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精選電影《千與千尋》的觀後感範文模板

觀後感1.14W

《千與千尋》是根據著名漫畫家宮崎駿創作而成的。影片中顯示出的日本特色是一大看點,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電影《千與千尋》的觀後感範文模板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精選電影《千與千尋》的觀後感範文模板

 

《千與千尋》觀後感1

除了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是還有一個奇特的世界?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都想過。人類就曾憑著自己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去用不同的方式給他賦予著新的定義。

今天我們就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女孩千尋與父母搬家準備去一個城市生活,卻因迷路來到一個奇怪的地方。因為貪吃,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千尋驚恐萬分時遇到男孩白龍,白龍叫他想在這生活必須到湯屋的主人—湯婆婆那裡要一份工作,湯婆婆給千尋賦予了新的名字——後來,千尋在湯屋裡發生了一連串的故事。可有一天白龍受傷了,千尋為了白龍去錢婆婆那裡,那次經歷中白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千尋與父母又找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其中千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還記得片名嗎?《千與千尋》。其實不難理解。就是千尋的兩個名字小千和千尋。與其說是兩個名字不如說是兩個身份,與其說是兩個身份不如說是兩種性格。一開始的千尋膽小怕事,遇到一些事就驚慌失措。被恐懼與害怕衝昏了頭腦。再看湯屋裡的小千天真善良,做事一絲不苟面對腐爛神一樣的河神,她也絲毫沒有懈怠。面對妖怪無臉男捧給金子時,她絲毫沒有想要的意思。而是去做自己應做的事情。最後為了代白龍對錢婆婆說聲對不起,自己顯得義無反顧,沒有什麼能阻止他的前進。通過比較前者與後者真是天差地別。

這部電影讓我感到愛的力量真偉大,它能讓一片幼小的心田強大起來,讓千尋為了白龍有勇氣去錢婆婆那兒,讓白龍為了千尋付出一切。讓湯屋的其他人對千尋漸漸有了新的認識,把他慢慢融到這個集體中來。

其實,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勇敢,率真,認真,善良的千尋,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人每個人都有千尋優秀的影子。

《千與千尋》觀後感2

開啟電視,突然想到了《千與千尋》,想再看一次,它曾經溫暖過一個夏季。宮崎駿的作品總是讓人沉迷,《千與千尋》是我瞭解宮崎駿的開始。

第一次觀看的時候,被千尋堅定的意志和善良的心給打動了。那個女孩像是一樹櫻花,明媚不憂傷,哪怕在黑暗的隧道里,也留有它的芳香,雖說看不見花瓣飄來的方向,卻能感受它拂過臉頰的溫柔。

這次觀看注意到的不再是溫暖的千尋,而且她身邊的人:白龍、鍋爐爺爺、無臉男、小玲……這些人都給了千尋溫暖。

白龍從千尋進屋子開始便一直幫助千尋,我們不知道他究竟為什麼會要求成為湯婆婆的徒弟,被她或者說她的利慾所控制。他沒有說過什麼情話,卻總是默默表達著一切。只要千尋轉身,彷彿就能看見白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都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了而已。”白龍連千尋的名字都沒有忘記,怎麼會忘記他們的故事?他是千尋生命中的一條繩索,總在千尋危難的時候將千尋拉起,他們的緣分很早就開始了。他們將自己的故事遺忘在了角落,相見時,終於互相拾起。他給予千尋的,可能是很多女生都想要的,一直支援著千尋,默默守護在身後,哪怕以後不會再見,也留下了一個美麗的期許。

無臉男是一個讓人很難忘的角色。最初,他只是守在外面,守在橋上,看看千尋,這個唯一會關心它的人。最初的它是那麼單純,沒有情慾物慾,他發現金錢能讓他膨脹,得到尊重,於是他開始用大量假貨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甚至面對千尋,說的也是他最笨拙的話語,他的錢,只給千尋。他把湯婆婆的店裡搞得一團糟,這個暴脾氣的“暴發戶”看到千尋進來,只能怯生生找一份乾淨的食物說很好吃,給她吃。後來,千尋給它吃了河神的藥丸,它吐出來全部的貪慾,它在湯婆婆的店裡會變壞,這是千尋告訴小玲的。其實無面男不過想要一個溫暖,它說自己寂寞,也是,社會會排斥沒有金錢權利地位,只剩一身純真的無面男。願所有願意的人都能像無面男一樣迴歸最初的自己。

湯婆婆究竟是不是個反派呢?很多人會說是吧。我看到的不是她為了利益的樣子,而是那個愛錯了方式的婆婆。當白龍說她周圍重要的東西都被掉包時,她最在意的是她的寶寶,連她一直所努力的金錢她也沒有絲毫傷心,只是一心想著她的寶寶。這是愛,卻是溺愛,她很愛寶寶,卻不夠資格。

接近尾聲,白龍獲得了自由沒有?誰知道呢?他沒有和千尋一起走,卻承諾一定會再相見。相見?白龍你別騙千尋,再困難也不能與她夢中相見。

隧道里的櫻花,水裡的白龍。慢慢地,櫻花飄向了河裡,白龍浮上了水面。不知道是這一刻還是永遠,他們溫暖了不知多少和我一樣的人。

《千與千尋》觀後感3

片名《千與千尋》是女孩的兩個名字,名字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它是一個符號,是他人認識我們的標籤,我們每個人的身份都是一個名字,一個身份證號碼,一個手機號碼,我們是某人的孩子,妻子或母親,是某個公司的職員,如果這些標籤消失,,我們說的清楚自己是誰嗎?

片名是名字,影片講述的就是找尋身份的故事。宮崎駿很多電影的女主角都是少女,這個年齡很準確,因為少年時期這是一個人真正成長的開始,是生命的關鍵節點。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過少男和少女的成長曆程是不同的,由於傳統價值觀,少男是要長成男人,是主導性人物,社會和家庭都對他委以重任,雖然他的成長過程充滿挑戰和壓力,但也會碩果累累,很多男人的回憶錄中會寫到少年時期,基本都是一筆帶過,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 但少女不同,很多女人回首一生,覺得最美麗的是少女階段,之後的人生充滿失望,雖然隨著年齡增長,她們轉換角色,成為母親,但益發留戀那個玫瑰色的年紀,很多女生都有自戀特徵,她為自己構築一個世界,無論是社會價值還是家庭價值的定位,女性都是第二性,是他者,是從屬者,從她自幼成長開始,她便被這樣定義,她也接受這樣的定義,女人最終是要回歸家庭的,外面的世界是男人的,很少有女人會去爭取事業上的成就,像男人那樣,她們覺得構築一個穩定的家庭是自己要做的事情,伺候好老公,孩子,每天縈繞在重複的家務活動中,她們樂在其中,為什麼要衝到外面去迎接那麼多的風風雨雨呢,有個養自己的男人不好嗎,對付一個男人總比對付全世界容易。 但是家庭裡面並沒有她的價值地位,她是從屬者和勞動者,她以為丈夫和孩子是屬於她的,事實上並不,孩子越長大越要擺脫她的控制,成為獨立的人,而丈夫呢,更不用提了,從來也不屬於她,令人失望的生活為什麼這麼殘酷而現實。 那個青春靚麗,憧憬著美好未來的少女哪裡去了,那時的她有著粉紅色的玫瑰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人的焦點,親戚朋友談論的重心,幾乎沒有一個女生長大後不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的,怎麼就成了這個樣子,生活把人殘酷的扭曲變形了,夢想中的那個女孩都被碾壓不見了。

一個朋友有個穩定的家庭,不錯的工作,還算成功的事業,健康的身體,市中心的房子,這一切對於中年女子都是挺圓滿的,但她卻認為自己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如果重新再來一次的話絕對不會這麼選擇,她無比留戀高中時開朗歡笑的日子,那麼無憂無慮,但是美好的歲月都消失不見了。

波伏娃說,因為女人太容易受到挫折選擇繞路而行,她們對於目標不是一條單行道,不像男人會選擇充滿壓力,但也是最能成就自己的一條路,女人走著走著就想,工作那麼辛苦,社會那麼殘酷,為什麼不選擇容易一點的事情來做呢,為什麼不找個男人養呢,身邊的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呀,不也都挺好嘛。

即便她們工作了,這也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並不是事業,她們追求安穩,沒有上進心,這就是一份朝九晚五,打發時間的地方,她們熱衷八卦,喜歡抱怨和發牢騷,工作事情得過且過,那些都是男人的事情,職場是有天花板的,女人難道還指望有什麼大成就嗎。

波伏娃說,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社會固然不公,但女性首先是放棄自己,然後社會才放棄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