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習 > 實習報告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

大學四年,我始終在為記者是什麼而抓狂,在報紙上,在老師的教學中,陸陸續續的知道一些,但是很模糊,沒有明確的定義,家人問起,學新聞這個專業具體能幹些什麼,我有點萌的感覺,說不上來是怎麼一回事。我需要去弄清楚,新聞是什麼,我為什麼喜愛新聞?我為什麼有想當記者的強烈願望。所以這是我進入報社實習的主要原因及其目的之一。

實習概況

我於7月15日到8月26日在連雲港日報社實習,9月15日到10月20日在西安晚報實習,分別被分配在民生新聞部門、社會新聞部。實習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看報紙,網路搜尋,接聽熱線電話等方式查詢新聞線索,確定採訪內容,安排採訪,做筆錄,收集資料並進行寫稿,跟隨老師跑廣告業務,並對內刊的廣告刊登進行排版等,採訪的內容有了解社群人們的生活的基本形態,深入基層採訪瞭解城市中農民工的生活,調查火車退票費對人們的影響,以及地鐵給人們帶來的影響,為解決老百姓燃眉之急的問題。總之,一切都是以服務人民為宗旨,實際解決老百姓問題為目的,是記者的基本工作。

實習單位介紹

《連雲港日報》是中共連雲港市委機關報,以堅持黨報的權威性、指導性、開放性、立足於開放城市、海港城市、新亞洲大陸橋東橋頭堡、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加快報業發展為辦報宗旨。1958年創刊,50年來,成長為擁有《連雲港日報》、《蒼梧晚報》、《連雲港手機報》、《連雲港新聞網》《蒼梧晚報網》《今日報業》“三報兩網一刊”的強勢傳媒。在市委的領導下,一直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忠實履行黨報的職責,始終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為團結引導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創業,為促進連雲港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安晚報》創刊於1953年,是中共西安市委主辦的一張面向市民大眾的都市生活類報紙,也是中國西部歷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報紙。《西安晚報》致力於新聞獨有化、資訊地域化、服務個性化的辦報理念與鮮明的編輯風格與現代都市生活的快節奏同步,成為西安家庭覆蓋率最高的報紙。《西安晚報》以其出色快捷的新聞,豐富多彩的資訊,勸慰準確的觀點,新穎獨特的視角,貼近百姓,關注民生,擁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

實習崗位概述

社會新聞和民生新聞主要是通過對真實具體新聞事實的反映,來傳達社會主流的道德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所以其題材範圍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我們的身邊,每天發生的令人感動的、美好的事件;社會中發生的雞鳴狗盜、假貨氾濫、迷信成風、惡習滋生的問題;社會活動,風土人情,災禍等,這些都是社會新聞報道的範疇。通過對新聞時間的報道,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實習獲得的成績

在連雲港實習的一個半月中,共有新聞採寫稿件35篇,刊載的有26篇,每份稿件都在1200字左右,其中自己獨自採寫的稿件達10篇以上。採訪的內容深入基層,瞭解到老百姓所遇到的問題,實事求是的為老百姓解決問題,其中採訪還涉及到工商部門,對於社會上的坑門拐騙,欺詐售假等行為進行深度有效的報道,通過媒體報道以提醒廣大受眾謹防受騙。除採寫稿件之外,還分別在報社的印刷部門,編輯部門以及廣告部門分別待了一週,知道了報紙從有新聞線索開始到報紙出刊並物流運輸的全過程,期間還參與到報紙排版,拉廣告,拍攝圖片。在西安晚報實習中,有稿件10篇,印象最深的是採訪外地來西安打工的老農民工和80後農民工,他們衣著樸素,被生活所迫,他們不得不每天行走於各種勞務市場中,只要有人提供工作,不論薪水多少,他們都願意幹。不像80後的農民工,在他們身上絲毫看不到被所面臨的就業,房子,孩子上學或被留守等問題那種困惑與無助。80後的農民工,強迫自己在大都市裡靠給別人打工或做點小生意來養家,但又不僅僅是為了養家,還為了他們的夢想,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夠努力,在西安這個大都市裡,總會有自己的一片天。他們身上的那種自信,那種面對生活的坦然,為成就以後的自己而苦苦掙扎的情景,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我的《繁華都市中,他們的未來在那裡》的作品中,深刻的描述了這一場景。此次採訪促使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城市中農民工,時刻關注他們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對國家政策解讀對其進行的有力報道,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最近廉價房措施的實行不失為對生活在城市中農民工良好的政策。

實習體會:

“我猜想,當我死後站在天堂之門的時候,我遇到的第一個人,將是美聯社的記者。”許多年後,聖雄甘地的這段說辭,時刻鼓舞著我。雖說只是個實習,但是我已把自己當作追逐新聞的記者,促使我不斷完善自己。

心態方面:

在連雲港日報實習期間,剛去的時候,老師把我安排在資料室裡,讓我閱讀有關民生的新聞,並讓我對其進行分析,兩天過去了,老師對我不聞不問,那時的我心急如焚,看書只是做個樣子,知識不再進入大腦。我打電話給我老師,老師說採訪沉穩的心態是必有的,不急你再看看書。一週後,老師出去採訪帶上了我,同時我為不再資料室看書終於鬆了一口氣,可是後來我在採訪中才發現,如果不是待在資料室看報紙,我還真是不知道面對老百姓我該採訪什麼,而且我覺得所學的知識真是少之又少,匱乏的不行。之後只要不出去採訪,我都在資料室裡看書。

在採訪中,有3次經歷,讓我對社會以及記者這個行業有了新的認知。7月25日,我作為現代快報的實習生被邀請參加市裡採訪,為期一週,幾乎江蘇的省級報社和省級電視臺都有記者參加,因被採訪的人住在開山島上,需要坐船3個小時才可到達。早上四點時候,我們就開車出發,原本晴朗的天氣,在我們到達島上的時候突然大雨降至,因沒有什麼防禦措施,我們個個被淋的想落湯雞,海浪一波一波的被海風吹起,擊打著岸邊的岩石,但是採訪工作並未被終止,電視臺的採訪人員把衣服脫下來把攝影機包住,只露出鏡頭對準被採訪人,平面媒體記者刷刷的用筆記者被採訪人說的話,絲毫不受風吹雨打的影響,這場暴雨好像對他們而言似是溫和細雨一般。在返回的路上,沒有人身上的衣服是乾的,但是在他們的臉上也沒有怒意,只是在那興奮的說著採訪的內容,有的已經敲打著鍵盤,把文字輸入了電腦之中。就是記者這種忘我的精神給了我深深的震撼,不愧是“無冕之王”。

8月5日,採訪加盟打火機詐騙案,用電話給售假公司經理打電話詢問情況時,經理李先生的回答令人瞠目結舌,如老子就是天,我說需要錢,他們就掏錢給我,何況是自願的,我又沒有逼迫他們,怎麼是詐騙呢,況且我想怎樣就怎樣,管你們X事,如果你們管這檔子事,別怪我找人砸你飯碗等。這件事雖然在報紙上曝了光,但是因為武漢的地方保護主義特別強,導致這一事件最終沒有得到圓滿的解決。這件事上我看到了李先生因為有錢而囂張跋扈的嘴臉,深刻的體會到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應該深入內部調查,徹底解決問題。

8月15日。我獨自到海州區的紅旗社群採訪,因本身採訪物件不是很瞭解,去之前也就沒有什麼準備,到採訪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多麼大的錯誤。因為被採訪人的妹妹患有嚴重的風溼性心臟病以及長期遭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擾,其骨瘦如柴,臉上的表情有所扭曲,看到她,我愣住了足足有5分鐘,其姐姐叫了我幾次,我都沒反應。後來採訪他姐姐實在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只好先行離開,最後還是用電話完成了此次的採訪。這件事對我以後採訪做了警鐘。第一,採訪之前,要對被採訪人有所瞭解,並寫採訪提綱。第二,著力提高心理素質,加強對事物的認知以及敏感度,做到遇事冷靜、不慌張。第三,與人溝通方面的加強。

在西安晚報實習期間,因為實習老師沒多少採訪,我得以空閒看了新聞學專業課本,也到基層作有關城市中農民工問題的調查,深刻體會到他們在城市中艱苦的生活,以及對城市的貢獻,被他們的不懈努力與默默奉獻的精神所折服。在對西安地鐵執行期間,對西安上班族、學生等不同人群的採訪,深深感受到作為西安人擁有地鐵的驕傲。與此同時,國家火車票退票費用的降低不失為減輕人們出行不便的一種策略。與人的不斷交流,使得我在與人交流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專業方面:記者這個行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新聞寫作方面的技能。還需要對社會各方面的認知度和敏感度。這是建立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面的。再說新聞無處不在,涉及的範圍廣,所要求的知識面也很廣。我在社會新聞部實習,社會新聞涉及生活的許多方面,如我們的身邊,每天發生的令人感動的、美好的事件;社會中發生的雞鳴狗盜、假貨氾濫、迷信成風、惡習滋生的問題;社會活動,風土人情,災禍等,都是社會新聞的範疇,這就要我們學習如法律,經濟,政治,文學,美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我的專業是新聞學的,但是所學習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如在我一次有關一位女士買了一包發黴的月餅採訪寫作中,我就沒有提到我國憲法規定的假一賠十的相關條列,老師說:沒有這條新聞資訊,其新聞的價值就被打了折扣了,還有一次是有關四胞胎的採訪,因其家庭貧困,希望政府能給予家庭補貼,有了上一次的經歷,我特地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有地方政府是給與貧困家庭生多胎兒補貼的,當時打電話告知其父,後來才知道,國家規定裡是不給與補貼的,是有些地方政府破例給補貼,那是其他的城市。每個省的有些規定是不一樣的,兩個不能相提並論。給了當事人錯誤的資訊,這是作為記者很難看的一件事,但是不得不說這是知識不足惹的禍。記者擁有的不只是相關的專業技能,而且還要通曉其他各方面的知識,但是不用很細緻,大概知道就行。這就需要我們每時每刻都要處於一種學習的狀態,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提高我們的修養,在記者的道路上才能越行越遠。

人際關係方面:

把人際關係搞好是記者的必備條件,因為有了人際關係,記者所獲得新聞線索也就多,所採寫的稿件也多。認識不同的人群,你可以學習他們的優點,這不僅有利於自身修養提高,還會在社會認知及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提升。進入報社之前,我印刷了本人的名片,每次我出去採訪,總是遞上我的名片。在採訪開山島期間,讓我有機會結識了省報裡的記者,如揚子晚報的張凌飛,現代快報的邢志剛,江蘇網的周泰樂,新華社的等,和他們探討新聞事件,有的甚至給我講好的新聞稿件應怎樣寫,怎樣應付那些不願被採訪的人等,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很實用。記得有個在電視臺實習的同學向我抱怨,去實習一個月老師都沒讓他碰攝影機一下,原因是電視臺人員怕他把攝影機弄壞。而我僅僅和記者接觸了兩天,我對老師說想學攝像,老師二話沒說,他親自教我怎樣拍攝,拍攝角度應該怎樣選等,後來幾天,老師攝影的機子都放我這,他說這樣方便我學習,學會了把機子還給他就行,絲毫看不出不讓我碰機子的跡象。實際上,和別人處的好,讓別人信任你的前提就是雙方要有共同的話題,我記得和他們一起吃飯時,他們聊海域汙染問題(他們下一次採訪專題),我專門到網咖查閱相關問題,在下頓吃飯時,提出自己的觀點,老師對你的信任就會增加,和他們僅僅相處了一週,但是我覺得所學到的東西卻很多。其實認識的人也就越多,學到的東西就越多,發展的空間就越大。

在西安晚報實習期間,被採訪物件總是一口流利的方言回答記者的問題,這多少讓我有些不知所措,同時也有些無力感,後來我通過與西安人的不斷交流,逐漸聽懂西安方言,在採訪中與人的交流仍是有點障礙,在以後的生活中,對方言會留意,爭取聽懂流利的方言,以便和別人方便溝通。

採訪中也遇到了更為現實的問題是,有些人完全不接受記者的採訪,甚至封殺你對他或他所認識的人進行新聞採訪,作為一個記者,一旦所有的人都不願意跟你打交道,這就說明你完蛋了,也就是採訪工作被終止,意味著你所準備的東西都付諸東流了,在《李雪: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採訪中就深有體會。李雪家境貧窮,父親是個啞巴,靠給別人打零時工賺錢,因為殘疾時常被老闆解僱,媽媽是吃不了苦,跟村裡有錢人走了,李雪考取了中國名校南京大學,卻因沒錢上學選報南京政治軍事大學。得知這一訊息,我連忙聯絡到李雪,想對其進行採訪,卻一再被拒絕。其實我們不能一味的指責採訪物件的不理解或者不夠開放,因為有些時候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的,在中國的環境中,他們要考慮同行,官員甚至更多人的意見,這雖不是作為記者應該考慮的,但是可能僅僅因為我們記者的一句話,就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最後在不暴露李雪具體家庭及真實姓名的情況下,李雪接受了我的採訪。使得我的稿件得以完成。

實習中的不足之處及其認識

有人說,大學校園是一個小社會,融入其中就當是踏入社會的一隻腳。但是兩個多月的實習中,我深深的感覺到大學校園對於外面的社會真的是大巫見小巫了。在校園裡,不與人交流你可以活得自由自在,可是在外面就得被社會淘汰。這兩個多月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如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更多的汲取了各方面的知識,提高了人際關係的交流。同時發現自身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1、自己說話太過於強勢,給人一種壓抑,不易親近的感覺。2、人際關係淡薄,交流出現一定的障礙。3、知識的學習過於狹隘,不繫統,全面。4、過於依賴別人,相信別人,,6、把別人說的話當了真,沒有做出判斷。這些缺點成為鞭策我努力前進的動力,同時我也發現自己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了新一層的認識,突然有一種長大的感覺,可能這就是老師所說的“社會人”。在以後的生活中,更是不斷的努力完善自己,要以社會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能在像學生期間那樣只考慮表面問題,而是應該深入思考。以達到社會的要求,爭做一個努力向上堅持不懈的社會人。爭當一個合格而有自己風格特色的記者。

實習總結

說實話,實習了兩個月,對記者是具體做什麼事的,我還是有點模糊,但是我知道記者並非是上帝派往人間的使者。慶幸的是我知道自己喜歡新聞的原因,這是我實習的一大收穫。以後我會從事記者行業,眼下要做的是就是多看書,多學習,多參與社會實踐,促使自身不斷完善。為以後記者之路鋪路。

給以後在報社實習學弟學妹的意見:

1、 人際關係要打好。與報社裡的每個人的關係處理好。老師有什麼事情,你能幫忙的就幫忙,不能幫忙的你要直說。老師要求做的事情儘量、儘快做好,不要拖拉。

2、 要主動。自己通過上網,看報紙等途徑查詢新聞線索去採訪,找不到可以問老師是否有新聞線索提供。主動和老師交流採訪與寫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 要學習,瀏覽各類報紙,對當天所發生的大新聞要有所瞭解,這會成為你和老師相處的話題。多積累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做好預防工作,做到遇事不慌張,遇事不退縮,勇往直前。

4、 學會一些餐桌禮儀、方言。懂得一些地方習俗。會很有幫助的。

標籤:報社 實習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