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2022通用版法制宣傳演講稿範文三篇

演講稿6.24K

只要是當眾演講,演講者都會有緊張的情緒,為了消除臨場的緊張,我們有必要準備相關的演講稿,你真的會寫演講稿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通用版法制宣傳演講稿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2022通用版法制宣傳演講稿範文三篇
法制宣傳演講稿1

各位村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農村老人的贍養”。

我國一向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父母們含辛茹苦把子女撫養成人,並且幫助子女組建自己的家庭,他們所付出的心血是我們所無法估量的,在他們年邁之際,作為子女理應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但是根據近幾年的案件種類統計我們發現,農村的老人贍養案件逐漸增多,由贍養引起的如房產分割、侵權、離婚等其他案件數量也呈增長趨勢,這些案件處理不好,將大大地傷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不但父母的贍養問題得不到解決,父母晚年夫妻生活得不到保障,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當前我們的養老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家庭養老,一種是社會養老,而在農村家庭養老更是一種最常見的養老方式。通過對以往農村贍養案件的案情分析,我們發現導致農村贍養問題的事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農村貧困引起的贍養問題。農民務農經濟收入低,只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加之種植成本不斷上升,農產品價格又不穩定,農民增收不明顯,農村老人的社會養老保障還不健全,引起了部分農村低收入家庭的老人贍養難,尤其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撫養子女和子女成家,父母傾其全力,有的甚至將房子、生產資料、繼續以及家裡所有的生活歐諾個品全部都分給了子女,自己輪換在子女家裡住,有的家庭老人年事已高,病也多起來了,成了子女的“負擔”,使本來就貧困的子女們不堪重負,迫於無奈有的子女只好停止對老人的微薄供養。

二是,家庭分家析產糾紛引起的贍養問題。在贍養糾紛中大多是因分家析產所產生的,有的老人在兒女分家是存在厚此薄彼的現象,導致家庭財產分割不均引發矛盾,人為使家庭成員之間形成積怨,多子女家庭中一個子女對老人不盡贍養義務,其他子女就相互觀望,相互推諉,對老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致使老人的基本生活無法得到保障。這種案例在實際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譬如有個村的村民吳某有5個子女,為家庭矛盾及分家析產導致生活無著落去年過年是還到政府要飯吃,法庭多次調解都收效甚微。老大說老人給老二分的田多些,應該老二養老,老二說老人給老么分的財產多些,應該老么養老;老么說家庭生活困難,自己基本生活無保障,無法承擔養老任務。子女一個個這樣你推我讓,最終受傷害的就只有老人。

三是,贍養義務的承擔存在誤區。相當部分的出嫁女似乎認為贍養父母是兄弟的責任,與自己無關,因而未盡到子女對父母應盡的贍養責任。長久以來,農村的養老問題一直都落在男性後代身上,嫁出去的女兒不擔負贍養義務似乎順理成章,產生糾紛成為必然。

以上這些事由反應出了我們部分農村家庭在老人贍養問題所表現出的:道德觀念滯後、法律知識缺失、法制意識淡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輔助的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也規定了: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後的生活。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係變化而消除。

贍養老人是作為兒女應盡的義務,父母們操勞了一輩子,如果在晚年時期不但享受不到兒女應由的照顧,而且連生活都成問題,那麼作為子女不但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贍養問題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引發的一些列社會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內睦者,家道昌。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願意贍養,家庭內部都不能做到和睦相處,還何談報效祖國。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對老人的贍養不單單是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盡到一個做子女的義務,更是給自己的子女樹立一個榜樣。俗話說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上。試想一下如果你不贍養父母,在你年邁體弱之時,你的子女又會怎樣對待你。

在座的各位,這次演講的目的不只是單純的讓你們瞭解一些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宣傳教育,破舊立新,掃除封建殘餘,讓廣大農民明確贍養父母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2

談到法律,會給人神聖,威嚴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正因為有了法律的約束,我們才會生活咋子這麼一個安定的社會裡;正因為有了法律的約束,我們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時也保證了他人的安全。

假如世界上沒有了法律,那它會變成什麼樣?我不敢想象。小偷們偷了東西還能瀟灑的向別人炫耀。滿街都是強盜、殺人犯。這樣的國家有誰能住得了。沒有法律自然就沒有國家。人們想要安居樂業就必須有法律。

作為青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就應該加強我們的法律意識。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目標做出了嚴峻的挑戰。

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樹立的正確的法律意識呢?首先我應加強自我防範意識,自覺抵制不健康的資訊。面對陌生人提出的過分要求,應學會拒絕。遇到違法的事應在安全的情況下向警察等人求助。

青少年必須學會自我保護,在面對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往往因處於被動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我必須學會自我保護。自我保護事人的本能,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是未成年人向成熟邁進的重要一步。面對一些突發的事故和侵害,我們應積極爭取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的保護。因此,青少年必須要學會自我保護,樹立防範意識,知道防範的方法,逐步培養在我防範能力。

我們也應積極的參加學校、社群組織的法制教育活動。通過活動我們能夠得到更專業的法律知識,也大大的推動了法制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深化。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鄧小平爺爺早在1996年指出:“加強法制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又從娃娃抓起,國小中學都有進行法制教育。”

法制宣傳演講稿3

同學們:

下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法制伴我們健康成長。

在這社會大家庭裡,我們每個人如何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呢?那就是共和國華麗雄偉的大廈下一座堅實、永恆不變的根基——“法”。它使我們每個人明確是非的界限,而這也是共和國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提起法律,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離我們很近,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與道德、習慣、紀律一樣,都在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正是有了法律,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

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國有國法,校也有校規。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守法的基礎。同學們應該認真學習並實踐我校常規工作“五個一”工程,即打造“一個陣容”,抓好升旗儀式和課間操,塑造學生良好精神面貌;建立“一種秩序”,即課堂秩序、課間秩序和集會秩序的文明有序;養成“一種習慣”,即語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禮貌;堅持“一項制度”,即衛生分擔區制度,確保學校環境的整潔優美;樹立“一個觀念”,即遵紀守法,尊老愛幼,講究團結,刻苦學習,做文明五中人。

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會釀成將來大的失足。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做起,才能在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後,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起,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