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關於中國航天的最新寫作素材4篇作文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號火箭發射成功,在這個沸騰的日子裡,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中國航天的寫作素材4篇,以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中國航天的最新寫作素材4篇作文

中國航天的寫作素材1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建立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端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裡,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迴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訊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中國航天的寫作素材2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003年10月16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發射圓滿成功
  
  這些跨越時空的“巧合”,其實是一代代中國人,堅持不懈,排除萬難,接續奮鬥的成果。
  
  1964年10月16日,荒無人煙的羅布泊上一聲巨響,中國的歷史從此可以分為兩段來寫,一段是自此之前,一段是從此之後。原子彈,也就是核彈,作為人類的最大殺傷性武器,從誕生那天起,就成為了一些國家用來威懾其他國家的殺手鐗。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為了把戰火阻擋在門外,中國志願軍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一路趕回38線。美國惱羞成怒,一度叫囂要用原子彈炸平中國。那時候中國就明白,原子彈是我們一定要研製成功的武器。
  
  但是造出原子彈哪有那麼簡單?支援的蘇聯專家沒多久就撤走了,一疊一疊的資料被燒掉,有人便趁蘇聯專家走後扒開火堆,從裡面撿出被燒成碎片的圖紙,回去一點一點的拼出來。蘇聯專家看到我們在拼湊被燒成碎片的圖紙,笑著說:這些資料你們即使用計算機也要算兩年,沒有意義。
  
  原子彈的研製自始至今都是世界上最困難的研究之一,為了演算這些相關資料,美國人用了6年的時間,英國人用了5年,蘇聯人用了8年。我們沒有8年的時間,兩年都沒有。沒有竅門,沒有計算機,我們就是用算盤打,也要打出來!然後我們只用兩年時間,硬是用算盤把公式給打了出來。
  
  你願意一輩子為了祖國隱姓埋名嗎?這個問題很多人用行動給出回答。
  
  中國的兩彈一星離不開一個個擁有一片赤子之心的科學家,這些為國立下赫赫功勞的元勳稼先、于敏、錢三強、程開甲、郭永懷等人被我們永遠銘記。在這些名字背後,有更多無私奉獻的科研人員,由於保密的需要,他們的名字很長時間都不為人們所知。
  
  用生命守護資料的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負責爆炸力學研究和彈頭設計。1968年12月,郭永懷乘飛機出差,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而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被郭永懷死死抱在胸前,安然無恙。
  
  王淦昌試驗場的開拓者王淦昌,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彈實驗物理工作的開拓者和指揮者,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荷電負超子——反西格馬負超子。
  
  朱光亞試驗場的核心朱光亞,核物理學家,負責核武器實驗中的中子點火工作,是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製造與試驗工作的領導者之一。在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前夕,朱光亞在現場親自指導原子彈的裝配與檢驗。
  
  有人晚上下班回到家發現自己的牙刷沒了,然後扭頭問妻子怎麼回事,發現她在流淚——你忘了,13個月了你這是第一次回家...
  
  有人在戈壁灘上埋頭苦幹,看到一個同樣忙碌的熟悉背影,跑過去一看是自己多年未見的妻子——他們互相保密,到目的地才發現,兩人去的是同一個地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第一枚原子彈成功引爆,隨著巨大的蘑菇雲騰空升起,巨龍真正開始騰飛,整個世界都為之震動!代表著一個民族的能力,一個民族的驕傲,中國從此擁有了保衛家園、捍衛和平、打破帝國壟斷的真正力量!
  
  你們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57年後的今天 “祝賀你們,成功完成首次徑向交會對接,順利進入空間站組合體。預祝在軌順利完成任務!”  今天,1994年出生的高健,先後參與了嫦娥四號、長五B首飛等多次任務 因在神舟十二號任務中他首次擔任北京總排程因多次回覆“北京明白”而火遍全網。  如今,像“北京明白”小哥一樣年輕的面孔們已捧過接力棒,像一顆顆螺絲釘,穩穩紮在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船”上。我們的航天我們的未來正像習總書記所說的“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前方的路會有曲折,但也充滿希望。         
  
  ”一代代的青年人,一代代的航天人正在 以青春之我,建立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中國航天,正年輕!
  
中國航天的寫作素材3
  
  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誌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13年來共有11名中國航天員進入太空。至今完成5次 載人飛行任務2003年,楊利偉38歲,乳白色的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他在太空環繞地球14圈。神舟六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神舟七號飛行任務,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天宮一號”成功與神舟九號交會對接;神舟九號飛船,將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帶上太空。神舟十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8位男性航天員 均為“60後”自2003年神舟五號完成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十餘年時間內,我國共分5次將十位航天員送上太空,其中,男航天員8位,女航天員2位。根據公開資料統計,這十位航天員中,8位男性航天員均為“60後”。其中,特級航天員聶海勝於1964年9月出生,也是10人中年齡的一位,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十位航天員北方人偏多,女性航天員年齡較小。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出生於1978年,2012年,執行神九與天宮一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時僅34歲。另一位女航天員王亞平,是一位“80”後。2013年6月,她和聶海勝、張曉光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當時的王亞平33歲。除陳冬外,從其餘十位航天員的籍貫上看,遼寧、黑龍江、山西各2人,江蘇、湖北、山東、河南各1人。
  
  十三位曾踏入太空的航天員:
  
  神舟五號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點,楊利偉1965年6月21日生人,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神舟六號發射時間:2005年10月12日9點,費俊龍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人。1965年5月出生,特級航天員,副軍職,少將軍銜。聶海勝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人,1964年9月出生,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我國首批航天員。
  
  神舟七號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翟志剛1966年10月出生,黑龍江齊齊哈爾人,中國首批航天員,副軍職,少將軍銜,我國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中國航天員。劉伯明1966年9月出生,黑龍江依安人。我國首批航天員。正師職,大校軍銜。景海鵬1966年10月24日出生,山西省運城人,特級航天員,大校軍銜。中國首批航天員。
  
  神舟九號發射時間: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景海鵬,劉旺1969年3月出生,山西平遙人,2012年6月15日,與景海鵬、劉洋一起被正式選為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第一梯隊成員,主要負責交會對接操作。劉洋(中國首位女航天員)1978年10月6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神舟十號發射時間:2013年6月11日17點38分,聶海勝,張曉光滿族,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人。1966年5月出生,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我國首批航天員。王亞平1980年1月生於山東煙臺。少校軍銜。中國第二批航天員。
  
  神舟十一號發射時間: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景海鵬,陳冬河南洛陽人,1878年12月出生,三級航天員,上校軍銜,中國第二批航天員。
  
  神舟十二號發射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湖南湘潭人,1975年10月出生,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中國第二批航天員。
  
  神舟十三號發射時間:2021年10月16日00時23分,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四川成都人,1980年9月出生,大校軍銜,中國第二批航天員。
  
中國航天的寫作素材4
  
  從神舟十號任務以後,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已經成熟,共計將11名宇航員送入太空,成為世界航天工業新的大國。如今中國將要成為第一個在月球背面實現可控著陸的國家,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在2024年將宇航員送到月球。據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2月29日報道,自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以來,太空競賽已經出現了好幾個里程碑。2003年,中國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結束了俄羅斯和美國對太空超過40年的戰略統治,中國宇航員楊利偉成為進入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三個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2007年8月,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發起“新太空戰略”,決定保留美國“空間行動自由”的權利。該戰略還指出,如果其他國家的行為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將捍衛這一權利甚至拒絕讓對手進入太空。中國的宇宙探索活動由創建於1993年的國家航天局負責。中國的太空計劃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建立的龐大軍工系統的構成部分。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1958年,中國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偉大號召,啟動了人造衛星計劃,代號“581任務”。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了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1970年至1975年間,中國進行了八次太空發射。之後,空間科學技術中心成立。自1976年到1978年進行了四次太空發射,成功率為75%,中國太空計劃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從1979年到1986年中國進行了10次太空發射,成功率提高至80%。1987年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CSSAR,現稱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成立,其研究領域包括空間工程技術、氣候研究、研究和預測,遠端微波感測器和資訊科技。1992年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開始從人民解放軍空軍隊伍中選拔人才,為太空載人飛行計劃培養宇航員。1993年,中國國家航天局成立,負責太空開發計劃,承擔航空航天工業部的職能。航空航天工業部下屬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作為中國太空計劃的主要承包商,履行設計、開發和製造航天器、運載火箭、戰略和戰術導彈系統等任務。中國太空計劃重組10年後,成功實現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成就。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九號,實現了從太空載人到飛船與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的任務。報道稱,從神舟十號任務以後,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已經成熟,共計將11名宇航員送入太空,成為世界航天工業新的大國。如今中國將要成為第一個在月球背面實現可控著陸的國家,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在2024年將宇航員送到月球。11月6日,在廣東珠海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揭開神祕面紗,公開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