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紅旗渠》觀後感

觀後感1.44W
站在新世紀新階段,讀一讀紅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們今天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的四化建設作出貢獻。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紅旗渠》觀後感,以供參考。

《紅旗渠》觀後感

很長時間看電視劇沒有流眼淚了,但《紅旗渠》這部三十一集的電視劇,卻讓我幾次落淚,不得不寫下一點兒自己的感想。

電視劇《紅旗渠》以質樸清新的氣質亮相熒屏,讓新時代的人們再次感受五十多年前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動人故事。

紅旗渠的修建始於1960年,那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林縣人民更困難,難就難在水上。人不吃飯,可以活上三天,但喝不上水,一天都活不成。水在林縣,確實是關係人民群眾生死悠關的大事。

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在沒有上級資金支援的條件下,林縣縣委從人民的需要出發,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體現了今天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紅旗渠精神。

“引漳入林”,是改變林縣千年缺水,造福人民的偉大工程,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但又是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和挑戰的工程,沒有一股熱情和毅力是做不來的。

紅旗渠的精神,體現在筱怡老師帶領國小生們到工地上齊聲背誦《愚公移山》的聲音裡。

也體現在白髮蒼蒼的路教授親赴一線,收水蓮為徒,完成學生吳念祖因壯烈犧牲而沒有完成的作業的路程上。

劇中,令人感動的場面很多。出了事故後,縣委書記在人們情緒低落時,在追悼會上,搬出“千古罪人林捷”的活人碑,表現的就是一種擔當精神。

在修渠遇到困難,面臨要不要繼續下去的艱難選擇時,縣委一班人堅定信念。縣委書記林捷立誓:“如果失敗,我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縣百姓謝罪。”表現的就是不達目的,永不放棄的鋼鐵意志。

當“挪用公款”被問責,作為縣委書記的林捷被帶走時,竟然沒有時間吃妻子包的送行餃子。(估計要被判刑)對於這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犯罪行為,大家不是推脫,縣委一班人包括銀行行長都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他們這樣做,“不是出風頭,不是爭名譽,而是擔罪責!”

所有這些,都是紅旗渠精神的體現。

從古代開始,就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讓人立志的故事,以前我們聽的是神話、是傳說,但這部電視劇卻讓我們親眼看到了中國現代的“愚公”,他們挖山鑿渠,奮鬥不止,他們不懼犧牲,無私奉獻,不是為了自己,為的是人民,目標是未來。

這不再是傳說,而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有血、有肉,有脾氣、有性格,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這種精神,在群眾那裡,就是不向命運低頭,是敢於奮鬥,不屈不撓的意志;在黨員幹部身上,就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全心全意辦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使命使然。

演員於震飾演的林縣縣委書記林捷,是黨的基層領導幹部的典型代表。他所表現出一股正氣和霸氣,不畏來自上面的壓力,有擔當、敢負責,實事求是的精神風貌,令人欽佩,特別是“戰爭年代喝了人民一碗水,今天要還給人民一條河”,這句不忘初心,一心一意為群眾的鏗鏘言語,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技術員吳念祖獻身水利事業,執著、嚴謹、認真的精神風貌,水生、老石叔、水蓮、桑紅、大海、馮老師、孫副縣長以及河娃等一大批人物形象,不落俗套,真實可愛,活躍於人們的印象中;就連餘副書記、童主任、忽悠等幾個被鞭笞的人物,雖然可氣,但也真實、立體、鮮活,彷彿就是生活在你身邊的人物。這些是這部電視劇在塑造人物上可喜的收穫。

勿庸諱言,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不僅有同自然界的奮爭,也有與不同思想和認識的奮爭,這裡面沒有階級的對立,但同樣也是波瀾壯闊、扣人心絃,它所闡述的同樣是一部黨領導人民群眾戰天鬥地的奮鬥史。

這條紅旗渠不僅僅是一條物質意義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條承載著價值追求的精神之渠,它激勵我們幾代人的前進與奮鬥,這種精神,將生生息息,永不斷流!

標籤:觀後感 紅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