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精選

當你讀完一本好書,最重要的就是拿筆寫下自己的感受,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精選,以供參考。

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精選
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精選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複雜,幾乎所有人的心理都會出現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中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讓我覺得釋懷的是,知道人類都是如此,都面對著如此的命運,這讓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不足為奇的了。這也解釋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眾人所謂的優秀成功人士,為何我卻總覺得他們有所欠缺。之前我以為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關,現在我覺得說人格這樣的格調太高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當然包括我),就好像當年金大俠對人類寄予厚望的結果多半是失望。其實我們未必需要擁有那樣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孫未說“英雄和暴君一樣,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們所應該做的,其實是追求我們心靈的開闊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從書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靈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當然沒權利做出這樣的結論,不過派克就比我有資格多了吧,呵呵。因為這條路很難,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斷地學習,如此種.種也讓我感覺到壓力,而且因為多數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會感覺到寂寞。

我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說過其實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醫生,某些心理醫生其實只是把你改造成社會所接受的模式,而讓你徹底失去了自己――這個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說中已經表現過了――“現代心理治療目標是讓患者恢復‘正常’,用統一標準規範人們的生活,結果只能令個性萎縮,變得淺薄而蒼白。”而且心理健康也並非總是陽光活潑,毫無陰影。事實上,“抑鬱造成的空虛,乃是思緒和情感的溫床;年齡的增長和衰老,可以促使我們關注心靈;死亡讓人更強烈的瞭解到生命的意義;深刻體會眼前生活的空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純真,這對心靈也是有好處的。”

哈哈,說起來他的太多話我都覺得凝鍊得很好,很有道理。比如“信仰並不僅僅來源於高遠的精神境界,也來源於心靈的深淵――每個人心底最私密的地方。”――就如同《上海的金枝玉葉》中的戴西“原來一個人沒有信仰,也可以非常堅韌。一個人不是為了大眾而吃苦,也可以保持頑強的尊嚴”。關鍵還是在於,你究竟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然而,放棄對外界的依附,而回到自己的心靈,是相當困難的。就好像佛教說,佛不在外界,佛只在自己心裡,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要發掘出自己心中的佛性實在也是太難了。

“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了自我界限,寂寞消失了,代之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彷彿體會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我們又變得強大有力。”正因為愛情如此狂熱激動,所以很長時期我們會以為愛情無所不能,可以幫我們排除萬難,對方就是我們僅需的一切(當然,現在患有“愛無能”的患者除外。),然而,“這種因為機遇和緣分,不請自來,讓我們暫時失去自我,無法做出理智選擇的愛情,只是真愛偉大而神奇的佈局的一部分,它讓我們提前品嚐到愛的滋味。因為它並非真愛,所以它最終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消褪崩塌,事實上我們想要獲得持續的狂喜,達到涅磐和永生的境界,獲得神性的啟發,我們就必須體驗到真愛是什麼,愛的感覺是什麼,並且要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這裡派克提到了很多次的“神性”,不接受宗教的朋友或許會覺得反感,但是其實派克其並不是那種狹隘排他的教徒,他稱自己為“離經叛道”的天主教徒,卻一直擔負著關懷他人心靈的“心靈牧師”的工作。他所指的神性是我們心靈中的神性,絕不侷限於宗教。看起來要想獲得真愛也是讓人倍感壓力的一件事,男女間直接的相吸,緣分的牽引,愛戀的錯覺及無法自拔,迷失自我也許痛苦,付出的代價也許高昂,卻都只是順著自己的性子,所心所欲,而要想獲得真愛,則“必須讓雙方的心靈得到成長和完善,幫助彼此心智成熟,即使在愛的激情過後,仍能醉心於那種美好的感覺”,要兩個人都付出艱苦的努力啊,想起來,的確非常困難。

“成熟的心靈必須保持中立,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悖論,特別不要輕易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關於孩童的說法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比如我們可能會刻意追求成熟而擯棄幼稚――“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內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無依,另一方面卻又躍躍欲試。要關懷心中的孩童,我們就必須面對自己較為低極的本性――無法控制的情感,愚蠢癲狂的願望,以及各種形式的軟弱無助。我們必須接納這種流浪、迷失和無助。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停止生長,甚至必須後退,因為‘小孩’本來就意味著沒有長大。童心是心靈的一個側面,而心靈的任何層面遭到漠視,都會成為痛苦的根源。”

有觀點認為嬰兒是無罪的,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是神性的,但是同時他們也是不能獨立生存的。“我們不是要變成犧牲自我,最後只剩下潛意識的嬰兒;也並非要變成高高在上,遠遠超越日常生活,自以為所向無敵,對凡俗生活的弱點和缺陷也絲毫不感興趣的少年;我們最終要找到自己的內涵和分量,落回地面,培養出成熟、自覺的自我,承擔痛苦和責任,進而發展成神性的自我。”偉大的哲人也會讓自己時而像小孩一樣的放鬆和玩耍,“事實上孩童的‘無知’才蘊涵著無數可能,我們必須時而設法忘記那些阻礙我們領悟真理的知識”,這也就是禪宗所說的“空”的境界。我們追求理想,但是我們同時也要面對現實,我們有時要追求超脫,但是也必須控制自己的虐待傾向。

“我們不應該把人體視為機器,把思想視為一系列生化反應的結合,把人類世界視為人類智力與科技創造的奇蹟,事實上,人的身體是心靈的外在體現,我們應該體會身體所表現出來的詩情畫意,內心中的意象與大自然和文化意象同樣重要。我們需要聆聽身體與心靈的節奏、音調、和聲與不和諧的音符,醫生在治療疾病時,也需要這種聆聽,我們應該將身體從‘行屍走肉’的狀態中解脫出來,重新與心靈融為一體。”看到這種觀點,其實讓我感覺很焦慮,現在的醫生都已經演變成直接把患者的症狀輸入電腦,從資料庫中搜尋可能的疾病,然後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病情,最終得出可能的結論。如果讓病人花錢買藥更加有賺頭,更加有效率,那就不太可能鼓勵病人靠自身的免疫力去獲得更自然的康復,這種狀態與“關懷心靈”差得太遠了。

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精選

看完三本《少有人走的路》,感覺作者派克先生還真是很了不起啊,這個系列寫得很深刻透徹,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讓人在覺得釋懷的同時又感覺到壓力。就好像派克所說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個人卻可能以為自己的心靈旅程是獨一無二的,而派克告訴我們,其實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實他人亦然;沒有絕對幸福的童年,把一切歸咎於童年受到的傷害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謂人性,並不是指一成不變的某種特質,其實是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的;人們會覺得始終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視心靈;而當心靈被忽視壓抑得太久,就會通過別的症候表現出來。呵呵,這篇讀書筆記其實幾乎還是抄錄的派克先生的話,我不過是按我的需要把它們串聯了一下。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複雜,幾乎所有人的心理都會出現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中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讓我覺得釋懷的是,知道人類都是如此,都面對著如此的命運,這讓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不足為奇的了。這也解釋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眾人所謂的優秀成功人士,為何我卻總覺得他們有所欠缺。之前我以為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關,現在我覺得說人格這樣的格調太高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當然包括我),就好像當年金大俠對人類寄予厚望的結果多半是失望。其實我們未必需要擁有那樣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孫未說“英雄和暴君一樣,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們所應該做的,其實是追求我們心靈的開闊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從書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靈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當然沒權利做出這樣的結論,不過派克就比我有資格多了吧,呵呵。因為這條路很難,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斷地學習,如此種種也讓我感覺到壓力,而且因為多數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會感覺到寂寞。

我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說過其實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醫生,某些心理醫生其實只是把你改造成社會所接受的模式,而讓你徹底失去了自己——這個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說中已經表現過了——“現代心理治療目標是讓患者恢復‘正常’,用統一標準規範人們的生活,結果只能令個性萎縮,變得淺薄而蒼白。”而且心理健康也並非總是陽光活潑,毫無陰影。事實上,“抑鬱造成的空虛,乃是思緒和情感的溫床;年齡的增長和衰老,可以促使我們關注心靈;死亡讓人更強烈的瞭解到生命的意義;深刻體會眼前生活的空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純真,這對心靈也是有好處的。”

哈哈,說起來他的太多話我都覺得凝鍊得很好,很有道理。比如“信仰並不僅僅來源於高遠的精神境界,也來源於心靈的深淵——每個人心底最私密的地方。”——就如同《上海的金枝玉葉》中的戴西“原來一個人沒有信仰,也可以非常堅韌。一個人不是為了大眾而吃苦,也可以保持頑強的尊嚴”。關鍵還是在於,你究竟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然而,放棄對外界的依附,而回到自己的心靈,是相當困難的。就好像佛教說,佛不在外界,佛只在自己心裡,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要發掘出自己心中的佛性實在也是太難了。“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了自我界限,寂寞消失了,代之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彷彿體會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我們又變得強大有力。”正因為愛情如此狂熱激動,所以很長時期我們會以為愛情無所不能,可以幫我們排除萬難,對方就是我們僅需的一切,然而,“這種因為機遇和緣分,不請自來,讓我們暫時失去自我,無法做出理智選擇的愛情,只是真愛偉大而神奇的佈局的一部分,它讓我們提前品嚐到愛的滋味。因為它並非真愛,所以它最終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消褪崩塌,事實上我們想要獲得持續的狂喜,達到涅磐和永生的境界,獲得神性的啟發,我們就必須體驗到真愛是什麼,愛的感覺是什麼,並且要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這裡派克提到了很多次的“神性”,不接受宗教的朋友或許會覺得反感,但是其實派克其並不是那種狹隘排他的教徒,他稱自己為“離經叛道”的天主教徒,卻一直擔負著關懷他人心靈的“心靈牧師”的工作。他所指的神性是我們心靈中的神性,絕不侷限於宗教。看起來要想獲得真愛也是讓人倍感壓力的一件事,男女間直接的相吸。

關於《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精選

我們永遠在成長的路上,不管現在年齡有多大,心理建設,學習愛,學習獨立一直是每個人必修的課程。

偶然在一個公眾號的推薦下買了這套心理學的叢書,開始讀第一本已經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吸引,沒有生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沒有刻板僵化的做人道理。作者用一個個生動、真實存在的不同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分析我們為什麼會是現在的自己,告訴大家怎樣去面對自己,怎樣解開心結,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快樂負責。

"先苦後甜、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作者給我們講了如何應用這4條規矩來承受痛苦和解決問題。看似很簡單的幾條規矩,我們也從小就懂的東西,但是真正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起來卻不容易做到。

學會"先苦後甜"其實可以成為我們在工作中解決拖延症的辦法,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快樂。如果總覺得一天的時間不夠完成工作,也許就該嘗試先把棘手的工作排在前面,先解決了困難的事兒,這樣的結果就是前面比較痛苦,後面就是幸福,快樂的時間大大多於痛苦的時間,這樣的一天工作效率會有所提升。

"承擔責任"和"忠於事實"是每個人都要勇敢面對的,人是本能性的趨利避害的,有時候我們會為了減少痛苦迴避責任,逃避事實,以得到暫時的安寧。可是問題不因為迴避就能消失,只有當我們能忠於事實,承擔責任我,才能真的去解決問題。我們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在接受新的資訊、新的事物,修訂人生的地圖,使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更加完整。生活中、工作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在我們面前,挑剔的領導,難寫的報告,沒完沒了的瑣事,但我們只要能調整自己,讓自己認識到事實存在的必然性,然後承擔起責任,不找藉口,更加努力的去解決困難,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難。

"保持平衡"是我們心理建設上最重要的環節。不寄望與別人來規劃指導我們的人生軌跡,有舍有得,找到一個平衡點。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能既能勇敢的承擔責任又能拒絕不合理的要求,讓我們能為了提高效率學會承受痛苦,又能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學習保持平衡也就是逐漸心智成熟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判斷,什麼是可以放棄的東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要不斷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逐漸成為一個自律而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