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觀看電影《集結號》觀後感

觀後感1.14W

《集結號》這部影片中有很多感動的情景,當大家看完後是不是還在回味中呢!那麼觀後感怎麼寫?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電影《集結號》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閱。

觀看電影《集結號》觀後感

觀看電影《集結號》觀後感1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了同是炎黃子孫的兩方戰士以殘忍的方法互相殺戮,子彈鑽入肉體、滋滋作響的聲音始終在觀眾耳邊迴響,窄小的巷道里滿是斷肢殘臂,殺紅了眼的戰士甚至冒大不韙槍殺俘虜。特別是還有穀子地在為小我討回尊嚴時所經歷的種種窘境,這一切都讓我感覺到,馮導演實際上是在以一種讓觀眾揪心的手法來提醒我們大家,關愛個人,關愛生命。所以說,稱《集結號》是中國版的《拯救大病瑞恩》,不無道理。

中國歷史是一部崇尚集體主義的歷史。我曾赴某水電廠考察,多年前響應組織號召來到這深山老林的熱血知識青年們已是垂垂老朽,可如今世事已變,他們深為自己兒孫入學就業而發愁。我還曾去過一老國企,廠區外山腳下那一排排建於四五十年前的低矮房屋多屬於當年那些支邊的老員工,比他們晚進廠數十年的則住在旁邊的現代化建築裡。對他們來說,組織靠不住,子女又沒出息,可誰又會來拯救這些老年“瑞恩”呢?

我並非試圖證明小我比大我,或者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區域性利益服從於整體,這完全正確。但我知道,觀眾們流淚的主要原因並非47名烈士死得偉大,而是因為整體利益滿足之後,區域性利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明明是烈士,卻被認定為“失蹤”;穀子地為烈士們積極奔走平反,除了受害者,卻沒有人真正當回事(劇中提到,老兵尋找部隊的信件有幾十萬封);還有一名受害者,他感到不平的原因卻是,“失蹤”者家屬的補償比烈士家屬要少很多。

所以,我認為,觀眾們的淚水,是委屈的淚水,既為自己,就象活著的穀子地,也為逝去的先人,就象那47位長眠地下的烈士。其實,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向組織要求的並不多。由小紙袋裝著的那一枚金屬小片片,還有那向空中鳴放的槍聲,都足以讓受了多年委屈的國人淚如泉湧,淚如泉湧之後則是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繼續犧牲小我。

觀看電影《集結號》觀後感2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讀高中的時候,當時老師為了讓我們勞逸結合而選擇了放電影的形式,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電影裡面的情節印象越來越淡,連主人公的名字都不記得,依稀記得的是他在倖存後找尋自己的隊伍,為戰友恢復榮譽過程中的艱辛與辛酸。時隔幾年,我又重溫了這部電影。

故事一開始就是穀子地率領九連47名戰士在汶河岸掩護隊伍撤退,在對抗敵人時,全連戰士義無反顧,直到集結號響,事實上集結號並沒有響,也不會響。在沒有聽到集結號吹響的情況下,就算剩下最後一人也要堅持打完這場仗,這就是穀子地接到的命令。在武器力量懸殊的條件下,九連仍然完成了阻擊任務,但47名戰士全部犧牲,僅穀子地倖存。影片大部分是在敘述穀子地尋找自己的隊伍,但找到後才發現他的47名付出生命的兄弟戰友全部被國家認為是失蹤(失蹤包括戰死、被俘、逃跑)。一想到戰友們在戰場上英勇抗敵不怕犧牲的場景,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他發誓要找回他們的榮譽。影片結局是國家在開發的時候發現了47具白骨,這才證實了當時的戰爭並給予了他們應有的榮譽。

整部電影中,真正感動我們的,不是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而是連長谷子地為戰友求證、為戰友爭取榮譽的過程。

觀看電影《集結號》觀後感3

前幾天看了集結號後其實沒想法,因為我並沒有記住什麼。不是馮導的問題,是因為之前我看了部叫《犧牲》的電視電影。讓我很感動。

同樣是張涵宇主演的。但在《犧牲》裡他只是個旁白,真正的主角是為了“失蹤”的戰友尋找名份的老兵。真的很辛苦。讓我感動的是當那些犧牲的英雄們回家的時候,家裡人,族裡人,鄉親們對他們的尊敬和愛戴!他們能回家了,定也能安息了!

在每次戰鬥中都會有人犧牲,因為被斷壁殘垣、廢墟所掩蓋無法再找尋到遺體;因為被重武器所傷肢離破碎,無法再拼成個人;因為剛剛被俘還沒來得及更換軍服不知是敵軍還是戰友;因為……這些原因成就了“失蹤”這名詞。也使得很多的烈屬們因為句“失蹤”就要背付起沉重的思想乃至政治包袱。

穀子地就是他們中的員!既然他的弟兄們為了信仰搭了性命,那他就有義務為他們討回個公道!

明明爹媽都給起了名的,怎麼就成了“無名”了。

他們明明都好好的躺在裡邊,你們怎麼就看不著。

有時無耐也醞藏著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