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探索“三個三”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探索“三個三”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探索“三個三”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日照市嵐山區發揮組織部門職能作用,探索實施“三個三”機制,推動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三大行動”穩脫

開展“村村到”大調研行動。發揮脫貧攻堅中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將2020年定為基層黨建“攻堅突破年”,在全區421個村中開展“村村到、找短板,抓落實、求突破”工作調研,從村班子建設、村集體經濟收入等7個方面入手,細分47小項,全面摸清村班子現狀,找出貧困村問題癥結,制定整改措施。

開展村集體經濟“清零、倍增”行動。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紮實做好集體經濟“清零、倍增”行動,創新“眾籌”模式,實施“眾籌”專案4個,帶動73個薄弱村集體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推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全域土地流轉,探索“三變三化三集中”,提高“造血”能力。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18000餘畝,64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開展村級活動場所“改造提升”行動。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活動場所管理維護工作的通知》,將全區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列入重大建設專案範疇,按照“新建一批、利用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投入資金1400餘萬元,累計完成160多個村級活動場所改造提升,實現10個省定貧困村、30個市定貧困村全覆蓋。

“三項機制”保脫貧

實施“5+1”包聯機制。出臺《關於組織開展“5+1”包聯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每一個貧困村,指定1位區級領導、1個區直部門、1名第一書記、1位鄉鎮幹部、1個骨幹企業定點幫扶,推動各類力量向扶貧一線聚焦。2019年以來,累計為基層協調、爭引各類專案90個,爭引資金3500餘萬元,新建、修繕水利專案22個,整理、改造道路專案7個。

落實激勵鼓勵機制。加強政治激勵,堅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標尺,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賽場”。近年來,20餘名扶貧一線幹部得到提拔重用。加強物質激勵,開展“5面紅旗”爭創活動,從脫貧攻堅等5項工作中評選出“紅旗村”,每獲得一面紅旗,黨支部書記崗位補貼每月上調800元,其他村“兩委”成員每月上調500元。

建立關心關愛機制。堅持教育培訓向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傾斜,將脫貧攻堅業務知識納入幹部培訓內容。加強談心談話,結合“村村到”工作調研,深入脫貧攻堅一線與幹部面對面開展談心談話,傾聽幹部心聲,紓解不良情緒。制定《嵐山區黨政幹部容錯糾錯實施細則》,明確合理容錯情形,旗幟鮮明地為在脫貧攻堅一線敢於擔當的幹部鼓勁撐腰。

“三路人才”助脫貧

鍛造“管理人才”。引導村級黨組織將後備幹部編入村重點工作攻堅組,結合其實際能力和特點,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等一線工作崗位中設定相應實踐崗,有針對性地給後備幹部交任務、壓擔子。今年以來,累計有113名政治素質過硬、工作能力突出、群眾反響較好的在外人才被納入後備人才庫。

引入“高階人才”。推行“產業+人才”引才模式,圍繞綠茶等產業,從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柔性”引進81名優秀人才,為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把脈會診、建言獻策。借力嵐山區(北京)協同招引中心等平臺,多渠道引進省內外各類高階人才來嵐貢獻才智。同時,緊盯高學歷、高素質“隊伍”,通過公開招考、現場招聘等形式,引入29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為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力人才支撐。

培育“鄉土人才”。充分發揮黨校優勢,通過定期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開設特色林果、農機維修等專業課程,分批、分類對扶貧工作隊、貧困戶進行實用技術培訓,著力為脫貧攻堅積蓄“人才力量”。實施“嵐山雁歸·鄉情引才 ”工程,建立嵐山籍在外人才資料庫,廣泛吸引嵐山籍人才回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