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

觀後感8.37K

  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

指導實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事業觀、利益觀,要為黨的事業、國家前途、人民利益而奮鬥,切忌“為賦新詞強說愁”,標新立異、譁眾取寵。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資料,希望對你所幫助,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

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五四精神,跨越百年。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五四青年的使命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時代流轉,“後浪”推動浪潮奔湧向前。在每一個時代,最吃勁的關鍵時刻都有青年志士的身影。從民族危亡時抵禦列強,到中國共產黨萌芽時的道路探索,再到新中國成立步履堅定地發展邁進,每個時代都全力託舉著青年,青年也從未辜負每個時代。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為何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鬥志更堅?只因強大的民族精神永駐。面對近代以來中國內憂外患、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進步青年拍案而起、奮起抗爭,將“衛國”“救國”作為自己的畢生志向。1938年,綿延千年的文明古國正處於最危急的時刻,面對日軍的侵略凌辱,抗日英雄陳錦秀誓死抵抗,犧牲時年僅26歲;陸省三拼盡全力守護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將最後一絲力氣也化作強大抗戰力量,倒下時僅25歲。在守衛國土、守護主權的戰場上,無數青年將熱血潑灑,將生命定格,他們毅然決然地將最好的青蔥歲月、青春年華奉獻國家。熱愛祖國、寧死不屈是他們一生最忠實的信仰。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國家發展靠青年人才,民族振興靠青年人才。1950年,在美留學的鄧稼先因成就卓著,被當地政府高校器重,年僅26歲的他放棄優渥的政治待遇和經濟條件,毅然回國,填補了中國核武器理論的空白,成為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錢學森、華羅庚、朱光亞、錢三強,這些響亮名字的背後,都是那個時代青年的愛國真心,是推動中國在歷史洪流中穩步推進的磅礴偉力。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屬於中國的“道路”究竟應走向哪裡?在一條紅船上,一群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豪情滿懷、鬥志昂揚:要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和人民群眾必須保持血肉聯絡,堅持風雨同舟、生死與共……一則則“鐵”的紀律,一條條“民”的原則,被一代代共產黨人創新出來、實踐出來、檢驗出來,成為維護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增進發展驅動力的強大保障。在大步邁入新時代的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堅定理想,也是中國青年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僅剩幾個月,90後青年幹部作為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牢牢紮根基層一線,他們從這個時代汲取的知識、見識和智慧,毫無保留地化作為百姓脫貧致富的源泉和動力,他們是“宣傳員”,通過鮮活的“李子柒式”視訊形式,將優質但滯銷的水果宣傳到世界各地,將品牌“打”出去,將生意“拉”進來;他們是“教練員”,向村民普及電商知識,手把手教會村民平臺直播銷售,培育“新型農民”;他們是“保障員”,積極與企業高校對接,通過土地流轉、創辦合作社等方式,降低村民土地轉型投資風險,保障村民經濟增收。在脫貧攻堅“實戰場”上,每一塊泥土,都烙下青年幹部堅實的腳印;每一片土地,都灑有青年幹部辛勤的汗水。

今天,或許年輕人被有意無意貼上“浮躁焦躁”“網路非主流”的名片,然而,當他們放下手機、整理衣裝,走上抗擊疫情“戰場”時,我們突然明白,他們在諸多誘惑中長大的背後,是更加堅不可摧的定力和決心;他們在呵護和寵愛中長大的背後,是更寬廣博愛的氣概和胸懷。跨入20xx年,意味著一直備受矚目的“xx後”正式迎來了第一個30歲,成為時代的擔當、民族的脊樑。戍邊青年軍人、逆行消防官兵、奉獻青春的鄉村教師、風雨無阻的快遞小哥……新時代青年人,擺脫了“生存壓力”的他們,在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中鍛煉出了一往無前的奮鬥動力,在祖國的每個角落,共同譜寫著這個時代的奮鬥之歌。

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二

正值“五四”期間,廣受年輕人歡迎的“”釋出了演講視訊《後浪》,號召廣大青年“奔湧吧!”旋即刷屏網路。“長江後浪推前浪”,廣大年輕幹部不僅要敢當“後浪”,而且要善當“後浪”,把握“後浪”之道,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

“後浪”之道在於“三觀正”。我們探討“後浪”,必然離不開談論“前浪”。巨集觀地看,“前浪”代表著黨和國家前進的方向,沒有“前浪”的負重前行,就沒有當下的歲月靜好。如果前後同向,那麼才會有“後浪推前浪”;如果前後異向或者是前後逆向,那麼後者就容易變成亂流、逆流,最終被社會發展主流所淘汰。我們提倡開放、多元、包容,但根本前提是“三觀正”。作為年輕幹部,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事業觀、利益觀,要為黨的事業、國家前途、人民利益而奮鬥,切忌“為賦新詞強說愁”,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只有方向對、走得正,“後浪”才能真正稱之為“後浪”。

“後浪”之道在於“守正道”。對年輕幹部而言,我們起點縱有高低、成長縱有快慢,但千萬不能萌生“拼人脈”“跑關係”“走捷徑”的念頭。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全黨,我們是黨管幹部、組織選人,年輕幹部不能搞自我設計,自己考慮多了就容易違背組織原則。成長為一個好乾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沒有誰天生是“前浪”,也沒有誰一輩子是“後浪”,更沒有誰不努力就能“後浪推前浪”。作為年輕幹部,我們想要成為奔湧前進的“後浪”,就要把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作為人生信條,不爭一時之快慢,不圖短期之進退,正心明道,踏踏實實,一心“謀事”,絕不“謀人”“謀位子”,這樣的“後浪”才是貨真價實、才能行穩致遠。

“後浪”之道在於“接地氣”。作為年輕幹部,誠然我們相當一部分人是“三門”幹部,基層經歷相對缺乏。如果不注意到基層一線墩墩苗、沾沾泥、打打滾,不善與群眾打交道,那麼我們的工作就容易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錯誤,甚至是“好心辦壞事”、被群眾“吐槽”。無論我們的學歷起點有多高,事業的落腳與歸宿始終都應當是人民群眾的利益與福祉,必須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幹在一起,自覺投身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面小康中去,多幹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好事實事。只有這樣,“後浪”才能奔湧成巨浪,而不會淪為一片無源之水。

“後浪”之道在於“識時務”。《後浪》有句話講:“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究竟是隨波逐浪,還是長風破浪,看的就是能否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前我們正處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年輕幹部能否站“C位”、成“後浪”,就看能否把握住時代脈搏、與時代同頻共振,只爭朝夕、接續奮戰。我們要牢牢抓住“後疫情時代”的機遇,錘鍊本領,涵養後勁,既敢於在脫貧攻堅中挑戰風雨、迎難而上,又勇於在本職崗位上開拓創新、加快轉型,努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做出“奔湧的後浪”應有的作為與貢獻。

五四《後浪》觀後心得體會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對廣大青年送出這樣一份“特殊”寄語。習近平指出,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在我們投身新冠肺炎之時,也不能忘記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廣大青年尤其是年輕黨員更應該肩負起重擔,做個弄潮的“後浪”。

堅定理想信念,“浪出”人民立場。“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廣大青年應當堅定理想信念,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即使在逐夢的過程中遇到了艱難險阻,我們也應該苦中作樂、知難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應當用青春謳歌事業、用熱血鑄就理想,彰顯青年人的時代新風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就是人民的重要性。“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是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執政目標。這一切都說明站穩人民立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廣大青年應當堅定理想信念,“浪出”人民立場。

練就過硬本領,“浪出”強國偉業。“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中華民族要想實現中國夢,要想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就不能在發展的途中落下任何一個人,這也是我們大力投入脫貧攻堅的重要原因。青年人作為國家的中堅力量,應當練就過硬本領,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品質化解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勇於挑戰困難,在磨練中練就一身好本領。在工作中廣大青年應該提高政治意識,要找準方向、狠抓細節。脫貧無小事,扶貧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要想辦法解決,只有這樣才能練就過硬本領,“浪出”強國偉業。

實踐鍛鍊精神,“浪出”奉獻意識。脫貧攻堅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使命,又是施展才華、自我奉獻的必由之路。在脫貧的過程中,廣大青年應當放下架子,深入到基層最困難的地方去,把貧困群眾的滿意程度當成自己工作的標準,把解決貧困群眾的問題當成自己的使命。“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廣大青年應當發揚雷鋒同志的奉獻精神,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實踐中“浪出”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