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昆蟲記》讀後感作文700字三篇

      瞭解昆蟲的世界,使我大開眼界,但我更佩服法布林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神和他那種百折不撓的毅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個人感想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昆蟲記》讀後感作文700字三篇

《昆蟲記》讀後感作文700字1

在鄉間小鎮的一處荒宅中,有一個昆蟲的樂園——荒石園。園中有一個孜孜不倦的昆蟲學家手持放大鏡,津津有味地觀察著他的“孩子們”——形形色色的昆蟲。追隨著法布林的《昆蟲記》中一行行的文字,展開一次昆蟲世界的旅行。

也許你會認為:昆蟲學家最殘忍了,成天抓來一隻又一隻無辜的小蟲子解剖,還以蟲子們的犧牲換來昆蟲學家的科學成就。但是法布林卻與普通的昆蟲家截然不同,他總是在荒石園中觀察著活生生的蟲子,自由、毫無憂慮地生活著,法布林有時將自己想象成一隻活蹦亂跳的蟲子,與昆蟲們一同生活在美好、自由的昆蟲樂園裡。怪不得法布林對一般的昆蟲學家說:“你們探究死亡,我探究生命。”

法布林不僅擅長觀察昆蟲,做觀察報告,他還很擅長讀懂昆蟲的心理,與昆蟲溝通。

法布林在寫綠蟈蟈兒時,他不僅迷於蟈蟈華麗的`外貌,還驚喜於綠蟈蟈兒的凶悍與貪婪。法布林眼中的蟈蟈通體嫩綠,身體側面是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得天獨厚,修長勻稱,大大的雙翼薄似輕紗。綠蟈蟈兒就好似神仙下凡,迷倒了法布林。而夜間的蟈蟈更讓法布林驚歎。夜間巡羅的凶猛的蟈蟈若是遇到了夜間的蟬,便會像一隻綠裝的強盜一番,抓住蟬,並給蟬進行開膛破肚的手術,法布林推測出蟈蟈的飲食愛好後,便定時給蟈蟈帶餐點:有時是幾片梨子;有時是幾粒葡萄;還有時是松樹鰓金龜。蟈蟈們看到滿意餐點時,則是貪婪、津津有味地品嚐。

從法布林的筆下,看到的不僅僅是蟲性,更是人性的發現。法布林又以人性去看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他對生命的尊敬與讚美。法布林不但把昆蟲當作自己的觀察、研究物件,他還把昆蟲當做自己的孩子,成天精心地照顧著它們。

小小的昆蟲在大自然的保護下,遵循著大自然的法則。法布林則以小小的昆蟲為琴絃,撥響了人類命運顫音的巨匠。

一隻昆蟲,一個世界;一次記錄,一次旅行。

《昆蟲記》讀後感作文700字2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用一生精力完成的一部昆蟲學鉅著。

法布林用另類的眼光觀察大自然中的各種昆蟲,還使我知道了昆蟲世界中的許多奧祕。比如: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法布林筆下的昆蟲是可愛的,是有感情的,它們是大自然的生靈。《昆蟲記》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它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最慈愛的母親——迷宮蛛和最好的父親——西西弗。

當然,昆蟲世界中也存在著弱肉強食。狼蛛用自己的毒牙打在獵物的頭部,然後露出滿意又快樂的神情,那些倒黴的蝗蟲蜻蜓和其他許多昆蟲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就做了它的盤中美餐。還有凶殘的步甲,無論它的敵手身材魁梧,還是蠻力猛勁,都嚇不住它,它肆無忌憚咬住敵人的頸部,讓對方動彈不得,直到沒有氣息為止,然後搜尋它的肚腹,開始大吃特吃。外表文質彬彬的螢火蟲,它對待獵物也很毒辣,它先用翅膀上的毒鉤麻醉獵物,等獵物沒有知覺時,再撕咬獵物。

我也從《昆蟲記》中體會到了法布林那種勇於實踐,堅持不懈的精神。有一次,他對一篇昆蟲論文的結論有所懷疑,他就翻山越嶺,尋找這種昆蟲;他為了捕捉螳螂,被它的大刀劃傷,他也不放棄;還有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不辭辛苦不厭其煩地無數次登上海拔1912米的“望多山”採集標本。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的世界,使我大開眼界,但我更佩服法布林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神和他那種百折不撓的毅力!

《昆蟲記》讀後感作文700字3

他用一圈圈火紅的煤炭圍住一隻白蠍,他用自己的居室飼養蝸牛。他將自己漫長的青春生命都獻給了對昆蟲的研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布林先生。

合上《昆蟲記》時,我的心裡仍有些小激動。雖說它是一部材料科普讀物,可當我剛剛翻讀一頁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比如說,人們覺得,蟬的叫聲與烏鴉一樣,會帶來詛咒,但法布林拋下這些想法,對蟬的叫聲進行深入研究。法布林在對蟬的描寫中提到蟬是大自然的歌唱家。不久,他發現了蟬是之前的“用嘴說話的蟬是罪惡的”的無稽之談。這使我明白了,並不是聲音響亮就是說話有理,要用事實,而且要善於去發現、研究、證明。被人唾棄的蜣螂其實是勤奮的勞動者,勤勞的螞蟻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強盜。法布林用《昆蟲記》推翻了一個又一個人們對昆蟲的錯誤理解。

我覺得,《昆蟲記》就是一本奇蹟。他記載了眾多種類昆蟲的方方面面,擺脫了十八、十九世紀人們對於昆蟲的瞭解只停留在標本的局面。這本書,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當時人們對各種昆蟲的認知和了解。

我們能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生命的敬畏,更能體會到他對科學的執著。正是因為他對自然科學的喜愛與執著,法布林才能耐下性子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園裡,追逐一個個細微的身影,並樂此不疲。

突然一下,許多對科學熱衷的身影,從我腦海裡浮現出來。我看見居里夫人在破敗的實驗室裡忙碌著,愛因斯坦在瞑目思考著質能方程,達爾文奮筆疾書的背影。正是他們對科學,對真理的熱衷,才開拓了人類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果。

再想想自己,不禁面紅耳赤。曾懈怠過多少次,放棄過多少次,家常便飯一般。

這本書中,法布林先生對生命的敬佩,探求真相的不懈精神和對待事物的嚴謹態度都是給我們最好的饋贈,也難怪雨果說《昆蟲記》是昆蟲界的一部史詩。我們都應該是法布林,這樣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炎炎夏日,在田野裡舉著放大鏡的身影。