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黃金圈一觀後感7篇

觀後感2.51W

每次我們觀看完一場影片後,一定有不少感受,可以編寫一篇觀後感,大家在寫觀後感的時候,需要聯絡我們的現實生活,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黃金圈一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黃金圈一觀後感7篇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1

他出生於地主家庭,但卻過著連平民百姓都不如的生活,他本可以接受家長所定下的親事,過上那時平凡百姓該有的生活,可是離家出走依舊成了他最後的選擇,他不甘就這樣任人擺佈,她不願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縛,也許是這樣的性格,註定了他一生的悲慘結果。他,就是蕭紅。

在小旅館倉庫中蹉跎度日時,蕭軍曾問蕭紅,你現在自殺的理由很充分,你為什麼還要活著,蕭紅是這樣回答的:因為這世上還有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我們現在看來,蕭紅口中讓她死不瞑目的東西,自然是舊時的封建制度。蕭紅不甘心平庸,不甘心平凡,他想憑自己、憑手中的筆桿子幫助千萬受到舊制度迫害過的女性!當時的蕭軍也是為蕭紅的過人的才華,以及他的魄力所動容吧。

但是魄力歸魄力,才華歸才華,封建社會女人的命運終究是可悲的,女人的可悲不僅來自於當時的人們的腐朽思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女人的感情大於理智。一些情感上的摩擦就足以擊垮他們。

女性生來便不是用來頂天立地的罷。

現在人們口中時常會出現女強人”這個詞,女強人,不過是在情感控制上更勝一籌,他們的本質與其他女性一樣,他們外表如刺蝟般,氣焰咄咄逼人,內心實則沒有因為外表而改變一絲一毫。

從古至今,女性不應該因其某些不足而被區別對待,他們本就不是用來頂天立地的!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2

1911年6月1日,在黑龍江呼蘭城的一個在財主家族,一個女孩出生了,她就是後來的女作家——蕭紅。

雖然出生在財主的家族,但蕭紅過得並不幸福,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父親冷酷無情,只有在祖父那裡才能感受到溫暖的愛。

20年後,父親為蕭紅定下了一門婚事,但蕭紅對這門婚事並不認可,於是她和表哥連夜逃走了,後來表哥拋棄了她,她只好回家了,而家人並不歡迎她,無奈之下,她投奔了她當年背叛過的未婚夫汪恩甲,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蕭紅,汪恩甲也拋棄了蕭紅。此時,蕭紅身懷有孕被困在旅館,她寫信給報館求救,從此認識了蕭軍,二蕭情投意合,他們之間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後兩人卻真正做到了相愛相殺。

幾年後,因戰事,二蕭永遠分開了,後來,蕭紅與端木蕻良結了婚,直至蕭紅去世。

蕭紅在困難時,她會去找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對於蕭紅也是亦師亦友。魯迅先生十分欣賞蕭紅的才華,因此蕭紅更願將魯迅先生當作她的摯友,正因為魯迅先生對蕭紅的鼓勵,才讓她鼓起勇氣,繼續走下去,走出了屬於她自己的黃金時代!

蕭紅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那種悲喜交加的情感,剛柔並濟的語言風格,都來源於她那苦難的生活,她的一生是短暫的,是悲慘的,而正是這些苦難成就了她的文學造詣。

蕭紅在寫作上與出了她的黃金時代,但在生活上卻是悲憫的,令人同情的。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像蕭紅說的,“只因我是個女人”。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3

對於《黃金時代》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一張張彩墨風景的系列大海報吊足了各路文藝青年甚至各行業人士的胃口,不得不說宣發做得確實很成功,幾次被動地宣傳,也期待上映,首映前的幾個月就看到各種媒介上觀影人群的重重期待,更有各種宣傳片看到幾處關鍵情節鏡頭,把首映活動放在電影資料館,卻也說明了導演組和製片組對影片市場的定位和期待走向,文藝試驗片的市場獲取在於相當一部分的偽文藝青年和一些文學情懷的中青年,電影院裡觀影人群也大多都在7080年代左右。從電影資料館提前一星期就把所有海報公開,置身其中當真有一種如同遊走在那個激情時代,與左翼文學為伍的真實感,一股振奮人心激情澎湃暗湧心頭一定要看首映,畢竟在電影資料館裡能夠參加許鞍華拍攝的《黃金時代》首映也是一種情懷。當最後買了影票看完三個小時的半演半敘確實像一臺話劇,也是一直在聽著他們那一代文藝青年的嘮叨日常,過高的期望總是無法滿足,更何況劇情真的繁複無章,說不清是編劇為尊重蕭紅的靈動故意而為之,還是真的就沒有能耐真正的架權。

院線電影只看一遍,三個小時認識蕭紅的一生,理解許鞍華的想法,巨大的資訊量令人有些負重和不耐煩。許鞍華終究也是位大家,身為女性導演,她創作的女性題材總是細膩處有張揚,從“天水圍系列”一路到《得閒炒飯》和《桃姐》,她的鏡頭故事敘述能力為各類人肯定,片中的幾處長鏡頭以及場景構圖和設計都能帶來震撼和感觸,感受到呼蘭河的隱忍生機,蕭紅的蒼白和堅韌,像一篇敘事詩娓娓道來。但是蕭紅的一身經歷複雜,看得出導演想盡可能的把她的一生交代的全面,想要表達的內容多資訊量太大,三個小時也讓人看得擁堵。導演有豐富的主客觀表達意願,但是剋制之下大多體現出的都是客觀視角,可是蕭紅的不平凡沒有讓導演掌控《桃姐》那樣把一個女性表現的遊刃有餘,對於許鞍華來說三個小時太短了,忍痛割愛又要保全想法最後形成了這樣一個有些複雜、混亂和乏味的蕭紅簡記,這也是蕭紅的不平凡。導演想拍蕭紅,有自己足夠的看法和見解,為了迎合電影這種媒介形式雖然已經擴充套件到180分鐘,但是不足表達,個人的理解或許《黃金時代》不以電影的理解來拍攝,效果會更好。似乎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更值得一看,宋佳飾演的蕭紅更具有電影風格。

影片中確實感受到蕭紅的每一段人生似乎都是身邊的不同的男人為她解決生活食住的問題有關,汪恩甲蕭軍端木魯迅等等,以生活的敘事來講述人生,文學的造詣,生活的矛盾甚至感情的經歷在其中深入淺出,像在延安生活,魯迅一家的友誼還有與蕭軍的相識這些地方都很好,開篇的私奔以及後面與端木的生活資訊量足夠但是戲份的不足讓人覺得有些緩衝過度的牽強,以至於剛開始逃婚與汪的生活給人一種蕭紅逃難四處覓飯的感覺,再加上湯唯本身的演員形象,雖然成熟有內涵卻也還只是一個演員,那種蕭紅與生俱來的靈動被她演出了幾分輕佻,總有幾處讓人齣戲,但是蕭紅的焦慮和情懷依舊是湯唯的亮點。相比而言郝蕾和袁泉這種的話劇出身背景,反而在影片中恰到好處遊刃有餘。或許跟李檣編劇擅長的小人物生活掙扎戲相對而言,黃金時代裡的人物對現在的影響都太大了些,不得不說編劇的格局小氣了,點到為止的人物還可以,放到歷史大背景注入時代裡的人文氣息就力不從心了,以至於讓整個影片給人一種用訪談和文學記錄來緬懷一個顛沛流離處處需要朋友接濟的女子,這個女子有生機卻不鮮活,有文采卻不出格局,有家庭但沒有看到多少感情。本來一個具有強大戲劇潛力的女作家形象,反而不如郝蕾飾演的丁玲有個性,不如袁泉更活靈活現。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4

觀看完今天的電影后,才發現了蕭紅那近乎與悲慘的生活。在初讀她的書《呼蘭河傳》時,對於她這個人也只有想象中的真實,也只有她在後園中玩耍時歡樂的景象與神態,與自己對那樣美好生活的憧憬。但當她長大後,呼蘭河那些熱鬧的市場,那些繼續跳大繩的人們也已成為虛無縹緲的東西,眼下僅有的只是透心的寒冷與愛情的悲痛。她不敢回家不敢見父親,因為她的事在那裡已成為冷嘲熱諷的常事,沒有過多的關懷,只有短暫愛情間的溫暖,只有兒子的靈魂與她日夜相伴。魯迅的邀請使她又重看到了生命中的希望,是他的鼓勵與他的悉心介紹,才使得蕭紅有了日後依靠的朋友,才感受到了一絲絲“大家庭”的溫馨。

日本的大舉侵華加之身體原因,使她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病床上的她最大的感受便是孤獨與寂寞,幸好有她的丈夫與朋友一直幫助她到最後。

一個時代、一種制度、一個選擇造就了蕭紅既悲慘又充實的一生。她想到自己的祖父與那充滿生機的菜園子,她嚮往平靜同時也向往快樂幸福的生活,但命運道路卻總與其背道而馳。她是痛苦的無助的`,她希望被歡樂眷顧,但又一次次擦肩而過,可能只有死亡才是她最美好的歸途。

寒冷的北風再一次吹過呼蘭河,而蕭紅的心卻與這大地一樣被凍的撕裂,她永遠沉默在了白色的回憶之中。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5

三個小時,不覺得長,身為寫作者,在《黃金時代》裡看到的,是讓我喉頭為之一熱的命運關鍵詞:相遇。

河與河相遇,野火和野火相遇,人和一群人相遇。相遇改變人,相遇改變時代,讓螻蟻變成神明,讓綠皮火車變成銀河列車999。讓一個東北鄉下的小姑娘,憑藉一支筆,憑藉那些不起眼的字與詞,火燒雲、倭瓜花、河燈、小團圓媳婦,匯入洪流,在刀槍不入的歷史上,留下一聲咳嗽。

相遇之前,蕭紅的生活支離破碎,電影對此毫無粉飾遮掩。未婚夫汪恩甲、表哥陸振舜,陸續出現在她生活裡,或多或少,改變著她的生命軌跡。但這些相遇,是生命準備期的相遇,是次一等的,狗糧般的,不足以餵養她。她和他們相處時的順應、懦弱、反悔、掙扎,所有這些顯得猙獰,被人視為狗血的舉動,是她對他們的不適應,是一個人被狗糧般的滿足拘禁時的必然反應。

能夠算作相遇的機遇終於出現,遇到蕭軍,遇到東北作家群,遇到該遇到的人,所憑藉的,無非一支筆。他們討論讀書寫作、愛的哲學,排演戲劇,在新年夜歡歌笑語,在街頭和另一群年輕人擁抱。作家廖偉棠說,《黃金時代》裡有一個青春中國,那青春中國,絕不是虛無的概念,就是這樣一群人的擁抱,是他們交往中的靈光乍現,是瑣碎談話累積出的詩歌,他們因為寫作相遇,相遇也成為他們寫作的內容,他們的相遇像蝴蝶振翅,掀起風暴,至今不歇。

即便相遇,也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夭折、動亂、倦意都在發生,有人死去,有人被捕,有人悄悄退出那個時代,也有人謀求更大的相遇,例如蕭紅,她去了上海、青島、武漢、香港,遇見魯迅、許廣平、胡風、梅志、丁玲、聶紺弩、舒群、羅烽、蔣錫金、駱賓基、端木蕻良。所憑藉的,還是那支筆,筆是咒語,是讓人們一瞬間心神相通的魔杖。所以,她的故事天然適合電影,她的經歷,正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那種“英雄的旅程”。

有評論者認為,這部電影,羅列許多名人,更像一部社交史,但正是許許多多個蕭紅的相遇,成就了許許多多個“黃金時代”。海明威從美國跑到巴黎去,和那一場流動的盛宴相遇;柯萊特從外省跑到巴黎去,和普魯斯特、德彪西相遇;亨利·盧梭從海關收稅員的職務上退休,和畢加索、阿波利奈爾相遇;還有羅克韋爾·肯特丟下鋤頭,從緬因州跑到紐約,萊昂納多·科恩扛上吉他,搬進切爾西旅館,緊跟著發生的,也都是生命爆炸般的相遇。

讀他們的傳記,看到他們艱苦磨練自己、遭遇劫難、貧困潦倒,餓到出現幻覺,我都毫無同情,我知道他們必然遇到相遇,天將降相遇於斯人。為了出走,為了不斷拓展生命的維度,他們拋妻棄夫、丟下兒女、欠債跑路、聲名狼藉,他們無恥透頂,他們一點都不要臉,但和相遇之後的萬卷詩書比起來,那都是細枝末節。

?黃金時代》最驚心動魄之處,就在於此,它沒有迴避蕭紅的戲劇性情感,給了她的情史以充足的戲份,但最終卻用貌似平實,實則風雷激盪的筆觸,寫出了人們是怎麼從五湖四海奔赴而來,最終匯聚成一塊新的大陸的。電影中,蕭紅死去後,丁玲、蔣錫金、駱賓基或者黯然神傷,或者悲痛難抑,那不只是本能的物傷其類,更是因為,他們所寄寓的大陸流失了一塊,那是所有人的喪鐘。

這樣的電影,必然不討好,但是,許鞍華在接受採訪時,曾把《呼蘭河傳》和艾米莉·勃朗特以及赫爾曼·麥爾維爾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認為它們都是“探討生命裡特別原始及不討好的東西”。這見解驚心動魄,也足以說明,即便在去世七十年後,蕭紅仍然能獲得理解,相遇還在發生,和這樣的相遇迎頭相遇,是我們這鍍金時代裡,一道金子般的光。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6

他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但他的生活不如普通人。他本可以接受父母的婚姻,過上普通人那時應該過的生活,但離家出走仍然是他最後的選擇。他不願意被這樣擺佈。她不想受封建制度的束縛。也許這個角色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結局。他是小紅。

蕭軍曾經問過蕭紅,當他在一個小旅館的倉庫裡浪費時間的時候,你為什麼還活著?小紅回答:“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事情讓我死不瞑目。”我們現在看到蕭紅說的讓她死不瞑目的自然是舊的封建制度。蕭紅不願意平庸或平凡。他想用他自己和他的筆來幫助被舊體制迫害的婦女。當時,蕭軍也被蕭紅非凡的才華和勇氣所感動。

然而,動力屬於動力,天賦屬於天賦。封建社會女性的命運畢竟是悲慘的。女性的悲傷不僅來自於當時人們的頹廢思想,也部分來自於女性的情感大於理智。一些情感上的摩擦足以粉碎他們。

女人生來就不是站得高的。

現在“女強人”這個詞經常出現在人們的口中。一個堅強的女人只在情緒控制上更優越。她們的本質和其他女人一樣。他們外表像刺蝟,傲慢好鬥,但他們的心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外表而改變。

自古以來,女人不應該因為她們的一些缺點而受到不同的對待。他們不應該站起來面對天空!

黃金圈一觀後感篇7

兩個男主角呂成和劉好,典型的老實,害羞,不散言辭的奔三男人,事業和愛情對於他們兩手空空,一日的偶然,遇到兩個同齡的白領女青年,同樣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他們的執著和真誠最終讓他們抱的美人歸。

對於付一平,他真的很悲劇:有能力,人很聰明,會處理事情。但是在愛情面前沒有把握好尺度。面對相愛的人,最終默默離開,對待感情一定要謹慎,不要腳踏兩支船,可能是太聰明,讓人沒有安全感。事業和愛情都不想少得,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曲終人散後,感悟到魚和熊掌不可皆得。一個好的女人,一旦錯過了,一身就再也不會挽回。在事業和愛情迷茫時:他感慨要先成家後立業。

對於艾小方,在追求名利和愛情面前,忽視了自己的人格和周圍的人際關係,等待她的結果是不得人心,讓人憎恨。同時愛情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一廂情願只會讓自己得不償失,不斷的失敗,不斷的付出,最終會心理變態。

對於林國亮,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表現的很虛偽,夢想用貧瘠博的心愛的人的同情,幻想得到自己的真愛,其實當謊言被人揭穿時,一直的欺騙只會讓人討厭。在愛情面前,欺騙總會被揭穿的,你欺騙了一時,欺騙不了一世。

喜歡一個人,首先做他(她)最好的朋友,瞭解他(她)的習慣和愛好。用體貼和感動來融化他(她)。在現實面前,人活著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愛,放棄也是承擔責任的過程。愛情不僅是感情,更是責任。

真正的相愛,愛是刻骨銘心的,痛也是刻骨銘心的。

尤其是大結區域性分,感受頗多。特別是樑爽的幾句話讓我感動。

她說:“女朋友可以再找,但是父母只有一個。”說這句話的時候,她很痛。我想她的父母雖然看的很不忍心,但是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女兒不想讓李好為難不得已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大氣呢,父母也應該很欣慰也很自豪的吧!

是的,她不是不愛他,而是不想讓他為難,觀後感《剩女的黃金時代觀後感》。她不想這樣。她還說,“人活著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不能太自私了!其實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承擔責任的做法。”

一段婚姻牽繫著兩個家庭,兩邊都同意自然很圓滿;若有一方不同意,那麼這段婚姻即使再美好也會有遺憾。不過最後看到大家和和美美的,就踏實了。

真誠是可以打動人的,只要發自內心就好了。

不知道為什麼,每當電視劇裡面有壞人出沒的時候,我都會恨之入骨。可是,最後,看到他們醒悟之後,我又會覺得他們是如此可憐。“我”本善良,一點都沒錯!我本以為這個結局也是這樣的,可是瘋子就是瘋子,無法改變的事實。

真想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好朋友。

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我有需求或是好訊息願意與他(她)分享的。希望會有一個人,無論何時都會出現願意聽我與他(她)分享的人。相反的,我也想做一個這樣的朋友。只要是朋友有所需要,不管任何時候,我都會出現在他(她)的眼前聽他(她)訴說他(她)的故事。再好的故事也是要有人分享才快樂!有時,快樂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有時快樂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

看著電視劇中的樑爽和我真的有幾分相似。脾氣、處理事情的風格、做人的風格……甚至寫日記的習慣,好多好多相似的地方。或許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年齡的不同吧,不知道我到了她這個年紀時,能否混出個這麼好的職位來。不過我相信那時的我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吧!呵呵……我承認,我不是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孩子,我也有很多毛病,而且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改,不過,當我愛的人出現後,我會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的,我會願意為了那份感情去付出,作出努力。可惜,我心目中的李好還沒有出現,多麼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讓我遇見,這一次我一定不會放手。

李好就是我想要找的依靠,尋找一個李好這樣成熟而穩重的男人過一輩子,是值得的。

真的可以找到嗎?

標籤: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