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8篇

我們寫月總結的時候不光是對之前的工作情況的回顧,更是提升自己寫作能力的好機會,我們一定要知道月總結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我們得到更好地成長,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8篇,供大家參考。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8篇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1

20xx年11月1日下午,剛剛入冬的天氣還比較寒冷,“xx區中國小體育學科‘我要學—三段一思’模式下,實現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楊木學校召開。本次活動包括教師進修學校領導在內共有48人蔘加,就參加本次活動人員組成,體現出較高的規格。本次活動,是在常規教研的基礎上,根據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對今年下半年的教研工作提出的要求即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並結合體育學科課堂教學特點,強化“三段一思”模式,突顯“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實現高效課堂為主題。本次活動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調查研究階段。

通過常規教研,瞭解教師對高效課堂特別是體育高效課堂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認識程度,對先學後教教學方法運用是否熟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有那些困惑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調研並結合本次活動主題,對教師進行了以《xx區中國小體育學科構建高效課堂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問卷調查,問卷由四個大問題,七個小問題組成,分別是: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是什麼?結合自己實際教學談談高效的體育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

二、直觀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有哪些作用?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談談課堂中教師如何運用直觀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如何觀察效果才能更好?

三、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談談你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理解?

四、根據自己所任年級學生特點,任選教材,結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對“我來學”、“我來用”兩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説明。同時要求問卷中的問題可以上網查閲資料,但回答問題時必須結合自己實際教學,不準打印,必須手寫。

在活動之前交於本校教學副校長,統一帶到活動現場。並把問卷整合做為活動研討提綱:

一、結合兩節示範課和自己實際教學談談高效的體育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

二、結合兩節示範課和自己的實際教學,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直觀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有哪些作用?結合兩節示範課和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談談課堂中教師如何運用直觀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如何使學生在觀察和練習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四、談談兩節示範課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並如何改進?其目的是加強教師理論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提高對高效課堂的認識,使教師能夠有目的、有重點的觀摩兩節示範課,在研討過程中有的放矢,看問題更加深入,研討更有層次,使本次活動達到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中國小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第二階段,甄選示範課教師和指導階段。

根據常規教研所掌握的情況,確定楊木國小安鋒和實驗中學吳昊兩位教師上示範課,教學內容分別是六年級《跳大繩》、八年級《足球—腳內側移動傳接球》,教學方法為先學後教,練習方法為“自主、合作、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突顯教師的主導性。

第三階段,觀摩研討階段。

本階段包括五項內容。首先教研員主持活動,提出活動主題、目的、意義、會議要求,並出示研討提綱,提示與會人員觀摩重點。然後觀摩兩位教師示範課,楊木國小安鋒老師六年級的《跳大繩》一課,由於跳繩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之一,技術動作不難,跳大繩重點是小組同學要協調統一。教學中教師提出活動要求,學生自由分組練習,學生在練習中,經過老師的提示引導,查找掉繩的原因,通過相互配合、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跳的更多,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合作,討論熱烈,通過練習發現問題並在練習過程中解決問題,比如一小組在十字跳繩過程中發現很難成功,通過小組同學觀察提示,發現是繩子短,馬上主動換繩,解決了問題。小組之間相互指導幫助,能夠提出有效建議和方法,小組彙報師生評價到位,反思深刻。在“三段一思”模式下,充分體現出了先學後教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完成了學習目標。吳昊老師八年級的《足球—腳內側移動傳接球》一課,雖然技術相對較複雜,有一定的難度,,但教師首先從熟悉球性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觀摩教師示範並在分組自主練習過程中,體驗動作,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動作方法,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相互提示,查找自身和他人的錯誤,相互糾正,逐漸掌握動作要領並在實際中運用。在教學比賽時小組同學研究技、戰術配合,分擔各自任務。在“學什麼”、“我來學”、“我來用”三個階段中,始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下學習,達成了學習目標,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性。

觀摩後進入研討環節。因為在觀摩過程中,有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沒怎麼教啊。”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即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教研員在研討前對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進行詳細解讀:先學後教並不是要固定教學方法,要視師情、學情、內容靈活運用,學生素質較好,教學內容簡單,教師可以少教甚至不教,課堂上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適當時機提示引導。內容相對複雜有一定難度,教師可先示範,學生觀察後自主練習,小組同學相互糾正,共同研究動作方法,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再次重申先學後教理念之後開始研討。首先兩位上課教師結合本次活動主題對課的設計進行説明,並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了反思。然後與會人員進行研討,研討形式以校為小組,先進行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其他教師補充,本校領導總結。在研討過程中,教師根據研討提綱結合兩節課和自己教學實際情況,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本校其他教師進行了補充,校領導結合本校體育教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很多教師提出的一些問題很有深度,教研員給予詳細解答,個別更深層次的問題,與會人員進行了探討,基本統一了意見。教研員結合大家研討情況,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總結了優點,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研討過程氣氛熱烈,在不斷爭論、討論中解決了一些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大家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有了新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研討之後教研員做了題目為《實現高效體育教學課堂的方法及策略》講座。講座從“什麼是體育高效課堂?體育教學高效課堂必備條件;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應注意的問題?體育教學中直觀教、學方法的運用。”五大方面並結合我區體育教學現狀和兩節課對如何實現體育高效課堂進行了剖析講解,為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際操作方法,將對我區實現體育高效課堂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最後教師進修學校主管領導石連紅書記進行了活動總結。石書記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活動主題符合課改理念,教研員準備充分,活動前調研全面,調查問卷和研討提綱緊緊圍繞本次活動主題,問題切合實際,抓住了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教師通過答題,能夠通過自身業務素質,查找自身不足。教研員講座針對性較強,對教師實際教學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課堂教學效果明顯,上課教師對先學後教理解深刻,運用熟練,課堂上學生活動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研討過程中教師參與面廣,評課結合實際,優缺點找的準確,提出的問題具體,意見中肯,建議合理,教師敢於發表不同見解,敢於爭論。通過研討,使教師更加明確了課改的方向,解決了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真正起到了教研作用,達到了本次教研活動的目的。同時對今後體育教學工作及體育教師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學習體育教學理論,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積極貫徹課改精神,提高認識,運用先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實際教學,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為提高xx區中國小體育質量做出新的貢獻。

第四階段,活動總結反思及延伸階段。

本次活動得到了楊木學校和實驗中學領導和體育教師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安鋒和吳昊兩位教師在本次活動中,與教研員積極探討教學方法,盡力做到完美,在沒有試課的情況下,為大家展示出較高的駕馭課堂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雖然本次活動得到了與會領導和教師的認可,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教師在教學中還不能完全放手,怕學生做不好,重複講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合作、探究還沒有形成習慣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教研中,進行不斷指導加強,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自主、合作、探究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然,在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下,下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同時,教研員在今後指導教研過程中,引導教師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教師自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鑽研教材,自覺提高業務素質和能力;引導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合作關係,在課堂練習過程中,希望教師不但是組織者、引導者,同時和學生之間還是合作者、參與者;引導教師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體育課堂教學更加適合當前課改要求希望今後的教研工作中,在領導的支持下,在全區中國小體育教師共同努力下,提高認識,努力工作,為提高全區中國小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做出新的貢獻。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2

隨着“互聯網+教育”時代的來臨,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勢在必行。為了提升我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打造高效課堂,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我校擬於20xx年xx月xx日開展“信息化助力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廣大教師親自參與聽、評課,研討交流,絕大部分教師感到開展這樣的活動,是較為成功的,起到了公開示範作用,廣大教師們在教學各個方面都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示。現就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目標

依據義務教育20xx版課程標準,以此次教學研討會課例為研討對象,針對學科課型特點,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的模式、研磨教學策略、探索教學方法,滿足師生對新課堂理論依據的需求,最終實現一節符合新課標要求、適合學科課型特點、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高效課堂。

二、活動成果

(一)領導教師重視程度高。

全校廣大教師重視程度高。不管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不管是聽課還是評課,大家從思想上、行動上,都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把它當作一次學習、交流及提升教學能力的機會。王校長對此次教研活動作詩一首給予高度評價,“基本均衡真是好,絕對公平無處找。教學研究促提高,頂層設計少不了。毛遂自薦勇氣大,兼收幷蓄方為高。台上精彩人稱道,幕後辛勞別忘掉。團隊需要正能量,彼消此長負能跑。舞台大小看自心,天寬地闊自英豪。山朗水潤靈秀地,人才輩出看今朝。”

(二)備課充分、設計科學。

在備課中,執教教師能夠精心利用希沃白板製作課件,積極大膽改變原有的教學思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貫徹新課改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係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係逐步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

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她們都非常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把知識和能力既深入淺出又紮紮實實的傳授給學生。

(三)從重教師“教”轉變為重學生“學”

要實現從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首先必須徹底改變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改變教師的“導演”和“唯一主角”的地位,讓學生和教師成為戲中的“主角”,共同參與教學過程。這就意味着教師要由傳統得知識傳授者、學生管理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再也不能把“傳道、授業、解惑”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本次教研會的四位執教者能夠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

(四)重視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希沃白板授課時恰當運用課堂活動、手寫、蒙層、橡皮、克隆、屏幕移動、視頻、放大鏡、計時器、畫板、圖片保存、頁面預覽、拖放組合、圈注等功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互聯網+的時代,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我們需要利用互聯網來優化教育,使其為教育服務。此次活動不僅引領教師對信息化助力高效課堂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且進一步激發教師的思考,如何體現以生為本,提高課堂效率。從而促進教師思維信息化、教育理念信息化、教學習慣信息化,不斷地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通過此次教學研討會,大家能夠從中感受到執教教師教學的精彩,感悟到自己教學中的遺憾,從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哈小這片教育的藍天下,有骨幹教師領雁前行,有青年教師同頻共振,有全體教師辛勤努力,我們一定會展翅高飛。20xx,我們繼續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3

為更好地落實2011年版新課標要求,體現語文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真正實現由“教課文”到“教語文”的美麗轉身,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紮實。11月6日,沂南縣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研討會在蘇村國小多媒體會議室召開,會議由縣教研室朱建淑老師主持,東南、東北片16個學校100多名骨幹教師參加,會議時間一天。

本次研討會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把全縣學校分成四個片,即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片,每個學校推選一名教師參加片內比賽,每個片再選出兩名教師參加縣裏的集中研討。第二階段根據各片推選的教師分別在蘇村國小和高裏國小進行集中研討。蘇村點研討會首先觀摩了四位骨幹教師上的研討課。吳江偉老師講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王麗麗老師講的《伯牙絕弦》,王蕊老師講的《酸的和甜的》,代尊榮老師講的《地震後總的父與子》四節課,四位老師分別結合自己的所學和領悟,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教學技藝。他們以學生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深度挖掘教材背後的內容,呈現了課堂教學的三高:學生參與高、課堂容量高、教材解析度高。除此之外,教師還注重以教材為例子,進行語言文字應用的訓練,重點關注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取得哪些收穫?這四堂課都是在愉悦、和諧、自主、合作的氛圍中進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僅是老師流光溢彩的教學亮點,更是師生同台競技、精心構建高效課堂、聆聽心靈對話的過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對學生志向的追求,《伯牙絕弦》道出了知音難覓,《酸的和甜的》中關於敢於嘗試的實現,《地震中的父與子》體現父與子的了不起,四位教師的風格令人敬佩:吳江偉老師的質樸自然,王麗麗老師的激情蓬勃,張蕊老師的甜美細雨,代尊榮老師的字正腔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進行評課,朱老師把16個單位分成四組,每個組共同評一節課。首先每位教師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評課教師針對這節課談了自己的看法,觀點真誠,建議合理,真正起到研討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最後關於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縣教研室朱老師從正確深入地解讀教材、確立文本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確立有效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六個方面作了專題講座。

會後,入會的語文教師們表示,他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努力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追尋課堂教學的本質,努力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4

20xx年9月29日到9月30日我有幸去射陽參加了20xx年鹽城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短短的兩天時間裏,聆聽了各縣12位老師的課,感覺受益匪淺。他們現代的新課標理念、新穎的設計、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親切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穫”。作為一名教師,任何一次聽課或參加其它教研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12位老師的課充分展示了他們不同的課堂教學思路。

29日上午第一節課是射陽明達雙語國小的z老師執教的二年級數學《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這節課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簡潔、精煉。但是這樣簡潔精練的課堂與其他老師的相比卻顯得有些平淡,亮點突出不明顯,沒把學生吸引住。盡善盡美的課堂可望而不可即,曾流行這樣一句話: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如此,有時一堂課中教師口若懸河,卻被認為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學生口若懸河,往往又被認為忽略老師的引導作用,浮燥而缺乏深度。因此,每一堂課後,教者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

第二節到下午的第二節分別時敬賢路實驗國小的z,鹽城市解放路實驗學校的z,建湖縣第二實驗國小的z,大豐市人民路國小的z,響水縣第一國小的z上的課題是二年級數學的《角的初步認識》,雖然這五位老師上的是一樣的課題,不過聽完一位位老師的課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位老師都有自己執教的特點,比如第一位的丁紅琴老師,她的思路非常清晰,語言大方有親和力,最佩服丁老師的是,能把這節課上的這麼輕鬆,學生學得也很輕鬆,這樣的課堂是我所向往的,我也要努力去實踐,爭取這樣的氛圍能體現在我的課堂上。

下午第三是阜寧縣實驗國小的z上的《表內乘法和除法》,這與第一位老師上的課題雖然是一樣的,但是這位老師獨有的氣質,駕馭課堂的能力令人敬佩,學生真的動了起來,練習題的設計也形式多樣。整節課深深的吸引着學生,一節課結束讓聽者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後面兩位是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國小部的薛筠和東台市第一國小的薛曉偉上的三年級的《軸對稱圖形》,聽了這兩節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源於生活,體現於生活。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的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慾就強,要突破的願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也體現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而這些正是這羣聽課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使學生感到數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着,看得見,易於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更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也實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9月30日的最後的三節課分別是射陽外國語學校的谷文燕、濱海縣第二實驗國小的嚴海華、鹽城市第一國小聚亨路校區的杭慧娟上的三年級數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讓我明白了光有理解,學生的印象是不深刻的,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歷性,即讓學生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課堂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地感悟分數的含義,也就是説,要充分展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經歷教學過程中逐漸建立概念,而不是隻見結果而忽視過程。每半天都有專家點評,能直接點出這些教師的優缺點。

不同的老師,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藴。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在我看來,不同的教師演繹不同的風采,卻展現同樣的精彩。課堂上,學生不僅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及想法,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相互接納和欣賞,相互合作交流,並不斷地對自己和別人的想法進行批判和反思,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學生間的多向交流探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瞭解決各類問題的策略,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標下的國小數學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充滿生活氣息,充滿人文氣息,充滿了師生的靈性和個性。聽完這些課,我對解決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短短的課堂四十分鐘,真正是教學“無痕”,精彩“有痕”!

我將借這次活動的東風,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我會以此次觀摩課為契機,繼續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裏快樂的學習成長。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5

20xx年10月25日,xx區八年級生物教學研討會在xx中學舉行。會議分為兩個階段:公開示範課和專家報告。

在第一階段,先後由xx中學的於x老師和xx中的顏xx老師給全體參會老師示範講授了生物學八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二節《細菌》的內容。兩位老師都採用了學案導學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都有對照演示實驗,講授內容思路清晰,緊緊圍繞細菌的發現、觀察工具、形態、結構和生殖等主要知識點,都採用了對比教學法,即對比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列表比較,直觀易懂,都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都當堂進行了達標檢測。也各有特色,於老師的站立研討和背記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小組內互問互答,相互幫助,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顏xx老師讓學生畫一個細菌結構的簡圖,填圖活動好,還自拍了實驗的視頻,增加了實驗的真實性,説服力更強。兩節課上的都很好。

第二階段,先後由xx第十一中學的高xx老師和教研室的姜佳國主任做了典型發言。高xx老師的發言主題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會考命題,高老師結合會考試題對核心素養是如何在命題中體現和滲透的,給與會老師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專業解讀,讓聽的老師明白瞭如何對試題進行分析和講解,對自己今後的選題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姜老師的專題報告的主題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他從課標的年代變化説起,引出當前教育的核心素養,主要就是價值觀,結合醫生和司機的事例説明了素養的基本內涵。對老師的教學行為有了觀念的指導。

通過本次教學研討會,我看到了優秀教師的成長,看到了對待講課的態度是老師能否快速進步的重要因素,初步感知到了教育就是素養的教育,對素養的教育應該滲透在每一節課中,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更要有素養。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6

區一中“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總研討活動於20xx年3月25動員會啟動,至20xx年4月25日結束,歷時一個月,期間,參加活動的各備課組積極準備,授課教師精心設計,同科教師真誠交流,最後總結提升。現在就活動的情況作一個簡要總結。

一、指導思想明確,認識起點高,組織協調嚴謹

這次“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從學校領導層到各年級,各位備課組以及每位教師,都能充分認識到活動的重要性,學校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討論方案,安排工作。

這次活動,旨在讓廣大教師感受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通過“同課異構”教研活動,讓教師深刻領會課堂教學是個性化的藝術。促進教師對教材教法的鑽研,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有效性,促進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勢互補,集思廣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學思想能夠自由地交流與碰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營造更加和諧的教學研究氛圍;促進反思和實踐的優化,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

二、教學研討活動特點

1、備課組積極參與。本次活動除規定的七、八年級15個會考科目備課組參加外,非會考科目的七年級美術和八年級音樂備課組主動參加,共計17個備課組參與。各備課組能在集體商議的基礎上將授課教師名單按時上報教科室,保證了活動有序的進行。

2、教師熱情高。本次活動,語、數、外三個學科備課組各推薦3名執教教師,其他學科各推薦2名執教教師,共計40名執教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勇於擔當教研先鋒。在觀課期間,觀課教師不僅能認真去聽、去看、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據統計,同備課組教師觀課達185人次,跨年級、跨學科觀課也比較踴躍,反映了大家虛心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3、教學研討效果好。在時間安排上,充分利用集體備課平台進行課後評議,確保了本備課所有教師都能參與集體議課。研討會上,教師能積極根據自己對教材、學生的理解,對執教教師的教學活動談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議。通過大家的互動、溝通、分享,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交流。優勢互補,集思廣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學思想能夠自由地交流與碰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營造更加和諧的教學研究氛圍。

4、認真自我總結,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教學評議結束後,各執教教師能長善救失,取長補短,促進反思和實踐的優化,促進教學效果提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執教教師的教學設計、課件、教學反思等活動資料能按時上交教科室。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個別備課組和教師,對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別備課組不能按時按要求上報各種活動材料。有2個備課組不能按要求推薦執教教師,最終由教科室和年級協調。有4個備課組不能按時上報執教教師名單。有3個備課組的3名教師沒有上交教學設計、課件和課後反思,有一個備課組的1名教師遲交。

2、少數教師不能按要求觀課。據統計,觀課缺勤共有28人次。八年級英語、七年級生物、八年級音樂和七年級美術是滿勤。

3、課後評議的氛圍還不夠濃厚。人數多的備課組好於人數少的備課組。教學反思不到位,有待進一步加強。

4、分析本次活動提供的教學設計,可以發現一些誤區,如:教學設計變成了教學實錄;太過花俏的問題情境;細緻無比的問題設計;不相匹配的例題習題;目中無人的課堂預設;刻板機械的“以本為本”;虛無縹緲的思想方法。

當然,這次教學研討活動總體效果是不能否認的,問題只是少數、個別現象,有待於今後的工作實踐中逐步解決。學習提高素質,科研決定未來。從這次教研活動中,感受到了xx教師的教學科研熱情,xx的教學質量會不斷提高。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7

本期同課異構前兩站到目前為止用六個字概括就是順利、圓滿、豐實。本次同課異構在去年的基礎之上實現了三個“新”,新加盟一所學校,新海高中、新的活動方案,集中上課評課、專家評課同時介紹了課堂觀察方法 。

在唐山開灤一中的同課異構我用“完美、精彩、盛宴”六個字簡單總結,今天我將用8個字四個方面進行小結。

一、 策劃

校長對輪活動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每個環節都對我做了詳實的解讀,責成我安排好每一項活動,當初要求我全面負責,正趕上我在教育學院學習和省學科帶頭人學習,結果是校長本人全面負責了。

1、為何引入新的夥伴。

引入新海高中不只是上課老師人數的增加,目的是激活更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實踐證明新海高中的教師的個人業務素質很高,課堂的掌控能力很好,值得我們學習。為今後更大的合作開闢了新的空間。

2、為何改變為三個階段上課。

三個階段上課更能使聽課老師集中參加學習,儘可能減少對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影響,所以這次要求同一個學科的必須聽課、其他學科歡迎聽課。

3、為何安排年級主任、德育主任、教務主任這些人也參加新海同課異構活動。

年級主任主要學習年級管理經驗、德育主任學習學生管理經驗、教務主任學習教學管理經驗,這三個人每人都拿出半天的時間與新海高中的對應幹部進行交流學習。李威主任全部參入了各項活動。他們所學習的經驗會在後續的管理中結合我校的特點逐步體現出來。同時也為下一步老師、幹部交流學習提供方向,因為要學人家的長處,所以就要提前的考核。

二、收穫

1、上課評課方面

新海之行我校上課和評課的六位教師展現了個人的風采、呈現了教研組的業務能力、落實了我校有效教學的課堂教學理念。數學崔東麗老師的課穩重老練,環節設計絲絲入扣、李恆組長在評課中提出的問題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生物老師門少雲的課教材處理精當,概念挖掘深入、張立波組長點評恰到好處,得到與會同行的高度評價。(連雲港生物名師工作室在新海高中活動,參加聽課教師26位,連雲港教研室主任李玉柱教授級專家親臨現場聽課評課。連雲港正在推進生態課堂)。尹路老師的課激情四射,顯現年輕人的活力,現場發揮超過在校的準備。劉作敏特教的評課高瞻遠矚,理論功底深厚,令人耳目一新。(新海高中兩位政治特級教師,教學副校長蔣悍是連雲港政治名師工作室組長,也是連雲港生態課堂的組織者之一)

我校這次上課中、歷史李霞老師課教材處理完美,教學環節設計新穎、王春豔點評展現了對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入理解,用校長的話説是開了個好頭。楊磊的化學課堂多次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在碰撞之中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教學環節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有簡單到複雜,由已知到未知的認知過程。李桂玉老師的點評體現了對教材、課堂、新課標理解的深度,得到同行專家的肯定。佟文剛老師的物理課在設計環節上推陳出新,探究活動層層深入,教學手段多樣。畢雨露老師點評細緻入微,體現業務功底深厚。

2、專家點評方面

這次三位專家的點評,各具特色。孫紹輝老師告訴我們怎樣的進行課堂觀察,也就是聽課要從那些面聽課。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環節的設計、預設問題的生成、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等7個方面結合三節課做了詳細的闡述。特別是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我建議老師們看看《布魯姆目標分類學》咱家圖書館有20多本。如何進行課堂觀察我建議大家研究一下美國人寫的《透視課堂》。徐瑞陽老師在評課中提出的三不講值得我們反思,自己能學會的不講、學生能研究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三個不講體現了新課程教育價值觀,從關注教師的教轉為關注學生的學。在我省減輕課業負擔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更新觀念,研究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張世國老師提出的自主學習的基礎是尊重學生,要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要尊重學生對問題理解的層次、合作學習應有小組合作的文化基礎,合作不是簡單的分組討論、探究學習有其固定的模式,探究的過程不能老師包辦代替。不是探究課就必須做實驗也可以進行理論探究,也不是探究活動就必須的有結果,探究課不是理科課堂的專利,文科課也有探究的空間。我建議每一個20高中的老師都要仔細琢磨專家提出的課堂教學的觀點,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個人的業務素養。

3、兩校對活動的準備方面

不能用好與不好來評價一次活動。從上課的安排、接待的安排方面,體現了兩地生活習慣,兩校辦學理念管理理念的不同,這正是同課異構活動價值所在。相互學習到他人好的經驗是收穫,看到他人的不足之處是更大的收穫,這樣能使我們少走彎路。同時也堅定了我們今後舉辦活動的心態、姿態。

三、反思

1、記得去年我們安排同課異構上課教師的時候,很多老師擔心因為自己的課而影響學校的面子。通過四次的同課異構發現,我們家的老師上課是一流的、我們教研組的教研風氣是一流的、我們評課教師的評課水平是一流的。當然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欣賞,應該通過同課異構尋找到進一步提高教師業務素養的方法和途徑。現在大家比較認可通過上課和評課是提升業務素養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每一次磨練之後,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例如李桂玉老師去年是自己上課,今年是點評他人上課,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壓力,更是不同的收穫。

2、通過同課異構我們發現,不同學校的教師對課堂設計的理念真的不同,新海高中教師講授多點、開灤一中雙邊活動多點、我校探究活動多點。我們要以什麼樣的眼觀看待同行的課堂設計?是欣賞的眼光還是挑剔的眼光。欣賞的眼光能學到人家的長處,挑剔的眼光能讓自己少犯同樣的錯誤。一堂好課到底有沒有標準?我看課通常從四個方面進行,當然這四個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統一的整體。

(一)、學習問題 即教學目標的設定是不是合理,兩個方面

1、知識維度 事實、概念、程序、元認知

2、認知過程維度,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二)、教學問題

教學環節的設定、教學活動的設計是不是為目標的達成而設計。

(三)、測評問題

通過什麼樣的環節測評目標是不是達成,以及達成度如何。

(四)、一致性的問題。

就是這三個方面之間是不是內部高度統一。例如,教學目標設定為概念的理解,但是教學環節設計的是讓學生記憶概念,這樣的課堂設計就不是高效的課堂設計,因為沒有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理解的定義是這樣的,從口頭、書面和圖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學信息中構建意義。理解有7個方面18種表現形式:1解釋(澄清、釋意、描述、轉化),2舉例(事例、實例化),3分類(歸類、歸入),4總結(概括、歸納),5推斷(斷定、外推、內推、預測),6比較(對比、對應、配對),7説明(建模)

3、我經常的想一個問題,怎樣才能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的使學生的認知結構發生變化呢?原有的認知結構不能解決新的問題,通過學習後能解決新的問題這樣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過程才是學習過程,否則就是原有知識的再現的過程,只能算作原有知識的複習鞏固。那麼在課堂上到底是教師講授好、還是多邊活動好、還是自主探究好呢?

四、設想

同課異構的目的就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研討。通過同課異構學習對方的優點、通過評課指出教學方面不足、通過相互交流學習管理經驗。

1、能否在課型上有所突破。新授課、複習課、習題課、講評課。

2、能否在評課的人員上有所突破。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中年教師、青年教師、羣體參入。怎樣才能使更多的人員參入互動。能否就某個共性的問題集中進行探討、講座。

3、能否不只是停留在上課、評課上方面。能否在上課、評課之後就一些專題進行研討交流,能否以課題的形式深入的研究形成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

各位老師,今天的小結可能是掛一漏萬,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教學活動研討月總結篇8

為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本學期我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以“同課異構”為平台,以同學科同年級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了“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活動。執教老師通過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踏踏實實地經歷“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達到相互比較、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同 課異構找差異,優勢互補促提升”的目的。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的基本情況

本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月活動,參與的1980年後(包括1980年)出生年輕教師。共計授課29節,其中語文14節,數學10節,英語4節,體育常識課1節。與寧江國小“手拉手”課堂教學交流示範課4節(李文研、劉錦娟、李霞、第霞霞)執教教師交回教學設計33篇,其他未授課人員均參與了同級同學科聽評課活動,並交回聽課反思、論文、案例、心得體會等20篇。

二、活動優勢

“同課異構”同學科同年級同主題內容,由不同教師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在不同的教學班級進行的教學系列活動,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不同優勢,體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同課異構”造就了百花齊放的課堂,彰顯了教師的教學個性差異,學生的學力差異,也彰顯了文本價值的豐富性,縱觀這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綜合表現為三個方面優勢:

1.方法、策略層面——教無定法。同樣一節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上來説是多樣的,無論是環節安排,還是細節處理都有一定的差異。

2.風格、個性層面——揚長避短。教師的個性不同,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不同,或粗獷、或細膩,或簡略直接,或曲折婉轉。

3.目標、內容層面——因材施教。教師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內涵之外,還要了解文本所處的學業階段、教學單元,並以此作為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再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設計、取捨教學內容,可謂“因材施教”。

三、活動亮點

1.紮實的教學素質

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聽課中發現優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1)普通話流利規範,發音準確。粉筆字書寫規範、漂亮。(2)善於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使學生們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年輕教師普遍都會熟練操作電腦,都能製作優秀的教學課件,提高了課堂效率,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4)有紮實的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詞彙豐富,課堂語言充實。如李文研、魯瑩、趙莉、劉錦娟、楊倩倩、付文靜、第霞霞、王莉莉、徐晶等老師教態大方,板書工整,課件製作優美,操作嫻熟。

2.精巧的教學設計

教師們普遍備課認真,教學思路清晰,都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知識點的準備較為充分,課堂設計精巧,組織教學得力,教學方法多樣,基礎知識的講解訓練,循序漸進,從易到難,層層推進。如二年級幾節語文課,教師都能夠緊扣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各個環節,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層次性強,有一定的遞進性。王寧珍老師初上講台,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合理,富有層次性,訓練到位,抓住了基礎。

3.迥異的授課風格

因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學方法各異,進而造就了迥異千秋的授課風格,這也正是“同課異構”的目的之一。如六年級趙歡歡、趙莉老師分別執教《青山不老》閲讀課教學。趙歡歡老師娓娓道來,春風細雨般授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感,充分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學生口語表達流暢,語言優美2,課堂中師生共同演繹了和諧美。趙莉老師激情盎然,跌宕起伏,重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情感誦讀,在各種誦讀中“初探奇蹟”“再探奇蹟”“延伸奇蹟”,迴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質。而且教師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自讀自悟,朗讀訓練充分。其次課堂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四年級馬敏、楊洋老師執教的《平行與垂直》特點各異。馬敏老師能夠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張弛有度,信任、尊重每一位學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思維、操作、觀察中學習知識。楊洋老師在教學中能夠夯實基礎,重視拓展延伸,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問題導向明確,點撥到位。

4.精彩的課堂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評價很重要。多數教師能夠採取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能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好學生是誇讚出來的。如一年級幾節語文課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各種表現及時用“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你讀得真好”等等語言予以評價,並採用“額頭貼小花”“豎起大拇指”“拍拍手鼓勵”“親切擁抱”等肢體行為語言肯定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的評價語言發自內心深處,真誠而親切。孫寶奎老師語言幽默風趣,富有親和力。張維娜老師用微笑、眼神表示讚許、激勵、這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這種評價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會沁透學生心脾。

5.有效的學法指導

本次教學研究月,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學科,能深刻感受到在教學中,每一位老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到位。如王小豔、王俊老師執教的《花鐘》,魯瑩、劉婷執教的《白鵝》都能夠引導學生抓住文本內容,緊扣句段中重點字詞進行理解,並指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注重了學生聽、説、讀、寫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並能結合所學課文給學生推薦課外閲讀書目,使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有機結合。楊倩倩執教的《比的基本性質》,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總結規律,得出比的基本性質,付文靜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通過課件演示,仔細觀察,動手操作,得出結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生成過程,導、學、思、練,掌握了方法,學會了怎樣學習。

6.多樣的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是教師瞭解學習目標落實情況的重要手段。本次“同課異構”教學研究月執教的課,多數教師都能根據當堂訓練的知識點,抓住重難點進行課堂檢測。低年級注重生字描紅、田字格正確書寫檢測,高年級注重句子運用,課文主要內容理解,習作指導訓練等檢測,有複習舊知檢測、對新知的針對性檢測、鞏固性檢測、綜合性檢測、拓展性檢測等,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檢測形式靈活多樣,如摘蘋果、找朋友等,作到精練、有趣、實用,如執教的幾節英語課教師能夠隨堂採用口語交際形式對學生學習的單詞、句式等進行檢測,將固定練習和隨機練習結合,同桌和小組檢測相結合,精心設計習題,達到檢測目的,效果明顯。

四、存在問題

1.獨立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通過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發現我們個別在獨立把握教材上還要多下功夫。不能夠深入教材,課堂重難點突破不夠,不能抓住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和執教,課堂設計個別環節有待商討。

2.部分教師缺少組織課堂的能力。進入課堂情緒不張揚,聲音太小,力度不足,對學生沒有影響力,始終抓不住學生。老師只重視成績好的學生,上課提問次數多。對成績差的學生不關心,上課提問次數極少,態度冷淡,甚至不管不問,不能夠調控課堂,導致某些學生遊離於課堂之外。尤其低年級個別老師要多學習課堂管理組織能力,要主動大膽管理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干預學生的不良聽課行為。

3.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評價方式單一。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個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針對學生表現適時予以評價,要從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只看他有沒有掌握,更要看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恆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敗的勇氣。教師語言方式要多樣及時,注意激勵性評價語的運用,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展示過程中的表面問題。個別教師課堂教學環節中的課堂展示活動只是過去教師講解的一種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來意義。並且這種替代式的展示,讓教學活動變得膚淺和直接,課堂上看起來熱鬧了許多,但熱鬧背後學生能力培養成了大問題。同時,由於學生的程度不同、參與度不同,很多學生還不能真正地動起來。不能因為聽課,追求氣氛活躍而進行毫無意義的一些表演,這樣就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本真。

5.關注學生髮展不夠。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是知識的建構者,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主體地位。但個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或面向全體不夠,不敢或不願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或者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要不就是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和情商的培養,比如在知識探究、分析問題、歸納小結等方面,本該大膽放手學生,但教師往往“包辦”、“越位”,不留空間給學生,一節課幾乎是教師的表演,少見學生的主動參與。長此以往,學生雖樂得“清閒”,卻荒蕪了自主思維和創新思維。

五、努力方向

1.要重視各級管理,狠抓教研教改。各級教學管理者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要站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高度來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管導結合、獎懲結合、點面結合”,要竭力為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要搭建教師成長髮展的平台。對待教學管理工作,要敢於抓、勤於抓、善於抓、抓全面、抓重點、抓難點、抓深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把教學每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構築學校教學工作大廈夯好基石。

2.加強評課研究,使評課落到實處。教學中開展的一些“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等,在聽課時校委會所選定的評委不能夠按時參加聽課,同級個別教師也未能參與聽課。在進行“評課”時,一些教師也往往礙於情面,做老好人,評語不痛不癢,難以對症下藥。只説優點,不指出存在問題及改進行方法,更別説幫助授課者提高進步了。作為青年教師,也應多與同行特別是有經驗的老教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聽他人的課,不僅要取其長,也要認清其不足,引以為鑑。養成勤寫教後感的良好習慣,經常課自省自悟,還應堅持在課後進行一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輔助性訓練。

3.重視學生的“雙基”訓練。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各種基礎知識要學得準,理解得深,記得牢,用得活。其中的概念、公式、法則的教學,不僅要教這些基礎知識的本身,而且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的推導過程,結論的得出過程,重視知識本質的理解,而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要教育學生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培養一定的思維習慣。基本知識和概念做到舉一反三,注意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在具體的情境中創造學生獨立、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更新觀念,優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同課異構,對於聽課者來説,通過就同一內容進行授課課,所以更有可比性,對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話題,對問題的探討也更加深入,通過同課異構活動,可以具體探討某一類教材的教學方法,相互學習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在互相的聽課中,可以參照別的老師的長處,更好地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交流與研討中,發現了自身知識結構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別是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還不能很好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即使在聽課和評課時,也缺乏理論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遠,所以還需要多數教師更新觀念,不斷學習,大力優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才能夠在此類“同課異構”教學聽評課活動中更好地成長。

5.要重視加強朗讀訓練。我們一些老師,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都要提高教師個人普通話能力,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要有層次,朗讀指導方法要適當。要讓學生讀好,教師示範必須讀得更好。朗讀時要讓學生準確把握課文所表達的感情,不能單純地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要把理解課文內容與指導朗讀相結合。做到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朗讀,要把讀與理解無痕地融合在一起。

6.要改變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預設輕生成的現象。課堂上教師的着眼點應放在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着知識走向學生。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不要急於將結論告知學生,應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學中應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關注生成。

六、獎勵決定

經評委組聽課打分,按照學科比例及《早勝國小“青藍工程”教師專業發展培養方案》中教師成長、發展培養梯度,經校委會集體研究形成決定,下列教師分別榮獲“校級教學能手”“校級教壇新秀”和“教學進步”獎稱號。

1.教學能手獎(3人)

2.教壇新秀獎(7人)

3.教學進步獎(1人)

總之,本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研究活動,老師不僅把自己當作教者、師者、問者,也把自己當作學者、思者、聽者、參與者,在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本職時,更承擔了開啟學生心智的重任。相同的教學內容,盡顯不同的教學風格,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此次活動達到了優勢互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更為我們課堂教學研究帶來了經驗和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