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世界環境日關於保護環境的論文五篇作文

  世界環境日關於保護環境的論文五篇

世界環境日關於保護環境的論文五篇作文

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人類就會面臨滅亡;如果不保護環境,不僅是人類,地球也會逐漸走向滅亡;以下是關於環保的論文1500字,歡迎閱讀。

環境保護論文1

文摘:人類經過長期的奮鬥,在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經濟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同時,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面臨的一項緊迫而艱鉅的任務。因此,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二合一、二合一的任務。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只有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

關鍵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1可持續發展的本質

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滿足當代需要的發展,而且不危及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續發展包含兩個重要內涵:第一,需求,即滿足人類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以基本需求為重點;第二,涉及人類發展和需要的限制應通過人類技術的進步和管理,以地球上資源的可負擔性來加以限制。為了協調和制約發展,我們應該限制環境滿足當前和未來需要的能力,以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沒有對發展的限制,這將是不可持續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手段,社會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隨著環境問題的出現,倡導可持續發展模式迫在眉睫。當今世界正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在人類對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性有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提出的。它來自環境保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類必須與自然協調才能生存。不適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環境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工業革命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一直在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通過消費大量不可再生資源來維持較高的消費水平。

工業生產雖然增長了幾十倍,但各國都存在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退化、生態破壞、貧困加劇、發展不平衡等社會矛盾。可見,可持續經濟發展、和諧社會發展和良好的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這不僅關係到人類的未來和命運,而且關係到發展高消費、高增長、不考慮自然承受能力的消費經濟模式,通過消耗大量自然資源來促進經濟發展。它導致人與自然環境的不和諧。可持續發展是自然界物質不朽和能量守恆的普遍規律,它應用於人與自然環境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滿足人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中心。的基礎上儘量減少資源的消耗,人類必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更少的輸入和輸出,促進可再生資源的增長,使物質和能量的轉化率達到最佳效果的情況下相互協調的系統,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人們需要利用盡可能少排放消耗時,以減少自然的負荷,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持良好狀態,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

2. 環境功能與環境問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能孤立地進行。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頻繁條件之一。
 

環境保護論文2

【論文摘要】

筆者分析了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人為因素,並提出了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途徑,即環境教育在領導決策層,環境教育在基層。

【論文關鍵詞】

生態環境 保護意識 可持續發展

中華民族誕生在黃河流域。追溯歷史,這裡必有其生存條件,先民才在此定居下來,繁衍生息。我國古樂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就是黃河流域自然景觀的寫照。那麼為什麼後來卻出現“一方水土不足以養一方人呢”?雖同在一塊天,同在一塊地,今天和當年先民們生存環境條件已大不相同,環境問題已非常嚴重。當支撐人類文明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消失了,文明也將消失,如古巴比倫王國的衰亡,地中海文明的衰落,雖然中華文明是一種延續下來的文明,但隨著環境的變遷,中華文明的中心已從古代的黃河流域逐漸東遷南移。

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人為因素

1.人口增長過快,人口素質低。

當今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都與人口緊密相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口問題是其他所有問題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為自己創造適宜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排放廢物汙染環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於人類,限制其無節制的開發活動,以各種災害施加報復,人口增長過快已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再加上,人口劇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差,法制觀念薄弱,也造成對資源環境的巨大沖擊和破壞。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

目前我國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不足以成為執法部門的依據。某些地方的經濟規劃、資源開發、工程專案上馬等重大決策,仍然由少數官員做出,缺乏專家論證、缺乏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如果再加上這些官員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就會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3.對生態規律缺乏認識,經濟活動決策失誤。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甚至現階段的某些經濟活動中,決策人員沒有充分認識生態規律,未能從環境的區域性、整體性和生物資源的潛在價值出發,因地制宜、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有些工程專案,只顧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沒有認真考慮其生態效益,違背了生態規律,結果出現一系列環境問題。

4.生產技術落後,環境資源過渡消耗和浪費。

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水平低,工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們環保意識不強,管理混亂,因而資源利用率低,廢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汙染。

面對我國環境問題比較嚴峻的現實,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經濟行為,深刻反思傳統的發展觀、價值觀、環境觀和資源觀,重新思考人類未來的命運,走出全球生態危機的困境,消除人與自然緊張關係的困惑。使人們認識到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相互協調,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後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資源的高效持續利用、社會經濟的進步都離不開人,適當數量的高素質人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特別是公眾環境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著人們的行動,環境意識是調節、引導和控制人們環境行為的內在原因,因此必須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才能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途徑

1.環境教育在領導決策層

(1)政府部門

工程上馬等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通過政府部門的統籌決策而付諸實施的,所以強化領導決策層的環境意識尤為重要。必須使環境保護意識紮根於他們心裡,所想所做都是從環境出發,切忌“說起來重要,計劃中重要,實施中不要”的環境意識傾向。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制定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環保政策,要從決策源頭控制住環境問題的產生。

(2)環保部門

首先明確環保部門在環境保護中的職責,然後加大環保部門的執法力度的教育,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起環保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權威性;再次要加強對環保工作人員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提高環保工作的自覺性和重要性。對於那些能為地方帶來財政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的環境汙染問題決不能視而不見。

2.環境教育在基層

(1)構築公眾參與的基礎

保護生態環境,成功管理自然資源的關鍵之一是鼓勵公眾參與,但是公眾有時並不清楚他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權利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權利。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管理機構要充分認識到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設立專門的人員和預算,使公眾獲取到清晰易懂的資訊,同時增強公眾的環境知識,環保意識,使環保宣傳社會化、環保意識全民化,形成環保事業人人蔘與、社會輿論廣泛監督的環境保護工作局面;另一方面通過新聞自由及資訊法律自由使他們有條件獲取更多的資訊,同時承認他們有權代表自己的成員作出決定。公眾明確了自己的職責、義務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才能使環境保護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充分發揮公眾的能動性,切實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2)環境教育在學校

環境保護教育要從小抓起,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求知慾強,好學上進,對周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他們的環境意識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環境保護的發展。在中國小校有計劃地增設和開展一些環境保護課程和宣傳教育活動,使他們從小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餘謀昌.環境意識與可持續發展[J].世界環境,1995.4.

陳雙基.環境教育發展走向[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10.

楊振強,孫銘明.環境意識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9.

薜紀恬.關於生態環境意識的若干思考[J].天津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5.
 

環境保護論文3

1建設生態園林的意義

園林生態環境建設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不斷地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對於人們生活城市的佈局也起到重要作用,要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園林建設的指導思想,提高園林建設中植物多樣化的特徵,滿足園林設計的需求,對於植物進行合理的分佈,更好的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效益為一體的城市綠地生態建設系統。生態園林建設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對於城市建設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氣候,更好地優化環境,提高人們生活環境的美化度,對於城市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城市綠化建設要適應生態園林建設的思想,通過對環境的改善以提高城市的整體建設,城市綠化建設也就是生態園林建設的衡量標準,生態園林建設對於環境保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生態園林建設的發展,不僅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更好的落實了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園林建設中我們重要的方向也就是要以生態建設為基礎,更好的保證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增加歷史的責任感,更好的加強生態園林工作的指導工作,可以有效的設計園林方案,保證園林的實際意義,可以讓園林生態建設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積極的引導生態園林建設向“人與自然的和諧”目標發展。

2生態園林建設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2.1改善環境質量

現代園林中的植物在應用的時候種類繁多,無論是以植物為主景還是植物與其他的園林要素共同構成的為主景,在植物種類的選擇、數量的確定、位置的安排方式上,園林植物都表現出空間景色的特色和風格。城市人口相對密集,人們呼吸與工業生產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交通工具的使用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物等各種汙染物,城市空氣汙染十分嚴重。因此可以通過利用植物吸收某些特定汙染物的能力,能有效減少空氣中汙染物的濃度,並改善空氣質量。

2.2順應地勢,割劃空間

相應的植物空間規劃中,我們主要就是要順應地形,根據地形的特點進行相應的配置,將城市的水源和規劃進行有效的設計,提高相應的變化的規律,同時還要滿足人們的欣賞的要求,對於城市的地形規律也不能全面儲存,也不能過分的進行設計,主要就是要保證景物與地形更好的融合。現代園林空間的設計主要就是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出發,更好的提高園林的植物與自然相融合,對於植物的多樣性也是十分的重要,配置的時候要根據景物的特點,空間的大小進行設計,保證人們生活的質量。

2.3模擬群落結構安全保護

園林植物配置的空間無論是從平面還是立體面看,都要根據植物的形態和高低以及大小等性質進行分析,同時還要根據植物的綠葉、色彩和質地進行了解,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體的配置要充分發揮不同園林植物的個性特色,有效的突出主題,在園林植物綠化建設中既要開朗中有封閉,還要以無形之虛造有形,體現自然的環境之美。植物對城市綠化建設中講求林冠線和曲折迴盪的林緣線,植物的空間設計主要就是根據植物的特點進行,對於平直彎曲的植物進行有效的規劃,更好的保護環境,在對道路的配置的時候要以整齊為美,同時風景也就要以自然唯美,對於一些相應的開闊的地方要更好的滿足人們的視野,還要講究其風韻之美,對於一些彎曲的植物進行景觀的設計的時候,我們要保證植物的使用的價值,對於固態建築的設計的時候,也就要根據植物四季的變化,讓其四季都具有美感,讓生活更加自然和諧。

3生態園林建設中園林植物的應用

3.1彩葉植物的應用

園林植物建設是對園林藝術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對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考查。園林植物建設中,彩葉植物因在生長季節內能呈現出鮮豔的色彩而備受人們的歡迎,彩葉植物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觀賞期長等特點,在現代城市園林綠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2地被植物的應用

所謂地被植物也就是指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大面積的裸露在地表,生長在陰溼的樹林和樹林孔隙之間。比如人們生活中最為熟悉的草坪和草本花卉植物。地被植物能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同時還可以減少城市灰塵的汙染,淨化空氣減少城市噪音,對於環境保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

3.3攀緣植物的應用

在對園林設計中,更好的保護環境主要就是要根據園林的特徵來選擇植物,更好的運用較少的面積提高巨大的綠化作用,所以我們這時候要充分的利用攀緣植物進行垂直綠化是拓展綠化空間、增加城市綠量、提高整體綠化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如爬山虎的作用主要是綠化,尤其是垂直綠化,同時還有吸附灰塵、淨化空氣、減緩牆體表面風化、降低噪聲汙染、降低樓房室內溫度、增加溼度等許多優點,而且對被吸附物沒什麼傷害。

3.4竹類植物的應用

我國很早之前也就具有“竹子王國”的稱號,相應的種類十分多,分佈的地區也是十分的廣泛,我國具有歷史悠久的竹子文化,所以園林設計的時候要更好的運用竹子的優點,根據相應的地址的特色,對竹子進行有效的設計。竹子具有形態美和風格美的特點,而且竹子生長快,成材早,一次栽植成功就永續利用,對於竹子的生長具有個很好的適應性,能很好的使應環境,同時對於竹子的枝葉茂盛,根系發達,竹鞭縱橫交結,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土防衝,防風減災等良好功能,對維持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4結束語

園林植物在生態園林建設中十分重要,選擇適合的植物,結合地質的遠近,對園林進行設計。生態化發展對於人們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將越來越多地受到居民的關注。園林設計師應有較全面的修養,堅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原則,才能高起點、大視野、全方位地把握生態園林的建設,從而營造健康、美觀、和諧的城市環境。
 

環境保護論文4

摘要:本文概略討論了生態文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基本意義。文明可以視為文化進化的一種存在狀態,而生態文明表明了文化的觀念狀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最終將增進文化的觀念系統的生態化取向。這意味著我們的社會應當按照生態文明的思想及其多樣性的、迴圈的和共生的原則發展。

關鍵詞:文化;文明;生態文明;社會發展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關注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人類在不同的時期總會遭遇到不同的社會發展問題。從一個廣泛的背景上看,人類所面對的問題總是與其自身活動的範圍、強度以及認識能力等諸多因素有關。人類在當代所遭遇到的生存問題要遠比歷史上曾經面對的問題嚴重得多,因為隨著全球的工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人類從自然環境中攫取資源的速度和規模都是以往的任何社會所無法比擬的。當前,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這與以前受到的環境壓力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這種環境壓力正在迫使人類不得不改變對待自然的態度,調整人在自然環境中的行動方式。正是在這樣的緊迫背景下,我們看到,“生態文明”作為一種試圖從根本上促進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發展的戰略抉擇,正在成為當前社會努力倡導和普遍化的一種主流意識。本文僅就生態文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基本意義進行概略性的討論。

我們首先從如何理解“生態文明”的意義開始討論。一般而言,人們在使用“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時,通常在含義上並不作特別的區分,或者說,這兩個術語經常是可以互換的。這種狀況或許源自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E. B. Tylor)第一個所給出的“文化”的定義。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的開篇說:“文化或文明,在其廣泛的人種學意義上,是人作為一個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及其他能力與習慣的綜合體。” 顯然,在這個定義中,泰勒是把“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並列使用的,這就是說,“文化”等值於“文明”。然而,泰勒在他的另一部重要的著作《人類學》中,把“文化”劃分為矇昧、野蠻和文明三個大的階段。泰勒認為,矇昧階段屬於石器時代;野蠻階段開始於人從事農業生產的時期;而文明階段則是從人發明書寫技巧開始的。無論這種劃分是否恰當,我們都可以看到,泰勒在這個劃分中明確地把“文明”定位於人類的文化發展的某個特殊的階段。毫無疑問,泰勒的這個劃分將“文明”包含在“文化”中,只不過此時的“文明”屬於文化的高階階段。

鑑於自泰勒以來的人類學家,在人類學的研究中總是以“文化”作為一個獨特的標誌來區分人類與非人類生命,特別是如人類學家懷特(Leslie A. White)所說的那樣,人是唯一的一個以文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動物。由此可見,“文化”這一術語是人這一物種所具有的一個最普遍的屬性,因而它也就是一個涵蓋最廣的概念。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還是在“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之間作一區分為好,確切地說,我們可以把“文明”看成是“文化”的一種存在狀態。但是,這種界定不同於泰勒所說的始於書寫技巧意義上的那種文明。人是一個文化的物種,並依賴文化而進化。因此,人的發展過程,可以視為一個文化的發展過程。而人的文化進化的每一個不同的大的階段,無論人們如何採用何種評價的標準,它都代表或反映了人類在某一特定時期的存在狀態即文明的狀態。所以,人類所處的工業時代是一種文明,而石器時代也同樣是一種文明。我們不能因為人在一個時期比另一個時期的存在狀態顯得原始和落後,我們就可以認為它不屬於文明的範疇。

如果我們可以用“文明”表示人類文化進化的任何一個不同的階段,那麼,這就意味著,此階段的“文明”便代表著人類的文化在這一時期的整體的存在狀態。具體講,根據泰勒的關於文化的系統觀[4-5],“文明”在整體上總是對應著一個由“技術系統”、“社會系統”和“觀念系統”這三個相互作用的亞系統所構成的文化系統。這樣,我們當前所討論的“生態文明”在時間上就對應著文化進化到今天的一種特定的存在狀態,尤其是這種特定的存在狀態是以“生態”為其根本標誌的。“生態”表明了人的智力活動發展到當代,人對自身與整個環境的關係及在其中的位置有了一個合乎理性的確認。這種確認並不只是我們在科學事實方面所作出的一個判斷,同時也更是在價值方面所作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判斷。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確切地說,“生態” 作為今日文明的一個核心標誌,它的意義首先表現在構成我們的文化的“觀念系統”正在發生著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或人的社會發展的整個價值體系及其取向正在發生變革。這一革命性的變革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發展將以一個逐漸“生態化”的價值體系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從生態化的文明語境上講,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我們事實上面對著兩個具體的基本問題:一是地球自然生態系統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另一個是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由此產生兩者的關係問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與人類社會的協同發展正在成為今天人類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絲毫不亞於我們在歷史上經歷過的任何一種困難。正如有的科學家指出的那樣,為了人類的福祉,我們需要一個千年生態系統的評價體系,因為我們對地球生態系統維護與人類福祉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我們還缺乏把生態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動力學進而與生態系統支援的人類福祉聯絡起來的理論基礎。

      從人與自然的關係角度講,或從整體主義的生態學思想看,由於我們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處在一種高度緊密的相互作用的關係之中,人的社會發展一刻也離不開這個系統強有力的支援,因此,為了人類福祉,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講,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這首先依賴於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那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確切地說,相對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顯然具有不容置疑的優先性。因為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生命支援系統,如果不能夠可持續發展,那麼,毫無疑問,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只能是一句沒有任何意義的空話。

因此,在我們考慮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時,從哲學上講,重要的首先不是去尋找在技術的或操作層面上的進步(儘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是首先要解決我們在觀念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因為只有一個適宜的人與自然的觀念,才能引導我們真正走出一邊發展一邊破壞環境的怪圈。我們知道,20世紀以來,人類的生存環境之所以遭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一句話,這種態度表現為一種本能或動物式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和行動方式。正如我們可以在西方哲學和文化的思想發展中看到的那樣,早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到了近代人們更是高舉著征服自然的旗幟,向自然宣戰。自然在人類的觀念中,成了僵死的、無生命的東西;成了可以隨意宰割和驅使的物件,成了人們可以隨意傾倒生產和生活廢棄物的垃圾場所;成了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餐桌”。事實證明,我們人類關於自然的這些觀念已不再成為支援我們的社會進一步健康發展的思想了。

幸運的是,人的歷史發展到今天,哲學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以說,20世紀70年代以來哲學中出現的“環境轉向”或“生態轉向”,是人類理性覺醒的一個重要標誌。這一轉向使生態學的思想從一個狹小的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的範圍內突現出來,開始上升成為一種普遍的哲學意識。哲學的“生態轉向”表明了生態學的思想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一種極其重要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哲學中發生的這種變化,深刻地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這一轉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求我們在觀念系統的層面上更加深入、全面和科學地反省和審查人與自然的關係,從根本上調整和改變人對自然的態度。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的是一個正確指導人的行動的觀念,一旦一種觀念能夠在最廣泛的範圍內為人們所接受,它就會轉化成為人的正確行動的指導原則。所以,把那種適合於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念轉化成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的行動的原則,在今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如果說我們今天的文明是以“生態化”作為其價值取向的,那麼,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最終也都不可避免地將“生態化”作為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對於這個基本原則,筆者認為它可以進一步地具體化為如下原則:多樣性原則、迴圈原則和共生原則。

(一) 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在地球範圍內是一種普遍的自然和生命現象。多樣性中的每一種型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從時間的角度看,多樣性是地球自然長期演化的結果,它們的生成、變化和消亡有其自身的規律;從空間的角度看,多樣性成為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和諧與穩定的基礎。離開了多樣性,我們這個世界就會從根本上喪失生命的活力和動力。我們知道,人作為一種生命形式,對自然的使用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們必須把對自然的使用控制在一個合理的限度內。正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說:“當我們這個行星上的生命具有領悟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時,它才算真正成熟。”而人之所以能夠走向成熟,就在於我們能夠對自己的行動及其後果進行不斷的反思。我們逐漸會在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會如何正確地使用自然和對待自然。

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上講,多樣性原則它所要求的是,我們應當在保持自然的多樣性這個根本前提下進行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多樣性原則是我們合理地或科學地使用自然的一個正確的法則。我們不能以犧牲自然的多樣性作為代價來滿足現實的需要。因為多樣性中的每一種事物不僅是獨特的,而且一旦消失也是不可恢復的。自然生態系統之所以能夠維持它的平衡或穩定,就在於多樣性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所以我們在使用自然的時候,必須把我們的活動限制在多樣性不被損害的前提下,我們應當按照自然執行的規律來使用自然,對於每一種生物,我們應當保持在一個物種的延續可以承受的水平上,使它們得到休養生息。

       例如,在一個有限的草原生態系統中,人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一味地擴大牲畜的數量,過度放牧,會導致草原植被的退化甚至沙化。事實上,由於人類在地球生態圈中的開發活動不斷地加劇,已經使其不堪重負,有大量的生物種相繼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還有許多動植物物種也行將消失。我們看到,被我們列入瀕危動植物保護名單中的數目在不斷地增加。這種保護雖然表明了我們的環境意識在不斷增長,但是這個事情本身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在使用自然的方面,實際上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意味著,對於某一種或某些動植物的過度使用,都會有使之衰退和消失的危險。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首先必須做到自然的多樣性得到保持和持續發展。

(二)迴圈原則

自然多樣性中的每一種型別,儘管在地球範圍內都是獨特的、唯一的,但是它們卻並不是各自孤立存在著的事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事物,都無不處在一個巨大的和複雜的迴圈圈之中。這種迴圈圈的形成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也是各種事物尤其是各種動植物在空間中的一種存在方式,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生生不息的物質迴圈和能量的流動,每一種動植物在其中都擁有自己的一個生態位。正是由於在各種無機物和動植物之間存在著生生不息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在地球表面才形成了各種複雜程度不等的生態系統,迴圈使存在於其中的每一種事物都能夠各得其所。迴圈使它們之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食物鏈和食物網,這種關係對於其中所有動植物的生存有著重大的生物學意義。這種意義表現為,只有在這種迴圈中動植物才能獲得生存的條件,而這一意義對於我們來講,就是我們必須使之迴圈。只有迴圈,才能使生命從中得到它們所必需的食物和能量,同時,也才能使生物在得到繁衍生息的基礎上為這個迴圈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的支援。迴圈一旦被打破,就會出現生態災難,而這種生態災難的大小,將會因一個生態系統的複雜和穩定的程度而不同。

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人類的活動總是在迴圈著的自然中進行的。因此,我們的生存實踐活動就必須充分考慮到迴圈的意義。為了保持這種迴圈能夠健康執行,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迴圈在構成上的完整性,對於迴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過度地開發和使用,更不能使之消失;另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生態系統在功能上的自淨能力不受到影響。生態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對自然絕不可能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這一點,而是把我們在自然中的活動看成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那麼,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對這個迴圈圈做了什麼,它就會對我們產生一系列的相關反應。

此外,我們從這種迴圈中還能夠看到生態系統自組織地遵循著一個經濟法則,這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廢物。因為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個生物種及其代謝物,都毫無例外地參與了迴圈,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可以說,自然界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可以被利用的,既沒有廢棄物,也沒有浪費。自然界的這種奇妙的自淨能力無疑是我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時的一個學習或效仿的榜樣。向大自然學習,這應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這時刻提醒我們,在我們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中,應當按照自然的執行規律行動。由於在自然中一切事物都參與了迴圈,所以,我們應當以符合生態的方式設計生產流程,使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代謝物”都能夠儘可能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再利用。迴圈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求我們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所顯現出的“迴圈的智慧”,來安排和設計我們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共生原則

在自然界中,每一生物種都是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而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競爭是普遍的,也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動力。沒有競爭,也就沒有一個如此繁榮發展的生命世界。從物種的水平看,現存於這個世界上的每一生物種在生存競爭中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都獲得和發展出了某種有效的獲取物質和能量所需的體質構造和能力。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也正是由於這種競爭使各種生物種之間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共生現象。這種共生的現象和結果的出現,實際上根源於不同的生物種之間所形成的相互依賴的關係。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正是由生物種之間所結成的各種食物鏈和食物網而表現出來的。每一生物種在其中都佔據著一個特定的生態位,一個生物種既是物質和能量的消費者又是物質和能量的供應者。在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個生物種是或能夠以徹底消滅其他生物種的方式作為自己生存前提的。因為,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使得每一生物種都不可能獨立地存在,一個地方的某種生物種一旦大量減少或消失,就會導致以它為食物和能量來源的其他生物種的減少或消失等一連串的生態反應。生物種之間的那種內在的相互依賴關係,普遍而有效地制約著每一個生物種的規模或數量,使得它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因此,建立起一種相互依賴的和共存共榮的觀念,對我們來講是必需的。綜合多樣性原則和迴圈原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於我們生存於其中的地球生態系統,只要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種存在著,那麼,它就現實地構成我們得以生存的基礎,但同時也是約束我們在其中行動的規則。因為,只有當我們的行動滿足了多樣性和迴圈的生態要求,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種的生存才會有一個持續的保障。我們應當時刻提醒自己,我們雖然有了其他生物種不可比擬的強大的生存實踐能力,我們由於這種能力使自己擺脫了荒野自然的束縛,我們以高度聚集的方式把自己與自然界隔離開,並且使自然成功地朝著人化的方向發展,可是我們並沒有因此就擺脫了自然,自然依然與我們保持著深刻和廣泛的聯絡,不論我們如何相信自己控制自然的能力有多麼強大,我們都無法真正擺脫多樣性的世界由於迴圈而形成的相互依賴性。其實,正是由於這種意義上的相互依賴性,才促成了整個自然界的繁榮昌盛,以及我們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一個相互依賴的世界,不僅是我們所需要的一種世界景象,同時,也是需要我們真正去維護和珍視的。

生態文明的觀念及其原則如何才能夠真正貫徹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從而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種可能,從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普遍性來講,這無疑是一個需要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的系統工程問題。在這個觀念轉化的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是應當特別給予重視的,這些方面可以看成是觀念轉化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和社會資源。

(一)學校教育

對於社會,樹立生態意識是一個長期的和系統化的過程,這是一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也是一個需要從人的幼年時期就應開始進行教育的事情。學校是一個知識的傳承和新觀念傳播的地方,它承擔著為社會培育合格人才的任務,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的大問題。因此,各級學校應當主動、有目的和有計劃地開設適合的環境教育課程。在高等學校中可建立環境教育研究機構,它既擔負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擔負學校內部的環境教育任務,同時也可以向社會開放,承擔起社會公眾的教育工作。學校應當充分意識到環境教育是培育符合現代文明發展要求的人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大眾傳播

眾所周知,在社會生活中大眾傳媒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它承擔著資訊傳播、大眾娛樂、社會教育和社會批判的責任。人們深刻認識到,多樣化的大眾傳媒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等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引導和塑造作用,甚至可以說,隨著我們的社會開放和人們思想自由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各種傳媒的使用和依賴的程度也在不斷地加大。在這個意義上講,它對社會受眾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較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因此,大眾傳媒作為資訊傳播的把關人,應當積極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概括地說,大眾傳媒——不僅僅是那些環境方面的行業傳媒——應當在環境教育、監督、警示和批評方面自覺地加大傳播力度,例如,大眾傳媒可以開闢環境方面的專欄,系統地向社會受眾傳播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新觀念;可以同環境保護部門合作,定期公佈環境質量狀況;披露那些造成各種環境汙染的部門等,從而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三)政府管理

一個地方的環境狀況的好壞,是與當地的政府對它的關注程度直接相關,也可以說,一個地方的政府的環境意識直接決定了當地的環境質量。如果一個地方的政府對當地的環境採取的是一種漠視的態度,那麼很可能由於發展當地經濟會直接地和現實地造成環境的破壞。有的不僅造成了當地自然環境的惡化,同時也對所在更大區域或流域內的其他地方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事實上,這種嚴重破壞環境的事件屢見不鮮。因此,對於一個地方的政府來講,對它的管理的績效的評價,必須把當地和被它所影響的地方的環境變化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同時也應當把它看成是衡量一個政府的主要領導是否稱職的一個主要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應當實行關於領導任職期內的環境評價制度。否則,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正常的生活將會由於對環境的漠視而造成巨大的影響。

(四)環境立法和執法

為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的健康和安全,立法機構應當加快環境立法的速度和涉及的範圍。有關環境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社會監督,它們雖然可以在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相比較而言,它們都還只是一種柔性的手段和方法,因為它們對人們和各種利益集團的行為的影響,本質上並不具有也不能起到強制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通過環境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達到保障環境安全的目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加強,我們的環境立法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這方面我們仍然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在環境執法方面,我們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環境保護論文5

摘 要: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管理嚴重滯後,與環境保護任務要求不相適應,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當前環境保護要切實解決好防治水汙染、大氣汙染、土壤汙染、核與放射汙染,以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等突出問題。加強環境保護必須採取有力的對策措施:健全環境保護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完善環境監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增加環保資金投入;實行有利於環保經濟政策,加快汙染治理市場化程序;推動環境科學進步,加強環保隊伍建設;落實環境保持責任制,強化環境保護成果效應。

關鍵詞:環境保護 戰略位置 環境汙染 生態破壞 汙染治理 生態保護

環境、資源、健康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可持續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環境保護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這是“十一五”時期我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指導方針。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執行,為我國防治汙染、保護生態、實現環境根本好轉做出貢獻。

一、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勢在必行

(一)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十五”環境保護計劃指標沒有全部實現,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學需氧量僅減少2。1%,未完成削減10%的控制目標。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簡稱“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和區域的治理任務只完成計劃目標的60%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環境汙染嚴重。全國26%的地表水國控(國家重點監控)斷面劣於水環境V類標準,62%的斷面達不到III類標準;流經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汙染,75%的湖泊出現富營養化;30%的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不到III類標準;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不容樂觀;46%的設區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二級標準,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數有所增加,酸雨汙染程度沒有減輕。全國水力侵蝕面積161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萬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許多河流的水生態功能嚴重失調;生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一些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生態功能退化。農村環境問題突出,土壤汙染日趨嚴重。危險廢物、汽車尾氣、永續性有機汙染物等汙染持續增加。應對氣候變化形勢嚴峻,任務艱鉅。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已經集中顯現。我國已進入汙染事故多發期和矛盾凸顯期。

(二)當前我國環境管理工作嚴重滯後

環境形勢嚴峻,保護環境緊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國環境保護的法規、制度、工作與任務要求不相適應。一些地方對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重GDP增長,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法制不夠健全,環境立法未能完全適應形勢需要,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較為突出;環境保護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汙染治理程序緩慢,市場化程度偏低;環境管理體制未完全理順,環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監督能力薄弱,國家環境監測、資訊、科技、宣教和綜合評估能力不足,部分領導幹部環境保護意識和公眾參與水平有待增強。

(三)加強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近20年來集中出現,呈現結構型、複合型、壓縮型的特點。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未來15年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將再翻兩番,資源、能源消耗持續增長,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執政為民、提高執政能力的實際行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加強環境保護,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有利於帶動環保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加就業;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道德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人均壽命;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為子孫後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因此,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痛下決心解決環境問題。

二、當前必須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

(一)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汙染防治

一是要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設好城市備用水源,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二是要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汙口,嚴防養殖業汙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強化水汙染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三是要儘快改善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環境質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峽庫區、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調水源地及沿線等水汙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點海域和河口地區作為重點,加強海洋環保工作。五是要嚴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標的工業汙水。

(二)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重點,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選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二是要加強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新(擴)建燃煤電廠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電廠外,必須同步建設脫硫設施或者採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嚴格控制新(擴)建除熱電聯產外的燃煤電廠,禁止新(擴)建鋼鐵、冶煉等高耗能企業。四是要根據環境狀況,確定不同地區的脫硫目標,制訂並實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汙染防治規劃。五是要制訂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治理規劃,加大煙塵、粉塵治理力度,採取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六是要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能源,積極發展核電,有序開發水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

(三)以防治汙染為重點,加強城鄉環境保護

一是要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汙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二是要在建設中注重保護自然和生態條件,儘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灘塗溼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動植物等自然遺產,努力維護地區的生態平衡。三是要開展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超標耕地綜合治理,汙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應依法調整。四是要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防治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汙染。五是要積極發展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加大規模化養殖業汙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搞好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積極發展農村沼氣,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汙水,建立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

(四)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重點,強化生態保護

一是要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並重,重點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二是要優先保護天然植被,堅持因地制宜,重視自然恢復,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田還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嚴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相適應,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建設節約型社會。四是要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和旅遊開發的環境監管。五是要做好紅樹林、濱海溼地、珊瑚礁、海島等海洋、海岸帶典型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

(五)以核設施和放射源監管為重點,確保核輻射環境安全

一是要全面加強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國家對核設施的環境保護實行統一監管。二是要科學制訂核電發展規劃,核電建設要充分考慮核安全、環境安全和廢物處理處置等問題。三是要加強在建和在役核設施的安全監管,加快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步伐。四是要加強電磁輻射和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監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