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1《榜樣5》觀後感個人感想精選合集

觀後感2.28W

看完《榜樣5》,讓人感觸良多,在這場戰疫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榜樣5》觀後感個人感想3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榜樣5》觀後感個人感想精選合集

《榜樣5》觀後感個人感想(一)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偉大抗疫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人民戰爭中,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科研人員銳意攻關、黨員幹部堅守崗位、廣大民眾勇鬥疫魔,各行各業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湧現出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人民英雄和“騎行女孩”“雨衣妹妹”“快遞小哥”為代表的凡人英雄,在他們身上彰顯出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偉大精神一脈相承,共同組成了中國精神,14億中國人民要始終把抗疫精神銘記心中,鐫刻在骨子裡,把它當作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中國人是講精神、尚精神的人,中國是重精神、守精神的國度,中華民族是寫精神、傳精神的民族。廣大人民群眾要把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作為歷史使命,務實擔當、善於作為、無私奉獻,為實現國家復興、民族富強、人民富裕提供強勁力量。要涵養生命至上的精神,在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價,尊重生命、護佑生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發揚舉國同心的精神,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時刻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要傳承捨身忘死的精神,面對困難衝鋒陷陣、義無反顧、視死如歸,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要樹立尊重科學的精神,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遵循科學規律,創新科學技術,_科學難題。要堅持命運與共的精神,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做到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什麼是人民至上?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面對感染患者,我們不惜一切救治生命,無論年齡再大、病情再重也決不放棄,這就是抗疫精神中為民解困、保民健康的核心要義。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經轉入常態化,但不能有半點的掉以輕心、疏忽大意、麻痺懈怠,要不斷築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控體系,繼續做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解決好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帶來的“後遺症”,在群眾就業、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上下大力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推動各項工作迴歸正軌。

《榜樣5》觀後感個人感想(二)

學,學習衝鋒在前、堅守一線的英雄。20_年,疫情來襲,天空變得黯淡,城市變得凝重,熱鬧的武漢按下暫停鍵,全國進入緊張狀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場非常戰役,對共產黨人也是一次與病毒賽跑的大考。逆行回漢的白衣天使、東奔西走的基層幹部、日夜值守的民兵交警、串門入戶的下沉幹部等,衝鋒在前的英雄中大多都是共產黨員,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的旗幟在各地疫情一線飄揚,他們都把共產黨員的黨徽擦得鋥亮。

思,思考人民至上、愛國情懷的信仰。疫情期間,共產黨員紛紛寫下請戰書,奔赴一線,搬上熒幕成為英雄,抗疫路上皆為楷模。他們臨危不懼、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行為讓人欽佩,激勵他們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內生力量讓我深思。遇見困難衝在前,突遇危機不慌亂,面臨險情不畏懼,這些共產黨員身上的特質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以人民為中心的信念。人民需要,這就是共產黨員出發和奮鬥的理由。

悟,深悟入黨初心、黨內成長的自己。我是2012年加入的中國共產黨,將近八年的入黨時間,恰逢這次疫情讓自己對“共產黨員”這個身份和成為共產黨員後的成長有了更深的體悟。共產黨員,是一個神聖的身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代名詞,八年來的黨員教育、學習和成長讓自己在潛移默化中對以人民為中心的認識更加深刻,也更主動地去學習新思想、新理論、新舉措。

踐,踐行一線抗疫、盡心盡力的責任。我也榮幸地加入了一線防疫工作,踐行著幹在前、衝在前的黨員使命。我是工作積極、協調有力的“服務員”,積極配合協調捐贈物資的接收和分發,先後已完成了蔬菜、鮮魚、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的對接工作,積極組織協調防疫會議工作,並做好大小會議記錄50多場次;是全面關注、及時報道的“宣傳員”,關注實時動態,主動聯絡記者宣傳報道,共參與新聞報道50餘篇;是心繫村民、攜手同行的“戰鬥員”,在大排查期間,積極落實村體溫排查全覆蓋工作,主動上門測體溫、送物資等。疫情對我是一次行動力和執行力的檢驗,也是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的考驗。

《榜樣5》觀後感個人感想(三)

我們來認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山東醫療隊的主治醫生郭海鵬,他出生於醫生世家,一家人五代從醫,他說,用仁心仁術救死扶傷是家訓,更是責任。

正在用不太標準的武漢話跟劉爺爺交流的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郭海鵬,劉爺爺20_年86歲,在外院治療近一個月,因為病情加重被轉到這裡,醫療隊會診後,決定採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可被老人一口拒絕。

對話中,郭海鵬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經歷,但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對此有了顧慮。但缺氧問題又急需解決,郭海鵬反覆勸說,劉爺爺終於放寬心同意試一試。3秒鐘,醫護人員快速置換鼻導管和加壓面罩。

儘管郭海鵬的武漢話並不標準,但他溫暖的話語還是大大緩解了老人緊張的情緒,劉爺爺很快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氧飽和度也從原來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齊魯醫院兩個病區,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年齡的94歲。每天進入病區,問診、體檢、查血氣、心電圖檢查,他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做了十幾年的ICU醫生,他說,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已成為一種本能。

郭海鵬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期間,就讀於武漢大學,疫情發生後,郭海鵬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醫療隊。而其實他剛剛結束在美國哈佛大學三年的博士後培訓,回國還不到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