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8.5K

在這個不斷髮展的社會中,我們接觸到觀後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觀後感的內容必須要建立在觀看的基礎上。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關於《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範文三篇

關於《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範文

放暑假前,語文老師告訴我們,獲得第八十三屆奧斯卡眾多獎項的《國王的演講》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今天我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將這部影片看完了。看完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國王的演講》這部影片講述了艾伯特——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所以他每次演講,大家都只能聽到他的結巴聲。他的妻子為了他,千辛萬苦找到了一位語言治療醫生為艾伯特治療口吃。在醫生的治療和幫助下,加上他每天也堅持不懈地來診所治療和訓練。終於在他成為國王時,他在BBC廣播電臺上發表了一段現場直播演講,他不僅成功地改掉了口吃,還贏得了民眾的讚揚。並且鼓舞了二戰中的英國軍民,最後成為一名卓越的領袖。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對艾伯特十分地敬佩,他雖然患有口吃,但他以他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戰勝了口吃,取得了勝利。這讓我浮想聯翩,不禁地想到了我自己。我卻和艾伯特有著大相徑庭的差別。由於我的字寫得太爛了,老師批評我,父母指教我,所以我下決心要把字寫好,而我卻總是堅持一兩天,一兩天過後,字寫著寫著就東倒西歪,又跟以前一樣了。這不正是說明我做事虎頭蛇尾,堅持不了幾天,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品質。還有當我遇上一道不會做的難題時,我總想:“算了吧!明天去班上問問同學,今天就放著吧。”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不迎難而上,沒有堅強的意志。唉!看來我要向艾伯特學習他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啊!

這部影片不僅讓我知道了一些課外知識,還讓我從中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關於《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範文

由湯姆。霍伯2010年執導、科林費斯主演的英國電影《國王的演講》,在2011年第83界奧斯卡提名單上獲得12項提名,並最終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科林。費斯憑藉此片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片男主角。湯姆。霍伯因為之前拍短片,並不為影迷所熟知,但2011年2月的第83界奧斯卡頒獎典禮中,他憑藉對《國王的演講》沉穩有力的掌控而一炮走紅。

改變人生的故事很多,影片《國王的演講》是一個關於自信的主題。在影片《國王的演講》中,最令人折服的便是導演用自我風格的電影語言對故事的講述形式。在敘事風格上,導演用了一種極其客觀的心理視點,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結巴的人被幼年時期的心理隱痛困擾多年,他在心理醫生(沒有醫生執照)萊諾的幫忙下從長期的困惑中走出來,克服自卑,重新建立自信,從而改變自我人生的故事。這個結巴的人就是有著特殊身份的英國喬治六世國王。

影片中的情節建構採用了傳統的敘事結構,透過兩條主線穿插,在時間和歷史背景下以約克公爵(伯蒂)自信心的逐步建立悄悄推動故事的發展。好的故事,首先是對一件事的建構――不僅僅是列舉一系列事件,而且將這些事件組織成一種連貫而有力的形式,先建立一個搞笑的矛盾點,然後對這一敘事事件進行構建。湯姆。霍伯深諳此道,他先是以伯蒂在一開始演講中的結巴作為矛盾點,然後圍繞著萊諾為他治療結巴和國家處於嚴峻歷史形式的轉變下,將兩條主線穿插剪輯。一方面是國家局式的內憂外患,歷史使命迫使伯蒂擔當國王的重任,演講是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伯蒂和萊諾的關係從不平等到平等地直呼其名,從不信任到信任的用心治療再到坐下來傾心長談,再到萊諾的對症心理療法,發生了一系列事件,使治療結巴成為必然,把伯蒂推上國王的風口浪尖,從而最終建立自信,成就一場偉大的演講。

男主角科林。費斯在刻畫有著特殊身份的伯蒂時,用他那豐富細敏的內心表演,將伯蒂的性格缺陷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一緊張便說不出話來的結巴,拿著講演稿惴惴不安的神情,盯著麥克風對播音員善良的忠告聽而不聞的茫然,他那不知如何安放的眼神,暴燥易怒的焦慮,在父親和哥哥面前的極度自卑……伯蒂幼年所留下的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隱痛在科林。費斯的表演下,得到很到位很傳神的刻畫。在他主動坐下來與萊諾傾心長談時,我們看到了他多年困擾於心的隱痛,他的心結在慢慢開啟,慢慢消融,他的自信在一點一點地建立。

1925年,國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約克公爵作為他的代言人,在倫敦溫布利的英帝國博覽會閉幕式上發表講話。影片一開始便出現一個突兀的圓形麥克風的1個半的正/反打空鏡頭,緊之後,觀眾就看到演播室裡,約克公爵在妻子的陪同下,低著頭靠在牆上盯著自我手中的講演稿口中緊張不安地念念有詞。他那拿著講演稿惴惴不安的神情,在演講時間一點點迫近時,緊盯著麥克風對播音員善良的忠告聽而不聞的茫然,他那不知如何安放總是躲閃的眼神,站在麥克風前緊張地結結巴巴字不成句的表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因為結巴而失敗的演講。但那時候他還不是國王。

不難看出,故事是圍繞著結巴從那裡展開。對於約克公爵來說,演講將作為他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此,他不得不應對多年來早已不抱任何期望的治療。在妻子的陪同下,他極不情願地來到羅格語言矯正中心理解治療。羅格是個與眾不一樣的人,一切從簡是他的處世原則,儘管他明白約克公爵的真實身份,但一開始他便直呼約克公爵的名字伯蒂,並也要求伯蒂同樣亦稱他萊諾,且直言相告,理解他的治療,首先要求平等和信任。這是治療的基礎,也是治療的關鍵。

在伯蒂第一次勉為其難理解治療的片段,有一個畫面:伯蒂坐在一張沙發上,萊諾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對面,然後自言自語卻有意對著伯蒂說的“不能離得太近”又把椅子向後移了一點。在這個畫面裡,他們的距離那麼遠――不是親密距離,不是友好距離。在這個片段的兩人對話中,導演使用了長鏡頭並超多地用了正/反打鏡頭,開始用了3個正/反打鏡頭,緊之後又用了17個正/反打鏡頭,再之後用了6個正/反打鏡頭。在這些超多的正/反打鏡頭中,我們看到了伯蒂對萊諾的不信任以及他們關係的不平等。伯蒂對自我喪失信心,並對治療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固執,並有著很強烈的牴觸情緒和暴燥易怒的性格。

熱愛沙士比亞劇並從不言棄的萊諾將伯蒂的這些表現一一看在眼裡。沒有一個人生下來就結巴,他不動聲色地察顏觀色並循循善誘,他明白,在伯蒂的內心深處必須有著難以言說的隱痛。他要挖掘他的病因所在並對症下藥,心理療法必不可少。伯蒂對談論自我的保密十分敏感,他不願談論過去。不得已狀況下,萊諾讓伯蒂在強烈的音樂聲裡讀沙翁劇本中的句子。其中的一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實對伯蒂有著暗示作用,但拒絕治療的伯蒂根本沒有意識到萊諾的良苦用心。萊諾只得用流聲機將伯蒂在音樂中朗誦的句子記錄了下來並交給了伯蒂。

影片剪輯中,兩條線索緊密穿插。

老國王的身體每況愈下,令人失望的大兒子大衛,希特勒對英國的虎視眈眈,老國王對國家前途憂心忡忡,他開始有意栽培伯蒂,演講便是其中一項資料。伯蒂意識到,作為國王,演講必不可少,結巴問題務必應對。在一次無意中,伯蒂驚疑地聽到自我錄在唱片裡連貫流暢的聲音。這些,使他對自我生出信心,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並促成了他的第二次治療。見到萊諾時,伯蒂真誠地對他說:“我願意努力配合治療。”

接下來的一段敘事,影片巧妙地運用了剪輯的電影語言,穿插著講述了伯蒂治療中的進展與其在使用治療中的技巧在演講中產生起色的效果。

老國王的死不瞑目,繼位的哥哥對國家大事的不關心,使伯蒂的情緒很糟糕,他主動找到萊諾敞開心扉。這一次的畫面裡:兩個人圍桌而坐,他們離得那樣近,氣氛溫馨融洽,伯蒂將他內心的隱痛一點一點地呈現給萊諾。此時,鏡頭大多對準了伯蒂,偶爾出現的萊諾是個心靈相通善解人意的傾聽者。酒和飛機模型,這些場面排程,成為他們之間親密無間的道具。父親臨死時對別人說的那句話“伯蒂比他任何哥哥加起來都勇敢”,讓伯蒂大感欣慰並信心大長,他開始重新審視自我。當他在飛機模型上邊塗膠水邊難過地講述他幼時的隱痛時,萊諾最後看到了他坦誠的真實內心,看到了他結巴的癥結,並從中看到了孤獨善良的伯蒂。這時,他們之間的關係才真正的平等和信任。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沒有預想得那樣順利。身為國王的大衛繼續令人失望,英國和德國的大戰在即。萊諾開始針對伯蒂的內心癥結對症治療,並從中看到了伯蒂當國王的潛質,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伯蒂時,伯蒂勃然大怒,兩人不歡而散。在大衛正式宣佈退位,對自我潛力懷疑並對哥哥愧疚害怕當國王的伯蒂不得已被推上王位。這時,他才真正理解了萊諾這樣做的好處。他主動找到萊諾道歉,兩人握手言和,再一次圍爐而坐傾心交談。伯蒂最後擺脫了父親和哥哥在他心中的陰影,當上了真正的國王。

加冕儀式,伯蒂將萊諾帶到教堂準備儀式上的演講。在大主教的挑唆離間下,伯蒂發現一向被他信任的萊諾沒有醫生證書,沒有行醫執照,他對萊諾大發雷庭。冷靜的萊諾故意採用激將法坐在他的龍椅上,逼他在盛怒下說出了他從前不敢說出的話。此時,他的自信才真正找了回來。

加冕儀式上的演講,成為影片中的高潮。這次演講,伯蒂重新找回了他失去的自信,以英國喬治六世的身份站在英國民眾面前,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好處非凡的演講。在他自信而又勇氣十足的聲音裡,鏡頭頻頻在他與民眾之間切換。平民在聽,播音室裡的工作人員在聽,萊諾在聽,廣場上的人在聽,大衛在聽,土兵們在聽,工人在聽,母親、妻子在聽,丘吉爾在聽…在一片欣慰和振奮人心的掌聲中,萊諾悄悄告訴他說:“W的音有些停頓了。”伯蒂自信滿滿地答:“不能太流利了,免得懷疑是替身!”

影片最後的鏡頭裡,我們看到,兩條穿插的線索水到渠成匯成了一條河流,促成了最後的國王的演講,一個全新的伯蒂昂首挺胸地向我們走過來。

關於《國王的演講》的觀後感範文

《國王的演講》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而歷史原型則為喬治六世。

他自小活在父兄的陰影下,怯懦口吃,因而無法在公眾面前發表流暢的演講,但作為一國象徵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語言治療師羅格的幫助下,在王妃和兩個女兒的鼓勵下,他慢慢克服了心理的障礙,發表了二戰時著名的聖誕演講。

所以,沒有什麼先天的缺陷不能通過後天的努力去彌補。前提是不妄自菲薄,不自暴自棄,才能戰勝恐懼,實現超越。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這一幕:演講前夕,國王緊張得幾乎崩潰,但在羅格的鼓勵下,他最終還是站在了直播廳裡。演講伊始,他依然有些口吃,之後才漸入佳境,演講振奮人心。

也許,他的成功在世人看來,只是完成了一場不那麼令人尷尬的演講,可此間的種種心酸與煎熬,國王與治療師共同付出的不懈努力,只有在觀看影片後才得窺一二。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哪怕出生於高貴皇室的國王,一生也在於自卑與恐懼抗爭,更不用說普通人,會碰到更多的艱難坎坷。特別是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高壓的環境,更易使人產生心理落差,激發出心中的自卑和恐懼。

面對難以逾越的障礙、掙扎於他人的嘲笑和內心的煎熬,退縮與逃避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自卑的高牆,恐懼的險灘永遠存在,逃避者永遠是懦弱的膽小鬼,看不到更精彩的風景,也活不出更加廣闊的人生;只有擦乾眼淚後選擇奮起的強者,才能摧毀高牆,激流勇進,才能激發潛能,獲得全新的生命體驗。

雖然,我們都清楚,喬治六世終其一生都沒有完全克服口吃的毛病。但是當他挑戰成功一次之後,他發現恐懼並非不可戰勝。在羅格的陪伴下,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人生中的重要演講,成為那個時代反法西斯的象徵。

人生逆境常在,也許,喬治六世克服口吃的經歷,可以產生強大的勵志效應,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喬治六世那樣,在接受和肯定自己的基礎上,突破生理和心理的侷限,在一個又一個的逆境中一次又一次獲得成長的動力,促使我們最終成為最令自己滿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