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微型黨課講稿:疫情防控||脫貧攻堅5篇

  微型黨課講稿:疫情防控||脫貧攻堅5篇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蔓延,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蒼涼而悲壯。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防控阻擊戰。擔負起“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光榮使命,以無畏逆行為家國的安康無憂、為城市的安然無恙、為人民的歲月靜好負重前行。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微型黨課講稿:疫情防控||脫貧攻堅5篇文章,提供參考學習,歡迎大家閱讀。

 

微型黨課講稿:疫情防控||脫貧攻堅5篇

 

黨課講稿一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蔓延,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蒼涼而悲壯。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防控阻擊戰,宣傳思想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擔負起“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光榮使命,以無畏逆行為家國的安康無憂、為城市的安然無恙、為人民的歲月靜好負重前行。

強信心:大難中詮釋好中國優勢

至暗時刻,病毒肆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沉著應對、當機立斷,封城護國、全民“暫停”。為了把筆觸伸向最前沿、把鏡頭對準第一線,宣傳思想人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逆行出征、奔赴前線,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戰鬥著。

       所以:宅家的你聽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赴武漢考察時催人奮進的講話;看到了10晝夜建成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你為英勇的解放軍除夕夜馳援武漢咬牙加油;也向獨自騎行300公里返回戰疫一線的95後小護士豎起大拇指...... 危難時刻,我們始終恪盡職守,第一時間把黨對人民的關懷、把國家的抗疫政策、把國人的頑強拼搏真真切切地傳遞給公眾,解讀著生命至上的中國理念,呈現著眾志成城的中國讚歌,詮釋著毋容置疑的中國優勢。

聚民心:磨難中凝聚起磅礴力量

視訊裡是我6歲的女兒,宅家的日子,偶然發現她居然能朗朗上口背這個順口溜。在那個恐懼、焦慮和太多不確定性瀰漫的時刻,這段鄉土味兒十足的防疫宣傳,告訴每一個黔江人,作為一個普通民眾,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要做什麼。為了錄製這段音訊,我的同事在劉書記的辦公室從白天忙到午夜。用群眾的語言宣傳群眾、發動群眾、引導群眾,就是宣傳思想工作聚民心的最佳路徑。我們利用全媒體平臺,開設專欄,權威發聲、宣傳典型,用好3500餘塊戶外電子顯示屏、219個“村村通”喇叭、260餘臺流動宣傳車和450餘隻移動小喇叭,以及手機簡訊彩鈴等,不間斷把最新防疫動態和科學防疫知識傳遞到千家萬戶,助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宣傳思想人始終把凝聚民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奮力作為。

暖人心:風雨中攜起手並肩前行

越是充滿未知,越需要真相穩定人心;越是前路艱險,越需要溫暖點亮希望。我們始終牢記為黨為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問需於民、服務群眾。主題策劃、資訊採集、後期製作、全網推送,多少人的廢寢忘食和殫精竭慮,終有了防疫知識的全民普及和群防群治的落細落實。xx新聞推出“印記.應記”短視訊,照片中10位醫者8位來自黔江;“講文明 樹新風 抗擊新冠肺炎公益廣告”系列圖說、表情包生動實用;《么妹勸你莫要來》防疫宣傳小視訊全網閱讀量超100萬。回憶起深入隔離病區採訪的日子,記者白偉坦言,“說不怕那是假的。但這是我的工作,更重要的,我是一名黨員,我不上誰上?”越是艱險越向前,這是黨員該有的覺悟和應盡的責任。宣傳思想人始終把基層一線作為工作的源頭活水,服務人民。

築同心:逐夢中心連心砥礪奮進

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疫情大考中,我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好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的重要作用。通過宣傳發動,全區超20萬人參與了“祖國在心中·戰‘疫’看師生”等系列線上活動;組織文藝工作者創作了歌曲、快板、詩歌等抗疫作品400餘件,播放、瀏覽量超千萬;關卡值守、心理諮詢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開展達1.5萬場次。

       區領導首次直播帶貨宣傳黔江獲廣泛好評;網信企業搭建平臺開展直播招聘助力復工復產;眾多扶貧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始終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 是愛國愛家、為國為民的精神星火成炬,驅散了疫情籠罩的陰霾;是希望永存、同心築夢的追求砥礪前行,照亮了共克時艱的信心,激勵著中華兒女不斷奮進,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山河無恙,幸得有你;豈曰無衣,與子偕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以一種最壞的方式驗證了一種最好的思想、一種最好的制度、一個最好的中國,還有一群最好的永遠被歲月溫柔以待的我們。總書記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作為新時代宣傳思想人,作為共產黨員的我們,在歷經風霜雨雪之後,定當在黨的領導下,進一步踐行初心,擔當起“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神聖使命,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推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協調發展中接續奮鬥,奮力作為,再立新功!

黨課講稿二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也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危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努力並付出犧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發展任務異常艱鉅。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要牢記這段歷程,探究“戰疫制勝”的密碼,滿懷信心、負重前行!

一、黨的領導是戰“疫”制勝的根本保證,青年黨員應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彙報、作出重要指示,為抗疫戰疫指引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聲集結,全黨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築牢戰鬥堡壘;一聲號令,9000多萬名共產黨員扛起黨旗衝鋒在前;一聲召喚,全國各地300多支醫療隊、4.2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馳援湖北;一聲號召,全國14億人民勠力同心、全力應對,凝聚起排山倒海、共克時艱的磅礴偉力。這些充分說明黨的領導是戰“疫”制勝的根本保證。

青年黨員們,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我們應自覺扛起共產黨人的榮光和神聖職責,一心一意跟黨走,爭做“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

二、黨的各級組織是戰“疫”的一座座“戰鬥堡壘”,青年黨員要心存敬畏,做黨組織中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黨的各級組織就是戰“疫”的一座座“戰鬥堡壘”。面對疫情大考,黨中央迅速作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的重大決策部署;地方各級黨委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最快時間建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保障執行、資源調配、資金籌措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鄉鎮街道、村社群黨組織下沉力量、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有力斬斷疫情擴散的渠道;醫療衛生戰線、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黨組織出色完成醫療救護、科研攻關、基礎預防等任務。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每一條戰疫戰線,都展現出了甘於奉獻、勇於擔當、奮力拼搏的好作風!

青年黨員們,個人只有融入組織化成整體才會實現自身價值;反之,則一盤散沙、一事難成。作為青年黨員,我們要始終心存敬畏,要始終相信組織、依靠組織、融入組織、服從組織,做黨組織中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不負韶華不辱使命。

三、人民群眾是“戰疫防控”的力量之源,青年黨員要自覺拜人民為師,在為人民謀幸福的實踐中成就出彩人生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歷史反覆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此次戰“疫”:黔江區人民用8萬毫升“熱血”,馳援湖北;1700多名網格員不分日夜、堅守一線,挨家挨戶排查摸底;群眾“開動腦筋”搞宣傳,比如:大莊社群劉成忠編寫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黔江人,莫亂跑,新冠病毒不得了”的宣傳通稿;不聚會、不扎堆,所有人一夜之間都變成了“宅男宅女”,整個黔江突然按下了“暫停”鍵。“抗擊疫情為人民,抗擊疫情靠人民”,這場人民戰爭中,14億中國兒女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築起了抗擊疫情的巍峨長城。

青年黨員們,毛主席說過“在人民中間,有成千上萬的諸葛亮,我們要有承認自己無知的勇氣,下決心向他們學習”。因此,我們首先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主動拜人民為師,當好人民的傳達員;其次要了解清楚人民所思所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負黨的囑託、不負人民的期望。

時有所需,必有所為。“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點贊新時代中國青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用奮鬥的汗水寫就屬於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絢麗篇章 !

黨課講稿三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又帶來新的挑戰,廣大黨員始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們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取得了一系列戰略新成果。這一些成就的背後,展現出無與倫比的中國力量。

有人說,世界上的力量無非三種:暴力、金錢和知識。那我們共產黨人依靠的中國力量是什麼呢?

讓我們看幾組資料。

資料一:2000萬和5000萬

1917年,20萬蘇聯共產黨員依靠武裝革命打敗了臨時資產階級政府,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府。1945年,200萬蘇聯共產黨員打敗了德國法西斯的入侵,守衛住了自己的政權。1991年,這個政黨已經發展成為了擁有2000萬黨員的大黨,但他們不是走向輝煌,而是走著走著蘇共就垮臺了、蘇聯也解體了。

而同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呢?1921年,13個人在嘉興南湖的小船上成立了中國共產黨。1945年,120萬中共黨員同全國人民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的侵略。1949年,449萬中共黨員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1991年,5000萬中國共產黨員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回顧歷史,一些政黨在一段時間內是革命的、先進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變化,逐漸脫離了群眾,丟失了和人民的血肉聯絡,從而喪失了革命性、先進性,乃至走向衰亡。這說明,強大的武裝並不是長期執政的決定性力量。

資料二:9899萬和551萬

每個國家都有貧困人口,也有自己的扶貧方式,但是扶貧效果卻不相同。

一些西方國家的貧困人口可以領取大量政府救助資金。有記者採訪一個拿救濟金的“貧困戶”,男主人30歲,妻子23歲,這個年富力強的家庭,所有生活用品都是由社會福利局付款購買的。當記者問他們是否幸福的時候,答案卻是否定的。因為單純的給錢給物將他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失去了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

那麼我們又是如何做的呢?我們始終堅持精準扶貧,派了數以萬計的駐村工作隊和數以百萬計的扶貧幹部,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幫助他們理清脫貧思路,引導發展脫貧產業,給予產業扶持資金和技術培訓指導,落實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保障性政策,有效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甚至在疫情期間直播帶貨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就這樣,在脫貧攻堅的考試中,我們書寫出了這樣的答案: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

可以說,中國的扶貧成就,源於我們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終把工作落腳點聚焦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體現的是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這說明,金錢買不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資料三:84536人和階段性勝利

疫情爆發後,部分國家一直鼓吹他們擁有全世界最完善的醫療體系、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最講人權的民主制度。在他們引以為傲的科技體系和理論素養下,認為對抗疫情“小菜一碟”。但隨後他們一系列的“神操作”卻讓我們目瞪口呆:有的實行“四不”抗疫,有的相信“群體免疫”,有的推行“鴕鳥政策”,甚至把疫情作為攻擊對手的政治武器。這些所作所為,最終導致疫情失控,確診人數日增萬計。

那咱們中國呢?黨中央迅速部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咱們用了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用了60多天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全體黨員堅守崗位、守土盡責,我們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連老百姓能不能吃到新鮮的菜、喝上乾淨的水,都是咱們最牽掛的事。

可以說,我們一貫重視知識的力量,但是知識的力量要用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之中才能夠體現它的價值。

這三組對比,讓我們堅信:中國力量,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這份力量,來源於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引領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這份力量,催生了執著篤行的前進動力,引領我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所想所盼,不斷造福人民;這份力量,鑄就了始終堅守的精神高地,引領我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牢牢根植人民。激勵著我們與人民群眾一起,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黨課講稿四

庚子年開端,乾坤依然有序,而我們的日子卻並不尋常,中國經驗、中國模式、中國做法、中國答卷等詞彙一次次讓全世界矚目,當歐盟27國“全淪陷”、全球114個國家疫情肆虐後,制度下的力量愈來愈強地釋放出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也在對比中鋪展開來。今天,我作為一名95後的年輕黨員,就從自己在這次疫情“大考”中的一些感悟出發,談一談咱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體好在哪裡。

深厚歷史底蘊:開闢民族復興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回望歷史,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一直伴隨著多災多難,而我們的民族,總是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何而來?是從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而來;是從新中國成立70年的持續探索而來;是從我們党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0多年的堅強奮鬥而來;是從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年的歷史程序而來;是從500年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理論到實踐、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偉大發展而來;是從中華文明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傳承而來。

歷史的畫卷清晰的告訴我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邏輯”,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歷程所能孕育的。

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特色體制優勢充分彰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疫情是應變之考,也是處變之考,是決心之考,也是初心之考。面對新中國70年未遇之大疫,中國共產黨毅然提筆,最高領導人指揮作答,黨中央是最高指揮部,習近平總書記是總指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與美國特朗普“推特抗疫”、英國“群體免疫”、瑞典“四不政策”、中央政府政令難出,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在疫情面前“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形成了鮮明對比。

       從疫情發生之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行動號令,到膠著對壘之際“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的警示,到關鍵時刻“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的戰鬥衝鋒令,到顯現轉機之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大部署,再到境外疫情呈現加速擴散蔓延時“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用巨集大的戰略視野,堅強有力的核心領導凝聚黨和人民力量,創造了中國抗疫勝利的偉大奇蹟。

黨中央集中領導,統一協調,為戰疫勝利奠定了信心之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核心領導性”,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各自為政”所能達到的。

以人民為中心:人民主人翁意識全面激發

       資本主義國家是對資本負責,社會主義國家永遠心繫人民。

“一個也不放棄”,是我們對待所有中國人民的態度。因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以可以不計成本,不畏苦難。在美國檢測一次新冠肺炎,需要個人承擔13000元人民幣,而中國卻願意為一個最普通的重症患者支付高達 112.9萬元的鉅額費用。西班牙老人因不符合標準得不到診治只能無助哭喊“救救我,我也想活下去”;英國有限的醫療資源只能給更年輕的患者,年邁體弱老人只能被迫承諾放棄治療;而僅在湖北,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就累計成功救治了3600多位,中國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應測盡測,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以人民為中心,為戰疫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為“人民”性,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逐利”性所能比擬的。

全國一盤棋:基層治理效能有效釋放

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面對此次全球性危機,世界級大考,中國治理體系上的各級鏈條高速運轉,以舉國之力向病魔宣戰。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從武漢到湖北,從湖北到全國,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釋放出了強大的組織優勢。一聲動員,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十多家方艙醫院快速建成;一個號召,14億中國人閉門不出,19個省份對口支援;一聲令下,330多隻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各省市搬家式支援,王炸組合會師武漢,社會主義大家庭裡任誰有難,所有人都會拿出自己最硬的磷。

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勢,為戰“疫”提供了強大支撐。社會主義制度的“舉國動員”,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一盤散沙”所能企及的。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參與者、見證者,深切體悟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歷經這次疫情,我們必將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也必將迎來無限春光,創造讓世界更加驚歎的中國奇蹟!

黨課講稿五

說到“筲箕灘”,相信很多年輕人都不為所知。其實呀,“筲箕灘”就是金溪鎮。金溪,顧名思義,應該是流金淌銀、地肥水美、人民富足的好地方。然而:

昔日的金溪,名不副實。這裡“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坡陡、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山地深丘多,保水保肥差,人畜飲水難,產業發展慢,農民生活窮困,農村面貌狼藉,2017年被精準識別為市級深度貧困鎮,又因地形呈“筲箕”形狀,而被戲稱為“筲箕灘”。但是:

今日的金溪,名副其實。經過新一輪脫貧攻堅,這裡舊貌換新顏,貧困發生率從10.8%下降到0.03%,不僅成建制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還實現了水、電、路、氣、網通村達組入戶,剩下的3戶5名貧困人口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全部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800元增加到13221元,“筲箕灘”搖身一變,變成了百姓口中的“金銀灘”。

那麼“筲箕灘”是如何蛻變成“金銀灘”的呢?這神奇鉅變的背後是“四靠”。

首先,決勝脫貧靠“三幹”。一是黨員幹部“帶頭幹”。區委書記親自掛帥,區長身體力行,在金溪鎮聯絡了4個貧困村、10戶貧困戶,堅持周走訪、月研究;鎮黨委率領全鎮黨員幹部蹲點駐村、走村入戶,抓實抓細各項扶貧舉措;村組黨員幹部爬坡下坎,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時任副鎮長楊x前主動請纓,兼任長春村支部書記,帶領群眾凝聚黨建力量、發展特色產業、嘗試“三變改革”,黨心民心為之一振、村容村貌大為改觀,長春村由“後進村”變為“示範村”。

       二是貧困群眾“主動幹”。全鎮群眾不等不靠,“寧願苦幹、不願苦熬”。三位年齡總和超過200歲的土家老漢合唱一臺“扶貧戲”,組建順青頡專業合作社,帶動153戶農戶建成桑園800餘畝,2020年預計增收80萬元;“折翼雄鷹”田建,身殘志堅,發展蠶桑270畝,桑下養殖“月子土雞”3000只,實現產值23萬元。全鎮506戶貧困戶自強不息戰貧困、自力更生奔小康,創造了脫貧奇蹟。

        三是社會各界“幫著幹”。眾人拾柴火焰高。市衛健委扶貧集團組織45家單位支援金溪,山東日照東西扶貧協作,永川對口幫扶,區上派駐10個部門結對幫扶,還有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慷慨解囊,助力金溪決戰貧困,湧現出了“揹包書記”田傑,“點子書記”全克軍,“就業書記”劉昶等先進典型,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以村為家,以民為親,恪盡職守,不負韶華。

其次,產業發展靠“三基”。一是基層組織“做強”。通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選優配強村支“兩委”,12個支部和448名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真正做到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豔的旗幟。

       二是基礎設施“做硬”。深度脫貧攻堅以來,打通清太二級路,新建村道34公里、擴建村道47公里,硬化村道86公里,人行便道103.5公里,產業路56公里,實現內通外聯。

       三是產業基地“做優”。金溪全域踐行“兩山論”、走好“兩化路”,發展蠶桑10452畝,躍居全市第一,建成小蠶共育室15個,智慧化溫控共育工廠1個,新建養蠶鋼棚2149個,建成了全市最先進的養蠶設施,產繭量從2017年的510擔攀升至5500擔,實現產值1100萬元,昔日“窮山惡水”變成了今朝“青山綠水”。

第三,利益共享靠“三變”。按照“聯產聯業、聯股聯心、合作共贏”要求,在長春村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相繼成立了5個“股份合作社”,深入推進“農民流轉土地收租金、進社務工領薪金、入股合作分利金”的發展新模式,盤活了70%以上閒置土地,入股率達82%,建立起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造血功能”大大增強,後續鞏固持續發力,全面小康勝利在望。

第四,脫貧致富靠“三金”。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為重點,打響擦亮金溪護工、金溪被服、金溪農場“三金品牌”:“金溪護工”累計培訓292人,實現穩定就業136人;“金溪被服”為貧困戶優先提供就業崗位,招錄工人120餘名;“金溪農場”依託龍頭企業搭橋平臺、幫扶單位共享平臺、網際網路公眾平臺,打通“山貨出山”渠道,實現銷售金額1000餘萬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筲箕灘”變成“金銀灘”,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金溪的山水開始流金淌銀,孕育著無限的生機和希望。我們深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我們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繼續高揚“黔江精神”的風帆,努力把脫貧攻堅“主戰場”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示範地”,如期邁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