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長津湖》的觀影心得精選

觀後感3.23W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時代使命,都有那片成長路上繞不開的“戰場”。下面是本站小編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長津湖》的觀影心得精選,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長津湖》的觀影心得精選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悍然入侵朝鮮。並且,美國多次派飛機侵入我國領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入侵我國x海峽,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這時的新中國成立剛剛一週年,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仍然困難重重,我們偉大的祖國還處在艱難時期。抗美援朝的前線上,廣大志願軍在糧食和衣服補給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舊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和強大的戰鬥力,不懼艱險勇往直前浴血奮戰不怕犧牲。在戰鬥中湧現了大批的戰鬥英雄,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志願軍第一人領袖之子毛岸英……?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種忠於祖國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著廣大戰士,也有力地震懾了敵人,同時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靈。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著報效祖國,成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著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x,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可是我們的鐘爺爺也會累,國之危難讓他憂心忡忡,艱鉅的工作讓他滿是疲憊。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在趕往x的列車上我們敬愛的鐘老睡著了,燈光照著他早已花白的頭髮,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眉頭緊鎖。他的眼鏡還架在臉上,電腦螢幕仍然是工作狀態。這張圖片,讓全國人民心疼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年邁的他如此超負荷的工作呢?當然是鍾老的愛國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去敬佩的偶像。我們應該心懷和鍾老一樣的信仰:愛國。

富裕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為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國家,為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才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為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昨晚與學生共同觀看了《冰血長津湖》這部戰爭史詩般的影片,感觸頗深。這場規模巨集大的戰役真實、客觀的再現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戰爭史實。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這場出征對新中國來說是首次出境作戰,但卻並非是中國人第一次入朝作戰。縱觀中國歷史,能夠基本實現統一的朝代大都會在朝鮮半島打一仗,但這一次的出境作戰卻那麼地特殊,不論是毛澤東還是任何中國領導人事前大概都不會想到,新中國剛剛建立便要經受如此嚴峻的考驗。當時的中國軍隊從未有出境作戰的經驗,更遑論需要面對的對手是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這幾乎意味著要同大半個世界進行戰鬥!即便如此,中國人民志願軍還是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出發了,雖然在當時人的眼中,這歌聲更帶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

六十三年轉瞬即逝,人們對朝鮮戰爭的瞭解也與日俱增。鬆骨峰戰鬥、上甘嶺戰役等等都因各種文學或影視作品而為人所熟知,但論艱苦殘酷,論敵人之強大絲毫不在它們之下的長津湖之戰卻鮮為人知。如今這個遺憾終於被《最寒冷的冬天Ⅲ :血戰長津湖》所彌補,它將六十三年前那場超越人類想象的殘酷戰役展現在了所有讀者的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長津湖發源於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在這裡作戰的志願軍第九兵團是當時中國預備解放臺灣的王牌部隊之一。這樣一支擁有超強戰鬥力的部隊,卻在戰役準備階段就遭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後勤混亂。從戰役準備階段,到入朝作戰都可以說極不充分。對此書中是這樣形容的,“在1950年這個朝鮮50年間氣溫最低的冬天,9兵團每個班十多人只有一兩床棉被,夜間,戰士們將這一兩床棉被攤在雪地上,十多個人擠在棉被上互相摟抱取暖以抵禦零下30攝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凍傷700人。”以至於在這個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

天氣中,很多戰士還未投入戰鬥就被活活凍死。這樣的極限嚴寒對於他們的對手--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來說同樣印象深刻,書中引用的美軍士兵回憶錄形容道:“我們所到之處,冰天雪地,平均氣溫在零下20多華氏度。儘管有禦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擋不住刺骨的寒風。直到今天,每當我回憶韓戰,總是想到那寒風刺骨的冬天。”但美軍畢竟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軍隊,當志願軍連吃個土豆都必須用腋窩暖化之後一層層地硬啃之時,美軍卻可以在感恩節肆意地吃火雞大餐。這樣後勤上的巨大差距換了其他任何一支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

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由此可知,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和力量源泉。一旦懷抱信仰,相信未來,就會無所畏懼,創造奇蹟。因此,擁有堅強信仰的志願軍創造了在幾乎沒有補給、嚴格進行隱蔽偽裝的情況下,在極寒的嚴酷境地中,連續行軍10天、平均日行軍30公里的偉大奇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後來更為慘烈的戰鬥中讓世界震驚!

相對於志願軍,美國軍隊的戰鬥力往往被誤認為是現代化的科技和武器所帶來的,他們的自身的戰鬥力似乎不值一提,不過是一些少爺兵,怕死且膽小罷了。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在書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支與以往宣傳中截然不同的美國軍隊,在戰鬥中,美軍與志願軍一樣,都有著不顧一切的決心,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他們陷入重圍卻並不慌亂,雖然在撤退卻井井有條。他們的殿後部隊盡職盡責的擋住了志願軍的追兵,摧毀了自己認為重要的軍事物資,他們的開路部隊按照命令,對每一個陣地發起凶猛的衝鋒。在一條橋邊,志願軍捨生忘死兩次炸掉了這座橋,但都被美軍修好。但沒成想,神一般的志願軍敵後偵察兵第三次炸燬了這座橋,這次連橋基都沒給美國人留下。可美國空軍居然從日本調來8套每套重達1.1噸的車轍橋元件空投到美軍陣地,然後在懸崖上僅用兩天不到的時間就架設了一座載重50噸、可以通過撤退部隊所有車輛的橋樑。記錄展示了這兩支軍隊的可敬可畏之處,一支部隊把人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另一支部隊則展現了赤裸裸的工業暴力之美。這兩支軍隊用鋼鐵一般的意志和精神,在這酷寒的冬天,迸發了一場足以閃耀整個世界戰爭史的戰鬥。

實際上,對這場戰鬥而言,窮究戰爭的勝負已毫無必要,不論是志願軍在極端劣勢的條件下擊退美軍還是美軍陸戰1師進行了一場成功地“敦刻爾克大撤退”,這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雙方軍隊因為堅定的信仰而表現出的鋼鐵般的意志。唯有堅定的信仰,才能撐起民族的脊樑!

電影長津湖觀後感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悍然入侵朝鮮。並且,美國多次派飛機侵入我國領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入侵我國x海峽,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這時的新中國成立剛剛一週年,在政治 經濟 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仍然困難重重,我們偉大的祖國還處在艱難時期。抗美援朝的前線上,廣大志願軍在糧食和衣服補給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舊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和強大的戰鬥力,不懼艱險 勇往直前 浴血奮戰 不怕犧牲。在戰鬥中湧現了大批的戰鬥英雄,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志願軍第一人 領袖之子毛岸英……?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種忠於祖國 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著廣大戰士,也有力地震懾了敵人,同時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靈。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著報效祖國,成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著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x,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可是我們的鐘爺爺也會累,國之危難讓他憂心忡忡,艱鉅的工作讓他滿是疲憊。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在趕往x的列車上我們敬愛的鐘老睡著了,燈光照著他早已花白的頭髮,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眉頭緊鎖。他的眼鏡還架在臉上,電腦螢幕仍然是工作狀態。這張圖片,讓全國人民心疼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年邁的他如此超負荷的工作呢?當然是鍾老的愛國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去敬佩的偶像。我們應該心懷和鍾老一樣的信仰:愛國。

富裕 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為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國家,為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才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為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