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家教類作文通用8篇

在學習中,作文能夠幫助我們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作文是我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素養,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家教類作文通用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家教類作文通用8篇

家教類作文篇1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家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而在我們家,也有家規,它就是如何做人。

有一句話說得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父母就這樣教育我,也正是這種教育,教會了我如何做人。

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在一起踢足球,玩的熱火朝天只聽一聲“砰”我把自己家的玻璃踢碎了,把我們嚇得小心臟都快跳出來了,說時遲,那時快,一轉眼,我們逃得連個影都沒有了。當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的時候,看見被打碎的玻璃,氣的火冒三丈,把我拽出來進行“審問”,“說,是不是你做的”“不,不是我”。我一向有個毛病,說謊就結巴,爸爸見我結巴,斷定是我,便對我說:“玻璃可以買來,但是誠實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我低下頭,感到非常羞愧,便點了點頭。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誇我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這就是我家的誠實之風。

有人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形容我最恰當的語句。一次,我考試考了100分,我非常得意,那孔雀般驕傲的尾巴就翹了上來。吃飯時,我還特意在家人面前賣弄。可是,再次考試的時候卻考了91分。這時我才知道驕傲太可怕,一點也要不得。不能因為考好一點就沾沾自喜,要時時刻刻勉勵自己,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才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這就是我家的謙遜之風。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無論處境如何,都不應該更改誠實謙遜的家風。因為他是“正能量”的傳遞。所以我們要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如果家家都有這些優良的傳統,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

家教類作文篇2

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樂於助人、誠實守信”。

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洗完手沒有關水龍頭就急急忙忙的去看電視了,剛走到客廳門口就聽到了媽媽的一聲大吼:“劉淙涵,你洗完手怎麼不關水龍頭呀?”我滿不在乎地對媽媽說:“你現在關上不就行了。”媽媽很生氣的說:“我們要節約用水,水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資源,沒有了水人類就無法生存,大地的植物也會枯死。”聽了媽媽的話,我懂得了要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爸爸和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樂於助人。有一天我和媽媽放學回家,剛到一樓的門前就看見四樓阿姨領著剛學會走路的小弟弟回家。阿姨左手拎著許多菜,右手領著小弟弟,可是小弟弟哭鬧著不想自己走,想讓媽媽抱。我想:“阿姨拿著這麼多菜肯定抱不了小弟弟。”於是,我對阿姨說:“阿姨我來幫你拎菜,你抱著小弟弟吧!”阿姨說:“你能拎動嗎?”我說:“別看我人小,力氣可大了。”說著我把阿姨手裡的菜拿過來一口氣兒拎到了四樓。阿姨說:“謝謝你小夥子,你真是一個又能幹又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裡高興極了。

爸爸媽媽還教會了我做個誠實的孩子。有一天,我們留了許多作業,回到家寫到很晚都沒寫完。於是我就耍了點小聰明,少寫了幾遍英語。媽媽檢查作業的時候,發現我寫的很少,就問:“作業都做完了嗎?”我心虛地說:“我寫完了。”媽媽看到我心虛的樣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嚴厲的對我說:“撒謊是壞孩子,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我羞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撒謊了。

我要向爸爸媽媽學習,從小就做一個勤儉節約、樂於助人、誠實守信的人。

家教類作文篇3

是夜,在空無一人的客廳裡,爸爸總是開著亮晃晃的燈,小喝一杯。這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卻是心靈上教育的一個開始。我對於這個場景,可謂是又愛又恨。

爸爸總說酒話才能給我最真實的教育,我一直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就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不一樣的教風吧。

總會清晰地浮現出,爸爸用那微醺的紅紅的臉色,用含糊不清卻令人記憶深刻的話語,對我諄諄教誨的場景。那次我的期末考試失利了,在電話裡哭得很凶,爸爸一句話沒說,卻在我回家的那晚與我深談。桌上擺著好幾個喝完的酒瓶,散在桌上好似也喝醉了,我不敢抬頭看爸爸,卻可以感受到那熾熱的眼神,。爸爸沒講什麼批評的話語,只是講了雛鷹學飛的故事,爸爸講得很認真,眼睛流露出那深切的神情似乎可以將我包圍,我明白爸爸的用心,但是卻覺得心裡很著急,想要結束這場談話,因為那種靜謐的氣氛著實讓人很是喘不過氣來,這也是我為什麼又愛又恨的原因吧。

當然,爸爸那獨特的家教不只是在鼓勵我奮發,同時也是在思索自己的一種方式。

每年暑假,我總會去給爸爸打工,雖然很辛苦,但是那不菲的工資給了我巨大的動力。那天,我們忘了帶足工具,導致沒辦法順利完成工作。晚上,爸爸將我叫回他身邊,陪他乾幾杯,或許是心血來潮,爸爸竟給我講起了他兒時的故事,我很是興奮,但我又很傷神,因為我知道爸爸的童年並不是很美好。爸爸說他小時候總是跑到海邊去抓魚,但是總是費了很大的勁才好不容易抓到一條,原因就是不懂得技巧。隨後,爸爸就反思著自己今天的工作,我覺得我很是幸福,有一個這麼好的爸爸,這麼好的教育。我知道很多家長總是不肯向自己的孩子反思錯誤。爸爸說“智”和“勤”才能使工作做好,我也很相信這句話。

冬夜裡有風兒鑽進窗戶那特有的聲音陪伴,夏夜裡有清脆的蟬鳴陪伴,當然,在這些平平凡凡的夜晚裡,有爸爸那特有的教誨陪伴才是最好的夜晚。夜談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特有的家教方式。

醉後吐真言,是爸爸教育我最用心的方式;小故事,是爸爸教誨我道理最好的途徑;“勤”,是爸爸教會我生活的基本方式。夜裡,雖然靜謐,卻瀰漫著我家那獨特的家教家風。

家教類作文篇4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我認為,家風家訓不一定要成文。只要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並執行這些家風家訓,將這些家風家訓植根在心底,那麼,這個家庭就是成功的。

在我們中國,美食文化異常發達,所以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餐桌禮儀,是我們家規裡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小,媽媽就教我了許多餐桌禮儀:人沒有到齊不能動筷;菜要讓長輩先吃,不能搶;自己喜歡的菜不能一下子夾太多;咳嗽不能對著飯菜;不能大聲喧譁,吵吵鬧鬧;自己先吃完了要對其他人說:“我吃完先走了,大家繼續慢用”,並且將自己的碗筷收拾好放到洗碗槽裡……這些餐桌禮儀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中,我每條都能做到。

當然,關於說話的禮儀也很重要。比如說:要文明,不能髒話滿口;說話要用禮貌用語,請,謝謝,您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這樣不禮貌,等別人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尊重別人;說話前要叫出對方的稱呼,說話時要看著別人等等,這些禮儀也讓我成為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當然,我們的家風家訓內容豐富,這豐富的內容背後更蘊含深意。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家風建設的關鍵在於家長。這個家的家風好了,子女們會受之影響,行為規範,有禮貌;相反,如果這個家的家風不好,家長們整天在外面喝酒作樂,從不管教孩子,那麼孩子的行為準則也會受到影響,叛逆等一系列問題會蔓延開來,最終導致家庭崩潰。

家訓就是家規,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家的家規合理通達,並且家庭成員都自覺遵守則家風清正,家門興旺。

家,是一個人的棲息之所,是最溫暖的,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家是小的,只有把這小小的家打理好,才能成就大事業,立足於社會。家是一個人成長起步的地方,只有把這個起點之根深深地扎進泥土裡,生命的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好的家風家訓是這棵大樹生長的最好肥料。沒有了它們,總有一天,這棵樹會轟然倒下。

家教類作文篇5

今年,暑假“互動班”又開始了。

我先告訴小安,要帶中國小朋友來陪他過暑假。他高興壞了。從那天起,他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著小朋友來。偏巧到了約定日子,我的中國學生紹祖和楨楨要返校,臨時決定推遲一天。

進門時,我看見桌子上整整齊齊的擺好了兩份巧克力糖和兩本英語書。小安穿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亮亮的,正望眼欲穿地等著小朋友上門。

看到這種情景,我才理解小安渴望交友的迫切心情。結果我剛開口解釋,小安便跑出門,一屁股做在樓梯上,一串串晶瑩的淚珠,像斷線的珠子,噼裡啪啦掉下來。

他抬起淚水漣漣的藍眼睛,抽抽嗒嗒的說:“我是那麼那麼盼望著他們來,從週五掰著手指頭數到週一;從吃完早飯,就忙著洗澡,然後踩著板凳,找出藏在櫃子裡的巧克力糖,這是媽媽答應的。還有英語書。然後,我就開始盯著牆上的掛鐘,一分一秒的等著盼著你、帶他們來。……”

小安坐在樓梯口上,哭得淚流滿面。我摟著他的肩頭,第一次感到愧疚。這個平日裡極淘氣的男孩,朋友總也不多。經常是彼此剛熟悉,對方就回國了。所以,他經常獨自守著電視,一看就是一整天。現在,我好意的安排,卻在無意間挫傷了他交友的心……我不得不再三向他保證,明天他們一定來,因為他們也非常非常希望認識你。

“可是,我還要等那麼長的時間~~~”

“只睡一晚上覺而已。”

“可是,還有今天一天……”

第二天,紹祖和姐姐楨楨如約前來。他們倆得到了小安的禮物,同時也回贈了禮物。一套兒童玩具和一本中國成語故事書。他們一見如故,相處得非常愉快!

以往小安最討厭教人英語,對紹祖卻是個例外。他簡直對他的中國朋友有求必應。這讓我很吃驚!難道友誼真可以改變一個人麼?記得小安對任何朋友,都有厭倦期,包括那位已經回國的俄羅斯朋友。但是對於紹祖,他似乎永不厭倦。

我安排的每週二次“互動課”,增加到三次,還是不能滿足小安的心願。一到了“互動課”時間,或者是週末,他只想念紹祖,只想著他什麼時候能來。當然,他也喜歡楨楨。不過,主角紹祖一定要來。他三天兩頭的糾纏著問。

“老師,你能不能叫紹祖來? 要不,我去他們家玩?”

家教類作文篇6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規家訓,我家庭的故事那可就從我小時候講起了。

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努力學習意思就是認真學習奮發圖強,追求上進要不斷的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我能行;然後必須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有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如果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會有一顆狹隘的心胸怎麼能為被人著想?怎麼能在別人遇到困難時去幫助他們呢。

在我5歲時我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我有一個缺點就是吃飯時愛挑食,只願吃喜歡吃的東西就剩下了一些不愛吃的了所以經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放水的時候幾乎每次都要等熱水流出來才開始洗手,每次洗手大約要浪費一盆水,有時候還忘記關水龍頭,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習慣後教育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資源,有的地區淡水供應很困難缺水成災了!而且每一滴水都是買來的,浪費是很不好的壞習慣我必須改掉它!我決定以後再也不挑食不剩飯不浪費水了,我還知道父母辛辛苦苦賺錢不容易啊!

過年除夕之夜我去姥姥家裡去了,見到姥姥我快步迎上去大聲說:姥姥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姥姥疼愛的撫摸著我並且伸手掏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紅包塞給我,語重心長的說:晨賀呀你已經6歲了,再過一年就該上一年級了我要給你說幾句話,第一:你要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到了哪看到長輩都要禮貌要尊重長輩。第二:你要孝順父母使他們養育了你,辛辛苦苦把你餵養大,成人以後一定要報答父母。第三:你要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找到了什麼樣的工作,都要認真對待努力工作為祖國早日強大騰飛貢獻自己一份力量。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能時時刻刻記住。第二年我該要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重溫了家風家訓家規,目的就是讓我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不依賴別人。家風就是進取誠實善良,家規是勤儉節約,家訓是孝順父母自強自立。上了學以後在老師辛勤教導下我要奮發圖強為學校為家為國家爭光!

家教類作文篇7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分是個人的規律。自古以來真正有勇氣的人他的德行一定很高,源於他們自身相信“男兒當自強”,相信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他們的成功就是從自己的道德開始的。道德就是用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也是一種精神財富,無形的東西。

家訓,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生活中,我的家訓也有很多,如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要上交,做完作業才有娛樂時間,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情當天做,見到長輩要問候,每天讀課外書等。正是有了這些家訓、家風,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我也希望我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時間在遞減,生命在輪迴,青春在消失,道德在希望!希望我們都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真心祝願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美好的人。

家教類作文篇8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在海內外華人中進行了“你的家訓是什麼”的隨機調查採訪。從被採訪者回答的情況看,有的回答是家訓的問題,有的回答是家教的問題,有的回答是家風的問題。家訓、家教、家風三者之間從嚴格意義上講是有區別的。 所謂家訓,是指家族或家庭對子孫後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規矩或告誡的話,比較籠統和概括,比如“誠信、孝順、進取、自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所謂家教,是指家長對子女立身做人等方面進行的教育,比較直接和零碎,比如“人不能懶惰”、“待人要有禮貌”等。所謂家風,是指在家訓的規範下,在家教的保障下,在全體族人或家人的共同踐行下,形成的一種家庭風尚,比較外在和獨特,比如“樂善好施”、“誠實守信”等。

家訓在中國古代體現得比較明顯,那時社會教育不發達,教育手段也較為缺乏,加之人口流動受限,一姓以家族形式在一個地域居住的往往較多,一個家庭出現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並不鮮見。為加強對族人或者家人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或道德規範,族人(家庭)中年長者就要為本族(家)人制定家訓,寫於家譜中,懸掛於族祠或自家的中堂上,人人皆知,人人踐行,否則要受到家法的懲罰。家教具有直接性,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須是直接接觸、面對面進行。家訓則可以間接傳承,即創立家訓的人沒有必要和被傳承的子孫面對面教授,可以中間接力傳承。

中國古代出現不少有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章氏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家庭(族)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教在中國古代也相當出彩,因為那時候社會教育不甚發達,基礎教育都停留在私塾階段,高層教育不多,受教育的人很少,大多數人的思想還處於矇昧階段,人們思想的開化大多靠家庭教育來進行。這時的家庭教育侷限性很大,即興而起、即事而起,零打碎敲,基本上限於封建禮教的說辭。教育者不一定有文化,講出的道理也不一定多深刻,但它至少在那個時代是正確的,所以子女們都要聽取並遵照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