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關於悲慘世界讀後感熱門範文示例三篇

《悲慘世界》這本書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理性,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養,你還在為寫相關的讀後感而惆悵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最新關於悲慘世界讀後感熱門範文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最新關於悲慘世界讀後感熱門範文示例三篇
悲慘世界讀後感 篇1

要問可曾有一本書讓你震撼到掩面痛哭?我的回答是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

有人說:你對生活的冷暖認知越多,《悲慘世界》就越能讓你熱淚盈眶!這也就是我讀這本書時最大的感觸,不知要看盡世間多少的人情冷暖才能讀懂雨果的《悲慘世界》,有時候在讀的過程中,那種悲慟隨即而來,無以言表,內心卻無比清醒——我要帶著同情去看待這個世界,哪怕它美好的無所漏洞,哪怕它滿目瘡痍。

生命不能承受之苦,人性不能承受之痛,《悲慘世界》中全都徹徹底底地表現出來了。然而讓我深受感動的是讓瓦讓坐了19年牢獄之後,用他的善意將復仇之路轉變為自我救贖之路。是啊,自我救贖之旅道阻且長,可有人真正的做到以德報怨,善待世間。讓瓦讓只不過是為了姐姐的幾個飢餓的孩子偷了塊麵包,便被抓去蹲了牢獄,那19年的苦役生活,讓他忘記了自己是否還有親人,是否能像個正常人生活,在米埃裡教主的教化下,他開始自己的救贖之路,用自己的能力幫助窮人,殘疾人,替病人付療傷費,只要是能幫助別人的他都做了,成為市長也是他憑著自己的能力做到的,無奈於社會的黑暗,他太過於善良,以至於又淪為人人棄而遠之的苦役犯、在逃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他的心靈一次次的遭受到重創,可從未抱怨過,仍想著在芳蒂娜面前答應的幫她贖回女兒,是的,這個可憐的老人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天使——珂賽特,他將他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女孩子,她陪著她成長,和生活戰鬥,好似那些悲慘的事也隨著這短暫的幸福能消失。他太善良,遇到抓他的警察雅偉爾被綁時,竟沒有想過殺掉他,居然以德報怨,救了他。讓人難以相信,原來一個人可以這樣善良,原來一個人的善良竟能帶來巨大的災禍。不管你曾做過多少好事,但被大多數人記住的是你犯過的錯,不會有人因你拯救了世界而感動,卻因你的犯錯將你驅逐,我看到了人性的可怕與悲哀。

縱然生活中再黑暗,還好尚有一絲人性之光。讓瓦讓在扶養珂賽特的過程中,感受到無盡的愛與美好,我想這也該是命運對他善意的饋贈吧,他從入獄那一刻起就沒有了兄弟姐妹,沒有侄子外甥,沒有老婆孩子,沒有父母。他感受不到被人陪伴疼愛的滋味,但在珂賽特那裡他都找到了,這是他最幸運的一處。

悲慘世界讀後感 篇2

最近,我讀了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享譽世界的代表作之一《悲慘世界》。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平民冉阿讓由於飢餓過度偷了一個麵包,使他在監獄裡度過了黑暗的19年。出獄後,他受到了人們的歧視,受到一次又一次不公平的對待,冉阿讓再度陷入絕望之中,他決定報復這個社會。就在他實行報復行竊大主教的第二天就被警察抓住,以為將再次面臨牢獄之災的時候,奇蹟出現了,這位善良的主教沒有告發他,而是用他的仁慈之心改變了冉阿讓的後半生,幾年後,他改換身份,盡全力幫助別人,想多做些好事來彌補從前犯下的罪過。但當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後,都帶著歧視、刻薄的眼光看他。最後,冉阿讓奮不顧身地將在街壘戰中受傷的馬利尤斯救出,成全了一對年輕人的婚姻,但自己卻一度受到誤解,抑鬱成疾,最終悽慘地死去了。

“人間所有的勇氣,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質,所有的神聖精神,他都具備。”這是在小說末尾,貴族青年馬利尤斯知道冉阿讓的身份後對他發出的評價。

有時候,人犯錯不是因為自身的問題,而是因為被逼到了黑暗的角落,如果能給犯錯的人一束陽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從黑暗中走出來,那該產生多麼巨大的變化呀!

雨果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法律:高階的法律是仁慈和愛,它可以杜絕罪惡,喚醒良知;低階的法律是刑罰,它只會激起人的反叛心而加深犯罪。前者體現者為卡福汝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愛喚醒了冉阿讓的良知,使他成為真正的人;而後者的代表是警探沙威,他如鷹犬一樣跟蹤冉阿讓,迫害走投無路的芳汀,如冷血動物,他最後的投河,標誌著當時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

“只有愛,才能消滅世界上的一切不幸”現實生活中,平凡的愛隨處可見:當你沮喪不已時那溫暖的擁抱;當你激動萬分時那熱情的擊掌;當你憤怒難堪時那理解的目光……是的,愛或是一句親切的問候,或是嚴厲的批評,或是人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愛或許只是一個微小的動作。

願人與人之間少一點自私、貪婪和算計;願我們每個人都像冉阿讓一樣懷著一顆博愛、寬容、感恩的心去看待這個社會,去對待周圍的人;願人們的靈魂都是高尚、謙卑的。這樣,不論你的出身、地位、學歷、財產如何,你只要有一顆高尚純潔的心靈,就可以照亮身邊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稱得上一個真正高貴的人!

悲慘世界讀後感 篇3

淺讀《悲慘世界》,我看到了仁慈善良的卞福卡主教,令人同情的冉阿讓,被男人花言巧語所欺騙的芳汀。

在那個灰暗的時代,女人是毫無地位和自由可言的。純潔善良的芳汀捲入了一個愛情的遊戲,被無情欺騙,為多羅米埃生下孩子,多羅米埃隨即逃跑,留下芳汀和她幼小的孩子。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她不得不離開巴黎寄養珂賽特,回鄉謀生。我想她在巴黎一定是一個美麗、令人憐惜的人吧。在女人最美好的年華里,成為一個普通至極的夫人。

禍不單行,她將女兒託付給一對旅館夫妻,在社會的打壓下,德納第夫妻將自己的本性暴露,勒索芳汀的錢,並且對珂賽特並不好。而她在鄉里工作時,被人們發現她有一個孩子便被迫離職。德納第夫婦得寸進尺謊稱珂賽特身患重病。不停的勒索芳汀,芳汀賣掉明媚的金髮,潔白的牙齒,最後淪為一個娼妓。

恰巧社會對這個單親母親偏見極大,給了她莫大的壓力,她還是一個剛接觸社會的年輕女人,在社會的沉重打擊下,她遇見了冉阿讓,他把芳汀從警局救出,送到醫院,承諾幫助芳汀接回孩子。希望之光終於出現。而冉阿讓這時正處在人生的岔路口,是繼續當市長還是勇敢的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讓他不斷猶豫並且這個問題還影響著芳汀日後的生活。

所以,當警察出現在醫院,本就病入膏肓的芳汀,驚嚇過度,當得知冉阿讓即將被逮捕,無法再見到女兒,悲傷之下,命喪黃泉。

若芳汀沒有生下珂賽特,命運是不是會不同。為什麼芳汀選擇生下珂賽特?女人在那個水深火熱的灰暗社會,必須保持貞潔。她本是專一善良的人,可終究錯付了人。孩子是無辜的,或許是她對多羅米埃僅存的愛吧,亦或許是她心裡最深沉的母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