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看最美的鄉村有感

觀後感2.53W


看最美的鄉村有感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最美的鄉村》日前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啟首輪播放。《最美的鄉村》由郭靖宇監製,巨興茂、來牧寬聯合執導,楊志剛、嶽麗娜以及劉智揚主演。劇集以獨立單元劇的形式,講述了三名共產黨員紮根一線,助力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的故事。

《鐵梨花》《紅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這些大熱傳奇年代劇背後都有同一個名字:郭靖宇。也因為這些作品積累的口碑,身兼導演、編劇、監製多職的郭靖宇,被業內人士譽為“傳奇劇王”。近年,郭靖宇團隊迎來轉型,開啟了在主旋律領域的深耕。

《最美的鄉村》是郭靖宇團隊打造的“最美”系列第二部。前一部《最美的青春》於2018年首播,口碑頗佳。劇作聚焦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電視劇,講述了以馮程、覃雪梅為代表的18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畢業生,參與拓荒隊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植樹造林的故事。“為祖國奉獻的青春最美”這一正能量主題,被細膩生動的人物與故事包裹,更具情感穿透力。在青年雲集的豆瓣網上,《最美的青春》一舉拿下了8.3的超高評分。

這一次播出的“最美”系列第二部《最美的鄉村》,在延續前作幕後團隊的同時,在演員陣容上又有了巨大飛躍:除了楊志剛、嶽麗娜以及劉智揚三名主演外,更有於毅、句號、何政軍、曹翠芬、葦青、張子健、王奎榮、賈巨集偉、黑子、趙恆煊、楊昆、何雨虹、戴向宇、肖茵等30多位讓觀眾“很眼熟”的演技派演員加盟。

《最美的鄉村》以單元劇的形式展開,講述了三位來自不同行業的青年共產黨員身上發生的扶貧故事:楊志剛飾演的唐天石是扶貧第一書記。軍人出身的他,以“扶貧先扶智”為準則,力圖用“助人自助”的方式,幫助貧困村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嶽麗娜飾演的辛蘭原是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主播。她的扶貧思路是,以鄉村生態特色為抓手,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劉智揚飾演的石全有是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的扶貧方式則代表了網生代青年人的思維邏輯――利用當下最流行的“短視訊”,推廣農村新生活,打造“體驗式農莊”、開展“網紅電商”。

劇中三位主人公的扶貧手段與行事邏輯都同自身的成長背景、學習工作經歷息息相關,很具說服力。“扶貧三人組”中首先亮相的唐天石,一出場便憑藉對村民資料的全面掌握以及嚴謹的邏輯條理,妥善應對了一場突發的“上訪”事件。之後,為了全面摸清村裡的貧困戶情況,他又自帶乾糧以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挨家挨戶瞭解情況。海軍軍人出身的背景,賦予唐天石較真的處事風格,而多年的一線扶貧工作經歷,又給予了他靈活的工作手段。劇中,他的豪邁宣言:“我唐天石,對著這萬里長城,對著這潘家口水庫發誓,如果我不能幫助上河峪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我絕不離開青山鎮!”一位優秀人民幹部的滿腔赤誠躍然熒屏。

 2020最美的鄉村電視劇觀後感2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當“以點帶面”齊心聚力抓好收入、住房、醫療三大點,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抓好收入關鍵點,擴大就業增收面。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解決貧困群眾的收入問題是確保群眾“真”脫的關鍵點。

抓好收入關鍵點,應當立足實際看問題,依據現狀定措施。就業扶貧做好“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助力穩崗復工,產業發展落實“獎勵獎補”激發生產積極性;消費扶貧助銷農產品,確保產得出銷得完,擴大貧困戶的就業增收面,讓群眾勞有所得,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攻克住房重難點,保障群眾安居面。扶貧工作一看房,二看糧。保障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是脫貧攻堅的重難點。

攻克住房難題,要有針對性,要早部署、早謀劃、早行動。開展全面摸排工作,深入到貧困戶的家中去,詳細瞭解貧困戶情況,制定“一村一方案”“一戶一策”的作戰方略。全方位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資金、建房材料等靈活助力貧困群眾建房,參與到脫貧攻堅戰役中來,全面解決貧困人口的住房問題,共圓百姓安居夢。抓牢醫療參保點,覆蓋大病救助面。

因病是當前許多建檔立卡貧困戶致貧,可能返貧的一大重要因素。解決這一難題,要持續開展慢性病認定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醫療兜底保障政策。保持現有的脫貧攻堅的政策的穩定,對因病致貧、可能因病返貧的貧困戶要扶上馬送一程,動員其做好基本醫療參保,做到全方位無死角解決看病難,難看病的問題。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要緊盯收入、住房、醫療三大點,抓牢政策落實,力破突出問題,修復薄弱環節,以點帶面,全面決勝脫貧攻堅!

  2020最美的鄉村電視劇觀後感3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各級黨員幹部應當保持思想、行動、作風一致,做到思想不亂、精力不散、工作不斷,確保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圓滿收官。

以齊心一致的思想為先,保持衝鋒在前的勇氣。“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脫貧攻堅進入到了攻克最後貧困堡壘的關鍵時期,剩下的多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各級黨員幹部要繃緊思想的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做到頻道不換、靶心不變、力度不減。深入前線,聚焦短板弱項,嚴要求、高標準抓好各項政策舉措和工作落實,確保按時間節點實現既定目標,全力做好脫貧攻堅“掃尾”工作,為脫貧攻堅全面收官打下堅實基礎。

以知行合一的行動為本,凝聚萬眾一心的人氣。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這一場承載著民族之夢、人民之福的攻堅戰役中,各級黨員幹部要帶著感情鼓幹勁,把扶貧物件當成親人,想方設法解決群眾需求,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收入。同時,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為貧困戶增收想辦法、出點子、搞專案,用心用情用力喚醒貧困戶的“主人翁”意識,堅定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各級黨員幹部應帶著感情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不見成效不“下馬”、不除窮根不“撒手”,對已經脫貧的群眾盡心盡力“扶上馬”,再送一程,鍥而不捨地抓下去。

以一以貫之的作風為基,書寫嚴明紀律的正氣。繃緊作風這根弦,堅持問題導向,實打實地在幫扶一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堅決應對和戰勝各種困難挑戰,做實做好脫貧收官各項工作。把脫貧收官“主戰場”當作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生動實踐,堅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精神,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將脫貧攻堅工作做到精心、精細、精確、精密。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閱卷人是人民,人民就是答案的標準。各級黨員幹部作為脫貧攻堅的排頭兵、主力軍,應當凝心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戰鬥姿態,精準對照標準做無愧於這個偉大時代的答卷人,全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2020最美的鄉村電視劇觀後感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年。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脫貧攻堅時間緊迫,任務艱鉅,3月底,省委省政府發動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利用4,5,6三個月時間,奮力衝刺,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越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越需要強化黨建引領,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堅決奪取最後總攻的全面勝利。

凝聚思想共識,樹立必勝信心。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充分利用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方式,強化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提升脫貧攻堅履職能力,引導黨員幹部化任務為責任、化壓力為動力,積極主動地投身於脫貧攻堅戰中。要充分利用院壩會、大走訪、宣講培訓等方式,收叢集眾意見建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做到傳遞真情、理順民心,讓貧困群眾增強脫貧內生動力,堅定脫貧摘帽信心。

堅持盡銳出戰,確保打法精準。“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在衝刺的關鍵階段,必須調精兵遣強將,集中優勢兵力投入殲滅戰,讓一批好乾部、好黨員真正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排頭兵。兵法講究“以謀為上,先謀而後動”,面對最後難啃的“硬骨頭”,更要確保各項政策精準落實,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確保已脫貧戶不返貧,著力補齊“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短板。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以及因病、因災、因學等問題支出驟增的農戶進行動態監測,提前發現問題並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從源頭上抑制新的貧困的產生。

強化責任擔當,錘鍊過硬作風。“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受疫情影響,有些扶貧專案開工推遲、有些地區種養殖產品滯銷、有些貧困群眾務工收入減少...面對重重困難,更需要黨員幹部扛起責任,勇於擔當,敢於向身邊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亮劍”,積極破解脫貧攻堅戰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以紮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帶領群眾搶時間、補損失,如期交上一份高質量的、人民滿意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放心答卷。

 2020最美的鄉村電視劇觀後感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越到關鍵時候越要響鼓重錘。”因此,每一名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征程上,不僅要扶貧,更要“頻”扶,要在民生謀事、精準扶貧、創新取經三方面持續“頻”發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在“民生謀事”上要“頻”俯身。“俯身問民需,事事總關情。”為民謀事不是一時之事,要形成“頻”謀事、多做事、解難事的為民準則,把扶貧工作中的民需作為“頻”謀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於貧困群眾的“大事小情”都是我們十分關注的重點任務,為群眾解決生活上的難事,不應怕繁瑣、反覆,只有“頻”俯下身子“不耐其煩”地為其解決生產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後顧之憂,不懼“頻煩”,真正用實際行動讓貧困群眾的心頭上“溫暖如春”,努力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以真摯感情打動群眾,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認可,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夯實群眾基礎。

在“精準幫扶”上,要“頻”動腦。“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離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還有幾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說形勢逼人、時間緊迫,越是如此,我們就越要壓榨推進,保證時間,“頻”動腦想對策,啃下脫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首先,精準幫扶要把轉變群眾思想作為基礎,在精準識別、實時掌握貧困戶資訊的基礎上,加強對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宣傳解讀,主動傾聽群眾心聲,真實瞭解群眾訴求。在掌握貧困群眾第一手資料後,還要做到精確式指導、精準式幫扶,對哪個貧困村、哪個貧困戶,該走什麼樣的脫貧路,做到“私人訂製”“對號入座”,還要“頻”動腦結合用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保障兜底等幫扶新舉措,用“最強大腦”“頻”發力,做到把脈診斷、循因施策,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提高幫扶實效。

在“創新取經”上,要“頻”抬眼。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在脫貧攻堅中,要把創新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堅實依託,“頻”抬眼、望八方,不斷地向各地的好經驗、新做法取經,並依靠資源稟賦,扭住產業扶貧不放鬆,積極探索創新“旅遊+扶貧”“農家樂+扶貧”“電商+扶貧”等脫貧新模式,千方百計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真正讓困難群眾的腰包逐漸鼓起來。近來,縣長直播賣農產品、第一書記直播帶貨,成為了精準扶貧工作中具有技術創新性的一種扶貧方式,各地紛紛“頻”抬眼,借鑑成功好經驗,大力推進產業創新的同時,還不斷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盤活已有的產業資源,又給後續脫貧帶來更多的支撐和力量,更有利於建立脫貧長效機制,助力實現產業發展和群眾脫貧奔小康的雙贏目標。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讓所有中華兒女興奮的重要時間節點,標註著歷史前行的足跡,讓人心嚮往之、行亦趨之,為了我們全體中華兒女的這一歷史性偉大目標,我們必定在民生謀事、精準幫扶、創新取經三方面“頻”俯身、“頻”動腦、“頻”抬眼,久久為功、“頻頻”發力,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場“綜合大考”中,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最滿意的答卷!


標籤:有感 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