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中國節日演講稿7篇

演講稿3.27W

演講稿可以通過生動的描繪和形象的比喻來增強表達效果,演講稿是邏輯思維的藝術舞臺,演講者在此揮灑智慧之光,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國節日演講稿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節日演講稿7篇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鼠年景色依然豔,龍歲春光格外明;鼠年的春天到來了,龍是中國的圖騰,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到這其中的典故呢?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就是要靠我們這一代人一脈相承,而我們又要怎樣星火傳遞。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宣揚傳統,守正創新,捨我其誰?》。

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具有深遠的未來意義。對於我們新一代接班人尤為重要。

有種種跡象表明,在從經濟社會向智力社會的轉變中,科學可能不再完全沿著17世紀歐洲科學革命時期確定下來的路線前進。英國學者李約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儲存著“內在而為誕生的最充分意義上的科學”。1985年英國天文學家抄里斯認為:“前進的唯一道路是轉過身來重新面向東方,帶著對它的興趣以及對其深遠意義的理解離開西方的汙穢,朝著神聖的東方前進”;199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比利時化學家普里高津說,新的自然觀“將把西方傳統連同它對實驗的強調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發的自組織世界觀為中心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而德國物理學家哈肯則說,他所創立的協同學,同時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維和東方的整體性思維的影響。

人類意義世界所作出的這種價值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歷史轉折時代的傳統迴歸,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某些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可能會獲得其生命力。而這種可能需要我們的創新,我們需要在創新中推動中國優秀傳統個文化。

然而我們又將如何進行用創新的手段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又將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的主流舞臺,中國傳統文化是否只是輝煌的過去?不,我認為,中國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對當代和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做的就是用創新來推動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利用高科技做為手段,影視做為載體,再以特色做為亮點努力開闢世界這個視窗。

美國可以用肯德基推廣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將兩百多年的美國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臺,而我們有各種菜系和多元文化,沒有理由擠不進世界的前列。日本,韓國等國民族單一,文化也沒有呈現多元化,但是他們善於在自已的影視作品中新增本國傳統文化,通過影視媒介很好的弘揚了本國傳統文化。我們也可以在一些好的作品裡新增中國元素,努力發展影視產業的同時,注意文化軟實力的加強。《功夫熊貓》不用改是外國人的作品。

我覺得,人類總是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歷史在前進,人的思維也從不停止,不斷尋求新的、迄今無人知曉的目標。基於世界文化走向趨同這一時代的新特徵,提倡一種以科學新成就為根據的貫通古今、契合東西的新文化觀,就成為建構世界主義的後現代科學觀的基本進路。當代新科學的世界觀向東方特別是中國古代某些思想歸復的特徵表明,中國傳統文化的後現代性研究不失為在歷史轉折關頭全人類的文化戰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學家把目光轉向古老的東方文化,包括《老子》《論語》《易經》在內的中國經典受到重視。這種情況的出現,完全是由於處在科學發展新階段的科學家們尋找世界觀啟發的努力,而不是由於什麼一時的感情衝動。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否可以為新科學的誕生提供有意的啟示,就成為值得重視的研究課題。西方人能如此的重要,做為東方的雄獅更應該利用創新的手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華傳統,底蘊厚重。上下五千年東方文明需要我們守正創新再創輝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2

本週四將迎來“清明節”。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我們要深刻認識清明節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含義,不能簡單的將清明節等同於放假一天。

清明,最開始只是一個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再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漸漸的,人們就把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寒食節裡講究寒食、禁火、掃墓的習俗,也就成了為清明節的習俗。為了防止清明節裡寒食傷身,人們就通過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因此,也就又有了踏青、盪鞦韆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所以說,清明節中既有祭掃離別的悲酸,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是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節日。

我們該如何對待清明節呢?

第一,尊重。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全球化大潮下,我們可能會關注一些西方的節日,卻忽視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應該被尊重、被銘記。因為這些節日傳承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自然、生命的特有的理解。

第二,感恩。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裡,中華大地上眾多英雄兒女不屈於外來侵略與壓迫,獻出了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都有清明掃墓的習俗,這就是我們對先祖、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祖先、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對他們懷著深深的敬意,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

第三,孝敬,孝,狹義講就是善待父母和長輩,廣義講就是熱愛祖國報效國家。漢字的“教”字就是一個“孝”字加一個“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謂“百善孝為先。” 我們要充分尊重父母長輩的意見和教導,理解父母的期望與關愛。

第四,珍惜。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僅是紀念感恩,緬懷故人,還有親近自然、珍惜生命的意味。清明時節,萬物萌動,人們懷著欣喜迎接春天的到來,走進充滿生命活力的季節。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青春,充實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這是紀念先人、感恩親人的最好方式。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環境裡,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去創造未來,創造美好的生活。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如春節之喜慶、清明之緬懷、端午之追憶、七夕之忠貞、中秋之團圓、重陽之敬老。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祭祖敬祖的傳統,這種傳統已經積澱成一種民族文化,成為人們的集體意識。讓我們重視傳統節日,瞭解民族文化,用真誠的心來緬懷革命先烈,瞻仰他們為祖國的和平解放,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過一個健康、充實、有意義的清明節!願我們的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得到應有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3

(甲)敬愛的老師,(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乙)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

(乙)端午節讓我們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生活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但卻因為他的忠誠和仗義直言而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自投汨(mi)羅江。

(甲)當地百姓聽說屈原投江了,紛紛划船前來救助,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裡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久而久之,我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乙)滔滔汨(mi)羅水,悠悠數千年,屈原已去,但是他的愛國熱情卻已化成一座豐碑,牢牢地矗立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甲)也許,這古老的傳說你早已經聽過,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更遺憾的是,現代國人在越來越熟悉西方節日的同時,也在以更驚人的速度遺忘著自己的歷史、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

(乙)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瑰寶。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日新月異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合)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記憶,節日除了是一種習慣之外,更代表著文化和民族的認同。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傳統節日背後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積澱的是廣博的底蘊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面對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作為後人,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自覺的做一個維護者和傳承者。從七夕的金鳳玉露,到重陽的登高賞菊,從秦腔的底蘊(yun)悠綿,到京劇的唱唸坐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華夏浩繁的史帙(zhi)中顯得那樣熠熠(yi)生光、璀璨(cuican)奪目。我們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樑之材,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讓華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甲)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

(乙)謝謝大家!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悠悠粽香,中華悠悠》。

紅豆糯米,這是端午的粽子;思念牽掛,這是端午的情懷;龍舟紙鳶艾草菖蒲,這是端午的傳統,也是中華的傳統。

我們總覺得“中華傳統文化”離我們很遠,但它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正南中天,即如《易經·乾卦》曰:“飛龍在天”,這是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的端午起源。紀念戰國屈原堅貞不屈,這是涵蓋了人文哲學的端午起源。只要我們留心,就能發現中華傳統,一直在我們身邊。即便是一雙小小的一頭方一頭圓的筷子,它也對應著中國人對世界天圓地方的理解。所以,為何要說它離我們很遠呢?

我們這一代是新時代的經歷者和締造者,時代一直在新,我們也一直在行。然而不能變、不會變的是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

讀萬卷書,明中華傳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老子》教給我們的至柔而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這是《史記》教給我們的家國大義。“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這是《弟子規》教給我們的上慈下孝、尊敬師長、誠實守信、禮儀待人。點明燈一盞,沏香茗一杯,讀書冊萬卷;博學廣識,我們才能明白什麼是中華傳統。

行萬里路,承中華傳統。撐一把油紙傘,走進煙雨朦朧的雨巷,這是江南。綠水繞白牆,紅蕊落青瓦,這是中華的悠悠。聽一聲聲鏗將有力、直擊人心的嘶吼,這是華陰老腔。一段段百轉千回的曲調,一次次臺上演員的傾力演唱,這是中華的震撼。拿一張紅紙,握一把剪刀,這是剪紙。靈動的手指剪出年年有餘、千里鶯啼,這是中華的創造。行萬里路程,觀大千世界,我們才能明白什麼是中華傳統。

思萬千緒,創中華新文化。有活水來,才有清如許,源遠流長的才是中華。吾輩當以知識的浪花去推動思考的風帆,以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以浪漫的激情去創造美好的未來,以科學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我中華才能綿延不絕,我中華文化才能生機無限。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伴著悠悠粽香,我們迎來端午,這是我們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願我少年郎明我中華傳統,

願我少年郎承我中華傳統,

願我少年郎創我中華新文化!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5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在我眼中,春節是一個熱鬧團圓的日子。每年春節前夕,即使是離家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在除夕之前回家,與家人團聚,共慶佳節。辛勞了一年的人們扛著大包小包奔向機場、火車站,他們的臉上都掛著無法掩飾的笑容,從他們匆匆的腳步中,我感受到了家對於他們的巨大吸引力和他們對於家的無限眷戀之情。我彷彿看到了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舉杯慶祝、同看“春晚”、吃餃守歲的熱鬧場面,歡聲笑語洋溢著快樂的節日氣氛。

在我眼中,春節也是一個喜慶祥和的日子。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彩旗飄飄,紅燈高掛;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著“福”字、春聯或者年畫,祈求著來年的幸福生活。人們身著節日的盛裝,手裡拎著各種各樣的禮品,走親訪友去拜年,互相傳遞著美好的新春祝福。

在我眼中,春節還是一個讓孩子們充分享受快樂的日子。每到春節,孩子們都會穿上父母為自己買的新衣,都會得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他們可以在除夕夜和大人們一起守歲,可以提著花花綠綠的燈籠去放爆竹和煙花,可以吃到各種美味的佳餚,還可以由大人帶著去逛各種有特色的廟會。當夜晚來臨,美麗的煙花綻放在天空中的時候,它們和孩子們的笑臉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的節日圖景。

在我眼中,春節更是一個辭舊迎新的日子。人們紛紛趕在年前打掃乾淨房屋,種上水仙花,好讓它們在春節期間盛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人們用聲聲的爆竹驅散一年的煩惱和晦氣。聽媽媽說,有的地方還有“扔鞋避邪”的習俗呢!當人們告別即將過去的一年,以嶄新的面貌、愉悅的心情憧憬未來,勾畫明天,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新的生活已經在向他們招手,人們個個精神抖擻,信心百倍地去開創屬於他們的嶄新的未來。

啊,春節,你讓人們嗅到了春的氣息,聽到了春的腳步。在我眼中,你就是春天的使者,帶領人們走進美好的生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清明節的即將來臨,各地也開啟祭掃模式。對這樣傳統節日來說,其實有更多需要思考的內容。清明節裡,我們追思緬懷先人,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更好地傳承先人遺留下來的最好傳統。而對於傳統節日來說,對我們每個中華民族的子孫來說,無疑都是最好的精神原鄉。所以,如何建造好這樣的家園,如何才能夠將這樣的精神原鄉打造好,成為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基本話題。而傳統節日作為“我們的節日”這樣的話題勢必會再次被提及,同時也能夠演繹成為最美的精神原鄉。

傳統節日源遠流長首先在於傳承。傳統是現代的精神根基所在,傳統節日裡深深浸透著文化的基因。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源遠流長的都是文化因素,比如春節,我們舉家團圓,這是最好的“和”文化傳遞;比如清明節的緬懷先人,是最好的傳遞傳統的表達;中秋節裡的團圓,又是最好的閤家歡樂的表達。從這裡出發,我們都應該能夠懂得,傳承才是首要的因素。第一,需要傳承傳統文化的“形”,讓傳統文化能夠演繹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在精神原鄉里能夠有更多精神寄託;第二,我們也需要能夠懂得,傳承傳統節日更在傳承其中的“神”,這就需要我們深刻挖掘傳統文化和現代的關係,懂得其中的固定邏輯。

傳統節日源遠流長更在於創新。可以說,創新也是傳統節日不能夠或缺的因素之一。在這裡,我們需要看到,對傳統節日來說,一方面需要賦予其中與時俱進的內涵,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的進步能夠出現新的內容,比如春節搶紅包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以往的春節中,沒有搶紅包這樣的環節,如今隨著資訊化程度的.提升出現這樣的環節,這就是對我們最好的一種撫慰。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應該順應這樣的潮流和趨勢。另外一方面,對於傳統節日來說,源遠流長的過程中,需要創新的內涵釋放,這包含著主動和被動兩個層面的意義。在主動層面上,傳統節日需要在地方文化部門的推動下努力賦予新內涵;被動層面上,需要接受更多的進步因素,這些都是傳統節日創新的基本內容。

在傳承和創新中,傳統節日能夠在年年的流傳中,不僅傳遞傳統的因素,賦予我們文化的積極價值,更能夠給我們在現代生活中帶來更多的啟迪,不斷讓我們回首過去,懂得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歷史和文化資源中吸收積極的因素,給我們前行帶來源源不斷的力量,讓傳統節日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原鄉。

謝謝大家!

中國節日演講稿篇7

各位老師和學生們:

大家早上好!

正如許多學生所知,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另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為什麼叫農曆九月九日重陽?因為在古代《易經》中,“六”被指定為負數,“九”被指定為正數。九月九日日月並日,二九重,故稱重陽,亦稱九九。因為“九九”和“九九”是同音異義詞,所以九是數字中的數字,意味著長壽。此外,秋天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重陽節意義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幸運日。

據說重陽節從漢初就有了。東漢時期,人們有在這一天爬山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被稱為“登高節”。後來到了唐代,文人寫了很多登高詩,大多是關於重陽節的習俗。比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關於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插吳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了。因為古人認為重陽節插吳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朝時,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在門窗上貼菊花枝葉,除惡除汙,以招財進寶。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中國把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成為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老年人的`節日裡,我們祝願所有的祖父母生活幸福、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重陽節祭祖的習俗。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