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推進實施健康上海行動2021年工作計劃

推進實施健康上海行動2021年工作計劃

 

第一部分:整體工作安排

(一)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研究制定《關於本市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意見》。制定健康上海行動第一輪三年計劃。制定2020年工作計劃、健康上海行動監測和考核細則。

(二)重點舉措

1.探索建立完善財政投入支援健康上海行動專項經費保障機制,推出有財政經費資助的健康上海行動專項。

2.建立完善健康上海行動激勵表揚機制,通報表揚一批健康上海行動示範、優秀案例和“健康達人”,發揮引導示範作用。

3.舉辦領導幹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與全球健康城市建設”專題班

4.推進健康上海行動首批重點專案與區域化特色專案。

5.加強長三角健康一體化,推進長三角公共衛生電臺建設,開展長三角一體化健康促進系列活動。

6.完善健康上海行動監測評價考核機制和評估驗收方法,進一步將健康上海行動執行情況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內容。

    第二部分:各專項行動重點任務

一、健康知識普及行動

(一)工作目標

建立全社會參與健康促進與教育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學術團體、科學家、醫務人員、教師、媒體在健康科普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新媒體拓展健康教育新渠道,完善健康資訊傳播網路,建設和規範各類廣播電視等健康欄目,踐行《上海市民健康公約》,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二)重點舉措

1.通過系列評選表彰、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推出健康科普圖書和期刊等方式,加強健康生活的輿論引領。(市委宣傳部)

2.整合相關部門、機構和業務領域的健康科普資源,做實“兩庫一機制”,建立並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建立開放共享的健康科普資源庫,完善健康科普知識釋出和傳播稽核機制。(市衛生健康委)

3.繼續發放健康知識讀本和實用健康工具;開展10個重點領域健康科普精準配送和15個科普專項。(市衛生健康委)

4.培育健康科普品牌專案,開展全市健康科普年度優秀作品徵集推選活動,選拔扶持一批優質健康科普品牌、欄目和專案。(市衛生健康委)

5.開展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新風尚”推選、舉辦百萬市民防疫知識與健康素養大賽健康達人秀活動。(市衛生健康委)

6.繼續舉辦第三屆市級醫院“市民健康科普宣傳週”和“醫院開放日”活動。(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7.以婦女為重點人群,以綠色家庭、運動家庭、最美家庭創評作為重要抓手,加強健康家庭、科學育兒和生殖健康知識普及,積極倡導新型生育文化和文明家風理念,推進健康家庭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婦聯)

8.支援健康科普內容開發與推廣,推進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進社群健康科普服務。(市科委)

9.聚焦重點人群(公職人員)和重點場所(公共交通),利用新媒體手段普及應急救護知識。(市紅十字會)

10.利用本市機關事務管理先進集體創評、市級機關公務員健康促進等工作平臺,推動健康知識普及。(市機管局)

11.結合每月“環境清潔日”、六五環境日和世界城市日等節點和文明行業建立工作,在公共場所宣傳普及健康知識。(市精神文明辦)

12.運用“上海釋出”“每月一訪”、上海廣播電視臺的重要新聞版面等工作平臺和機制,提升健康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市政府新聞辦、上海廣播電視臺總編室)

13.啟動《人間世》第三季拍攝,製作人文公益紀錄片《新手術》。與上海市兒童醫院合作建設兒童健康線上公益諮詢通道,設立“兒童醫學專題講座”和免費義診。(上海廣播電視臺總編室)

14.加強廣告監測,以醫藥保健類商品服務等作為廣告監管執法重點類別。(市市場監管局)

二、合理膳食行動

(一)工作目標

    編制、釋出營養健康科普知識;推進主流健康傳播媒體營養科普計劃,鼓勵全社會參與合理膳食行動。開展“健康食堂”“營養支援性社群”等建設,通過對重點人群行為干預,落實減鹽、減油、減糖的目標。

(二)重點舉措

1.召開合理膳食專項行動工作組會議,研究指定合理膳食行動年度計劃,推動各項工作和指標的落實。(市衛生健康委)

2.組織制定和實施《上海市居民膳食與健康狀況監測及隨訪方案》,瞭解居民膳食及健康狀況,為制定促進全民健康的營養政策與策略提供循證依據。(市衛生健康委)

3.以“全民營養周”和“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為契機,在全市開展系列營養健康主題宣傳活動,並通過主流媒體及相關單位宣傳平臺線上集中主題宣傳;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播放營養科普專題節目;通過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媒體投放營養科普資訊。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開展重點人群的限酒宣傳和行為干預。(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申通地鐵、市文局)

4.制修訂各類健康食堂建設內容及評價標準,開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建立工作,提升食堂的營養供給能力、改善營養支援環境。(市衛生健康委)

5.開展本市營養指導能力提升培訓試點工作,組織研究制定本市營養指導員培訓試點實施方案,逐步落實每萬人1名營養指導員的健康中國行動相關指標。(市衛生健康委)

6.研究制定營養支援型社群建設指南。在松江區開展營養社群建設試點的基礎上,評估論證和總結經驗,研究制定營養支援型社群建設指南並逐步推廣。(市衛生健康委)

三、全民健身行動

(一)工作目標

加快建設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努力營造“處處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會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環境,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探索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二)重點舉措

1.全面按時完成年度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案,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80條、市民益智健身苑點600個、市民多功能運動場80片。(市體育局、各區)

2.制定實施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推進社群市民健身中心和社群足球場、體育公園等專案建設,在公園、綠地、沿江、沿河、美麗鄉村等區域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利用屋頂、地下和高架橋下空間、閒置用地、城市更新和舊區改造等因地制宜佈局各類體育健身設施;支援建立一批特色鮮明的都市運動中心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市體育局、各區)

3.推動建設體醫養融合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每個區至少新建1家,全市累計建成不少於30家,提供智慧助老服務,為社群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運動康養服務。(市民政局、市體育局)

4.在開發區、園區、樓宇等處建設20個職工體育健身驛站(市體育局、市總工會)

5.加強體育消費券配送,打造上海體育消費券配送升級版,支援市民以優惠價格享受體育場館服務。(市體育局)

6.舉辦2021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以“一起上賽場,人人享健康”為主題,完善市級、區級、街鎮級賽事活動層級體系,創辦長三角體育節、上海社群運動會、建黨一百週年健身系列賽等品牌賽事,建立“線上+線下”競賽活動新模式。(市體育局)

7. 依託科技手段組織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市體育局)

8.廣泛開展社群體育服務配送,推進科學健身講座、技能培訓等公共體育服務進社群、進園區、進樓宇,全年完成配送不少於8000場。(市體育局)

9.支援社群健康師專案試點,進一步推出運動健康師專案,指導市民健康吃、科學練、治未病、防慢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市體育局)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1.《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

2.《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

3.《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建設導則》

4.《關於推進都市運動中心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建設的意見》

四、控煙行動

(一)工作目標

圍繞控煙宣傳和監督執法“六個一”管理模式,加大控煙宣傳監管力度。

(二)重點舉措

1.聚焦控煙重點難點行業,以及市民群眾投訴集中的控煙熱點問題,繼續堅持集中執法、專項執法與日常執法並重,切實提升監管執法力度。(市衛生健康委、各控煙執法部門)

2.以《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修正案實施週年、世界無煙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動周等節點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系列無煙倡導活動。(市衛生健康委、各控煙執法部門)

3.推進無煙黨政機關、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無煙學校建立工作,加大無煙環境建設力度。(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機管局)

4.推進戒菸服務能力建設和戒菸活動開展。完善戒菸網路,在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開展“十月懷胎·爸爸戒菸”活動。(市衛生健康委)

5.開展控煙動態監測和菸草流行調查,為優化控煙策略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市衛生健康委)

五、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一)工作目標

加強社會心理健康促進,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路。

(二)重點舉措

1.繼續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市衛生健康委、市委政法委)

2.推進心理諮詢機構的規範化管理工作,開展心理諮詢從業人員實習考核工作,指導市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規範和自律管理。(市衛生健康委)

3.持續推進精神專科醫療機構心理門診(包括兒童青少年門診)設定,做好世界精神衛生日心理健康宣教活動。(市衛生健康委)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1.《上海市心理諮詢服務管理辦法》。

2.上海市心理諮詢從業人員實習考核管理辦法》。

六、人群健康促進行動

(一)工作目標

     通過跨部門協作、多措並舉,不斷提升婦幼、兒童青少年、職業人群、老年人、殘疾人等全生命週期人群健康水平。

(二)重點舉措

1.推進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奉賢院區、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科教綜合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大樓、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張江院區等婦幼健康重大專案建設。完善婦幼健康服務網路。強化中醫婦科、兒科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加強上海市婦幼健康資訊平臺建設,加強婦女兒童健康自測自評和指導干預服務。(市衛生健康委)

2.提升“7+6”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會診搶救中心分級負責、綜合施救能力和水平。建立長三角危重新生兒城際轉運聯盟。完善孕產婦風險篩查與評估、危重報告與救治、高風險專案管理、死亡調查與評審、崗位責任問責、誡免談話、全市通報和考核評估等制度。加大家庭醫生團隊參與高風險孕產婦管理力度。(市衛生健康委)

3.推進21個兒童早期發展基地建設,開展兒童早期發展綜合服務,夯實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研製推廣針對兒童發育和心理行為等問題的家庭和社群評估的適宜技術。推進以自閉症為切入點的兒童心理健康干預試點工作。推進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建設。積極參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夯實兒童和學生用品質量安全保障線。市衛生健康委、市婦聯)

4.推動近視綜合防控,加大環境、行為及視力檢查和屈光監測力度,指導家長改善家庭用眼環境、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制訂視力生長髮育曲線、遠視儲備和眼軸長度等應用規範標準。做好學生體質鍛鍊、健康監測、心理健康呵護、防艾拒毒教育、均衡營養膳食,及校園環境整治、生活垃圾分類、禁菸控煙、廁所革命、傳染病防控等工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市教委)

5.開展《上海市職業病防治條例》修訂立法調研,從法治層面規範本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健全完善職業健康規範體系。市衛生健康委

6.推進“職業健康管理服務平臺”二期建設,逐步實現本市職業健康業務管理和資訊互通一體化,建成國內首個職業健康省級管理服務“大平臺”。建設長三角職業健康管理協作平臺,依託市化工職業病防治院建立“長三角化學中毒遠端救治協作中心”。市衛生健康委

7.探索開展重點行業工作場所噪聲、粉塵、高毒物質和放射性危害因素等智慧化實時監測和預警加大重點行業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力度,開展職業健康隨機監督檢查工作。市衛生健康委

8.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職業健康傳播作品徵集、爭做“職業健康達人”等活動,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知識,提升勞動者職業健康意識。在重點行業領域培育一批健康企業示範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9.落實《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實施“民心工程”、為民辦實事專案,新增50家社群綜合為老服務中心、200家社群老年助餐服務場所、5000張養老床位、2000張老年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完成5000戶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試點。擴大“時間銀行”試點,支援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市民政局)

10.完善困難家庭老年人補貼制度,強化對長期失能老年人的服務,新增50家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群試點。推進養老機構內部設定醫療機構。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鑑定,建立全市養老護理員資訊庫。完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開展新一輪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試點推行養老機構信用分級制度。(市民政局、市紅十字會)

11.繼續辦好上海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中國老年福祉產品創意創新創業大賽。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養老服務資料共享平臺。推動長期護理保險、養老服務補貼等政策待遇異地結算。(市民政局)

12.做好虹口區“全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驗收工作,為精神殘疾人優化“陽光心園”日間照料等相關服務管理制度,完善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補貼。(市殘疾人聯合會)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1.制訂視力生長髮育曲線、遠視儲備和眼軸長度等應用規範標準。

2.制定《上海市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管理辦法》。

3.制定《養老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

4.優化“陽光心園”日間照料等相關服務管理制度。

七、慢性病防治行動

(一)工作目標

完善基於“健康雲平臺”和電子健康檔案的慢性病多因素綜合風險評估、篩查干預和管理機制,推進整合型的全程健康服務管理。優化高血壓、糖尿病、癌症、慢阻肺等重點慢性病篩查策略,推動落實慢性病早診早治。

(二)重點舉措

1.執行慢性病綜合管理平臺,開展慢性病風險多來源資料綜合監測和評估應用支撐系統建設,開展大腸癌、糖尿病篩查干預社群現場服務工作。(市衛生健康委)

2.制定常見癌症篩查技術方案,探索重點癌症機會性篩查在社群的服務模式。(市衛生健康委)

3.建成3家市級社群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援中心和推進30家社群標準化技術推廣應用。全面開展風險評估、重點慢性病篩查、隨訪管理、規範化診療等標準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務和自我管理雲服務。(市衛生健康委)

4.繼續落實全覆蓋屈光和視力監測,結合第五輪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專案探索智慧、精準、綜合干預近視。試點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服務。市衛生健康委

5.針對本市“一老一小”、職業風險人群等易感群體,聯合開展慢性病氣象風險預報,形成“風險預報-干預-衛生經濟評估”的閉合式服務流程。(市氣象局)

6.研究制定骨骼慢病健康社群管理規範,指導社群全科醫師對轄區內居民進行骨骼慢病的篩查、科普及各種運動康復治療。(市衛生健康委)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制定常見癌症篩查技術方案。

八、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

(一)工作目標

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貫徹落實新冠肺炎疫情常態長效防控措施,全面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確保城市公共衛生安全。

(二)重點舉措

1.鞏固“聯防聯控”機制,共同做好重大傳染病疫情綜合防控,全面應用“基於醫院電子病歷直推的傳染病疫情報告與管理資訊系統”和發熱病人資訊採集系統。建設基於大資料融合分析的傳染病預警預報業務,完善資料查詢系統建設,實現對傳染病流行風險、強度、趨勢的動態智慧預判。(市衛生健康委、上海海關、市氣象局)

2.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態化防控,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根據國家和本市總體部署,加快推進實施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市衛生健康委)

3.加強感染、重症醫學、急診急救等薄弱學科建設,實現市級醫院院內“急診-EICU”資訊一體化,建設區域急救協同平臺。加強市級醫院感染多環節、全鏈條管理工作,夯實三級管理網路,加強院感管理隊伍和能力建設。(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4.制修訂《上海市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等配套檔案,加大預防接種門診服務管理力度,完善全市免疫規劃資訊化系統建設,努力實現長三角預防接種檔案跨省互聯互通。市衛生健康委

5.繼續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推進消除麻疹工作,繼續開展百日咳哨點監測工作。市衛生健康委

6.依託第五輪三年行動計劃專案探索開展本市人群疫苗免疫史和疫苗流通訊息監測,成立疫苗追溯服務示範接種門診。建立疫苗安全性監測和風險預警體系。市衛生健康委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制修訂《上海市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等配套檔案。

九、公共衛生體系提升行動

(一)工作目標

      提升衛生監管智慧水平,加強衛生監督機構和隊伍建設,打造1-2個區級衛生監督機構國家示範專案。加強水上搜救體系和航空醫療救援體系建設。全力保障“迎接建黨100週年”系列活動、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監督保障工作。

(二)重點舉措

1.推進公共衛生監督技術服務質控平臺建設,試點推進監管物件法定衛生檢測報告網上上報,逐步形成公共衛生領域法定衛生檢測結果資料庫。市衛生健康委

2.繼續推進醫療廢棄物綜合治理和醫療廢物管理資訊化建設,實現一級以上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可追溯資訊化管理。市衛生健康委

3.推進生活飲用水“掃碼知衛生”專案,加快全市覆蓋面和應用速度,在全市大部分地區居民小區實現二次供水衛生管理資訊向居民公開。市衛生健康委

4.制定衛生監督機構規範化建設市級標準,推進區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開展衛生監督機構培訓和實訓基地建設,結合第五輪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國內首個衛生監督VR虛擬模擬培訓實驗室。市衛生健康委

5.開展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公共衛生監督保障工作。市衛生健康委

6.做好公共衛生各項政策資金保障工作,研究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市財政局)

7.推進上海水上搜救體系和能力建設,研究相關海上緊急醫療救援溝通協調程式和機制,加強技能培訓和開展應急演習。(上海海事局)

8.推進本市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開展能力訓練與實戰演練,拓展能力素質。(市公安局)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制定2021-2025年本市監督員培訓規劃

十、醫療服務體系優化行動

(一)重點舉措

1.推進4家郊區三級醫院院區一體化管理,推進6家國家試點醫院和26家區屬醫院開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擴大市、區兩級醫院試點範圍,將區域性醫療中心全部納入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市衛生健康委

2.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探索市級醫院增設臨床研究、支援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等考核內容,推動醫院進一步落實公益性,實現高質量發展。(市衛生健康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3.修改完成臨床研究“十四五”規劃,完善本市臨床研究體系,加強醫學學科佈局與人才培養。市衛生健康委

4.完成2018年協同創新叢集中期評估。舉行衛生健康系統創新成果轉化路演。市衛生健康委

5.推進市級醫院臨床研究中心規範化建設,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研究專案整合平臺(CRIP)以及專病資料庫和生物樣本庫平臺設施,推動研究型病房建設,推進“市級醫院醫企協同研究創新平臺(HI-CLIP)”建設。(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6.開展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專案和臨床藥師專業能力提升工作。試點開展醫療機構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做好醫療機構抗菌藥物、麻精藥品等管理。推廣本市醫療機構藥事服務規範。落實推廣藥物臨床應用路徑的試點工作。開展合理用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基層藥學服務能力提升工作和區域審方中心建設工作。(市衛生健康委)

十一、社群健康服務促進行動

(一)工作目標

推進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功能提升與建設優化,多策並舉地提升社群衛生服務能級,讓更多居民在“區域內”與“家門口”獲得高品質的衛生健康服務。

(二)重點舉措

1.全面啟動新一輪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以各區為主體,開展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新建補點與改建提升(市衛生健康委

2.推進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在提升“全專結合”“醫防融合”綜合服務能級的基礎上,鼓勵有需求、有條件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掛牌為社群醫院。依託為民辦實事專案,開展首批示範性社群康復中心建設,實現更多居民康復下沉社群。(市衛生健康委

3.繼續推進智慧健康驛站建設,鼓勵各區根據不同場所、不同群體的健康需求特點,建設多種形態、靈活多樣的智慧健康驛站,打造多樣化的智慧健康驛站網路。(市衛生健康委、市體育局

4.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更多學生、在職人群,滿足不同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需求,同時做實對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服務,持續、穩步、有序地擴大簽約覆蓋率。(市衛生健康委

5.加強社群衛生健康資源整合,充分整合企事業內設醫療機構、社會辦全科診所、智慧健康驛站、社會辦健康管理機構等資源,充實功能社群健康服務供給。建立100個園區(樓宇、商圈)職工健康服務點。(市總工會、市衛生健康委)

十二、中醫藥促進健康行動

(一)工作目標

     貫徹落實國家和本市工作部署,合力保障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健康上海做出新貢獻。

(二)重點舉措

1.促進中醫藥服務網路提質擴容。協調推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上海市中醫醫院、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等三級醫院的基本建設,協調推進靜安、閔行、松江等中醫醫院遷建和改擴建。做實“區域+專科”中醫醫聯體,細化任務清單,完善考核考評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2.深度參與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防治。重點推進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國家中醫應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加強各級中醫醫院發熱門診、急診科等重點科室建設,提升傳染病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3.建設國內頂尖中醫藥臨床高地。爭創國家中醫醫學中心(腫瘤)、國家中醫康復中心、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等十四五國家重點建設專案,加強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建設和保障。促進中醫非藥物療法融入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支援建設一批非藥物療法示範中心。開展重大傳染病、慢性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在綜合專科醫院探索推廣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4.推進中西醫臨床協同。通過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同攻關等專案建設,完善中西醫臨床協作長效機制,發揮其在重大疑難疾病防治方面的優勢,組織開展重大傳染病、慢性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在試點西醫院探索推廣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5.落實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和家庭醫生服務規範等工作對基層中醫藥服務的任務要求,推進中醫藥在家庭醫生團隊服務中的全覆蓋,推廣針對性的中醫藥適宜技術。以中醫專科專病聯盟、中醫專家社群師帶徒、社群中醫特色診療服務品牌培育等專案建設為抓手,加強社群中醫特色專病(專科)建設。建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健康狀況的治未病技術處方庫。深化安寧療護中醫藥適宜技術研究與推廣。(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6.升級治未病健康工程模式。探索基於中醫藥文化特色小鎮(街區)的治未病三級網路建設,建立中醫藥健康理念和服務全覆蓋的社群模式。形成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健康狀況的治未病技術處方庫。(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1.《上海市中醫康復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2.《關於開展新一輪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行動方案》。

3.《社群中醫藥服務與管理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十三、健康保障完善行動

(一)工作目標

推動藥品耗材集中招採常態化制度化。建立醫藥價格指數編制和釋出機制。完善藥品供應保障。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二)重點舉措

1.優化藥品帶量採購工作機制,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試點推進藥品集中議價採購工作。(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2.加強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質量監管,確保中標藥品在流通使用環節的質量安全,加強對集中採購中標藥品的不良反應監測力度,落實企業藥品安全主體責任。(市藥品監管局)

3.啟動藥品追溯監管平臺的建設工作,實現疫苗等藥品生產企業電子監管檔案等功能。(市藥品監管局)

4.推進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對於首次仿製、特殊劑型等高技術含量的仿製藥品種給予重點支援和指導。(市藥品監管局)

5.鼓勵商業保險公司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為居民提供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鼓勵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合作,推進醫療保險費用結算直付。推進商業保險公司的大病保險資訊系統與醫療保障資訊平臺的資料交換。上海銀保監局)

十四、健康環境促進行動

(一)工作目標

      實現國家衛生區鎮雙覆蓋,指導各區完成國家衛生區複審任務。提升水、土壤等生態環境和道路交通等安全環境。形成一套健康街鎮、居村建設的指標和評價體系,推出一批市級健康街鎮、健康村居。

(二)重點舉措

1.定期開展各區環境衛生督導檢查、評比、問題反饋和督促整改。指導2020年複審的14個國家衛生區做好迎接全國愛衛會的暗訪工作。組織有關區對9個新創鎮進一步對照標準、補齊短板,完成國家衛生鎮建立任務。督促奉賢區及28個複審鎮持續做好動態管理、提升衛生建立質量,完成國家衛生區、鎮鞏固任務。(市衛生健康委)

2.開展全市河湖消黑除劣成效行動,完善骨河網水系,啟動生態清潔小流域中小河道整治,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河湖整治。(市水務局)

3.完善耕地土壤質量監測網路,合理佈設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擴大輪作休耕面積,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市農業農村委)

4.加強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工作的頂層支撐,推動環境與健康工作制度建設,將健康風險管理融入各項環境管理制度中。加強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工作的經費匯入機制研究。加強環境健康相關工作的宣傳。(市生態環境局)

5.提升地產農產品安全監管水平,鞏固提升蔬菜標準園建設成果,繼續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逐步實施獸藥飼料綜合治理。(市農業農村委)

6.做好農村公路及道路精細化管理的升級,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及技術標準。優化無障礙交通運輸服務的“硬設施”和“軟服務”,將母嬰設施納入新線車站規劃佈局。建設長三角綠色交通共治體系。(市交通委)

7.抓好道路安全源頭治理,消除安全隱患,構建市、區兩級隱患風險通報抄告機制,協同共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網路。強化“兩客一危”等重點運輸車輛路面執法,加強重點車輛行車監管,提高高速公路安全隱患發現和突發事件處置效能。抓好交通事故責任倒查,形成違法震懾。(市公安局)

8.對首批136個健康村鎮試點進行督導評估,啟動第二批健康村鎮試點建設。(市衛生健康委)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1.制定《上海市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管理規範》地方標準。

2.制定《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監督管理工作規範》地方標準。

3.修訂本市交通事故深度調查工作辦法。

十五、健康服務業發展行動

(一)工作目標

健康服務業進一步集聚發展,國際醫療旅遊試點與家庭醫生服務市場培育試點獲得階段性成效。

(二)重點舉措

1.支援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等健康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鼓勵依託高水平醫院,培育以臨床研究和轉化為特徵的新興健康服務業園區。(市衛生健康委)

2.深化本市首批國際醫療旅遊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公立醫院建立國際醫療部,推進醫療服務標準與國際接軌,推動國際醫療旅遊、網際網路醫療等新業態發展。(市衛生健康委)

3.推進家庭醫生服務市場培育試點工作,探索社會辦全科服務機構參與本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實施路徑,擴大高品質家庭醫生服務供給。(市衛生健康委)

4.強化健康服務行業擬上市、掛牌資源培育,支援健康服務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工具發展壯大,引導和督促金融機構做好健康領域金融服務。上海證監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十六、健康資訊化行動

(一)工作目標

通過“便捷就醫”場景建設,運用5G、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字化技術,紮實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建設,優化就醫服務流程,構建智慧醫院新模式,全面提升市民就醫體驗,開創上海“便捷就醫服務”數字化轉型與數字醫療創新發展新局面。

(二)重點舉措

1.拓展市級醫院檢驗檢查專案互認在急診和住院服務中的應用,推進與區級醫療機構間的跨院互認。運用AI技術,推動關鍵影像智慧識別和院際檢驗檢查結果的精準推送與互認。(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2.啟動智慧醫院一體化與標準化建設。拓展多樣化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提供以常見病和慢性病為主的線上諮詢與複診、線上處方、醫保移動結算、藥品配送等線上服務。利用人臉識別等AI技術提升老年人等人群的網際網路就醫體驗。(申康醫院發展中心)

3.做實“醫療付費一件事”,推進相關宣傳推廣工作。優化支付模式,提升線上支付、信用無感支付等自助結算佔比。推進電子票據、自費電子健康卡,在部分醫療機構試點“電子醫保就醫冊”。(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市衛生健康委)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上海市“便捷就醫服務”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

十七、長三角健康一體化行動

(一)工作目標

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加快《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和《長江三角洲區域公共衛生合作協議》各項任務落地,提升區域公共衛生風險防治能力,助力健康長三角建設。

(二)重點舉措

1.支援優勢專業牽頭建立或加入區域專科聯盟,擴大醫療質控合作的專業面。推進瑞金醫院無錫分院、仁濟醫院寧波分院以及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執行機制、重點學科等建設。開展長三角區域獻血者臨床用血費用異地報銷、獻血者資訊輪詢工作,建立HIV確認陽性獻血者共享資料庫稀有血型獻血者資料庫,探索建立血液調劑備案制。完善長三角(上海)智慧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遠端醫療協同平臺、資料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市衛生健康委

2.完善長三角區域內跨部門、跨地區的傳染病疫情綜合資訊報告和管理平臺,初步建立區域內立體化聯防聯控網路框架。推進免疫規劃一體化,共同制定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方案,實現示範區三地預防接種資料互聯互通。推進“長三角職業健康管理協作平臺”和“長三角化學中毒救治遠端協作平臺”建設。加強長三角健康科普,開展長三角衛生健康領域“健康脫口秀”大賽。(市衛生健康委)

3.探索建立一體、同質的長三角中醫藥質控體系。推進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合作共建。推進中高階中醫醫療機構合作交流。召開長三角基層中醫藥工作論壇。啟動本市及長三角地區各中醫流派對疾病認識的溯源研究。建設長三角中醫藥數字博物館。(市衛生健康委

4.在南通、嘉善和吳江基礎上,推進其他有條件地區與本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互聯互通。(市衛生健康委)

5.落實《長三角區域衛生監督聯動執法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完善工作機制。依託資訊化推進衛生行政執法資訊共享,實現蘇州、嘉興與本市無證行醫處罰資訊互通。協同查處跨區域違法違規案件,開展聯合執法、聯合演練、聯合培訓。推進長三角公共衛生監督技術服務支撐體系一體化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三)擬研究制定的檔案

制定長三角區域內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方案。

十八、健康國際化行動

(一)工作目標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動與“一帶一路”國家在衛生健康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開放發展,推動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化發展,提升海派中醫的國際影響力。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提升上海在衛生健康領域內的全球影響力。

(二)重點舉措

1.支援中醫藥海外中心發展,提升中醫藥海外影響力,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共商、共建、共享的海派中醫特色衛生資源。(市衛生健康委

2. 積極探索多種方式繼續突破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中的瓶頸問題。鼓勵“海上中醫”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利用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技術手段開展遠端會診,打造跨境中醫健康服務平臺,做到線上、線下,國內、國外交融互動,為今後更好的中醫藥服務海外輸出打下基礎。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吸引更多的國際醫療健康企業及機構落戶,提升上海的醫療健康中心地位。打造中醫藥服務貿易產業孵化基地、出口基地。(市商務委、市衛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