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8篇

演講稿1.82W

演講稿是我們展示自己演講能力的舞臺,有了清晰的思路之後,我們一定可以寫出優秀的演講稿,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8篇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傳統節日,弘揚傳統美德。 五千年的斗轉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歷史的背影雖已漸行漸遠,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卻傳承至今,散發著永恆的魅力。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被保留到現在。然而,一個嚴峻的現實正擺在我們面前,近年來“洋節熱”現象層出不窮,而許多人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卻有些冷漠,瞭解甚少。20xx年xx月xx日,韓國成功申請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訊息傳來,舉國震驚,但同時也為我們敲響了搶救中國傳統文化的警鐘。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情懷,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結。xx月xx日,是今年的清明節,國家將其定為法定節假日的意義並不是簡單的放假休息,而是通過掃墓、祭拜等活動來追憶祖輩,傳承文明,弘揚美德,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先輩已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心懷感恩,繼往開來,奮力拼搏。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的瑰寶,是中華文明給予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寶貴財富,不要等它湮沒在時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節以來,中國大江南北都在發起“光碟”行動——吃“光”你“盤”子裡的東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樑,我們南中學子更應多瞭解傳統文化,並有責任堅守傳統文化的陣地,時刻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為此,我號召全體師生: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節約水電,珍惜糧食,愛護公物,用實際行動來弘揚祖國的傳統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儉以養德”。最後,讓我們以男生公寓樓的對聯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雙,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謝謝大家。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2

著名作家秦兆陽在《無題》詩的一開頭,有三個特別耐人尋味的悖論。第一個悖論:“最應該記住的,最易忘記,誰記得母乳的甜美滋味?”第二個悖論:“最應該感謝的,最易忘記,誰誠心親吻過親愛的土地?”這第三個悖論,最令人感動了:“最應該計算的,最易忘記,誰算過先行者的無數血滴?”

過去常常講這樣一句話:“黨旗是無數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這句話過去經常講,今天仍然要講,今後還要繼續講。

是啊,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週年的日子裡,我們更不應該忘記那些為革命流血犧牲的先烈,他們流下的血滴永遠也無法計算。仰望著鮮紅的黨旗,我不能不熱血沸騰,激起無數紅色的記憶。

紅色故事演講稿我先說說《阿壩黨史》中一個感人的記載吧!現在的四川阿壩地區是那樣的美麗,雪山呈現出銀白的色彩,天是那樣的湛藍,偶爾飄過的白雲像潔白的哈達。草地上盛開著黃色的人蔘果花、藍色的報春花,山崖間滿是豔麗的格桑花,時而有大片大片的高山杜鵑花映入眼簾。然而在70多年前,這兒大片大片的土地上留下了上萬名紅軍的屍骨。他們或者戰死在一個接著一個的戰役中,或者被凍死、餓死在雪山上,深陷在草地裡。據一位老紅軍回憶:那時掉隊的人迷不了路,沿途都是犧牲的戰友,他們生前是戰士,死後是路標啊!《阿壩黨史》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後邊過來的人無需嚮導,順著沿途的屍體就可以找到行進路線。”

聽了這個材料,親愛的朋友,您的心靈顫動了沒有?聽了這個材料,我們才更加深刻地知道,什麼叫做“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什麼叫做“前赴後繼”!什麼叫做革命路上的路標!

如果你去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在那裡就可以看到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的遺像,看到李慰農、郭隆真、劉謙初、李春亭等著名烈士的遺像。紀念館內一些輓聯是那樣感人心魄:“英烈偉績驚天動地,譽滿濱海名垂後世”;“萬眾長歌悼英烈,四化偉績慰忠魂”。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九十週年的日子裡,我們更要多想想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輩,多想想那些出色共產黨員和黨的幹部,多想想那些感動中國的人物!

來到這美麗的青島,我真想深入大街小巷,去尋找轟動全國的“微塵”。

20_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有個群體的名字──“微塵”。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共產黨員。“微塵”是青島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群體,是一個體現愛心的公益品牌,展現青島社會精神風貌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一個紅色路標!“微塵”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體現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正因為有“微塵”這樣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中國共產黨的黨旗才能在今天繼續保持鮮紅的顏色!也正因為有“微塵”這樣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濱海明珠青島才更加美麗!更加富有魅力!更加具有國際影響!

是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人人都在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故事,精彩或平淡,偉大或渺小,亮麗或灰暗,折射出不同的生命色彩。這裡面,一個決定的因素,就是你有著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幸福觀、苦樂觀、生死觀!

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向革命先輩和出色共產黨員學習,向感動中國的人物和群體學習,把崇高的意識融進我們的血液裡,成為一種永恆的品格,不去感慨如輪的歲月,不去追求浮華和浮躁,不去羨慕額外的貪慾,只為心靈的無怨無悔,用良好的品格書寫人生的篇章,為黨旗爭光添彩!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3

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裡,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春天。在這個春天裡,我們看到的不只有希望和生機,還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中國夢,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力量,如同心靈的燈塔,不屈的脊樑,高揚的旗幟。人生有了它,就不會迷失方向,就會有永無止境的價值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從踏入工作崗位的那天起,我就深知這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和使命,教師具有良好的自我信念和價值觀不僅影響著個人的發展,也更關係到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法國大作家雨果這樣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其實教師這個事業就像那默默無聞的綠葉,學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美麗。教師就是用人類最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人類靈魂的神聖職責

還記得在工作的第一年,班裡有一個小男生很淘氣,上課總是不認真聽講,注意力很不集中,時不時的還違反紀律,許多老師一提起他就感覺頭疼,每當這時我也會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但卻發現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這時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也許一直以來我只是在隔靴搔癢,並沒有找到真正適合孩子的方法,。為了幫助他進步,接下來我開始仔細的觀察他,慢慢的我發現了這個孩子有一個特點很喜歡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對他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一直以來,老師們都把他當成一名學困生,對他的關注度很少,也鮮少有表揚和鼓勵。發現了他的這個特點後,我開始把班級裡的一些事務交給他負責,在他完成後及時的給予他表揚和鼓勵。慢慢地我發現他變了,上課願意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了,課下也能積極地參加班級的活動,將自己融入到同學中和集體中。

童話作家鄭淵潔曾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於我們怎樣培養教育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他能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都有無盡的潛力和了不起的夢想,我們要做的是成為孩子成長旅途中的陪伴者,與他們一起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體會教學相長的樂趣和幸福。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育人成效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無小事,處處能育人。教育是大事,教師確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因為小事情維繫著大榮辱。堅持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備好課和上好課,認真批改作業,自覺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隨手拾起掉在地上的紙屑。。。。這些事情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正是這些很不起眼的小事,彰顯了教師的道德修養與人格魅力,並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如果哪一天我們用自己的言行真正為自己的孩子塑造了美好的心靈,我想這就是們教育的成功,更是我們實踐中國夢的過程!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4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華夏大地處處盛開著繁榮之花。走進新時代,中國的科技高速發展,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離不開“中國速度”,我家便是如此。

“哈哈,秒殺成功!”聽到媽媽雷鳴般的聲音,把正在專心致志做事情的我和爸爸嚇了一跳。一看,原來是媽媽在淘寶購物,在短短的幾秒鐘內,搶到了便宜的東西。“唉!又要當“搬運工”了,又要被累死了……”我和爸爸嘆了一口氣。

全國各地的商品隔三岔五地“飛”來,生鮮蔬菜更是一鍵點選幾小時到家。如今的網路發展太神速了,你說,我家怎麼離得開“中國速度”呢?

學習上,是我的一大障礙,總拿它沒法。“想聽聽名作家怎麼指導寫作嗎?”媽媽突然對我說,“晚上葉開老師開講座了。”我驚奇地回答:“想啊!當然想啊!可是葉開老師是著名作家,怎麼能輕易見到呢!”“在手機上就可看,不信,你瞧。”只見媽媽點開手機下載好的app,立即跳出一個人在說話,咦,還真是葉開老師啊!聽課時可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會及時解難,實現網路面對面交流。真是太方便了!足不出戶就能聽名師指導,成為我學習的好助手,這都要歸功於偉大的“網際網路+”。

今日科技的發展如動車一樣,速度越來越快。智慧機器人運用於日常生活、“復興號”領跑世界、“中國天眼”望星空、港珠澳大橋通車促三地融合發展……中國高科技領跑世界,向世界顯示了中國速度,我為生活在今日之中國感到驕傲,為咱們的“中國速度”點贊!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在我演講之前,我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有夢嗎?我想你們的夢一定是豐富的,多彩的,美好的。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夢想,就認真的聽我們中國所共同的夢想——中國夢。

夢想,周而復始,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傳承著一個長長的夢,幾經輾轉,幾經沉浮,時至今日,匯聚成了一個夢,中國夢。

那麼中國夢是什麼?對於海倫·凱勒來說,夢想是永不言敗,勇於拼搏的精神支柱,對於愛因斯坦來說,夢想是不斷的突破、不斷的探索,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創造。對於面對挫折的人來說,夢想是堅持在心中永不放棄的那份信念。

中國夢,也是一個勇敢的夢。作為中國人,炎黃子孫,怎敢忘記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中國,當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政府的懦弱,各國列強的瓜分,使得日本無禮的踐踏中國的土地,簽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當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無情的掠奪中國的財產,當七七事變發生,日本人又是怎樣殘忍的殺害幾百萬中國同胞們並且使中華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災難之中,那時的中國人,談不上有夢!他們不敢夢想著有一天的中國能站起來,能強大富足起來。

當“中國夢”沒有綻放,個人的夢又如何開花?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人夢想生長的

土壤,有了“中國夢”的茁壯,我們才有了做自己的夢的自由。而作為我們學生來說,我們應該體現在勤奮學習,練好基礎,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從小培養艱苦奮鬥,不懈努力,頑強的克服意志。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現在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1997年,1999年,香港與澳門的迴歸,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奧運會,神舟九號飛船順利發射,航母成功下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家獎,我相信那時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我們的力量確實有限,一個人的力量確實很渺小,但是無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的夢想都會慢慢匯聚成一個巨大的夢。夢想是美麗的,它是最美的期望。夢想是溫暖的,它是能撫平心中的浮躁,夢想是充滿活力的,它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有夢則國家未來有夢。

我們要志存高遠,樹立好遠大的理想和志向,生命是因為責任而美麗,人生是因為夢想而精彩,現在就讓我們攜起手來,響應時代的號召,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偉大的中國夢!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6

寶豐縣周莊鎮實驗國小的一名編外美術書法教師王升高,雖然右手和右腿殘疾,但是卻身板硬朗,精神矍鑠,佈滿皺紋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恬淡而安詳。王升高1937年出生,1958年國中畢業後參加教育工作,隨後轉為國家正式教師,1962年國家困難時期“三下放”,王升高被下放回家務農,期間斷斷續續被聘為民辦教師,__年到周莊鎮一中(現改為周莊鎮實驗國小)做了一名編外教師,這一干就是20__年,王升高老師的工資也從開始的每月40元漲到現在每月230元。一週24節美術課,同時兼做教務處查課等日常工作,每月230元的工資,我們很難想象,是什麼支撐著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幾十年如一日,不圖回報地堅守在這三尺講臺。我試圖從他的生活裡尋求答案。他坐在我對面娓娓道來,始終掛在臉上的恬淡微笑傳遞給我們的是對生活的滿足,對事業的熱愛。

他有人生不幸:從小身體殘疾,妻子英年早逝,一個人含辛茹苦養育五個子女。但是他的家庭卻又是幸福的:五個子女相繼成家立業,大兒子是事業有成的國家幹部,二兒子是實力雄厚的商人,家庭經濟富裕,兒女們個個孝順有加。王升高很有感慨地說:“把孩子教育好了,你的下半輩子就會很幸福!”但是,他周圍也有一些孩子因為缺乏教育,愚昧無知,庸碌不賢,他們的父母享受不到人生晚年的幸福。在幾十年鄉村教學生涯中,他目睹了許多因教育缺失而導致的無知、愚昧的現實,也見證了一個個知識改變命運的例項,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人生經歷,更堅定了王升高對教育的熱愛,並願意為之奉獻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

因為愛教育,面對每月230元工資,他從來就沒有什麼怨言,學校領導多次要給他漲工資,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我不計較錢多少,我不是為了錢。”他是這樣理解幸福的:“把學生教育好就會有幸福的好心情”。

因為愛學生,本該在家頤養天年、盡享受天倫之樂的他,一天不到學校,一天見不著學生心裡就空落落的。有好多人勸他,年齡大了,還當什麼孩子王,在家享享清福多好啊。可他卻不為所動,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校園裡。除了學校辦公室之外,家也是學生們經常光顧的教學驛站,不管節假日,只要有人來問,他總是百問不厭,學生們常說,王老師的教導就像炎炎夏日裡忽然吹來的涼風,讓人很舒暢。

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他的學生在接受教育時,一個也不能少。多年來,他接觸很多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學生,他登門勸說,不厭其煩,循循善誘,遇到家庭困難的學生他就自己掏錢買一些學習用品,資助他們,幫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以溫暖關懷,直到學生重新回到校園。這麼多年來,經他勸說,重返校園的學生有100多位。

他常說,教育摻不得半點假,需要教師時時處處留心。課餘時間他總是畫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圖案送給學生,有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有表現不好的學生,他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去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所以,王升高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很近,校園裡總是有很多學生圍著他,他到那裡笑聲就會傳染到那裡,學生們都叫他“爺爺教師”。這時候是他感覺最幸福的時候,他說:“能把親情送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把善良送給學生是他最大的幸福”。

王升高老師是教美術的,他對自己的專業精益求精。為了畫好老虎,他曾三次自費到民權縣畫虎村登門求教。不要以為一位編外教師的美術功底一般,他展示給我們的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絲毫不亞於專業畫家的畫作,特別是他畫的老虎,威風凜凜,生動傳神。

我們有幸聽了王升高老師一節課。他上課和其他老師不同,先用幾句激勵性的語言作為開場白,隨後,用自制的教具給學生上了一堂動手課,只見他熟練地用左手在黑板上畫著人物的頭像,寥寥幾筆,人物豐滿傳神,學生們聚精會神,學的有板有眼,一堂課寓教於樂,沒有滿堂灌,更沒有散養式的放任自流,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指導,用嫻熟的專業示範,當下課鈴聲響的時候,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製作的有模有樣。

除了教學,學校每次舉辦文藝節目,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就這樣,他在樂呵呵中工作,在樂呵呵中生活,在樂呵呵中奉獻,沒有世俗的煩惱,沒有權利的憂傷,既美了別人,又美了自己。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王升高老師嫻熟的專業使每一個學生歎服,高尚的品德讓每一位同事感動。正如王升高所說,“我有一顆平常心,一顆和學生一樣的童心,我為教育而活,我為學生而活,我為平凡的貢獻而活。我雖然已經75歲,我為學生奉獻的路還很長很長。”他獨特的人格魅力為年輕教師做出了表率,於平凡、平靜、平常之中抒寫了一曲教師讚歌。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7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華文化永流傳》。

我們的祖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著極其深厚、悠久的文化。

兩千多年前,我國的文化已遙遙領先,”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中,孔子講的頭頭是道,來表現人與人之間的禮儀。再說說唐、宋朝,這是詩詞最興旺的時期。詩人們用詩詞表達心中的一切情感,”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宋朝末,看著破碎的山河,岳飛百感交集,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滿江紅》,以表達重整乾坤的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杜甫向嶽而望。可見,那時的詩人、詞人,有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蘊啊!

不僅中國的詩詞文化中外聞名,陶瓷文化也得到了外國人的一致好評。

在中國,製陶技藝的生產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形成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文化特徵。再說說瓷器,早在歐洲掌握製陶技術之前一千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在博物館,一件件瓷器都別具一格,線條與比例,都是那樣的和諧,那些人物、景物、動物,甚至線條裝飾,都畫得淋漓盡致,彷彿要從上面跳出來。這種精湛的技術,是外國人永遠制不出來的。所以,瓷器在海外廣受歡迎,再一次拍賣中,一個清乾隆仿掐絲琺琅粉彩壽山福海雙龍耳蓋瓶,以1792萬元成交,是國際瓷器拍賣之最!

我想除了這些,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國的飲食文化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就連皇上都是”天子“,所以中國人把吃,看作頭等重要。就連外國人看作是”垃圾“的,中國人也能做出花樣兒來:涼拌的、清蒸的、白水的、紅燒的、糖醋的、粉蒸的、油燜的……數都數不過來。餃子、粽子、元宵、月餅……都是我國特有的食品。現在,我們中國人做什麼都離不開一個字——”吃“。打招呼:”吃了嗎?“家人團聚,吃一頓;朋友見面,吃一頓;過節,吃一頓;換季,吃一頓;應酬,吃一頓……看來我們的祖國別有一番飲食文化啊!

現在,我們的祖國雖然繁榮昌盛了,但越來越西方化,許許多多傳統文化漸漸淡忘、失傳了,我們新世紀的孩子正在與社會接軌,保護、傳承中國的文化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在我們的手裡,一定要讓中華文化永流傳!

關於中國的小演講稿篇8

同學們:

春回大地,草長鶯飛,又是一年芳草綠。在這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春日裡,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大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享受著美麗的城市環境帶給我們的愉悅之時,也有責任、有義務為城市的美化、綠化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此,我們向全市青少年和家長髮出以下倡議:

一、植綠。自覺履行公民植樹義務,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共建綠色家園。希望各位同學能和你的父母一起利用課餘和週末的時間走進社群、走進鄉村,小手牽大手,攜手種下一片綠色。

二、護綠。關心愛護綠色生命,積極參加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淨化活動,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加以勸阻,做一名護綠的“綠色護衛者”。

三、興綠。增強環保意識,儘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減少白色汙染,減少日常紙張的浪費,珍惜、保護地球家園的綠色資源。積極宣傳環保理念,做一名興綠的“綠色傳播者”。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踐行環保理念,倡導低碳生活,從身邊做起,播種綠色,播撒文明,為建設綠色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標籤: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