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演講稿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五篇

演講稿7.87K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

  華夏文明五千年,是漢字默默的注視著他的成長,是漢字在空中俯瞰。他滋潤著文明,滋潤著人的精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五篇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1

  回首千古華夏,漢字走過甲骨成泥,鐘鼎斑駁,竹簡絹帛的古老歲月,歷經秦朝的篆書,漢朝前期的隸書,直到漢朝末期才形成了筆畫平直,形體端正的方塊形文字。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偏旁和筆畫來組成,各種筆畫在一個平面裡多向展開,構造複雜多變。中國漢字之美,美在形態,美在音韻,美在靈性。

  中國漢字具有形態之美。原始的中國漢字是一種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義、字音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絡,它是形、音、義的結合體。老祖宗造字,不僅融會了字的靈動美觀,更糅合進了人的喜怒哀樂。一個字如果說是一幅圖畫,那麼一個詞、一個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視感極強的世界了。如“月”的形狀像月牙,“山”似隆起的連綿山峰,“果”讓人想到樹上碩果累累等等。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六種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遊子漂泊他鄉的“離人秋思圖”來。中國漢字這一種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因此,中國漢字具有形態之美。

  中國漢字具有音韻之美。一般來說,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有的漢字一個音節有好多個漢字來記錄,如“xī”音節就有“西、吸、溪……”;有的漢字還表示幾個音節,如“和”可表示為“hé、hè、huó、huò、hú”五個音節;還有些字可以通過聲旁確定音類或大致的讀音,如“張、倀、萇、悵”等,“長”就是這組字的聲旁。字有平聲、仄聲,平聲、仄聲又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過去還有入聲。聲音有高有低、長短起伏,讀起來讓人慷慨激昂,讓人熱情奔放,讓人心娛神悅。優美的漢字讓你聆聽高山流水的琴絃,讓你聆聽蘇東坡月下把酒、仰望蒼天的聲聲發問。在人生受挫之時,讀幾首詩,背幾句詞,你會感到心曠神怡、豁然開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唱出了我們希望與信心的高昂強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平仄格式構成語調的高低起伏。思鄉情感無處訴說,吟讀時語調應呈現出來自心靈的跌宕,兩個“頭”字發音時應夾雜著嘆息聲,讓人感到悲情的詩意美。因此,中國漢字具有音韻之美。

  中國漢字具有靈性之美。漢字雖然是由橫豎點撇捺組合而成的字形,但它們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每個字都有著不同的風韻。如“哭”字一看就像是流淚,“笑”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彎腰的形態,“重”字一望就有沉墜感等。漢字的變化無窮無盡,本身就具有靈性之美,足使我們為之動情。漢字自身就有一個想像的天地,任我們飛翔和馳騁在知識的海洋裡,享受無窮的樂趣。因此,中國漢字具有靈性之美。

  中國漢字承載著標題華夏子孫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理想,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漢字的形態之美、音韻之美及靈性之美。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2

  每個漢字都是有簡單的橫豎捺組成的,但它們各有各的特點。看到“太陽”二字,你彷彿感覺到光和熱;看到“鳥語花香”這個成語,你就像進入天堂般的境界;看到“嗚嗚”這個詞,你好像看到了一個正在哭啼的小孩子;看到唉聲嘆氣這個詞,你會聽到陣陣嘆息聲……多麼奇妙啊!

  一個個漢字是中華人民祖先智慧的結晶,許多國家我文字都是我國的文字演變過來的。日本民族雖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創制則相當晚。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五世紀初,日本出現被稱為“假名”的借用漢字的標音文字。

  八世紀時,以漢字標記日本語音的用法已較固定,其標誌是《萬葉集》的編定,故稱“萬葉假名”。是為純粹日語標音文字的基礎。日本文字的最終創制是由吉備真備和弘法大師(空海)來完成的。他們倆人均曾長期留居中國唐朝,對漢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據標音漢字楷體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後者採用漢字革體創造日文“平假名”。

  儘管自十世紀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漢字的使用卻並未因此而廢止。時至今天,已在世界佔據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個簡體漢字。朝鮮文字稱諺文。它的創制和應用是古代朝鮮文化的一項重要成就。實際上,中古時期的朝鮮亦如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新羅統一後稍有改觀,時人薛聰曾創造“吏讀”,即用漢字表示朝鮮語的助詞和助動詞,輔助閱讀漢文書籍。終因言文各異,無法普及。

  李朝初期,世宗在宮中設諺文局,令鄭麟趾、成三問等人制定諺文。他們依中國音韻,研究朝鮮語音,創造出11個母音字母和17個子音字母,並於公元1443年“訓民正音”,公佈使用。朝鮮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可見,中國漢字在世界上多麼重要啊!

  漢字是多麼可愛的小精靈啊!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生髮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華如脂。漢字還有一個奇特之處,那就是添一筆或少一筆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漢字。如:日加一筆是白、目、電、田、申、甲、由……

  我愛這可愛的小精靈———漢字!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3

  博大精深,未成於一朝一夕;融會貫通,亦需要水滴石穿。

  中華漢字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之中,是我國曆史長河裡一顆璀璨的明星。它承載著民族的情感與表達的智慧,是中華文化不竭的動力與永恆的靈魂。

  中華漢字經歷幾千年以來的磨練,逐漸由甲骨文演變為小篆、隸書,最終呈此刻我們面前的便是如今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的簡體。即使經歷過此番捶打,它也依然擁有豐富的內涵以及深刻的意義。

  誦讀文章時,一個個方塊大氣的漢字映入眼中,彷彿每一個字都是成韻的樂章,都是揮灑的墨畫。猶記被“沁”而震撼的那個午後。絕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字,但當時讀來卻大有不一樣,令人心神激盪,感觸頗深。正是雨過天晴的初春,日光照射進窗前的書桌,投到“沁”一字上,頓時令人倍感心曠神怡,“沁”由水與心組成,而這清新的被雨水沖刷過的芳草味,與此刻心下的寧靜相碰撞,“沁”彷彿為此而生,甚是美妙。如此是從結構上多做分析,其實於音韻上也具此含義。“沁”讀音清脆,音調落在四聲,少了幾分婉轉,卻多了幾分明亮,心境也忍不住雀躍起來。

  而“鳴”字則讓人擁有更為直觀的感受。由口與鳥組成,令人見時便在耳邊生出一聲鳴叫來,婉轉動人。

  更有另一種字,與聲音無關,內涵卻更為豐富,寫來也倍感趣味。俗語曾說:“忍字頭上一把刀。”完美地表達出“忍”之內涵,這便是漢字的造字和用字方法“六書”中的會意。“忍”之內涵即為即使在心上架著一把刀,也要默默堅持。這是從“忍”的結構之上分析而出的含義,而從含義反推也可簡便得到“忍”字。

  漢字之所以在中華文化中璀璨閃耀,在當今各色各樣的文化橫流中屹立不倒,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結構音節,更是因為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永可是時的深刻內涵。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基奠,是中華民族的羈絆,更是融於生活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體會漢字其中蘊含的包容與博大,便能在立身處世中習得真正的為人之道。僅有將漢字精神熔鍊入生活之間,將漢字品格鋪墊於靈魂之中,才可謂做到水滴石穿、融會貫通,保有漢字精神的本質內涵。

  在傳承路上,在一點一滴的時間裡,我們應注重對漢字結構及其內涵的保護,在融會貫通的路途上水滴石穿,將漢字的博大精深、包容永珍深思於心。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4

  中國的語言文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說是倉頡創造了漢字。我愛漢字就如愛我中華。

  漢字,一種表意文字,統一音、形、義,折射出整個中華民族深沉的智慧。 漢字,一種方塊字,寫著中華民族的剛正與挺拔,塑造出中華民族的品格與風骨。 從甲骨文、周金文,秦小篆、漢隸書到漢末的楷、草、行。漢字,撰寫著中華民族發展的一條線索,也成為牽拉中華民族發展的一根繩纜。

  漢字,意蘊悠遠,悠遠的意蘊,正是其魅力之所在。

  漢字,一門地道的中國功夫,其招術便是無以計數但變幻無窮的點、橫、豎、撇、捺、挑、鉤、折, 中國的書法家、文學家將這門功夫修煉得爐火純青,演繹得出神入畫。在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中二十一“之”字一字無雷同,或蒼勁,或雋永,或飄逸,或灑脫。使人甘願化於它的神韻之中。“詩聖”杜甫立志“語不驚人誓不休”,他的“三吏”“三別”是詩,是史,體現出詩人運用祖國文字的匠心獨具,鬼斧神工。

  漢字有感情,有色彩,有氣味。每一個漢字都蘊藏著一個故事;每一個漢字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它觀察、再現、描摹著這個世界;每一個漢字,都有著一對大大的耳朵,它能傾聽、接納、記錄這個美麗的世界……

  漢字,槍的射口,刀的刃,為探索生活的真善美,仁者顛沛流離,為鞭撻世界的假惡醜,義士的坎坎坷坷,曹雪芹捧出《紅樓夢》控拆封建社會的黑暗,魯迅先生舉起如劍巨筆直指敵人胸口,於是乎,漢字即成為流瀉的子彈和正義的投槍……

  漢字,五千年唱出的一聲船工號子,五千年寫就的一篇世界精典。

  漢字,唱而成聲,聲聲凱歌;寫而成篇,篇篇華意。

  我是炎黃子孫,我愛漢字,猶如愛我中華。

  我是中國人,我愛漢字。你呢

  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1983年,中國女排和美國女排在世界盃小組賽上相遇,賽後,中國報紙出現了《中國隊大勝美國隊》的標題,過了幾天,中國隊和美國隊又碰到了一起,爭奪冠軍。中國報紙的標題換成了《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一個美國留學生看了之後,很高興,以為美國隊贏了,到處炫耀,結果鬧了不少笑話。你看,這大勝大敗都是在說咱中國隊贏呢!哈哈,這就是中國的文字,點橫豎撇捺,筆筆有故事!

  漢字,也叫中文字、中國字。她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也是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現在能看到又能認讀的最早的漢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她已經是相當成熟、相當系統的漢字了。據統計,使用漢字和漢語的人數達到16億以上。20世紀50年代,印度總理尼赫魯曾對他女兒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你要好好學習。”他說的偉大的國家就是中國,他說的如詩如畫的字就是漢字。

  漢字具有集聲音、形象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也就是說,漢字都是音、形、義的組合體。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比如“男人”的“男”,英語為man,為什麼man 表示男人呢沒有理由,只能機械記憶,但漢語中“男”可以理解為田地中幹力氣活的人是男人。這樣是不是顯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又容易識記呢我們再來看高山的“山”字和碧水的“水”字,山的魁梧和水的溫柔,讓我們想到男人是山,女人是水,山守護著水,水依戀著山,山水相依,不離不棄。這是多麼美好的情感啊!外國的文字能與我們可愛的漢字相媲美嗎不能!絕對不能!所以說,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

以漢字為話題的演講稿5

  文字是每一個國家,每一種文明的靈魂所在,而我們中華的方塊字,就是我們的——中華魂!

  我們中華的方塊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他們覺得漢字很奇特——是方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喜歡這種方塊字。

  現在方塊字與以前的字相比,變得更容易寫了,但仍有許多人,研究著以前的古文字。雖然它繁瑣、難寫,但不得不說,它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與意境。繁瑣之間,一筆一畫,變化無常,宛若蝶舞。

  我國文字經過許多演變,從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從金文到篆書,又從篆書到草書、到行書、再到隸書,最後是楷書,每一種文字都那麼神祕多姿,令人神往。

  古文學雖然繁瑣,但它卻有它獨有的形態,獨有的氣勢,獨有的意境。

  古人常說:“龍鳳呈祥。”可這與“龍鳯呈祥”卻有著神的差別。

  “龍”與“龍”這兩者之間,前者更能體現出我國傳說中偉大祖先的神魄與氣勢。筆畫行走之間,宛如他在空中蜿蜒騰飛,勾畫了了,宛如他在行雲布雨。雲收雨住,宛如他躍然於紙上,翻轉騰飛之間,龍爪森然,玩雲弄雨。意境之間,氣勢磅礴,憾人心魄。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而這“鳯”與“鳳”之間,這“鳯”卻更能體現出傳說中與龍共存的神奇模樣。

  筆走龍蛇之際,蜿蜒遊動,宛如她在引頸高鳴,鳴聲之中,有著她獨有的驕傲——百鳥朝鳳。她站在巔峰,高聲鳴叫著,百鳥的光輝,都在她面前黯然失色。筆風再轉,她似張開雙翅,悠然騰飛,鳴聲不絕,渾身火光四射,她有著她獨有的能力——涅槃重生。筆風再行,她雙翅驟然一收,將優美的.身軀藏於雙翅之下,渾身泛著濃濃火焰,此時,她,就是鳥中日月。她,就是天地間第二顆太陽。她用她的光芒照耀著她的鳥之子民。

  龍住蛇停,一個“鳯”字躍而上,氣勢恢巨集。從其上似仍能感覺到動人心魄的鳴叫,讓人不禁心神為之而沉淪。

  歷史潮起潮落,回首我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之精,文化之彩,讓人不禁拍案叫絕。而這五千年裡我們中華文化的巔峰產物——漢字,更令人讚不絕口。

  它銘刻著我們所有中華兒女的心願,我們中華兒女的心向著它,它將帶領我們踏上更美好的未來。它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靈魂所在!它是我們的魂!它是我們的中華魂!每個人都應將它銘刻在自己的靈魂深處,用它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