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四篇

演講稿5.81K

演講稿作為一種觀點鮮明且針對性較強的文稿,在我們工作學習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了,你對寫演講稿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四篇

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

大家好!

作為蜚聲中外的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著小朋友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鋪開紙,拿起筆,動情地題寫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完美的,而且會越來越完美。你雖然看不見,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圍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都在關心你,幫忙你。你是一個有志氣有理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了,一定會有比別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聽過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沒有,這位大作曲家雖然雙目失明,卻從小發奮圖強,在鋼琴的鍵盤裡創作了美妙的樂章,讓音樂伴隨著人類走向史詩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雖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來,袁隆平回這封信是充滿著真切的情感的,對於一個素昧平生而且來自遠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夠認真對待,並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地親筆回信,從中,我們不難讀懂這位科學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會職責感是何等的強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麗。

謝謝大家!

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

大家好!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袁隆平的勵志故事充滿了奮鬥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貫的原則。“一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的詮釋。

這個勵志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僻壤的安江農業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然而就在這個落後的湖南鄉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裡,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飢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內心的壯志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裡,突然發現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於,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謝謝大家!

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

大家好!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古以來飽受飢餓的威脅。

就在這時,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用他的心血給人們帶來了香噴噴的飯菜……

袁隆平為我們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畢業於西安農校!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還得過“科學獎”,“傑出發明獎”,“金質獎章”,“世界糧食獎”等十項國際大獎。

現在,家家戶戶都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了,這些都離不開袁隆平的心血,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國之脊樑,國士無雙。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彌留之際,正值正午。華夏大地千家萬戶傳來午飯香噴噴的味道。

一個聲音說道:“袁老,該走了”。

袁爺爺說:“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們吃完午飯。”

袁爺爺待全國人民吃完午飯後,靜靜的離開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爺爺,我們記住了,以後一定好好吃飯……

袁爺爺其實從沒有離開,他只是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謝謝大家!

關於致敬袁隆平的演講稿範文

每次拿到好名次,坐在舒適的屋裡就著媽媽獎勵的豐盛菜餚,就著噴香的大碗米飯,總會不禁想起——曾經在電視新聞裡總播放著:“田地上有一個人,他時而觀望、搗襯或拿個本子記錄著什麼”。烈日下身穿一件寬鬆粗糙的白襯衣,一副老農民般的灰黃面孔是飽徑風霜留下的一條條溝壑。

小時候的我不情願地看著這名“普通”的種田“老農”,同樣是種田,為什麼我爺爺就不能上電視呢?是因為他更帥嗎?但也無奈,只能陪爺爺每天準時守著那唯一一臺直播電視的《新聞聯播》。

好不容易熬過“老農”在田地裡的各種無聊的鏡頭以及花式誇讚聲,之後收看了對爺爺至關重要的天氣預報,就到了例行寫作業的時間,那時的我雖說成績不錯,但沉不住心學習,像數學題一眼想不出解法的一概跳過。

遇到困難挑戰一律退縮,日程月累,甚至開始動搖自己的目標:我為什麼要考以中山大學?為什麼還要學習呢?最後也是依著睏意和爺爺奶奶的叫喚趕工完畢。

直到四五年級我從《品德與社會》上看到這麼個“知識連結——袁隆平的生活簡樸”,榮獲無數名利的他平時農穿的農作衫不過是街邊十到五十不等的那種,就是在世界頒獎這樣的國際舞臺上,穿過平生最昂貴的西裝也不過500元。有一回袁隆平在街頭一口氣買下十幾元的襯衣愛不釋手、合不攏嘴。“這種襯衣輕便透氣、結實耐用、又便宜,下地幹活再合適不過了!”

插圖中那位正微笑著撫摸被烈日晒得全黃耀眼的老人,正是曾見他多次在新聞上拋頭露面的“老農”。我開始在爸爸媽媽家的網路電視上尋找袁隆平的身影。

袁隆平的世界那麼小,小到只有他實驗田裡的水稻,他一生與農結緣、與農相伴。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輩子的精力和心血無怨無悔地一心撲在稻田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袁隆平堅定著為全世界人民溫飽的信念,仍樂觀地期待著明天,更加努力地在烈日下、風雨中、稻田上埋頭工作著。

我不禁一抖,渾身直起雞皮疙瘩、淌冷汗,袁隆平為他人在巴掌大的田地裡奮鬥了五十餘載,而我讀書是為了自己將來更有出息,卻動搖了內心……

“搞研究的人就不要怕失敗,怕失敗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著自己的理念,“絕不以犧牲產量為代價來換取優質”。一路走來,畝產700kg、900kg、1000kg……我國超級雜交水稻不斷取得了飛越性突破——正是田間那日漸佝僂瘦小的身影近六十載風雨無阻對夢想的追求、超越!許多人說中國的糧食夠多了、夠吃了,可他始終想:“世界這麼大,幾十億人要吃飯,糧食安全不可掉以輕心”。

我的臉滾燙,很清晰地感覺到熱血流徜,彷彿拿個雞蛋往臉上滾一滾馬上能熱熟似的,坐立不安。正是袁隆平廢寢忘食地在背後歷經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攻關,才取得如今的突破,而我輕薄浮躁、放縱懈怠,遇到一塊微不足道的絆腳石,卻束手無措,畏畏縮縮,不敢於去挑戰自我……

本該頤養天年的鮐背之年,袁隆平卻依然堅持奮鬥在科研第一線,不忘初心,讓所有人遠離飢餓!“有志不在年高”,他還懷揣著更高遠的夢想:①“禾下乘涼夢”(“坐在大數般高的水稻下乘涼滿樹花生米般大的稻米清香撲鼻……”);②“鹽鹼地稻田夢”(“世界上還有好些地方吃不飽,這些不宜農作物生產土地豈不是浪費?……”)。於是他更勤奮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我的心一顫,似有萬根針直扎我全身,疼得淚流滿面:袁隆平至今已經90歲高齡了,還在努力地去實現夢想!而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又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呢?

我終於瞭解了這位“老農”,也明白了電視臺全國播報的用心良苦。開始不再畏懼退縮,戒驕戒躁,嘗試大膽地開始挑戰自我,追求卓越,勇敢地逐夢前行!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種著中國的農田,心裡卻裝著全世界的溫飽。他奮力逐夢的精神,不僅改變了雜交水稻,也永遠激勵著我在追夢路上奮勇前行。他就是我的偶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