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5篇

活動總結幫助我們發現活動中的協作配合不夠、溝通交流不暢等問題,活動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和吸引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班冬至活動總結5篇,供大家參考。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5篇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篇1

好吃不過餃子,溫暖不過集體。為增強大學生思想教育,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與交流,我班在冬至來臨之際,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包餃子聚會。

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吃餃子“以防天冷凍掉耳朵”,為讓同學既感受到冬至的節氣,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培養同學集體生活的樂趣,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我們特舉行了本次包餃子集體活動,這也是我們班今年的主題活動。

在冬至日上午10點活動準時開始,剛進餐廳,同學們就飛快地跑向我們包餃子的位置。老師和餐廳工作人員先給我們做示範。接下來就是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隨後,老師和同學們圍坐在一起,同學們都開始親手實踐,和麵的和麵,擀皮的擀皮,拌餡的拌餡,包餃子的包餃子,放餃子的更把餃子放得錯落有致,場面很是精彩,雖然出現了奇怪的餃子,但那是每個人親手創造的成果,同時更體現了各個地方的不同風俗和餃子樣式。大家圍繞學習、生活、工作等話題,並不時交談著。每組同學別出心裁地包著餃子並設計成各種形狀,有精緻小巧的柳葉餃,有個大飽滿的東北餃,餃子圍起來的“心”形和太陽形分別表達了對學院的美好祝福,象徵著學院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

終於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吃著大家自己包的香噴噴的餃子,大家感受到了青春的快樂和集體的溫暖。

我班組織這次冬至日活動,不僅使大家增強了互助合作的意識,加深了彼此間的感情,而且讓大家在包餃子過程中親身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樂趣。這一次難忘的冬至日的經歷,為每一個同學的大學生活留下了一頁美好的回憶。

同時這次活動還增強了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在緊張豐富的學習之餘,感受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明白了做為新時代的青年,不僅要有專業技能,更要提高生存技能。

“每逢佳節倍思親”冬至日大家一起包餃子活動使身處異鄉的同學們感受到了班級的溫暖,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組織的融合力,為以後各項組織活動的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同學們在吃了自己包的餃子後,感想頗多。不僅是吃了餃子還吃出了餃子的文化,同時還悟出了其中深刻的寓意:餃子由皮和餡組成,不同的餡就像是不同的學生,而皮則是學校,“皮”裡孕育著一代代的“餡”,將他們在不同時間裡煮熟變為“驕子”。

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說:每年的冬至,我們與家人都會吃餃子,但都比不上今天的餃子好吃又有意義。通過老師和同學的努力,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次活動。冬至包餃子的過程就像是我們現在學習的過程。同學們來自各個城市,好似餃子的餡都有不同的品位及個性,但被包進餃子皮(xx學校)中時,我們都變成了餃子(“驕子”),經過大火“大夥”的沸騰(“奮鬥”)我們漸漸地被煮熟。在畢業時成為一個個倍受矚目的餃子(“驕子”)。

包餃子,讓我們同學之間增加了凝聚力,就像在班裡學習一樣,我們必須要有凝聚力,為了班級,為了學校的榮譽,有了凝聚力大家才能團結一心共同奮鬥、努力向上、積極進取。最終才能成為一個被煮熟的“驕子”。

這次活動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為形成班級凝聚力搭建了橋樑,又使學生心情愉悅,對班級產生了自豪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還可以使同學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形成濃厚的學風,使同學們更加堅定學習的信心,學習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學習效率更高,學習成績更好,將來真正成為時代之驕子!

該次活動主要由各班委策劃、操辦,也舉辦的比較成功,很令人欣慰。活動場面氣氛比較活躍,選手各自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使我們的活動順利舉行。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我們正在考慮把這種活動繼續搞下去,作為我班的傳統活動。希望這個活動會得到傳承和發揚。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篇2

每年陽曆月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冬至。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又是很久遠的習俗。餃子是我們北方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而在大學裡集體包餃子,吃餃子更有一番滋味。它不僅使同學們玩的開心吃的開心,更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消除了生活中的隔膜,使同學們的關係更為融洽。

今年的冬至,我們還是集體吃餃子。下午兩點半,我們水二班的兄弟姐妹們便在教室裡集合了。同學們帶了麵粉,餃子餡等各種材料。幾位女同學先做了餃子餡,忙的熱火朝天。全班分為六組,每組領了面和餡後,便開始了餃子大賽。和麵,擀皮,包餡…分工明確,人人都有活幹,全班同學都沉浸在勞動的喜悅之中。邊幹邊聊天,對別人的工作做出評判,往往伴隨著灑脫的笑聲。

這時,每位同學的臉龐都是天真無邪的,彷彿回到了孩童時代。平時的煩憂,同學間的隔閡,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裡,已被暖意熔化殆盡了。我們會感覺到真的好幸福,雖然遠離父母,遠離家鄉,可我們並不乏溫暖和幸福。

在同學的團結與配合下,各組的餃子先後包好。看著那些形狀各異的餃子,不禁失笑,雖然看上去與“群組”不相稱,但能看得出來,那是用心做成的。接下來的就是煮餃子,之後同學們就可以嚐到豐收的喜悅了。同學們各自拿著餐具,等著盼著能快點吃到,有的甚至直接蹲在鍋邊…很多人也拿出了相機,開始記錄這美好的時刻。這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都還是孩子啊!……終於可以吃了,兄弟姐妹們紮在一堆,邊吃邊說邊笑,好不快活!一口餃子下肚,一股暖流也擁入體內,餃子的香味在口中縈繞……閉上眼睛,聽著旁邊同學的歡聲笑語,感受著餃子的美味,不禁慶幸能有這樣一個班集體,能有這麼多的朋友、家人。

睜眼看去,洋溢在同學們臉上的笑容,好溫暖。平時的我們,因為學習的忙碌,很少有機會這樣聚在一起。長久的分離,以為之間都有了距離。可是,看到眼前的場景,不禁眼中含淚,羞怯的笑了。發現,我們原來都是錯的。

後來,我們還煮了湯圓,看著它們個個晶瑩剔透,好不可愛。突然想到,正如我們的班集體,也是團團圓圓的,過去是,以後也是,心中欣慰。

冬至到來,雖然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們的心裡卻是火熱的,因為有那麼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我們雖然來自祖國各地,可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們的心早已走在了一起,這種同學情我們定會珍惜。從此以後我們便不怕嚴寒和困苦,因為我們水二班永遠團結在一起。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篇3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素有“冬至到,吃水餃”的傳統習俗。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瞭解冬至的來歷,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12月21日,橫山區第二十四幼兒園開展冬至日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老師們充分挖掘、精心準備與冬至有關的教育內容,各班根據冬至的習俗和文化,創設了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環境,在實際操作環節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知傳統文化,老師們將教育活動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包餃子活動。

活動中,老師先給孩子們講解冬至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瞭解冬至吃餃子的緣由,接著通過生動的圖片向孩子們展示餃子的形狀,並示範了包餃子的步驟,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包餃子,從中體驗包餃子的樂趣。孩子們取出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認真地製作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水餃,搓一搓,搓進祝福;壓一壓,壓出平安;捏一捏,捏進喜悅;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孩子們包的餃子雖然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但在他們的眼裡,自己包的餃子就是最漂亮的。看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大家都無比興奮、無比自豪,歡快的氣氛洋溢在幼兒園的每個角落。

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由來,瞭解了中國的傳統習俗文化,更讓孩子們真切地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和收穫的喜悅,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得到傳承。願孩子們帶著童年的快樂和自己美好的心願,在新的一年中快樂成長。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篇4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感受傳統節日魅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大家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和團結,12月17日,河南省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三個園區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冬至主題教育活動,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歡度這個中國特色的節日。

首先進行的是“文化冬至”展示活動,活動中,各班組織開展了與“冬至”相關的活動,各班老師以課件、圖片等直觀展示的方式,帶著全班孩子一起走進了趣味盎然的冬至節:深入淺出地向孩子介紹了“冬至”的由來和各地習俗,瞭解了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的簡單常識。參與交流的孩子興致勃勃的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冬至的節氣、名稱來源、各地習俗、民間故事、詩歌諺語等相關知識,把冬至節的文化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讓大家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隨後開展的“幸福冬至”活動中,早就急不可耐的同學們,在有序分工後,紛紛以組為單位,立即捋起袖子,洗淨小手,在老師的協助下投入到熱鬧無比的包餃子環節。隨著大家的努力,一個個奇形怪狀的餃子出來了,有圓的、有扁的、有長的……,雖然千奇百怪,但大家都樂在其中,歡笑不斷。

在“精彩冬至”環節中,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後,當大家最後一起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時,不僅感受到開心快樂,懂得協助合作,還學到了知識,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與魅力,也讓大家更加緊緊的團結在集體中,一同維護、分享它的和諧與幸福。此外,還有班級通過畫餃子、畫湯圓活動,讓孩子們解了“冬至”的來歷,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激發了他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節氣“冬至”的濃厚興趣。

通過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進一步體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更好地教育孩子要傳承、發揚祖國的民俗文化,讓中華傳統文化從小根植於幼兒的內心。同時也是對“拒絕洋節,從小做起”的另一種強有力的實踐。

中班冬至活動總結篇5

在吳地,一直有“邑人最重冬至節”的說法,老蘇州通常將冬至看作是個重大的.節日。近期,在玄妙觀社群的活動室裡,來自祖國南北不同地域的新老蘇州人們一同提前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冬至節”。

一聽到要在社群過“冬至節”,馬阿姨志願服務隊的老阿姨們一早就忙活開了,張羅著買麵粉、買肉買菜、製作餡料,計劃著要製作冬至團、餛飩等等時令美食。我們蘇州人講究“冬至餛飩夏至面”,要過一個像樣的冬至節,怎麼能少得了一碗地地道道的蘇式餛飩呢?今天要讓新蘇州們好好品嚐下我們的手藝。

這邊來自北方的張阿姨和於燕也沒閒著,和麵、洗菜、剁肉,技藝嫻熟。來自東北的張阿姨說,我們北方啊冬至節也很隆重,就像諺語說的:“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的餃子意味著“交子”,如果吃了餃子就代表著團圓、順利。餡料的選擇和寓意也有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包含著“久財”之意。

於燕一家來自河南,一家三口在蘇州已經有7個多年頭,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年的冬至都不能回家過。她說他們那邊和蘇州冬至習俗不一樣,他們不吃餛飩,歷來也只吃餃子。據傳是與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典故有關。

張仲景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奶奶,我也要學包餛飩。”於燕7歲的女兒嬌嬌好奇地喊著。“好,過來奶奶教你。”羅阿姨耐心地拉過嬌嬌。先把方方的麵皮鋪開,放一些餡料,然後從外往裡對摺,再對摺,然後用兩個大拇指捏住長方形麵皮的兩角,往外一圈,把兩隻角捏在一起就好哉。包好的餛飩要能站起來,像一個個元寶一樣。嬌嬌在羅阿姨的幫助下小手小心翼翼地學得有模有樣。旁邊一排排誘人的餛飩和餃子,還有社群麵點好手齊阿姨特別趕來製作的白切饅頭,都等著入鍋變成美食。

社群負責人莊謹介紹說,玄妙觀社群裡的老蘇州很多,冬至節的氣氛也很濃厚,剛好街道隆重推出“冬至大如年”的品牌特色活動,社群就想著讓新老蘇州人一同過一個溫暖的冬至節,正好也學習到南北方在這個傳統民俗節日的習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