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7篇

演講稿2.83W

優質的演講稿是需要我們結合我們的演講主題的,要想演講順利,就要學會認真研究你的演講稿,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弟子規故事演講稿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7篇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美好的精神食糧《弟子規》。

?弟子規》以簡潔的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我們概括出來的精神財富,它教導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為人子,早上要儘量早起,晚上要晚點睡覺,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眼就成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寶貴的時光。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能猜出我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話語了吧。沒錯,就是朝起早、眠遲、易至、惜此時。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這句話是歌德說的,他說得沒錯,如果我們不珍惜時光,就浪費了我們生命中的大好時光,大家千萬別忘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吶。

為人子女,對父母要時時關心、處處留意。二十四孝中的黃香,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母把床被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來要向父母請安,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安心。

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來說,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就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應該知恩感恩。一個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嗎?

孝為會意字,一個老字,加一個兒子的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個孝。所以,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我們看這個字就好像一個兒子揹負著一個老子。

試想想,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受過《弟子規》的教育,任由著自己的習氣來成長,長大以後,這個習氣已經變得根深蒂固了。因此,一個孩子的成長,如果沒有這種良善的教育,吃虧的絕對不只是這一個孩子啊!他會影響身邊所有的人,甚至是影響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一定要學好這本美好的精神食糧《弟子規》。

?弟子規》中講訴了太多的道理,讓我們再慢慢品味,從實際行動中驗證吧!

人人都學《弟子規》,如果我們都按照《弟子規》中的要求去做,那麼,我們的校園該是多麼的快樂、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安定、和諧,讓我們為做過美好的明天而起努力吧!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2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摺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摺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摺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摺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裡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後悔,她說:“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著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後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後,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老師教我們讀《弟子規》,老師主要講了《弟子規》中“入則孝”這部分的內容。講的是我們應該怎麼做一個孝順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讀的很快,讀完後,蔣老師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有沒有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吵架?在家和妹妹有沒有搶玩具?在學校有沒有和同學打架?坐公交車有沒有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見到老師有沒有向老師問好?老師問我們平時是不是都是這麼做的。這時,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我想到了昨天媽媽在檢查作業作業時,我有一個拼音寫錯了,媽媽向我指出了錯誤,可是我卻很不高興,還生氣,一晚上沒有理媽媽。

今天讀了《弟子規》,我才知道我這樣做是不對的,古時候的小朋友都知道“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卻沒有做到。媽媽向我指出錯誤是為了幫助我改正,我怎麼還可以發脾氣呢,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媽媽道歉,向媽媽說對不起。

以後我要象《弟子規》裡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為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讀到這裡我想到到了自己,平時都沒有做到,媽媽叫我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 ,不能及時的去做,還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媽媽批評教育時,也不虛心去聽。

上面這些我都沒有做到,以後還要多學習怎樣做一個孝順父母,團結同學,珍惜時間,誠實守信,認真學習的好孩子!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4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你們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親

是誰,給予了我們的生命;是誰,在你委屈難過時撫摸你受傷的心靈;又是誰,讓我們看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毫無疑問,這個人就是母親。

記得有一次,媽媽在為我做飯時,一些又辣又燙的炸油突然跳到媽媽的手臂上,頓時,一串又腫又大的小水痘呈現在眼前,可媽媽卻還忍著為我做飯........同學們,這樣類似的經歷你有過嗎?我想一定有!這世上並不缺少愛,只缺少發現的眼睛!

同學們,雖然母親節已經過去,但在今天,如果你們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母親節快樂!在她們一頭霧水時,把事情的經過從頭到尾給她們說一遍,她們一定會感到欣慰的!她們會想:我的孩子長大了,會關心媽媽了。

同學們,感恩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母親給我們的不是滴水之恩,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母親的愛比山高比海深,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呀!我們只能一點點地報答,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感恩母親,感恩全社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一定都讀過,讀過,甚至背誦過《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啟蒙讀物。從孩子的安全、衛生、禮儀、道德品質、精神修養、學習方法等等,我們都被千方百計的講解過,所以《弟子規》是我放不下的經典之作。從流利的閱讀到透徹的背誦,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和收穫。

比如從“父母來電,不要耽誤;對於“父母的責任,你必須服從”的意思:父母叫你的時候,你要趕緊答應,不要遲遲不答;父母有事吩咐你做,你馬上去做,不要偷懶拖延;父母教育你的時候,你要恭聽;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要耐心接受。這一節對我很有啟發。

以前爸爸媽媽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總是慢吞吞的答應,如果有什麼需要,我的動作不夠快。自從《弟子規》看了這一節,我做事就不再拖泥帶水了。相反,我已經用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做到了。以前父母批評我的時候,我是不能謙讓的接受的,有時候會反駁,會和他們吵架。現在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我會耐心的接受。會把孝放在第一位,一切美德孝放在第一位。要有禮貌,聽父母的話。不要讓他們傷心和生氣。懂得做人,從小養成認識規則,遵守規則的好習慣。並且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弟子規》說的去做。

這是我從《弟子規》學來的。當然,我應該學到更多。我會繼續閱讀和學習經典。

?弟子規》成了我最喜歡的經典。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6

如果有人問我,《弟子規》是什麼?我會告訴他《弟子規》正如這春天裡的一條路,沿途都是沁人心脾隨手可採擷的花朵,而每次讀《弟子規》,都將是一次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的生命之旅。

曾幾何時,我們都佇立路口,遙望千年的歲月,而心靈彷彿無所適從。而今,踏上這條心靈的歸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個字——“首孝悌”。百善孝為先,我們中國人是最講孝道的,所以古往今來我們對於“孝”的解讀極為深入:我們懂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更懂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然而這與“孝”同為重要的“悌”,卻如灰姑娘一般,被我們有意無意的遺忘在某個角落裡,我們甚至不知道這“悌”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悌呢?就是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以及對長者的敬愛、對幼者的疼愛。所以悌是敬愛,是友愛,是疼愛,悌講的是人性的博愛。

大家可知道,在中國古代,古人視“孝”與“悌”同等分量,“悌”的含義亦被古人用行動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古人眼中,為了“悌”為了兄弟姐妹,縱是放棄生命,放棄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惜。於是悌,儼然成了那個時代一種翩翩君子的風度與品質。人們仰望她,追求她,盡一切可能得到她,她宛若一朵吸取了日月精華的仙苑瓊花,經久不息的綻放。

而今天,我們遺憾的看到,這朵瓊花敗落了,在經歷了物慾與貞潔的激烈鬥爭後黯然失色。它在人們心中的美,正在褪了她的顏色,消了她的芬芳。

對於父母,古人是“父母命,應勿緩”,今人更多是“子女命,應勿緩”;對於師長,古人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人更多是“三年為師,路遇側目”;對於友人,古人是“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今人更多是“同窗整三載,口角時時在”……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是我們的本性不如古人了嗎?其實,在我看來,這不是人性的變化,而是對於傳統美德的漠視。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意,注意約束自己的行為,“悌”的種子就會在我們身邊生根發芽,最終枝繁葉茂。見到師長,我們不妨深鞠一躬,道聲親切的“老師您好”;跟同學相處,我們不妨少一些自我為中心,多一些善解人意的體諒;與朋友發生矛盾,我們不妨少一些斤斤計較,多一點寬巨集大量。再細緻一點,當行色匆匆卻看到別人手提重物上樓梯時,我們不妨自覺讓開一條通道;當飢腸轆轆排隊打飯時,我們不妨多一份耐心等待,止住蜂擁而上的念頭;當熄燈休息後,住在樓上的同學不妨體諒下住樓下的同學,自覺放輕自己的腳步……

看,這些是不是其實很容易很容易?可是容易是否意味著平凡?非也!你可知道,這每一小步都是自己進步的一大步,而每個人的這一小步卻能促成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悌不難,只要我們試著去改變自己一個小小的細節,去嘗試一種新的舉動!

當你這樣做著的時候,你會發現天變藍了,大地變寬廣了,周圍的人變得友善了,朋友越來越多了,煩惱越來越少了,身邊的廢墟上,已悄然生出了一片片生命的芬芳。

同學們,希望從今天起,我們的心裡都埋好一顆“悌”的種子,讓我們用心的溫度來深深呵護,相信待到明年春天繁花似錦,小樹發芽的時候,我們也就真的成長了!更希望我們能在《弟子規》這條遍地繁花的路上越走越遠,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弟子規》漫長生命中行路的遊覽者,而不只是匆匆過客!

弟子規故事演講稿篇7

這學期,我們班開展了蒙學進課堂活動,每天語文課開始前的幾分鐘,老師都帶領我們讀、背《弟子規》,通過幾個月的學習,我懂得了讀《弟子規》對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

弟子規演講稿的作用

一、培養我們良好行為習慣的規範。

美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我們應該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經常會有些小問題出現:比如:坐不端,立不正,有的動作磨蹭,一點作業寫半天,邊寫邊玩,有的字寫得很不規範,這些都不利於我們的成長,《弟子規》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屢、俱緊切”做起,告訴我們首先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結合學校的要求:戴乾淨整潔的紅領巾,行標準的隊禮,有學習的目標,也以此來規範我們的學習行為。

二、教育我們學會做人。

?弟子規》將學會做人放在了第一位,主張有餘力再去學習其他的學問。還規範了我們的思想,行為,對我們價值觀念的形成、人格的確立起著關鍵的作用。

1、事雖小,勿擅為

老師在指導我們背誦《弟子規》時強調,一個人可以不成材,但是必須學會做人。老師經常鼓勵我們樂觀向上,向我們講好學生的標準首先就是有高尚的品質。另外要有關愛他人,樂於助人,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我們班有的同學看到別人的橡皮很有趣,也想要,但他不是讓家長買,而是讓自己的好朋友帶錢給自己買,事情雖然小,卻在班內造成了不良影響。讀了《弟子規》,我知道了不正確的事不能做,哪怕是件小事,因為《弟子規》中講:“事雖小,勿擅為,苟善為,子道虧。”

2、父母教,須靜聽

?弟子規》中也特別強調做人首先要“孝”,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說他能夠幹成大事業,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特別是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外界的誘惑越來越多,好多同學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父母頤指氣使,丟失了傳統的仁義、禮孝,變得以自我為中心,目無尊長,缺乏感恩之心,若父母稍有不從,便大發脾氣,指責父母,好想父母成了他們的奴僕,父母應該為他們幹這幹那,就連作業忘帶也是說,父母忘了給他裝書包裡了,自從讀了《弟子規》我們懂得了知恩、感恩、報恩,每天回家給父母倒一杯水,為爸媽捶捶背,幫他們做做家務,成了我們作業以外的必修課。

3、愛學習 勤思考

?弟子規》中的《餘力學文》篇是如何教育我們從小要愛學習,勤思考的。例如: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告訴我們,讀書有三個要領,這三個要領都要同時具足,就是‘心眼口’。但是我們看這三點,眼睛在看,口也在讀,但是心如果沒有專注在課業上,也是白看白讀。所以即使“心眼口”這麼重要,最主要的還是在你的心。心如果沒有專注,心裡頭想著其他的事情,這些都會妨礙我們讀書的效果。“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教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能夠對自己沒有信心,一定要堅定自己有能力。不要輕易地說我不行,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

小小的一本《弟子規》,讓我們距離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品德越來越近了,我們爭取通過學習和力行《弟子規》,能健康快樂成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繼而有良好的品行,《弟子規》也讓我們對國學經典越來越喜歡,它已經成為我們的行為規範。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標籤:弟子規 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