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發言

發言稿1.72W

  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發言

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動員,大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取得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宣傳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引導群眾理解、支援並參與提升人居環境工作,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發言文章,提供參考,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培訓議程要求,聚焦如何全力推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xx重要講話精神在xx落地落細,我的交流發言圍繞“抓實鄉村振興戰略,譜好xx縣新時代三農樂章”展開,不妥之處,敬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深入學習領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內涵及意義

20xx年10月28日至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xx勝利召開。這次全會聚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主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一系列重大政治問題,堅定了制度自信,指明瞭前進方向,標誌著我們黨對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認識昇華到一個新高度、新視野、新水平。

今年開春,習近平總書記的首次國內考察就安排到xx來。1月xx日至21日,總書記到xx考察,深入基層,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聽取省委、省政府工作彙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並發表了重要講話。自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兩赴xx,心繫邊疆人民,為xx發展“把脈開方”,要求xx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著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著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著力發揮黨組織作用,譜寫好中國夢的xx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新的時代背景和全國戰略佈局,為xx確定的新座標、明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

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xx結束時的講話中,正面指出了xx在全國發展大局中4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是xx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屬於欠發達省份,加快發展和脫貧攻堅任務艱鉅;二是作為全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xx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邊境問題相互交織;三是作為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xx承擔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責任;四是xx是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大通道和橋頭堡。
        這4個特點是我們今後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因為欠發達和貧困人口多,總書記告誡我們務必把加快發展和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由於我們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邊境問題交織,總書記告誡我們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增強邊疆民族地區的治理能力,重點維護好邊疆穩定;由於我們xx生態地位重要,總書記告誡我們要守護好七彩xx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
       由於我們xx戰略位置重要,總書記告誡我們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xx縣地理區位優勢突出,國境線長達138千米,有3個鄉鎮、11個行政村與越南的孟康、新馬街、箐門、黃樹皮4縣山水相連。我們要要利用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認真謀劃改革,釋放開放活力,找準機遇、做決策、求發展,助推全縣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講過“木桶原理”:一個木桶如果存在短板,它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木板,而是取決於那塊最短的板子。五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xx的講話精神,全縣各項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同時,農業農村仍然是當前工作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我們務必要正視問題,補齊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短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二、堅決貫徹落實好重要講話精神,抓實鄉村振興戰略,譜好新時代“三農”樂章

為什麼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很清楚:“我國正處於正確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的歷史關口”,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從全域性和戰略高度來把握和處理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工農關係、城鄉關係不是小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第一,實施鄉村振興是落實發展的必然結果。翻開世界各國現代化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都告訴我們:如何處理這兩個關係,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新中國成立xx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實踐程序充分證明,“我們對工農關係、城鄉關係的把握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富有成效的”。
       同時也要看到,新時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面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要求,工農關係、城鄉關係面臨著新的問題,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同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相比,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步伐還跟不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比較突出”,“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將之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通過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第二,實施鄉村振興是落實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州各項改革決策部署,結合xx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大膽創新、大膽探索,在黨的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基層治理等領域作出積極探索和努力,積累了一批邊疆民族地區的鄉村治理實踐,為推進邊疆民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同時也要認識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與黨中央和省州的要求、與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與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仍有不小的差距。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所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落實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第三,實施鄉村振興是提高農民群眾獲得感的必然選擇。

總書記曾講到:在現代化程序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在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情下,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農業都要發展,鄉村都不會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並存,這也是客觀規律。即便全國城鎮化率達到xx%,農村仍將有4億多人口。如果在現代化程序中把農村4億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這不符合我們黨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就xx縣而言,20xx年末常住人口38.14萬人,城鎮化率約45%,全縣仍然有20.71萬人長期居住在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全面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讓各族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邊疆群眾獲得感。

新時代的美麗農村會是什麼樣?答案就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個字”總要求裡。“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要求,變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還是二十個字,但內涵進一步豐富發展,深刻反映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新階段、農民群眾的新期待。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才能有好的就業、高的收入,農村才有生機和活力,鄉村振興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推進產業興旺,要緊緊圍繞促進產業發展,構建彰顯地域特色、體現鄉村氣息、承載鄉村價值、適應現代需要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真正成為有奔頭、有前途的產業。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現在不少城裡人之所以嚮往農村,就是因為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可以緬懷鄉愁的味道。實現生態宜居,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行鄉村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斷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讓良好生態成為永不枯萎的“搖錢樹”。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既要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保護和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我們黨是以農村包圍城市取得革命勝利的,今天,鄉村治理仍然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說一千道一萬,提高農民收入是關鍵。農民沒有富裕起來,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要千方百計保持農民增收好勢頭,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讓億萬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十個字”總要求,全面闡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各領域、各方面的具體要求,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具體體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

如何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xx縣作為全州兩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產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持續性的產業脫貧能力不足;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人力資源“空心化”和“貧血症”問題嚴重;
       一些偏遠地區地質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和發展保障能力弱等問題突出;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兩張皮”現象。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互支撐、相互配合、有機銜接的良性互動格局,關鍵要找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契合點。
        一是要著力抓好銜接的“兩個重點”,即科學規劃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為鄉村振興儲備人才資源;二是要著力解決銜接的“兩塊短板”,即補齊基礎設施發展短板,增強“造血”功能;三是要著力完善銜接的“兩個機制”,即注重構建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之間科學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體制機制創新。

為抓實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全縣高質量脫貧摘帽及築牢鄉村振興基礎,在下一步工作中將著力抓實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好糧食、畜牧生產,推動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

以“三夏”工作為重點,指導農戶適時收割,並利用閒置農田種植晚秋作物,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種植效益,促進糧食增收、農業增效。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9.5萬畝,實現產量15xx0萬公斤;進一步扶持發展畜禽規模化、標準化、健康化養殖,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力度,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提高畜牧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抓好農業保險後續收繳及理賠工作,增強農戶抵禦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確保糧食畜牧業2大傳統支柱產業健康發展。加快發展我縣園藝農業、生態農業、規模農業、設施農業和景觀農業,做大做強我縣以綠色食品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產業,讓“綠色”成為xx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鮮明的底色。

二是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圍繞縣委、縣政府既定的產業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提高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草食畜牧業在養殖業中的比重、經濟作物在種植業中的比重,使畜牧、商品蔬菜、草果、香蕉等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充分發揮熱區資源優勢,在打造xx山地香蕉品牌的基礎上,利用天然溫室條件,逐步發展熱區蔬菜和熱區水果產業。壯大以三七、草果、砂仁為主的中草藥材種植規模,大力開展中草藥試驗示範,加大投入,強化基地建設,推動中草藥材產業逐步實現規範化,著力把xx發展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物流等集散中心。穩步發展李子和刺梨等特色扶貧產業,助推貧困群眾依靠新興產業拓寬增收渠道。

三是抓好龍頭培育,加快推進產業化程序。加快培育以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託李子和刺梨、中藥材、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引導有一定規模和帶動能力強的大戶組建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深入開展示範社建立,爭取涉農專案和優惠政策向示範社傾斜;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充分發揮農廣校、專業技術人才及各類培訓機構的作用,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創業技能培訓,努力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加快龍頭企業發展,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引進有規模、上檔次、有實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進駐,形成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啟用農村發展活力。

四是抓好扶貧幫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髮展動力。認真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相關檔案及會議精神,按照 “兩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標,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補齊六大短板,結合xx實際和職能部門職責,在產業扶貧上下功夫,認真研究、分析產業扶貧存在問題短板,針對短板提出有效解決措施,穩定貧困群眾收入,除目前已納入政府扶持的巴西菇、李子和刺梨等產業外,建議將新發展的砂仁、水果甘蔗、中藥材、水果、蔬菜等產業爭取納入政府扶持物件給予支援,引導貧困群眾通過積極發展產業來增加經濟收入,變以往輸血式扶貧為造血扶貧,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五是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涉及範圍廣、整治內容多,各級各部門必須合力攻堅,採取措施齊心協力補短板,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取得階段性成效。一是科學統籌規劃。積極探索採取“多規合一”形式提升規劃編制質量和水平,加快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進一步規範村內豬、牛廄和廁所建設,加大投入抓好鄉(鎮)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站(場)等環衛設施建設。

二是加強教育引導。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源頭減少垃圾亂丟亂扔、汙水亂潑亂倒、畜禽亂撒亂跑、糞汙隨地排放等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現象和不文明行為。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動員,大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取得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宣傳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引導群眾理解、支援並參與提升人居環境工作,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