教育不但無效,還產生了抗拒心理。針對這種情況,他改變了方法,利用時間去尋找這個"雙差生的閃光點。他喜歡勞動並有組織能力,同學也佩服他。他從他身上找到了積極的有利於轉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他進行了家訪。剛跨進他家門,他父親預料孩子又出事了,臉陰沉沉的,讓孩子出來。他趕忙解釋:"請不要誤會,他路過順便看看。氣氛緩和了。他當著家長的面表揚了學生,家長很吃驚,他說從來沒聽過孩子的好話。學生也非常感激,臉上有了笑容。時機成熟,和家長一起談了督促孩子複習功課的方法,並鼓勵學生認真迎接近期期末考試。十六年來,他接觸的"雙差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他通過一次次家訪,反覆抓,抓反覆。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希望和熱情。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他還要紮實的做好這項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篇2

家訪是我們幼兒園每學期末每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剛開始時我很疑惑:我們現在的通訊這麼發達,很多時候我們都通過電話交流,有些小事則可以在接送的時間三言兩語與家長交換意見,有必要走進家庭實行這樣傳統的家訪嗎?家長會樂意接受嗎?通過三個學期的家訪工作,現在我認為家訪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減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溝通交流更加有效。現在我將我本學期的家訪感受做以下概括:

今年我們班有-名幼兒,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幼兒的家中,但是家長們對於我們家訪反應不一:有的驚訝,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幼兒園裡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要到家裡來家訪?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亂,那個時間我們沒有空,抽不出時間招待老師;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沒有機會和老師好好交流呢,對於我們的到來非常的高興。面對家長不同的態度,我們更困惑了,會不會因此而造成負面的影響,給家長們帶來額外的負擔?但有一點,我們更清晰了:家長們的家庭教育觀念確實需要我們的引領,而走進家庭的家訪活動,正好給了我們一次瞭解、溝通的機會,對孩子,對家長,對我們自己,都將會是一次挑戰。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家長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幼兒園什麼時候開始教寫字算數?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詳細地向家長解釋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使家長明白我們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兒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我們也詳細地向家長了解了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們還給家長們佈置了寒假作業,就是讓家長寒假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把幼兒拿回家的幼兒用書再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學一學。

這次家訪給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這對我今後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在學期即將結束的那個星期,我們班發生了一件令我非常難過的事情,-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門夾到了,而且骨折了,當時我真的不知所措,這可是我從教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事故了,對於-和他的家長我感到非常的內疚。家訪第一天我和陳老師去買了水果打算去-家看望他,我們坐著三輪車剛到他們家路口,就看到-和他爸爸在那等我們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媽媽和熱情的招待了我們。我們首先對於在幼兒園發生的這件事表示了歉意,也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在整個家訪談話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對於這件事的理解,說這是個意外,沒有關係,-自己平時也很調皮,還說-經常說老師很好。聽了他媽媽的話我一方面覺得很高興,家長這麼理解我們的工作,另一方面更覺得內疚了。這次家訪還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高興的拿小時候的照片給我們看,給們講小時候的事;-興奮的給我們表演培訓班學過的舞蹈;還有很多家長會著孩子在路口接我們等等,這些都很讓我們感動,也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溫暖。

通過家訪,我們不僅瞭解到了平時不瞭解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範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鍊。家訪不僅僅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感動和寶貴的經驗,家訪也帶給了孩子們滿心的快樂:“老師到我家來了!”家訪後的幾天,孩子們交流的話題都是同一個內容。孩子們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溢於言表的快樂。家訪更帶給家長全新的感動:“老師,謝謝你如此細緻!”教師對孩子日常言行的細微介紹,對孩子個性的詳細剖析,老師的家教理念讓家長們耳目一新,從來沒有想到,教養孩子還有那麼多的道理!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篇3

中學的一名新教師。這位剛剛踏上教育之路的教師,以其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和熱愛學生的一顆誠心,贏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和愛戴。特別是在學校今年舉辦的“家訪”活動中,積極負責,不僅圓滿完成了家訪工作,還影響到了很多學生和教師,推動了學校整體工作的完成。

一、精心準備,確保家訪活動出成效

該同志不打無準備之戰,每次家訪前,她都要進行充分的準備。首先,把要家訪學生平時在校的表現情況進行整理,確定重點家訪人員。這些重點人員多數是平時比較調皮、成績後進的學生,家長因為生活繁忙,平時無法按老師的要求做,缺少對學生的有效管理。對這些學生,鍾老師重點分析,重點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點:第一,重點了解家庭教育情況,家長的教育態度。第二,認真瞭解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對學校教育的誤會,加強家校間溝通。第三,努力尋求最符合學生和家庭實際、最為有效的溝通和教育方法,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工作。對於其他的學生,她則把家訪重點放在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徵求家長意見和建議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瞭解孩子,和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接觸。

二、全心投入,加強老師與家庭的溝通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鍾老師通過電話、簡訊和與家長見面等多種形式對6個班的6名重點學生進行了家訪。在整個家訪過程中,鍾老師沒有高高在上,而是和學生的爸爸媽媽拉著家常,瞭解了孩子的情況和家長的想法。家長也心平氣和地接受她的觀點。讓她印象最深的家訪是陶勇和趙坤。兩個都是她的課代表,鍾老師平常也非常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但在這次家訪過程中,鍾老師發現在學校沉默、乖巧的陶勇,在家卻是一個活躍分子,家人都非常疼他,寵他。而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表現並不突出的他往往被老師和同學遺忘,所以即使作為課代表的他成績也並不突出。發現這個問題後,鍾老師終於找到了如何幫助陶勇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以後上課經常鼓勵他,也讓同學多與他交流溝通,慢慢地他變得開朗了,成績也開始好轉了。另一位是趙坤,鍾老師的得意門生,但快到學期結束時鐘老師卻發現趙坤錶現並不積極,作業不收,上課也不聽講,在家訪中才得知其家人非常支援他學理科,所以他也開始放棄文科的學習。家訪中鍾老師與其家長認真分析了趙坤到底該選擇看似前途較好的理科還是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文科,最後趙坤還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文科,他自己現在都說幸好選擇了文科,他很喜歡,而且成績一直在進步。

三、及時總結,堅持家訪的長效性

鍾老師沒有像有的老師一樣只是為了完成家訪任務而家訪。鍾老師除了在學校組織活動期間進行家訪外,在平時也堅持經常性的家訪。家訪後,針對班上一部分“問題”學生專門建立了追蹤記錄,隨時掌握學生在學校的基本情況,並且定時與家長聯絡溝通,隨時交換意見。比如陶勇,這個學期又分在了鍾老師班上,雖然他沒有擔任課代表了,但鍾老師依然很關心他動態,經常關注他,把他的表現及時跟家長反映。

教育是用一片樹葉搖動另一片樹葉,家訪是用一顆心靈去感動另一顆心靈。鍾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點亮愛的燈盞,喚醒學生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讓人性發出最燦爛的光輝。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篇4

按照縣教育局“幹部下基層,教師訪萬家”的活動和統一部署。本學期,我校正式啟動“教師訪萬家”活動,在我校的統一安排下,老師們積極參加,並能深刻認識到家訪的重要性,使家訪成為了解學生,建立家長、學生、老師三位一體的教育新模式的最有效方法。幾個月下來,我校在課外訪萬家活動中湧現出許多優秀教師典型,老師就是其中一個。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她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個年頭。十六年中,讓她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六年的不斷探索,更讓她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的經驗,讓她識到,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絡,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

20xx年9月27日她來到我班學生劉名雨家,他父母離異,父親外出打工,幾年都沒有回過家。他一直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關愛,逐步形成了孤獨鬱悶,不善言語的性格,加上爺爺奶奶的溺愛,教育無方,導致了該生終日總是精神不振,鬱悶寡言,不善與師生交流,缺乏自主學習精神,作業不能獨立完成,喜歡獨自看電視。他像一隻無人關愛,蜷縮在冰冷角落裡的小鳥,似乎被整個世界忘卻……剛與他接觸,朱老師覺察到他缺少溫暖,缺少關愛。因為他拒絕老師走進他的心裡。朱老師決定通過家訪去撫平他受傷的心靈。開始通過家訪彙報該生在學校的各方面的表現以及學習情況;瞭解該生在家的思想狀況和具體表現從側面瞭解該生的家庭成員及其家庭環境。再以電話的形式與該生的爸爸取得聯絡,並求得學生家長的支援;瞭解該生家庭情況的根源所在,以便對學生教育好“對症下藥”。本次家訪指出家庭的不完整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導致溺愛孩子的弊端;祖孫互說心中積言,填平“代溝”;制定出孩子的改變計劃。在這期間,朱老師在學習上,生活上關心他,通過班級集體的力量讓他感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實踐證明,愛可以增進師生友誼,加深瞭解認識,加強相互信任,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在愛的基礎上,朱老師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開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幾次的家訪,劉名雨同學釋消了自卑的心

理,臉上綻放出了笑容,把自己融入到了班集體之中,他說自己不再是一隻無人問津的孤獨的小鳥了,他從寒冷的冬日回到了豔陽的春陽,他感到班集體的溫暖。自從劉名雨的心理負擔減輕後,他的學習成績也在緩緩上升。

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讓學生難堪,而是要與家長、學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真心交流和溝通。家訪工作長"報喜”,可以為留守孩和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不忘這一"棍”之仇,給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她家訪的物件主要是留守孩和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

有一個學生學習很差,可是性格卻較粗野,不服老師,願意和學生動拳頭。她多次和家長反映這一情況,但"棍棒教育”不但無效,還產生了抗拒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朱老師改變了方法,利用時間去尋找這個"雙差生”的閃光點。他喜歡勞動並有組織能力,同學也佩服他。朱老師從他身上找到了積極的有利於轉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進行了家訪。剛跨進他家門,他父親預料孩子又出事了,臉陰沉沉的,讓孩子出來。朱老師趕忙解釋:"請不要誤會,我路過順便看看。”氣氛緩和了。她當著家長的面表揚了學生,家長很吃驚,他說從來沒聽過孩子的好話。學生也非常感激,臉上有了笑容。時機成熟,和家長一起談了督促孩子複習功課的方法,並鼓勵學生認真迎接近期期會考試。十六年來,她接觸的"雙差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通過一次次家訪,反覆抓,抓反覆。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希望和熱情。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

教師家訪事蹟材料篇5

家訪,無疑是聯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紐帶。自從教以來,老師一直很重視與家長的溝通,所以他經常走入學生家裡真切的感受他們的生活。在家訪中,他架起了家長、學生之間的情感橋樑;他讀懂每個學生的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他為學生們尋找到了身邊的榜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家長,學生和教師一起形成了合力,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愛的世界是相互的,付出才有收穫。記得那次去秦琳家,由於路況複雜,交通不便,他就決定步行去,結果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途中還遇到了狗,但他仍然帶我們挨家挨戶詢問。可天公又不作美,天空中突然烏雲密佈,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大家沒有帶雨披,還要不要去呢?他心中很矛盾。後來他說了一句話:“既然已經和家長聯絡好了,怎麼能失約呢?”於是大家下定決心,和大雨來個賽跑。也許是老天故意在考驗我們的決心,豆大的雨滴立即霹靂啪啦的落下來,很快就雨滴又變成了雨線,緊接著就是大雨傾盆。到她家時,我們已全身淋溼,看到老師的到來,秦琳一家忙成了一團。他的父母真是不知怎麼招待我了,又是給衣服,又是遞毛巾,又是倒熱水,弄得我們倒真不好意思。秦琳眼圈紅紅地看著陳老師:“老師,我一定認真學習,再也不上網耽誤學習了。”“你一定會做到的,老師相信你。”屋外雨在下,可屋內,我們每個人的心卻熱乎乎的。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他給學生付出一顆愛心,自己則得到一片甘霖。

老師非常善於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分析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良方,從而獲得心與心的溝通。他們班的黃聲輝同學有一段時間總是上課睡覺,作業不能及時完成,他調查後發現,原來是他在家經常玩手機,玩到很晚才睡。家訪那天,到了他家,父母在外工作還沒有回來,看到他的家徒四壁。陳老師以家境為切入點,以男兒當擔起家庭的重擔,自強,自立為話題,與黃聲輝推心置腹地談了一上午,沒想到在學校無論怎麼苦口婆心都難以說服的他,如今終於頓悟了。他也如釋重負輕鬆了許多。用愛走進學生的內心,是他家訪的一貫做法。

在家訪中不僅瞭解決了個別學生的問題,也讓他在班級的教育上得心應手了很多。陳老師教的這個班獨生子女多,遇事缺乏獨立,學習上也缺乏自主。然而,他們們班的李枝強卻與眾不同,父母經常去外地打工,對他照顧很少,可他永遠是一身乾淨的衣服,積極地學習勁頭。儘管父母不在身邊,但他依然成績優異。是怎樣的家庭教育?讓他這麼優異呢?陳老師帶著滿心的疑問,走到他的家裡。

開始大家認為他父母都是外地打工人員,家裡肯定一片狼藉,雜亂骯髒,可是來到他的家裡,一株旺盛的桃樹,下面擺放著整齊的盆栽花,屋子裡儘管簡陋,可是卻乾淨整齊,大家吃驚之餘都若有所思。在所有陳舊的傢俱裡,一臺嶄新的冰箱吸引了陳老師,聽他的父母介紹,自己是做工程的,一出去幹活,可能就要到很遠的地方,不能回來照顧李枝強。從上四年級開始李枝強就常自己一個人生活。走的時候給買的食物,放壞了,他也捨不得扔,於是就給他買了臺冰箱,這樣食物可以多存放些時間。聽到到這裡,陳老師眼睛有些溼潤,現在好多孩子父母做好了還挑食,這不吃,那不吃,他小小年紀,就自己生活,真不容易。他爸爸接著介紹,他衣服髒了,自己洗;學習上,該學什麼,自己安排。同時他時間上抓的特別緊,每次回家吃完飯,收拾完就自己去學習了,家長從來不費心。有時離得遠,想費心也不可能。是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多懂事的孩子呀!陳老師為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

這又是多好的教育素材呀,身邊的榜樣是重要的,陳老師借這次家訪,給班裡樹立了一個鮮活的榜樣,對全班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以點點滴滴的愛,來點燃星星之火,從而使教育形成燎原之勢。

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故事講不完。通過家訪,陳老師改變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增進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友誼和信任;改變了家長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與溝通;改變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偏見,增進了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交流了配合。“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學校舒心”是他一直堅持的工作態度,他用真真切切的愛撐起自己教育的那片天,構築了心中最美好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