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冬奧來了》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1.76W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漸近,你有了解過冬奧會的運動專案嗎?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冬奧來了》觀後感範文三篇,快來看看吧。

關於《冬奧來了》觀後感範文三篇
      冬奧來了觀後感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契機。

彰顯創新大國形象。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的雪車雪橇賽道、幫助運動員備戰的風洞實驗室、首都體育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最美的冰”......著眼科技創新,中國用更高的標準為冬奧皇冠鑲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從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完工,到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從眾多冰雪專案從無到有,到部分專案從有到強,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中國最閃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現著中國科技的魅力。

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好在正月裡舉辦,這是中國在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裡”過年,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觀,講述著中國發展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

展現文明友好形象。“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作為東道主,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參與和支援,北京冬奧會計劃招募志願者2.7萬名,61.6萬人積極報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學生佔到了81%,他們將以優質的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展現中國文明友好形象。

冬奧來了觀後感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揭曉儀式,當聽到北京這兩個字時,我非常的興奮!因為我們的祖國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我為她而驕傲。

我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天出生的奧運寶寶,2022年,我已經從奧運寶寶成長為青少年,為了迎接綠色奧運,我要為環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過我們點點滴滴的努力,道路兩旁的大樹會更綠,鳥兒飛翔在藍藍的天空上,魚兒暢遊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將會美不勝收。不僅如此,那時已經14歲的我一定要去北京為祖國的奧運健兒們加油,因為媽媽跟我講,中國的冬季運動專案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曾經有很多金牌得主是我們哈爾濱人!聽了之後我對2022年冬奧會的期盼更加強烈了。

2022年,我14歲了。我要誠心的祝願北京冬奧會圓滿成功,我們的奧運健兒取得好成績!

冬奧來了觀後感

一幅壯美的冬奧畫卷中,科技增添了別樣的光彩。新建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採用世界跨度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面1/4;在雪上賽場,可實現“百米級、分鐘級”的精準氣象預報;二七廠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的風洞實驗室,能幫助運動員不斷尋找阻力最小的訓練姿態,大幅提高訓練效率……充滿科技感的設施與應用,對於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備戰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科技為北京冬奧賦能,不僅將這場全世界的冰雪盛會裝點得更加精彩,也必將為今後全民共享冬奧成果、推動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為冬奧會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也體現在貫徹新發展理念與綠色辦奧相結合。比如,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張北地區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產生的“綠電”輸入北京,賽事期間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將實現100%“綠電”供應;國家速滑館、五棵松體育中心等冬奧場館,選用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將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使碳排量接近於零;一輛輛使用氫燃料的大巴車,冬奧村中用薯類、秸稈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材料所生產的可降解餐具;等等。方方面面的精準舉措,點點滴滴的創新成果,共同鋪就北京冬奧會的“綠色之路”。北京冬奧會在環保、減排方面的實績多次得到國際奧委會在內的奧林匹克大家庭的肯定,呼應著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2020+5議程》所提出的理念。

冬奧會的“科技範兒”,不僅彰顯於場館建設、能源供應等領域,也存在於每一位奧運參與者身邊。比如,移動診療車和智慧移動方艙,能夠讓比賽中受傷的運動員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救治;5G訊號覆蓋到所有場館和連線場館的道路,為豐富比賽轉播等媒體傳播方式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具有自由視角、雲端互聯等特性的高科技產品和技術,可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無論是參賽運動員還是場內外觀眾,每一位冬奧的參與者都能夠感受到科技為冰雪運動帶來的新魅力。

高科技應用不僅在冬奧籌辦過程中發揮出獨特作用,還將在未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北京冬奧會後,將進一步加強技術成果的系統梳理,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豐富更多人的日常體育生活。從長遠來看,推動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讓冬奧成果更好為全民共享,科技始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