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學院“精神家園建設”閉幕式上的致辭

發言稿3.26W

我記得在第六屆“精神家園建設”的總結會上,提出過“新建設主義”的主張。今天,我仍然堅持其中的基本理念,即在“綜合創新、吞吐百家”的前提下展開精神家園的建設工作。在此基礎上,我補充一點新的認識,即要在處理好“常變”問題的基礎上,持續不斷地展開精神家園的建設工作。

學院“精神家園建設”閉幕式上的致辭

陸游有詩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複”、“又一村”,都是常。無路處有路,柳暗花明,是新;然新不離“常”。

白居易有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山寺桃花始盛開”之“始”是新,“桃花盛開”是常,是“復”。常中有變,變而不失其常。這是農業文明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正因為在這種常變的交替之中,我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而精神家園的建設也就是要求我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精神家園建設的根本目標,要達成這一目標,途徑、方法可能是很多的,但中國傳統文化給我們提供的“奉常處變”的哲學與人生智慧,當是其中的內容之一。

由資本主義生產、生活方式所產生的現代文明,在資本的邏輯驅動下,過於追求創新、創造。過於激烈、快速的鉅變與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我們的精神家園變得非常的貧乏與汲汲可危。我們既生活在豐饒與奢侈的物質生活世界,同時又面臨著極度貧乏的精神家園的現實。

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一味地哀嘆、詛咒也是沒有前途的,如果汲取傳統文化的智慧,在動態的、多變的現代生活條件之下,尋找那屬於我們時代之“常”的精神價值,才是唯一的出路。

既然我們是新建設者,而不是坐享其成的人,那就一起去尋找屬於我們時代的精神價值之常規,讓我們處變不驚,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20XX年5月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