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5篇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學鑑賞,啟發他人的閱讀興趣,在寫讀後感時,我們要注意分析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性格、主題等要素,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海子的詩的讀後感5篇,感謝您的參閱。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5篇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篇1

清澈碧海,遼闊藍天;純潔海子,永念心間。——題記

桌上的檯燈灑下一片柔和的光芒,泛黃的紙張在風中撲簌。越過紙張,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邊礁石上,是駐足遠望的海子。浪花片片撲打著岸邊,一點點,一點點地淹沒我的心緒。

海子曾說:"我要做遠方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他心向遠方卻又被現實捆綁,,渴望浪漫卻又飢寒交迫。他有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戀之情,和對於生命的世俗崇高的激動和關懷。他的詩率真且熱情,脆弱而敏感。他從不甘於寂寞,在他壓抑的心靈深處,有著奔騰不息,永不言棄的地火。“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去建築祖國的語言,我甘願一切從頭開始。”這是他內心深處的愛國熱情,是詩人的勇敢!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吶喊!

海子的詩,從《亞洲銅》開始,到《春天,十個海子》結束。無一不抒發了他對現實社會的讚美,和對無法融入的遺憾。可海子就是海子,他不會為了別的放棄自己所深愛的詩歌。他渴望現實社會,卻又獨自活在自己構造的童話般的世界裡。一天又一天,海子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深,在此之下,偏執的海子橫臥在鐵軌上,聽著遠方傳來的火車鳴笛聲,微笑著閉上了眼睛。藍天依舊清澈,花兒開得正好。詩人海子放下了心中的執念,輕輕地,悄悄地,飛向自己理想的天堂國度。

我讀到這,不由得心下可惜。海子,你為什麼不能放下手中的筆桿,走出房間來看一看?為什麼不能學著與現實好好相處?你曾說:“我無限的熱愛著新的一日,從黎明到黃昏,陽光充足,勝過一切過去的詩。”這,也是你內心深處永恆的渴望吧。你也知道自己與現實背離,卻始終不肯逃脫詩歌。它是你的生命,是你崇高的信仰。你為了它,放棄了世俗的美好,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可海子,也有內心深處的柔情。他說:“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他懷念故鄉,他熱愛祖國,他懷念父親。他也曾有過心動,“翻過沙漠,你是鎮子上最令人難忘的姑娘。”他也是普通人,如你我一樣。他也需要關懷,渴望溫暖。可沒有人真正懂他。

輕風拂過,海子佇立在那裡,無聲地,卻悄悄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篇2

夢想,這兩個字彷彿有一種魔力,縈繞嘴邊,脣齒生香,卻有千鈞萬鈞的力量。聲聲念念間,充盈著聖潔的意味,使人不自主地目光澄澈、虔誠,心嚮往之。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我想起他了,海子。一個把自己稱作海之子的人,一定有大海般乾淨、永不沉淪的靈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細細讀來,只覺得有一股清新潮潤的春天氣息撲面而來,眼前是一幅明麗的畫,使人不禁聯想到生命的廣闊與美好。“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環遊世界”,他的夢想,簡單而純粹。就是因為一顆心太過空靈,夢想太過乾淨,誰能看出明亮背後的幽暗,誰會把臥軌自殺和一個抒情詩圖騰般的人物聯絡在一起?在那樣一個缺乏精神和價值尺度的時代,海子,作為一個精神的拾荒者,單薄的翅膀承載不了夢想的重量,終於隕落了。或許吧,這個渴望飛翔的人註定要死於大地,但是誰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種飛翔,從而擺脫漫長的黑夜、根深蒂固的靈之苦,呼應黎明中彌賽亞洪亮的召喚?死只一次,有夢相伴,亦是安慰。

世間女子,獨她。少女初長成,她便在心中隱隱埋下了一個念頭:她理應要成為這廣天廣地之間的絕好的女子,理應不能庸碌一生。徐志摩愛她,樑思成愛她,金嶽霖也愛她。懂得愛與被愛,知足,珍重,步步輕盈,是,她早已隔著如許煙波歲月,隔著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書頁中的一個剪影。如果說林徽因一生的價值只是虜獲了三位才子的心,那也是不公平的。人們說,心懷夢想的女子,堅硬如水。在建築方面,她是中國第一代女建築學家。即使是拖著帶病的柔弱軀體,每一張圖紙,每一次考察,她都是以心測繪,以愛度量。而在文學上,“太太客廳”裡,她秀口一吐,便是一部美麗的書。蕭乾也讚歎道:我常常折服於徽音過人的藝術悟性。我說,愛與夢想,是她一生之維繫。她以愛餵養遙遠夢想,又以夢想慰藉愛之荒涼。

夢想,真的有一種神祕而篤定的力量,它可以讓人們心甘情願地受苦,懷抱著哪怕微弱的希望,在浴火中等待涅槃。俞洪敏說,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留下一些讓自己熱淚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是白過的。我們生命的起點由不得你選擇,但是我們生命的終點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是的,我們總是有夢相伴,在生命的遲暮與最初。不管是女孩子兒時對一條白色公主裙的希冀,還是求學時代希望得到明朗未來的青睞,夢想,無謂大小,總在左右。

如果有一天我們湮沒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而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站在青春拐彎的地方,對於夢想這個美好的意象,依然沒有很清晰的輪廓。但我清楚的知道我有夢想啊,不卑微也不巨集大,是足夠浸潤身心的那種。我願把它當成種子埋在心裡,澆灌它,呵護它,盡我所能。總有一天,它會長成它應該長成的樣子,一朵潔白的花,或是一棵青翠的小樹,我都愛。我等待著。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篇3

喜歡詩歌,不同心情喜歡讀不同的詩。《海子的詩》放在書架外沿,最常讀的時刻,是黃昏,翻開海子的詩,彷彿一座安寧的燈塔,帶你靜靜向過去回望。

有趣的是,不同時期讀同一首詩,理解和感受又不相同。這時便能清楚地感到時光在流逝。海子,這個年輕的詩人死在春天,如今整個中國都在面向大海,渴望春暖花開,也有越來越多心靈在他的詩中相聚,彷彿在默默作證,這個蔑視死亡的天才交出的是生命,收穫的是永恆。

也許,海子詩歌真正可貴的,是他深遂的哲學思維,比干剖心的赤子情懷,以及將諸多西方現代詩歌手法與漢語言創造性的結合。在他筆下,語言和詩歌莊重神聖,肩負著歷史的使命,被生命的火燒過。

對我而言,海子是一個民族文化覺醒的先行者,一個身體力行擁抱太陽與光明的預言家和殉道者。他是詩歌本身的祭品,而他的詩歌,則是種子的衣裳。他信心十足地期待著一粒種子死後的春暖花開,不是個人的聲望,而是時代精神的預言。

作為一個時代詩人,海子意識到自己身上揹負的使命,他從來不為自己而活。他渴望成為太陽,我的理解是,不僅是文化中的意象,詩歌上的追求,而是一種基督精神的自我實現。海子是善良的,溫和的,顧城可以為追求謝燁睡在她的家門口,而海子在女友父母反對後,走到她的家門口,還是悄悄離開。同樣,他不會傷害任何人,能夠傷害的,只是他自己。自我犧牲的博愛精神令他渴望燃燒,獻出自己。

最難得的一點是,他雖然年輕,但熟讀各大文明經典,其學識與雄心是一般人所難以想象的。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俯瞰世界,不僅敏銳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性格的不足,(他認為中國人缺少陽性氣質和獻身精神,沒有與萬物共榮辱的情懷,即光照萬物,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太陽精神)且對西方理念有著深刻的認識與主動的汲取,因此,胸懷天下的他潛意識裡有著濃郁的悲情和使命意識,這種具有悲情和使命的抗爭幾乎浸透所有的作品,他渴望火,渴望燃燒,渴望民族性情與生命意識的自我更新,渴望重建人類家園的屋頂,而他寧肯為此而死,成為太陽,為了光照萬物,燃燒自己而獻出生命。

也許就是他的理想:“拋棄文人趣味,直接關注生命存在本身生命;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結合,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他的雄心不在於詩歌本身,而在於詩歌背後人類生命的本質。他的詩學,在某種意義上,提升了詩歌在中國人精神中的地位,中國盛產詩歌,但沒有人會將它提升為生命本質的高度,作為精神理想,甚至獻出生命。如果說有同類。應當是曹雪芹吧,《紅樓夢》本質是一首大詩。

葦岸是最欣賞和了解海子的散文家,他曾這樣回憶,海子涉世簡單,閱讀淵博,象海水一樣,單純而深厚。他吃驚於海子的閱讀量和速度,認為他對詩歌的過去了如指掌。事實上,海子的閱讀不僅限於人文,還涉及化學、數學、生物學等諸多知識領域。甚至寫過專業論文。

葦岸是海子的知音,就我個人觀感而言,葦岸所寫的散文,無論思想的境界、文字的凝鍊還是溫暖與詩意,在當代作家中少人能及。他崇尚博愛的人性,注重心靈生活,提倡節制與素食,並身體力行。前幾年,他默默地死去了,他請求人在撒骨灰時為他朗誦雅姆的詩歌《為他人的幸福而祈禱》。

遺憾的是,如此偉大的人格,在世時少有人關注,如今所有的書店都買不到他的書(十幾年前在海口新華書店的打折區有看到),他發出的聲音有著神性的光芒,微弱而永不止息。彷彿在提醒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原本有著自己的英雄,他們在把我們精神的火種高高擎起,用生命燃燒。

不止海子,不止葦岸,相信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默默中堅持。不同以往的英雄,今天我們這個社會真正可敬的品質,也許是靈魂深處的一種堅持,對自我,對良知,對信念。如果從大的角度講,意識與文化的覺醒與更新是一個時代的任務,每個人至少可以對自己負責。這樣的人多了,如海子所願,整個民族和國家,甚至人類,會逐漸從形式到內容完成一次浴火重生的歷程。

在寫作特色與技巧方面,海子自己認為,他的短詩是絕對抒情的,有一種刀劈斧砍的力量。《海子的詩》後記裡認為,寓言、純粹的歌詠和遙想式的傾訴是其三種基本的方式。新浪讀書網上《海子傳》則這樣總結,他破壞固有的語言體系結構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特方法,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結構模式。他的語言如同一個魔術師在表演,令人眼花繚亂又美不勝收。

對我個人而言,最初讀海子,是原創文字帶來的奇妙感受,溫厚純淨,卻耳目一新,同樣簡單的字句,在他筆下彷彿施了魔法,寥寥幾行,便深入骨髓,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彷彿就是身邊的尋常事物,卻又靜靜地放著光。文字極其精煉,如同鍛打後的純金,毫無許多現代詩歌的鋪排、誇張與晦澀。他彷彿一個行吟詩人在流浪,有抗爭,有悲情,有懷戀,但舉目四望,處處是河流大地和青草土塊,

讀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海子的寫作特色可以用他的一句詩來概括:泥土高濺,撲打面頰!凝鍊簡單的文字,神祕的象徵與比喻,童話般的想象,樸素溫厚的鄉土氣息,哀而不傷的壓抑情感,抒情與畫面相結合,字句打破常規組合,通感廣泛運用,融合口語的親切、歌謠的夢幻、俳句的哲思,形成虛實結合的節奏感……

而將這一切技巧點石成金的,是他的赤誠。他的詩,是他所有吃進去的東西,被血與火淬鍊後捧出的丹。因此,海子所有的文字,都是他自己,也幾乎都有土塊的氣息,溫和、憂傷而芬芳,積澱著深深的記憶。麥地之子,實在是很形象的比喻。

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大詩據說少有人能夠進入,但在結構上頗有建樹。沒有讀過他的大詩,只在選集中見到一些片斷,詩藝令人折服,隨便掰一塊下來就是金子,但總體感覺,在他將雄心和哲思落到實處時,除了自己,找不到有力的依託。在短詩中,海子大都做到了虛實結合,如果寓意較玄奧,意象與表述會較實,如果寓意較顯,意象和表述會較虛。但他的大詩,構築的是雙虛的世界,玄而又玄,無論人物、意象還是情節,缺乏真實感,沒有路牌和導遊,讀者找不到扶手可以抓住,踩不到地面可以行走,因此,只能遠遠感受到力與火,還有燃燒的激情,但無法靠近。令人歎為觀止的是,詩中的寓意與象徵幾乎無處不在,海子憑藉一腔激情,以童話中的人物打造史詩的氣魄,驚世駭俗地挑戰著人們的審美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影子要少一點,相信作為一箇中國人,這是他骨子裡的血脈,即使沒有強調,也無所不在,而且,他成功地以現代手法和現代語言營造出了古詩的意境。但客觀上講,這一塊的相對薄弱,雖然有助於保留少年的純淨與激情,卻在詩歌厚度廣度方面,失去了很重要也很廣袤的大片沃野和天空,也失去了一些橋樑和讀者。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所謂特色與風格,總是有得有失。

也許,海子完成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首詩,是他自己,以他生命的獻祭,完成了理想中彌賽亞的大詩,將太陽的光芒射入億萬人的心靈。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篇4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海子

一個挫折,不代表失敗;一次勝利,不代表成功。所以當期中考試失利的時候,我想,我真的該努力了。

付出一份努力,一份汗水,就會收穫一份成果。而我的學習狀態,在這一段時間裡真的是十分不佳,不努力,得過且過…….或許我是驕傲了吧!以為自己不太努力也能湊合著學,湊合著考試,以為我差一點也不會差太多,結果摔了一個大跟頭。

但我不想哭,不想落後。

得知成績的那天晚上,晚自習的時候,我用了兩小時來發呆,想我的成績,我的學習,我的態度,我的狀態。臉上全是默然和漠然,心中全是沉寂與悵惘。心像一直在下墜,墜入無底的深淵之中,盲目、恐懼、無望齊齊登場,把我逼入絕境,身後沒有退路,只能面對,在逼仄的絕境中面對現實。

晚上睡覺時還是忍不住哭出來了,我只能躲在被子裡鳴咽,只能張大了嘴,任眼淚滑過眼角,溫熱,溼潤。

第二天依舊過,依舊學習,依舊想努力。可我不知道我從哪裡找動力,我至今沒有打電話到家裡,我不想向爸媽說,我考砸了,即使知道他們從來沒有為了學習上的事情給過我壓力。因為我不想讓他們還花費精力來撫慰我的不開心。

有人說,幸福是勇氣的一種形式,我很喜歡這句話。幸福,來源於勇氣;幸福,產生了勇氣,那麼,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我想做一個幸福的人,但我更想做一個努力的人,做一個認真的人,做一個優秀的人。把學習搞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和愉悅,才能讓此刻的我不背上精神的重擔,才能讓我的高中階段充實而美好,才能讓我在人生的長途旅行中走得更遠。

沒有什麼難以面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切的美好我都擁有了,足夠戰勝我所面對的重重障礙和懶惰。我想,那麼就讓我從此刻開始加油吧!

納蘭容若有一句詞寫的好:“人生若只如初見。”他本是寫友情的,我暫且借來指一下態度吧!若只如初,我還是那樣的勤勤懇懇,雖不知天有多高,但我找得到方向,我知道自己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投入了全部精力,這樣就好了吧!找回自己的本真,找到自己的路,行走在自己的路上。

我暫不想在此刻定下我要考進多少名的目標。我還是我,那個想要努力學好的女孩,想超越自己而讓自己滿意的女孩。

既然選擇了遠方,需要的便只是風雨兼程。

把過去一月的學習狀態通通捨棄,從現在起,努力而認真地學習。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的詩的讀後感篇5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節選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在這個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城市裡,天空對下雨格外鍾愛。

尤其是空氣溼潤的3月,每一座建築物的每一層裡總是膩著一層黏液,踩來踩去的地板總有灰塵混雜著雨水的髒水跡,廣泛一地分佈著。細菌特別喜歡這些天氣,它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的膨脹發展,肥碩得叫人匪夷所思。

城市包裹在潮溼的空氣之中,每一個簷角、每一盞路燈、每一寸路面,都聚著半透明的水汽。偶爾有明媚的日子,城市中的樓房的每一個立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都閃閃發光,像塗上了一層銀光粉。雨後水珠有的從凹凸不平的樹皮上滑落,落在泥土裡,無聲無息,無人知曉。還有的從枝條間滾落的,發出泠泠的聲響。

說起3月,我想起了那個在20世紀70年代崛起,卻長期不被世人理解的詩人,他有一個很溫暖的名字——海子。那個用雋永清新的語言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篇對所有人的祝福詩篇的人,在3月,這個溼潤的季節,他選擇了在山海關終結自己的生命。他審視個體生命的終極價值,質疑生存的本質和存在的理由,他生於3月,卻選擇3月離開,他留給了讀者數百首美麗的詩篇。

而3月的廣州,被濃厚的水汽滋潤,天地萬物愈發美豔,這是個溼得滴水的城市。

春的腳步開始緩慢移動,如同一本耐人尋味的書,一頁一頁的輕翻,終於,翻到了四月。

夏季即將來臨,3月的潮溼早已不再,更多的時候是豔陽高照。3月充分的雨水的滋潤,樹木早已抽芽生長,遇到和煦的陽光就更加瘋狂。從嫩芽時青翠欲滴的嫩綠色,到滿眼閃亮的碧綠。朵朵花兒就在這綠的海洋中冒出了粉嫩的花骨朵。彷彿只等一聲號令,爭相怒放,盡情釋放自身的美豔。

或許你沒有發現,路邊花壇裡的,有一抹嬌小的嫩黃色,相比於這微弱的嫩黃,更多得是鬱鬱蔥蔥的翠綠的青草。這抹鮮豔而微弱的嫩黃就是常被我們忽略的小雛菊。我記得國小時有學過讚美雛菊的文章,文中所表現的雛菊在默默奉獻,卻不求回報。確實如此,有多少路人留意到這嬌小的花兒,有多少路人會把目光放在這微不足道的花兒身上。殊不知,這眾多的嬌小,眾多的微不足道,卻為美麗的廣州更添一筆明亮的暖彩。

4月的廣州,在豐潤的水汽之後迎來了一個蓬勃生長的時光,溫暖的陽光,打在地上,照綠了嫩嫩的新芽,照開了嬌嫩的花骨朵。

在4月過後,耐人尋味的書即將邁向終結,可不同於那轟轟烈烈的故事,他的結尾悄無聲息,耐人尋味。

五一過後,春季邁向了最後的階段,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或許你認為初夏還在春季,是的,那正是春耐人尋味的地方。她不像夏走向秋那樣,天氣會迅速乾燥,樹葉變黃,也不像秋至冬那樣,要裹上厚厚的一層棉襖,更不會像冬迴歸春那樣,樹木抽芽得迅速。慢慢的,緩緩的過渡,從輕柔溼潤的春季來到緊張熱烈的夏季。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然是一種海市蜃樓,然而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種明麗的幸福感受。他希望每一個人,無論是親人還是陌生人都可以在塵世中獲得幸福。就像春季那樣,用最初的生長為萬物做鋪墊,願萬物在其餘三季能夠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