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西安觀後感500字8篇

觀後感2.95W

有意義的觀後感是需要闡述自己的的觀點的,很多人通過觀後感的書寫,都可以很好的將自己的感受抒發出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西安觀後感500字8篇,感謝您的參閱。

西安觀後感500字8篇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1

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華北相繼淪陷,紅軍三大主力長征後勝利會師。當時的形勢是國難當頭,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蔣介石倒行逆施,頑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不變,仍然調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東北軍、西北軍繼續“進剿”陝北延安的紅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北軍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漸渺茫,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逼蔣抗日的兵諫“西安事變”。

以“大歷史”觀來看在“西安事變”歷史舞臺上表演的各方,其“歷史邏輯”也清晰可見:蔣介石有著使中國真正統一的“雄偉抱負”,其在日強中弱的現實下是否真有“攘外”的決心暫且不說,但先“安內”以解除後顧之憂的策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點兒審時度勢的眼光;中共高舉“抗日”大旗自然是出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首先還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過其巧妙地將生存需要附著在了“國家大義”的口號之中;張學良,有“大少爺”的狂傲自大脾氣,懷著殺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和想開創自己的“新局面”的衝動自然強烈,蔣介石想單純以“親如父子”的感情駕馭他顯然是過於自信了。由此可以說,當年國、共、張三方在“西安事變”舞臺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這“合理性”既包括他們從各自思想理念出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包含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歷史”操縱的結果。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2

明天是12月12日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紀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促成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這就是歷史上的“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

79年前的今天,中國古都西安那劃破淒冷夜空的槍聲,震驚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國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踐踏,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張學良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深感民族危機,決心抗日。

在多次勸諫蔣介石抗日均遭失敗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在西安發動兵變,扣留蔣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和平解決國共問題,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了抗日戰爭的巨大轉折,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以及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日民族大聯合的壯闊陣營中,艱苦卓絕、貢獻巨大。從此,中華民族由渙散、分裂、割據實現了團結統一,一致抗日。

中國人的萬眾義勇,砸碎了日本軍國主義“大東亞共榮圈”的幻夢,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貢獻。

西安事變凸顯了中華兒女偉大的精神——她讓一個民族匯聚成一股力量。這是一種捨身救國,在民族危難之際力挽狂瀾,直起民族脊樑的精神!這是一種忠於民族,忠於人民的赤膽忠誠精神!

中華民族的尊嚴與自信,因為“西安事變”精神的澆灌,更加浩明於天地,“西安事變”精神永垂不朽!讓我們向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誠摯致敬,讓我們永遠銘記“雙十二精神”!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3

在1936年12月12日,是中國瀕臨種族危機的一個轉折點,正因當年日寇侵犯我國領土,但我國當時中處於國共內戰時期,戰火激烈,日軍趁著中國內戰時期,對我國東北領土進行了強佔。就在這段時期,擁有強烈的愛國精神的東北軍首領張學良和十七路軍楊虎城十分不滿蔣介石所推行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內”十分不慢,他們就撇開了成見,在中國___建立的抗日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毅然對蔣介石進行了“兵諫”……

剛看完《西安事變》這部電影,深深地被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愛國精神所折服,他們明知道以下犯上是不允許的,一旦兵諫不成功就意味著他們會面臨著人頭落地的危險,但他們為了整個中國,整個民族的存亡,寧可冒著生命的危險而去進行了兵諫,他們的愛國情懷是多麼的深,中國哺育了他們兩個,他們誓要保衛自己國家的領土,保護自己的民族,保護自己的國家的尊嚴。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國精神啊,身為和他們相同種族的中國人的你我,難道不就應弘揚愛國精神嗎?

他們為了國家的存亡,最後卻落得客死異鄉的收場,但相比之下,使我想起了那個可惡的中國漢奸——川島芳子,中國可惡的女漢奸,縱觀她的一生,同樣是中國人民,但她卻絲毫不愛國,多次策劃大陰謀,完全不把國家人民的生命當作一會事,多次賣國,真是令人髮指。

她的愛國精神去了哪裡?竟然為了利益而放下自己的祖國,試問這與楊虎城和張學良根本是天壤之別。身為現代主義的中國人,我們務必向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強烈愛國精神學習,大力宣傳愛國精神,瞭解中國當年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史實,知道他們的英雄事蹟,學習他們的精神、弘揚愛國精神。

雖然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這天,也許不再需要學《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和楊虎城那樣為中國而獻身,但是我們有職責愛國,在__所提出的“八榮八恥”當中也有提及到了“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因此弘揚愛國精神是現代社會中不可卻少的,我們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務必擁有愛國精神,也有職責去弘揚愛國精神,使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成為屹立在世界強大民族之林吧!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4

這個星期天,我觀看了一部電影《西安事變》。它講述了西安事變這一愛國戶外的起因,經過、結果,讓我更加的瞭解了當時中國的局勢。

西安事變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一聲巨響,南滿鐵路柳條湖一小段鐵軌被炸,打破了東北大地的寧靜,原來是日本侵略有預謀製造的,但他們的目的卻是侵略東北,他們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以此為藉口,進攻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瀋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了,而這件事變的真相在戰後才被揭開。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蔣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殺掉共產黨。只是出於這一目的,他採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電給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衝突,”只有四個多月,東北一百多平米的錦繡河山,全部淪於敵手,但是當時中國還有區域性的抗戰力量。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東北淪陷以後,日本企圖把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博儀,在長春建立起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從此在日寇的鐵蹄下,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又出現了西安事變。

日軍佔領東北後,又將侵略魔爪伸向華北,在中華民族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

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國民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停止向紅軍進攻,並親臨西安督促張學良、楊虎城進攻陝北的紅軍。

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偉大的愛國者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他們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西安事變後,西安局勢極為動盪。處死蔣介石,中國就有可能陷於紛爭四起,群雄割據局面而內戰一齊,必使虎視眈眈的日本有機可趁,從而利於其進一步獨霸中國,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不記宿怨提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釋放蔣介石的主張,有力地推動了國民黨向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方向轉變。

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發奮。蔣介石被迫理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5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國共產黨釋出《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0月,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不久“一二·九”運動爆發,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擔負“剿共”任務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惡內戰,在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下和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領導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紅軍發生聯絡,初步奠定了三方團結抗日的政治基矗

蔣介石對張、楊很不放心,除調集嫡系部隊至豫、陝邊境,壓迫張、楊繼續進攻紅軍外,並於1936年10月間,特飛西安進行催逼。12月4日再飛西安,進一步要挾張、楊:如不實力“剿共”,即將張、楊兩部分別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張、楊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蔣加以拒絕。兩位愛國將領遂毅然決定實行兵諫。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蔣聞qiang聲,倉皇越後牆逃走,爬上山坡隱蔽。被張學良的衛隊搜尋發現後捕獲。同時楊虎城部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階黨、政、軍官員陳誠等十餘人拘押,邵元衝在逃跑時被擊身亡。張、楊於12日當即宣佈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6

經歷了多年的國民黨剿工政策,經歷了2萬5千里長征,紅軍人數已經損失到了歷史最低點,西安事變的突然爆發,張揚等同志的騎虎難下,對於處於危難關頭的共產黨人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張學良將軍的召喚下,共產黨人派出了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調和小組從延安趕赴西安,對於紅軍來說,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絕對不能讓他輕易溜走。

後來的結果證明,在外族入侵,民族危難的時刻,誰為了人民著想,誰為了民族利益著想,誰將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我佩服共產黨人,對於中國這個經歷了幾千年封建統治的國家來說,完全的西方式的民主和國家制度,是行不通的。。。

我們可以看看國民黨統治下的臺灣,可以看看民進黨統治下的臺灣,他們都標榜自己是所謂的民主國家,可是我不喜歡他們那樣的民主,我喜歡中國式的民主,相信若干年後,中國共產黨人在經過不斷的經驗教訓和實踐的鍛鍊,畢竟能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的復興。

希望政府,黨中央要勇於面對現今制度中對社會發展和民主不利的東西,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制度,從源頭上克服、減少乃至杜絕克服官僚主義,-等影響社會發展的陋習;不斷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提高社會道德文明;不斷增強國力,增強內力,以一個強壯的、文明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提高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要再讓他人看不起我們,讓他們提到我們中國人,就會從內心裡面由衷的佩服和讚歎:中國人就是了不起!!!

為了達到那一天,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需要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從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做起。。。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7

東北軍原系奉軍改編,1930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奉軍由此改編為東北軍,成為中國東北邊防部隊,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張學良奉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東三省在短時間內淪陷,各界紛紛譴責政府,蔣介石為了緩解輿論壓力,把張學良當作“替罪羊”,而張學良為了維護蔣介石毅然把這個罪名攬在身上,由此背上“不抵抗將軍”的臭名,並引咎辭職,出國。而出國後的張學良在外面考察一段時間後,準備回過參加抗戰,可是這時蔣介石居然把東北軍調到西北地區,充當“剿共”主力,而張學良此時不明白蔣介石的用心,全力“剿共”,結果損失慘重,張學良為了給東北軍恢復元氣,去向蔣介石要求增加經費,補充損失,可是蔣介石不但不補充,反而撤其番號,事實面前,張學良明白了蔣介石的用心:他是想借紅軍手削弱張學良,不過蔣介石既然想削弱東北軍,為什麼不在九一八事變前,默許張學良抗日呢?東北軍那時陸海空三軍齊備,雖然武器裝備不如日軍,但是畢竟是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並且有人民的支援,我想日本關東軍也難以得逞,為什麼蔣介石會下令不許抵抗,又讓東北軍在內戰中損失兵將呢?

如果蔣介石給張學良密電,下令他抵抗,這不也是既削弱了東北軍的實力,也削弱了日本關東軍,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嗎?

張學良要補給不成反而被削減了兩個師的番號,加上東北軍內部厭戰情緒十分高漲,張學良順應當時的抗戰口號,決定聯共抗日,幾次向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都被蔣介石拒絕,張學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毅然逼蔣抗日,實施兵諫,迫於困境和壓力,蔣介石終於同意聯共抗日,不過後來為什麼張學良要送蔣介石會南京呢?蔣介石抗日真是來之不易,西安事變也光榮載入史冊。

西安觀後感500字篇8

西安事變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

西安事變發生的背景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華北相繼淪陷,紅軍三大主力長征後勝利會師。當時的形勢是國難當頭,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矛盾。但蔣介石倒行逆施,頑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不變,仍然調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東北軍、西北軍繼續“進剿”陝北延安的紅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北軍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漸渺茫,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逼蔣抗日的兵諫“西安事變”。

以“大歷史”觀來看在“西安事變”歷史舞臺上表演的各方,其“歷史邏輯”也清晰可見:蔣介石有著使中國真正統一的“雄偉抱負”,其在日強中弱的現實下是否真有“攘外”的決心暫且不說,但先“安內”以解除後顧之憂的策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點兒審時度勢的眼光;中共高舉“抗日”大旗自然是出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顯然首先還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過其巧妙地將生存需要附著在了“國家大義”的口號之中;張學良,有“大少爺”的狂傲自大脾氣,懷著殺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將軍”的恥辱和想開創自己的“新局面”的衝動自然強烈,蔣介石想單純以“親如父子”的感情駕馭他顯然是過於自信了。由此可以說,當年國、共、張三方在“西安事變”舞臺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這“合理性”既包括他們從各自思想理念出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也包含他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歷史”操縱的結果。

周恩來說:“政治是無情的。”的確,張學良、蔣介石金蘭之交,座上賓、階下囚轉瞬間,令人嘆息和扼腕。張學良和楊虎城當時的悲壯和後來的命運又使人傷感,但我總以為,我們通過對“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客觀研究,以史鑑今,從而對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發展方向有所思索,這卻是十分必要的

西安事變也教訓了蔣介石。事變的成功發動使蔣介石認識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幾十萬大軍所能阻擋,不得不正視歷史發展趨勢,擇善而從,答應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所以他離開西安後,雖然違背諾言,扣押張將軍,陳兵潼關,但並不敢再發動內戰。而是以軍事為後盾進行政治分化。最後蔣介石在南京和周恩來多次談判,終於於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而這一切變化都與西安事變密不可分。中共中央對西安事變一直評價很高,認為是挽救國家民族一大危機,“成為當時停止內戰、發動抗戰的一個歷史上的轉變關鍵”。

西安事變的硝煙早已散盡,這段歷史離我們也越來越遠。但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巨大,我們不能忘記。若沒有這次事變,國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後多少年。若沒有這次事變,還會發生什麼……

標籤:觀後感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