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20年脫貧攻堅微黨課講稿範文

精準扶貧的出發點是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2020年脫貧攻堅微黨課講稿範本,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2020年脫貧攻堅微黨課講稿範文

脫貧攻堅微黨課講稿範本【1】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落實分割槽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疫情嚴重的地區,在重點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可以創新工作方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沒有疫情或疫情較輕的地區,要集中精力加快推進脫貧攻堅。”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域性統籌謀劃,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基本阻斷了疫情在國內的大規模傳播。目前,我國國內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社會執行有序恢復。但也要看到,國外疫情加速蔓延,給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嚴峻複雜的輸入性風險。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精準防控措施,積極科學應對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一、實施精準防控措施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精準防控措施是對疫情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善於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運用規律,從規律層面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處理工作的重要方法論。為了保證國內經濟秩序的正常執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採取分割槽分級的精準防控措施就成為勢在必行的務實選擇,對促進經濟增長、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

實施精準防控措施體現出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實施精準防控措施有利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正常執行,迫切要求我們準確判斷疫情形勢,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分類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精準防控措施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題中應有之義。脫貧攻堅的緊迫性和疫情防控的複雜性疊加在一起,迫切需要實施精準防控措施助力脫貧攻堅。要按照分級分類分割槽精準施策的原則,全面加強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盡最大努力減少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進一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的基本方略,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好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難題,讓精準防控措施和精準扶貧政策在奪取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雙勝利中相得益彰。

二、深刻認識疫情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的影響

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疫情發生以來,為防止疫情出現快速擴散的現象,國家通過延長假期、延遲企業復工復產、控制人口流動等非常規措施,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疫情造成的勞動力封凍與農村勞動力返城務工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

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出現困難。受疫情影響,貧困地區與外界溝通交流出現障礙,農產品的銷售鏈、消費鏈尚未完全恢復,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賣不出去,春耕生產的農用物資也難以運進來,兩頭受阻。

扶貧專案和扶貧政策執行受到影響。由於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很多扶貧專案復工復產出現困難,部分扶貧專案開工推遲。在一些疫情嚴重的地區,扶貧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不能及時到達工作崗位,扶貧工作較難展開,一些人口面臨因疫致貧返貧的危險,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不小的挑戰。

三、落實精準防控措施,務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制定分割槽分級防控策略。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礎上,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及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控策略。湖北省和武漢市要繼續集中力量做好重症病例科學精準救治;全面做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環鄂省份要主動與湖北省建立省際聯防聯控機制;全國各地要抓好無症狀感染者精準防控、精準檢測。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讓已經取得的成績得而復失,為脫貧攻堅戰全面收官積累有利因素,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點。要落實“四個不摘”政策,開展掛牌督戰,全力防止因疫返貧致貧。

加大扶貧支援力度。在落實疫情精準防控各項措施的基礎上,要發揮政策優勢,聚焦重點環節,多措並舉加大對扶貧領域的支援力度。要千方百計幫助貧困人口返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用好幫扶資金和小額信貸政策、抓好扶貧專案建設。

加強保障措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僅要有強有力的政策舉措,還需要加強保障措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要強化理論武裝,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作風建設。

脫貧攻堅微黨課講稿範本【2】

各位同志:

今年,是我們國家極具特殊意義的一年。本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衝刺年,卻遭遇多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好在大難面前黨中央堅定領導、精準指揮,全國人民奮擊抗疫、篤定前行。在這樣一個良好社會秩序環境之下,推遲多日的2020年全國兩會已於近日開始召開。我們看到,兩會形成的許多決議有力勾勒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走向,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

接下來,我就自身在兩會上的所見所聞所感,談幾點心得體會,供在座的各位同志學習思考。

一、求真務實,爭取實現經濟增速實際目標

本次全國兩會釋放出的一個巨大訊號,是不設定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這樣的決議不可不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正如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同志所表示,本項決定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意料之外,卻也在人們的情理之中。畢竟在當前的特殊時期,不明確設定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實則是政府的一種務實之舉。如此,在疫情尚未消退的關鍵時期,國家通過不設增速目標的思路與戰略,來為應對風險挑戰留出更多調節空間和時間。我們也都看到,像科大訊飛這樣的大型企業難以避免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不過,科大訊飛全力以赴、開拓新路,在疫情期間緊急攻關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應用先進技術加速佈局線上教育、雲端辦公等業務。幫助企業有效渡過難關,實現了科技經濟領域的突破與發展。就此來看,其它同類企業有必要積極學習、模仿、借鑑,發展適應當前社會環境發展的新產業領域專案,促進企業經濟維穩有序進行,提高內生驅動力,以有效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兩會上釋出我國今年首季經濟增速同比下降6.8%,再加上當前不確定性較大的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設經濟增速目標有利於幫助國家應對一系列難以預料的負面因素。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明確指出,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可以幫助全國經濟實體進行聚精會神的發展,免受經濟增速目標的限制與束縛。對此,我非常贊同。當然,全國兩會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經濟增速目標,但是就業、物價、居民收入等事關百姓福祉的指標均有所明確設定。我個人認為,將經濟增長目標融入相關指標和巨集觀政策中,可以有助於政府從各個方面引導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進一步穩定經濟發展全域性,省去在具體經濟增長指標設定上的糾結、費力、成本,有利於我國更加專注於擴大內需,凝心聚力抓好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任務。

二、具體分析,特殊舉措穩住發展基本局勢

兩個“1萬億元”可以說是本次全國兩會上的一大亮點。在這不平凡的發展階段,國傢俱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特殊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結構調整、專項支援的“四兩撥千斤”效能。我們看到,今年的財政赤字規模相比去年增加了1萬億元。與此同時,國家還要另外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項令國人皆矚目的偉大決策。在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表示,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這“三支利箭”按小口徑計算約8.5萬億元,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恢復經濟發展實力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認為,這就是我們國家在特殊時期實行的特殊舉措,具有開先例的示範性作用。

在座的每位同志都認同這個觀點,即:任何一筆資金需要落在刀刃上、緊要處、急需時。我們也都知道,特別國債是具有特定用途、服務專項需求的國債,其所具有的針對性很強、效果極其顯著。按照國家財政安排,本次新增的兩個“1萬億元”將會全部轉給地方。而且,所有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我認為,基層財政收入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相應減少,如果能夠接受這些財政安排,將會產生一種“雪中送炭”的感受,併成功解決基層自身面臨的“錢從哪裡來”這一發展難題與經濟瓶頸。

三、突出重心,優先穩定就業兜底民生底線

全國兩會的另一重點就是我們老生常談的就業。各代表、各同志在會上經常提到就業,凸顯出當下特殊時期的經濟發展工作重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在會下交談中指出,今年能夠守住民生底線的舉措只能是依靠一攬子巨集觀政策措施把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放在核心位置和重要地位之上。對此,我個人認為妥切,不置可否。當然,具體的就業政策還需要政府逐一明確、精準安排、認真實施。下一步,就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援力度,開展“資助以訓穩崗”的工作,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有力兜底民生底線。

在今年特殊時期,國家面臨的就業壓力陡然攀升,迎來的就業挑戰巨大。政府考慮到新成長勞動力在城鎮就業的需求量,特此設定了900萬人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我認為,就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來看,保持相當規模的就業增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那麼,在具體的就業問題解決過程中,國家還需要激發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就業吸納能力,協同搭建人才共享平臺,建立就業服務工作中心,制定專案制、包時制等特殊時期的靈活用人用工機制體制,多方面鼓勵各企業抓住新業態帶來的新機遇,加快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組織網。

四、減負增能,推進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全國兩會上還提出了一道獨特新穎的“加減法”。在“減”上,國家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寬頻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並減免國有房產租金,鼓勵各類企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在“加”上,國家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等。不得不說,這套“有加有減”的做法,可以充分保證市場主體實現內生髮展和成長的目標。

在座的同志可以想到,我們要保民生,就要保就業;我們要保就業,就要保市場主體。這是一個閉環鏈條,任何一個關節之處斷開了,就會導致這個連結失效。那麼,國家就應該將必要階段性政策疊加制度性安排,打造產業鏈上下游命運共同體。讓各項政策持續發力,讓各項政策落地生根,從而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如雨後春筍般崛起,讓更多中小微企業得到更加精準有效的扶持,讓市場主體得到紓困發展的助推力。

五、深化改革,啟用巨大內需經濟蟄伏潛力

在疫情期間,全國範圍內的線下商戶均受到較大沖擊。但與此同時,線上網路消費卻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衍生出新的渠道路徑。這就啟發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志應不斷地向改革要經濟發展動力。我們一定要通過此次疫情學會危中尋機,找準經濟發展潛力。國家在這方面,也要相應地作出新部署。由擴大內需戰略到支援“兩新一重”建設;由製造業升級,到數字經濟新優勢;由專案攻關“揭榜掛帥”,到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都是適應且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雖然眼前發展經濟的困難依舊存在,挑戰也巨大,但正是如此方能體現改革應對衝擊、實現良性迴圈的作用。從小處著眼,直播帶貨、雲旅遊、線上問診等新業態加快成長,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創造發展機會。國家應該繼續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助力推動我國數量眾多的縣域經濟轉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以開放的新姿態促改革、促發展、促增長。

各位同志,全國兩會向我們釋放出最強烈的訊號即是確保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齊心協力、共赴前線,繼續向著決勝全面小康奮進。應該承認,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在當前疫情陰霾還在瀰漫之際,我們必不能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使命擔當上打折扣。

各位同志,新時代發展的號角已吹響。全國兩會開得雖晚,卻開得正當時。我們明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十三五”規劃目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鉅任務。這需要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同頻共振、一起奮鬥,需要每位同志勠力同心、接續奮戰。時下,脫貧攻堅已然緊鑼密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要充滿信心,為在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奉獻自己的才幹;我們要充滿鬥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脫貧攻堅微黨課講稿範本【3】

2017年3月12日至17日,我縣貧困村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和種養大戶51人赴山東省濰坊市現代農業推廣中心開展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培訓,主辦方在此次培訓的課題設計上做了精心的準備和安排,受邀授課的專家、學者均是各自領域的權威人士。理論教學學習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現代設施農業的建設與發展》、《創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發展致富》,現場教學觀摩了壽光現代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新農村建設重大典型-三元朱村、青州九州園藝花卉種植合作社及黃樓鎮花卉交易大廳、坊子區玉泉窪有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杜泊羊養殖合作社及家庭養殖農場、全國土地流轉典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前闕莊村、昌樂縣五圖街庵上湖村華安瓜菜合作社。通過此次學習,參訓人員一致表示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開闊了眼界,汲取了經驗,受到了鼓舞。

一、感受和體會

通過參觀考察,總體印象是:思想解放,政策到位,規劃超前,工作創新,產業化程度高,集體經濟壯大,基層組織建設強勁。

(一)區域化佈局,超前的發展理念和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

濰坊市委、市政府按照“一鄉一品”的發展理念,建成了萬畝辣椒、萬畝韭菜、萬畝芹菜等十幾個成塊連片的蔬菜生產基地,實現了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湧現出了“中國韭菜第一鄉”、“中國胡蘿蔔第一鎮”、“中國香瓜第一鎮”等專業鎮村,果蔬產業成為最具競爭力和特色的支柱產業。

所到之處,到處都洋溢著一種思想解放,集聚人氣,快速發展的良好氛圍,到處都體現出一種人心思進,奮發向上,爭先發展,敢闖敢幹,敢於創新的精神和理念。

(二)規模化經營,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政策的靈活應用

濰坊市全面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協會+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大力倡導規模化經營,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種植大戶、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壽光韭菜協會,採取協會+支部的形式,成立了協會黨支部,帶動周邊11個村全部從事反季節韭菜種植,並註冊有機食品商標,協會會員的農產品每斤比當地高0.5-0.8元,從而推動了當地韭菜產業的發展。各級領導從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實、資源配置、市場調控、技術服務、營造發展環境等各方面都做的非常到位。

(三)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

濰坊市把規範化、標準化生產視為維護品牌的生命線。制定規劃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分類推進,不一哄而上。並且做到科學性、客觀性、超前性三者的有機統一,而且一步一步地按照規劃落實。壽光依靠蔬菜產業發家致富,從最初的17個蔬菜大棚,歷經10餘年發展,現在全市已有蔬菜大棚40萬個,佔地80多萬畝。僅大棚一項戶均收入1.5萬元。“買全國,賣全國”,“沒有買不到的菜,沒有賣不了的菜”這就是山東壽光,這就是依靠市場和流通產業帶來的效應,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佔地3000畝,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資訊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雄厚的的集體經濟

總的來說,農村要發展,必須有一個“好支書”,有一個“好班子”,有一支好的黨員隊伍。這次參觀學習,所到地方的集體經濟確實是強大。村組織集體有錢了,公益事業就好辦了,黨組織的凝聚力隨之就增強了,黨員引領,農民才能、才肯、才會跟著幹。按照壽光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的說法,那就是:一個農民富了不算富,要千千萬萬的農民富了,那才叫富。

山東濰坊的農業產業化從初端市場到高階市場,從生產到流通等各個環節都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值得我們總結和學習,我們不但要學習濰坊人的超前思維和創業精神,還要學習他們艱苦樸實、埋頭苦幹、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領導幹部引領廣大群眾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大發展的堅定決心。

二、收穫與啟示

這次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班,通過課堂學、現場看、聽介紹等形式,對濰坊的蔬菜產業發展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其主要收穫有:一是創新了思路、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增加了壓力、樹立了信心;二是深層次的認識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對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農藥、新肥料、新管理等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三是充分認識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須要走佈局區域化、生產基地化、產品標準化、經營品牌化、農民組織化和服務專業化的道路。壽光蔬菜產業發展之所以成功,關鍵是:一靠政府領導。在近30年的時間裡,市政府的歷屆領導都始終把蔬菜產業發展放在農村經濟的首要位置狠抓不懈。二靠政策支援。從蔬菜發展起步時提供土地、貸款優惠到發展階段的提供各種配套服務。三靠科技支撐。市政府先後聘請10多位院士擔任顧問,長期與國內各大專院校建立合作關係,並吸引了國內外種子公司在壽光建立科研、示範、推廣基地。對農民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每年外派輸出技術人員數百人。四靠市場運作。壽光蔬菜物流中心佔地3000多畝,鄉鎮專業市場50處,村級產地市場100多處,形成蔬菜市場的梯級結構。五靠龍頭企業帶動。目前壽光圍繞蔬菜產業形成的加工企業達320多家,延伸了產業鏈條,提高了產業效益,同時也進一步帶動蔬菜種植的發展。

三、幾點建議

目前,儘管我縣近幾年來農民收入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農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還有較大差距,發展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嚴重製約著我縣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和農民增收。主要體現在:一是農業產業化發展還存在缺理念,認識不到位,農民主體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缺服務,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難以為農戶進行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缺物流,農產品流通難、銷售難仍是困擾農民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大問題;缺人才,農技推廣不能很好地連結。二是主導產業規模小,區域佈局分散。三是標準化程度低,高新技術含量不高。四是產業化水平低,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五是勞動力素質較低。六是農民增收後勁不足。針對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建議著力抓好以下幾個重點:

(一)培植特色產業

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規模。規模是專業化的基礎,是市場化的關鍵。實施農業產業化最終目標是要形成一個區域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應根據市場需求和我縣特點及土壤、氣候、雨量、光照的差異,劃分農業產業發展的主體功能區或適生區,將特色產業向適生區和優生區聚集,減少發展生產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要在優勢農產品聚集區,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基礎好、規模大、特色鮮明、產業水平高的示範鄉(鎮)村。在示範鄉(鎮)村的引領下,逐步形成跨區域、大規模、叢集式的發展格局。

(二)扶持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規模越大、水平越高,牽動力就越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效益就越高。因此,只有按照市場需求,選準龍頭企業,並從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從政策上給予優惠,才能促進其不斷髮展壯大,帶動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鼓勵龍頭企業圍繞農業產業化建立研發中心,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加快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引導龍頭企業為農民提供種子、技術、生產資料供應等服務,農民按企業要求組織生產,企業為農民提供產品保護價,真正建立企業與農民的利益連線機制,確保企業有穩定優質的原料,農民有穩定的經濟收入。

(三)培育產品品牌

發展農業產業化最終的落腳點,是發展能夠佔領市場的優勢產品、特色產品,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品牌是農業產業化的生命所在,是產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有品牌、有特色,才能有市場、有效益。發展農業產業化最終目的是要打造有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讓產品成商品、讓商品成名品、讓名品進名店,以產品的暢銷帶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要以特色主導產業為依託,在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和包裝銷售上下功夫、做文章,拉長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要重視品牌建設,增強商品生產意識、質量安全意識和誠信營銷意識,爭創名牌、鞏固品牌,發揮品牌效應,提高產品的信譽度和知名度。

(四)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

加強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的市場網路建設和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積極引導連鎖超市與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對接,建立農產品直接採購基地,推進覆蓋農產品全過程的物流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積極支援農村流通企業加速擴張,引導運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向多種經營轉變。

(五)聚集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

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願、依法有償”的農業資源流轉機制。整合優勢資源,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勞動力等主要生產要素分散問題。在土地或產業園的流轉形式上可採取轉包、租賃、入股、互換、委託耕種、轉讓、返租倒包等多種形式。流轉收益可依據承包戶的承包產量、土地等級、自願平等協商確定實物或價款。從而,加快土地向主導產業和大戶流轉,既解決大戶土地需求不足問題,也使閒置土地合理利用。制定激勵政策,吸引產業發展的勞動力資源。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勞動力就地轉移。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壽光”,壽光市蔬菜產業十分發達,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發展以蔬菜產業為龍頭的農村經濟經驗對於拓寬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視野,推進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