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書信 > 申請書

抗擊新冠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

申請書2.83W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

抗擊新冠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


  1月24日,除夕夜,晚七點,我和我們2歲半的小地瓜在樓下迎接你下班回家,等候時,天真稚嫩的小地瓜一個勁地問我,“媽媽呢?媽媽呢?”我答到,“媽媽上班班,買糖糖,還給你買一個大饃饃。”地瓜若有所思地答道,“不吃糖,牙齒蟲。”說著將嘴張開,指著牙齒接連搖頭,他這幾天口腔潰瘍,對零食一概不感興趣。當你看到我們後一掃疲倦,一把將地瓜摟在懷裡,說不盡的歡喜。

晚飯後,爸媽帶著大汶和地瓜在房間裡玩耍,我則和你一邊擺著新年的趣事一邊看著精彩的節目,春晚主持人詩朗誦《愛是橋樑》,“你們安全了,14億人就都安全了!在防疫的賽場上,我們一定贏……”這一刻,我內心十分感懷,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家屬,我感到無限的榮耀,深知你們肩上的責任重大,更瞭解你們工作的不容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休息時間不固定,深更半夜也會有急促的鈴聲,自己的老人小孩或許還在生病,而你們卻鮮有過問,更多的是牽掛醫院裡躺著的病人,有時還要面對病人及家屬的不理解,有難處和委屈也只能往自己肚子裡咽……

突然你抓緊我的手,一下打斷了我的思路,欲言又止地對我說道,“有一個事情我不知道該怎麼給你說。”

“怎麼了?”我問道。

你猶豫片刻後說道,“本來應該先和你商量,當時太忙了,沒來得及,我們醫院第一批志願服務醫療團隊已經準備出發支援武漢了,我作為醫院骨幹,也遞交了《請戰書》,並作為下一批志願服務隊伍中的一員隨時待命。”

那一刻,我幾乎睜大了眼睛,彷彿不認識這個朝夕相處的妻子。在我心目中,你是那麼文靜、那麼柔弱,“溫文爾雅”似乎是對你的形容。

我們結婚十二年來,幾乎沒有吵過嘴,更沒有因為孝敬雙方父母發生過任何爭執,生活雖平淡,但也充滿了溫馨。我們相識相知,然後走進婚姻的殿堂,一起哺育一雙兒女,一起贍養老人,一起奮鬥買房、買車,一起規劃著我們的未來,雖然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但在你的操持下,也算是有滋有味,充滿了陽光和希望。記得在我上一篇文章《致敬平凡的英雄寒風中的“守護者”》寫到,“昨天,他們或許還是我們身邊普通的親人、朋友和鄰居,在這個寒冬裡,他們義無反顧地肩負起職責和使命……”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陳詞,只有默默的奉獻,這或許就是對廣大醫護人員的真實寫照,你們無愧於“白衣天使”的稱呼,你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我拉著你的手,相對無言,因為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既有不捨也有憐惜;既有不安也有坦然;既有心疼也有牽掛。一切都那麼平靜,這時傳來孩子們的嬉笑聲,那一刻,時光是那麼美好、那麼寧靜,正如一句網路名言,“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作為一個轉業軍人,我深知《請戰書》的神聖和莊重,你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能在這個時候堅定地選擇“大愛”、選擇奔赴一線治病救人,我為你感到自豪和驕傲。疫情面前,防控人員和醫務工作者無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你們舍小家、顧大家,為社會構築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

武漢市中心醫院一名護士長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段話,“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七尺男兒聞之也淚目,不為兒女情長,只因那蕩氣迴腸的責任和擔當。用一首你最喜歡的詩詞來結尾,毛澤東主席的《卜算子·詠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你說這句詩詞能讓人感受到無限的希望和力量。而你的名字裡恰好也有個“梅”字,“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一切終將過去,總會春暖花開。你們在“逆行”,我們在“守護”。
15.jpg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4】


  所謂習慣,是之於生活中最平常的存在;早起的一杯溫水,是習慣;睡前的一杯牛奶,是習慣;疫情面前,他們始終衝在第一線,亦是習慣。他們不是別人,他們是醫務工作者、是工作人員,是我們的守護神,是最美的逆行者。

捨身取義化身“守護神”,情義深責任重。

是什麼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線?是什麼讓無數醫生護士主動放棄休假、放棄與家人的團聚,請願前往一線支援武漢?是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安康,為了確保病患得到及時的收治,於是他們轉身逆流而上,不是朝著家的燈光,而是背離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年夜飯的飯桌,而是奔向急救室的病榻。看著一封封按滿紅手印的請願書,他們說“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他們說“我是教授,我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我是共產黨員,我要衝鋒在前”。不覺中,早已淚目,疫情面前,他們選擇不放假、不離城、不退縮,他們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青春挽救別人的生命,為我們構築起一道牢不可破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在此,願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保護好自己,我們等你們回家!

精準監控成為“保衛神”,措施全應對穩。

疫情爆發以來,各地緊急響應,截至25日21時,除尚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的西藏外,所有發現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多地衛生系統、公安系統全部取消休假,全員在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時刻堅守崗位,帶班值班,做好應對處置準備。各基層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組為戰區,包組連戶、責任到人,做到“宣傳家喻戶曉、排查精準到人、監測各家隔離、村口份分兵把守、情況每日一報”,一系列的措施快、準、穩,有條不紊的緩解了群眾的緊張情緒。唯願在眾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儘早戰勝疫情。

眾志成城全民“鼓勵神”,同命運共風雨。

隨著疫情的態勢不斷嚴峻,眾多防護物資,如:護目鏡、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防護服、手術衣、防護面罩等出現了嚴重短缺的現象。就連醫院,也已經不能滿足病患的需求。武漢市蔡甸區,一座嶄新的“小湯山”——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在拔地而起,無數建築工人和前線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戰,爭分奪秒築建起一道道抗擊病魔的醫護城牆。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醫用防護品生產線,也馬力全開、春節不休息,盡所能為一線奮鬥的戰士們提供最有力的物資保障。在接到武漢的緊急救援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也在源源不斷的運往武漢。希望所有的群眾們高度重視,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他人,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病毒!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災難面前,他們毅然逆向前行,不畏生死,他們當之無愧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願英雄早日歸來。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5】


  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鮮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人生譬朝露,當把奮鬥的擔當和情懷、幹勁融進時間的分秒裡,讓一徑長途溫暖可人,讓時間“開花結果”。

以“重任千鈞唯擔當”的堅定勇顯身手。

國際形勢雲譎波詭,“內憂外患”。2019年曆經中美貿易戰、宜賓大地震等大事難事,以及正在經歷新冠狀病毒防疫阻擊戰,以及2020年的脫貧攻堅收官戰。為官避事平生恥。在困難和考驗面前要敢於擔當。擔當就是責任,要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面對危機和困難要挺身而出,堅持黨的原則、事業、人民利益第一;對工作要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好比滾石上山,船到中流擊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我們當與時俱進,以是不我待的緊迫感、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以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為目標導向,做人民的主心骨,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努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

以“立己達人”的情懷造福人民。

曾年過六旬的鐘南山院士抗戰在非典一線。今已過八旬的鐘南山院士依然不懼疫情,抗戰在新型冠狀病毒一線。《論語·雍也》寫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鍾院士如是,用畢生所學奉獻與這個時代和國家。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心無百姓莫為官,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新時代的幹部當如鍾院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一錘一錘釘釘子的求真務實精神,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潛功,鍛造擔當的“金剛鑽”;多做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

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幹事創業。

新中國成立七十一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以“不畏艱難創奇蹟,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勇毅篤行,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政貴有恆,久久為功。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幹事創業非一朝之功,需水滴石穿的不懈與執著。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國內外環境更加複雜。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精準脫貧、汙染防治、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又是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關口。新時代幹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立足當下,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勁頭,打好基礎;著眼長遠,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態度,嚴明責任。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爭做“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弄潮兒”!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奮鬥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讓我們把奮鬥融於擔當和情懷、幹勁,與時間賽跑、與歷史並進,讓時間“開花結果”!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7】


  沒有春節不是流動的,也沒有春節不是走動的。這是以往中國人過春節的常態,熱熱鬧鬧、走親串戶、朋友相聚,動起來的春節被視為祥和、歡樂的時節。

然而,這個春節,真的不一樣。一個現實原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還在持續,全國人民為此揪心。應該以什麼樣的狀態與心態,過好這個春節,值得我們細細思量。春節的流動、拜年的走動、廟會的人頭攢動,這些人們已經習慣了的過年方式,在這些日子裡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時,“動”的年節莫若“靜”的歲月。人們越是大規模流動,越是大範圍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傳染的概率。走動起來還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難看透其中的得失,既為人也為己。事實上,不走動也能過好年。技術發達了,資訊拜年、視訊祝福、線上聚會,都不失為一種時尚,那些以往通過面對面完成的新春祝福,藉助雲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邊,過年禮儀一樣也缺不了。

此時,“動”的腳步莫若“靜”的心意。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各條戰線上的“勇士”都已經動起來了,他們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這樣一種方式過了個“動”的年,是真正的大無畏。相反,對普通人來說,如無特殊情況,宜靜不宜動,什麼自駕跨城回家、什麼一定上門拜年、什麼提前安排好的聚會等等,都不妨在冷靜且理性地審視下做個宅男宅女,不遠行、不扎堆、少聚會。現在,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離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實際行動護佑早日戰勝疫情。

此時,“動”的衝動莫若“靜”的責任。正視才能重視。充分認識人員流動對疫情防控的難度、充分認識人員聚集對疫情防控的壓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過年與抗疫的辯證關係。現在,不少地方已經動起來,或是響起村裡大喇叭,“各過各的節,沒事別瞎串”;或是群發提示資訊,“春節在家發信息,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順口溜,“出門就把口罩戴,切莫隨意亂吐痰”……這樣的“動”不是衝動,這樣的“動”既是行動又是保護,因為此刻,每個人的“靜心”“靜態”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對防病防疫盡的一份責任。

時間不等人!時間屬於奮進者!我們正在全力與病毒賽跑、與疫情賽跑,也一定會戰勝病魔、戰勝疫情,需要爭分奪秒、眾志成城。每個人都是主體,每個人都有義務,每個人都應該以“靜”致敬那些堅守的、“逆行”的英雄們。如此,我們一定會風雨無阻向前進。
22.jpg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8】


  發端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及時作出防控部署,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其實,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除了政府部門的決心、努力,每個普通公民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講究衛生,利人利己。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僅關乎自己,也關乎別人,少一個發病者,就少一個傳播源。專家表示,每個人都有責任做好個人防護,以保護自己和他人。如佩戴口罩,而且應佩戴N95或醫用外科口罩,而不是棉布口罩。還應勤洗手洗臉,注意眼睛、鼻腔、口腔衛生,少去公共場所。

遵守規定,不要僥倖。這一新型肺炎疫情已確認存在“人傳人”現象,理論上,人停止流動,病毒就失去傳播途徑,疫情就無法肆虐——當然,在現代社會,讓人停止流動是不現實的,尤其是當下人人歸心似箭的春運時刻。但一些出行,的確也是可以自我調整的。鍾南山院士建議:如果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就不要春運出行了,尤其是身體發燒、身在武漢。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也呼籲: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武漢九省通衢,位置十分重要。從目前公佈的疫情看,各地患者大多數都去過武漢。聽從鍾院士等的建議,的確會給個人帶來不便,但在疫情還不是很明朗,又疊加春節人員大流動的非常時刻,這不失為控制疫情蔓延的一種有效途徑。

相信科學,要有信心。面對疫情,我們要嚴陣以待,嚴密防治,但也不要風聲鶴唳,悲觀沮喪。要相信科學,樹立信心,宣傳科學的疫情防護知識——當年氣勢洶洶的“非典”疫情,不是也在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科學防治下被摁住了嗎?專家說,“非典”以後,全國各地都已經建立起一套安全的門診防控體系,也有一套治療、搶救方法。“大家不要怕,被感染了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武漢的一些患者,也已治癒出院。

危機時刻,最能考驗一個公民的素質。遏制新型肺炎疫情,有責任感的公民不僅僅是受保護者,也是防範鏈條上的主動積極行動者。非常時刻,每個人犧牲一些不便,讓渡一些權利,減少一些獲得,可能就是控制疫情的關鍵。千萬不要覺得疫情好像離自己很遙遠而漫不經心,各地患者數量還在攀升,麻痺不得!

眾志成城,科學防治,才能把疫魔綁住,讓全國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9】


  當前,疫情還在進一步控制。人們的一個談論重點也是各地的疫情變化情況、安全防護提醒、對醫務人員的敬意等,甚至連新春祝福都有意識地變成了“做好防護,保護身體”。這個新春,在疫情的氛圍下,很多人堅持在工作第一線,很多人無法與家人團聚,很多人以實際行動做著防範與自我防範工作。人們的期盼就是,眾志成城,早日戰勝疫情。

疫情在新春時節肆虐,讓抗擊疫情發展有了更大的艱鉅性。考慮到人員流動性大、聚集程度高、擴散頻率大,對抗擊工作產生了不小壓力。看著各地增加的病例數量,人們在揪心之餘,同樣在思考:如何能從自我做起,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努力?如何從治理做起,為抗擊疫情築牢防線?如何從周邊做起,為抗擊疫情注入力量?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不僅是醫護人員的使命,也是屬於每一箇中國人的分內之事。唯有每個人繃緊那根弦,才能以努力狙擊病毒。

必須看到,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但是病毒不過春節。越是闔家團聚的時候,越容易放鬆警惕,也越有可能讓病毒有機可乘。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歇歇腳、喘口氣,而是一刻不鬆、一步不停,對病毒步步緊逼,才能讓健康節節勝利。這個年,是團結的年,不是單純的“閤家歡”,而是以團結的力量戰勝不安的病毒,以團結的意志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以團結的精神最終讓其樂融融的新春氛圍迴歸常態。可以說,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團結戰”。

戰,則勝;不戰,則敗。合,則利;不合,則傷。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屬性,不能有個別得失之分、利益之別、屬地之界。抗擊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醫療衛生戰線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醫護工作者換上防護服,義無反顧地走進病區;武漢採取應急措施,留下阻擊疫情的決心;廠家加緊生產口罩等醫療用品,承諾不加價、不斷貨,馳而不息地運往各地……從政府到個人,從救治前線到支撐後方,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只有積極行動起來、主動作為起來、誓死堅守起來,才能以自我之強大壓制住病毒,全社會的“免疫系統”需要在恢復中增強抵抗能力。

不隱瞞,才能擦亮防護的眼睛;不僥倖,才能築牢抗擊的堤壩;不懈怠,才能屏住奮戰的氣息。重視,重視,再重視!行動,行動,再行動!科學,科學,更科學!在這個新春,抗擊這場疫情,沒有人是孤軍奮戰,惟其14億中國人民勇毅、同心,才能勢不可擋、戰無不勝。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10】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牽動國人的心。朋友見面、朋友圈分享,幾乎三句不離最新疫情的進展。討論的背後是人們對疫情的關注,也是對自身、家人健康的擔憂。自疫情發生以來,一些人為了個人利益,在網路上製造傳播散佈謠言營造恐怖氛圍,利用消費者焦慮哄抬物價獲取暴利,不僅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更影響社會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無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贏這場戰役。

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謠言的止者。朋友間傳遞資訊,相互提醒本無可非議,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謠嚴重事態危言聳聽,則超出應有的範圍。這種為博取觀眾眼球而消費大眾焦慮的行為,將對社會秩序帶來嚴重危害。在網際網路時代,謠言的危害會被成倍放大,尤其現在抗擊疫情的緊急時刻,對社會的危害難以估量。因此,制止謠言的捏造,終止謠言的傳播,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應當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近日,專家呼籲,沒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漢,武漢人沒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離開武漢。雖然每個人都擁有行動的自由,但疫情當前還應當以大局為重。

疫情的防治考驗著我們,這不僅是一場醫療人員的戰鬥,更是一場全民的戰鬥。對抗疫情,我們不能心存僥倖,但必須清醒冷靜。唯有眾志成城,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心得體會感悟【11】


  猶如當年的非典防治戰,這場敵人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爭,所挑戰的不只是醫療機構,也是對全民共同體,乃至每個人的考驗。

不少時候,碰到災難等突發狀事故,輿論都會習慣表達“我們都是XX人”,但就關聯度而言,恐怕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人傳人”的傳染病疫情,能讓我們更真切的感受到——“我們都是防疫人”。

鍾南山院士就建議,“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此類忠告和防控應對,需要每個人的配合,也必然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不少人一時的便利、打亂原有的春節計劃。像一些人原本約好的同學、親友聚會,可能就得注意場合乃至取消,甚至一些商業行為也難免受影響。

必須承認,不少防控工作,尤其是涉及管控、監測、檢查等,都是以削減民眾的便利程度、犧牲區域性利益為前提的。其中一些或可通過構建合理的機制來實現社會共擔,但有一些可能註定需要個體的承擔,這是必須接受的事實,也是非常時期的不得已而為之。

本質上,這次疫情也是對民眾科學素養與公民精神的“拉練”。多相信科學,遵循那些科學的“自我保護指南”,別被那些蹭疫情夾帶私貨的“鞭炮防傳染,吸菸能消毒”、兜售陰謀論的“生物戰”話語所矇蔽;多循守理性,不盲目不恐慌,服從防疫的管制安排,儘量避免成為交叉感染的一環……這些都是個體應有的“價值自覺”。

當無數的個體能真正依據科學精神、秉持公民素養,合理調整防疫期的個體行為,全社會戰勝疫情的砝碼就大一些,成本就更低一些,最終帶來的公共利益增量,也將回饋給每個人更多的安全感。

病毒所挑戰的是整個社會的應對系統。這個應對系統裡面,沒有人可以例外。目前病毒的傳播和疫情發展,仍有諸多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個體還是相關部門、機構,在應對上多一些“打提前量”和冗餘準備,少一些盲目樂觀和僥倖,多一些配合、公開,少一些自行其是,這樣人們的從容就多一份,戰勝病毒也能愈發可期。說到底,就是科學精神和公民素養越充沛,越能給戰勝疫情增加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